我拿幾萬元的耳機聽歌,還損傷聽力嗎?

2021-01-19 中關村在線

在關於討論耳機的地方,我們都會聽過這樣一個傳說:「耳機萬元以下聽個響兒。」顧名思義,耳機貴得就是好。

於此對應的坊間還有一句忠告:「別戴耳機,會損害聽力。」

那麼二者聯立,要是戴上萬元的好耳機,它還會損害聽力麼?

答案其實很明顯:

損害聽力不關耳機好壞什麼事。不管耳機花了一萬還是兩萬,若耳機的使用方法不規範,最終都會對你的聽力造成很大的損害。

看到這裡你或許有疑問:既然不能保護耳朵,那好耳機到底好在哪裡?這我們就先得從好耳機的評定說起。

好耳機的定義從何說起?

想必大家也都看到過寫耳機的文章,不但了解了耳機的具體參數,大多數人都從裡面學到了很多語文的用詞表達,冷暖剛柔下潛三頻……讓人感受到中國漢語的博大精深。

細細歸納下文章大意,現在耳機的「好」的評定,大體就三個方面可以考量:

第一是要「好用」!

這個形容主要適用於功能性耳機和藍牙無線耳機。

什麼是功能性耳機呢?

就是為了做某些事情而特地戴的耳機。比如你要打遊戲,你要帶電競耳機索敵;你要是出差上飛機太吵,你需要戴降噪耳機消除噪音;要是錄音棚錄歌,需要戴監聽耳機聽歌手的原聲。

碩美科的電競耳機很是出名

這種耳機的功能性更強,適用場景更為特定。你需要耳機的首要條件一定是「好用」,不然豈不就白買了?

藍牙無線耳機由於特性問題,也要看它是否好用靠譜:由於沒有線纜和聲源連接,藍牙耳機的延遲小和信號的穩定就更為重要。

畢竟,誰也不希望戴上藍牙耳機聽歌到一半就卡死,或是打遊戲都成盒了才聽見槍聲。

AirPods應該是「好用」藍牙耳機的大哥大了

第二就是耳機要「好聽」!

這就是對耳機本身的音質的要求。動圈還是動鐵,都有十分好聽的耳機。

雖然無線但是很好聽的榭蘭圖無線版

不過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不同,喜好的耳機素質也不同:有人喜歡古典,就傾向高解析高素質的耳機;有人喜歡搖滾流行,就鍾情低頻震撼的耳機。聽音風格這是各有所愛,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最後就是耳機要「戴著舒服」!

無論它有線還是無線,耳機都是要和耳朵進行親密接觸的。所以,耳機好不好看影響了你是否會買它;而戴著是否合適舒服,將直接決定了你對這副耳機的耐心有多少。

尤其運動耳機戴著一定要舒服才行

不知道你們發現沒?好耳機的標準裡面並沒有「不損害聽力」這一說,因為真正損害聽力的,是我們的不良習慣才對。

聽歌不規範,聽力兩行淚

淺顯易懂地講解下我們的聽力什麼時候會受損害。我們來舉個例子: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有炮兵這個兵種吧!就是這個……

對不住放錯圖了,應該是這個……

(圖片來源:鳳凰網軍事)

炮火噪聲的分貝數最高可能達到180分貝,甚至更高。

在過去條件比較艱苦的時候,沒有降噪耳塞也得開炮,炮兵就只能通過張著嘴來抵消聲音對鼓膜的壓力。

雖然現在炮兵的耳朵有了專用降噪耳塞抵消炮火噪聲,但是時間長了也不能說絕對沒有影響。

一些退伍炮兵會有不同程度的聽力問題,還有個別會有耳鳴和聽力下降的現象。

上個例子較為極端,我們再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假設小紅買了條200元的平頭塞耳機,每天只聽歌兩小時,音量控制在50%,聽完把耳機清理乾淨收好。

小明買了個價值兩萬元的重低音頭戴式耳機,每天100%音量播放「鳳舞九天」「蘇餵蘇餵」等DJ樂曲,轟頭9小時不停歇……問誰的聽力損傷得大?

我想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就後者這種戴耳機聽歌方法,別說他的聽力有損傷,長此以往保不齊都能聾掉!

就像孩子教育不好,賴小說怪遊戲一樣,我們總是找外部的理由搪塞過錯。

耳機本無罪。長期讓耳朵暴露在高分貝的環境中,這才是聽力受損的真兇啊!

怎麼樣戴耳機才不損傷聽力

耳機本無罪,要是用得歪了,耳朵必然是受罪的!那怎麼戴耳機才能不損傷耳朵呢?

筆者這裡有幾個小建議,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們如果預算允許的話,儘量購買主動降噪耳機。

主動降噪耳機比起傳統被動式耳機來,主動降噪耳機的優勢在於,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噪聲,又不會影響較為高頻的人聲和警示音。

而在嘈雜的環境當中,假如噪聲環境是70分貝,那至少要將音樂放到75分貝或者80分貝時,才能壓過噪聲,你才能聽見,如果周圍環境的噪音只有30分貝,那麼45分貝的音樂就可以聽得很清楚,間接的讓你的音量能調小,從而起到保護聽力的效果。

其次,耳機最好不要長時間佩戴。

長時間佩戴耳機相信大家都嘗試過,後果就是頭昏腦脹耳鳴,如果長期使用耳機並且開啟較大音量,無論什麼品質的耳機都可以直接對你的聽力造成影響,所以切忌長時間用耳機播放音樂。

還有,音量不能過大。

剛才上面已經說到了使用時間,音量也很重要。耳機的每一次震動都會作用於耳膜,而音量越大振幅越大,對聽力的傷害也越大。

因此佩戴耳機時,最好遵循「60——60」原則,即每次佩戴耳機聽音樂不超過60分鐘,聽音樂時音量最好不要超過總音量的60%。

最後是耳機衛生。

除了注意以上兩點以外,衛生問題也引起耳朵細菌感染的元兇之一,長期密閉的環境培養細菌的繁殖,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感染你的耳道,導致耳道發癢或者發炎的問題,嚴重甚至影響聽力。所以耳機衛生不可忽略,最好定期清洗耳機,保持乾淨!

寫在最後

聽力受損傷和耳機好壞與否沒有關係,真正關係到聽力損傷的是耳機的使用習慣!不要把聽力受損的鍋全甩給耳機,耳機可以買很貴的,用很多副,但耳朵這一輩子就一副可用!健康地使用耳機,才是對你的聽力最大的保護!

—End—

相關焦點

  • 使用骨傳導耳機就不會損傷聽力了嗎?
    自從人類發明了隨身聽,耳機就成了音樂愛好者的必備之物,但是長時間帶耳機會導致聽力受損。這時骨傳導耳機給不少人帶來了希望,由於骨傳導不同於傳動的耳機,所以很多人認為使用骨傳導耳機不會造成聽力受損,但真的是這樣嗎?
  • 常坐地鐵戴著耳機聽歌可能致聾!耳機錯誤用法,你中了幾個?
    常戴耳機聽音樂損傷聽力「戴上耳機,世界與我無關。」三大現象容易造成聽力損傷在日常生活中的三大現象很容易造成聽力損傷。但是卻不知道耳屎能建立防禦體系,阻擋細菌、灰塵,而它的特殊味道還可以防止小蟲接近。因此,平時不需要把這些分泌物清理掉,因為耳屎可借咀嚼時自行排除,而且只有當耳屎過多影響聽力時,才需要掏耳朵。掏耳朵建議去醫院請耳科醫生清理,自己清理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
  • 戴耳機損傷聽力?
    注意,有人從小養成了壞習慣,喜歡舔自己掏出來的耳屎啊鼻涕啊之類的,千萬別再做這種沒  營養有害還噁心的事了。當然,這些勇敢的人倒是打破了一個小時候流傳的道理:不能吃耳屎,否則會變啞巴。有些人耳屎分泌異常,確實會堵住外耳道(例如:鐵耳屎堵住外耳道),請及時就醫,依據醫生的囑咐來保證自己的健康。
  • 聽力下降別甩鍋耳機!盤點耳機使用中的三個常見傷耳習慣
    【來源:中關村在線】許多人沉浸在噪音環境中而不自知,導致聽力健康逐漸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種聽力受損的情況也在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正在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傷風險。在許多人的眼中,現代人的聽力下降與耳機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此說法卻並不準確。
  • 晚上佩戴藍牙耳機睡覺健康嗎?別再拿脆弱的聽力不當回事了!
    戴耳機入睡,第二天起床耳朵卻隱隱作痛,這種現象太正常不過了。因為你睡了,但你的耳朵卻沒能好好休息,它也很累啊!它在抗議啊!說真的,戴耳機入睡,這個習慣可不好。耳塞太緊,或側睡時,耳機壓迫耳道,都會造成耳朵疼痛。不僅如此,時間長了還會損傷聽力。
  • 什麼樣的無線藍牙耳機值得入手,未經調音的藍牙耳機小心損傷聽力
    眾所周知耳機是需要調音的,而調音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多則一年,少則兩三個月。需要調音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沒有經過調音的耳機,聽起來低音轟頭、高音發刺,對聽力有很大的傷害。所以朋友們在選擇藍牙耳機或耳機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不要圖便宜入手沒有音質和品質保障的耳機。
  • 長期戴耳機聽歌最傷聽力 突發性耳聾怎麼辦
    核心提示:單側或雙側耳朵聽力突然出現明顯的下降(很多人發病在一覺醒來、外出著涼、情緒波動或大量菸酒刺激後),表現為突發打電話一側耳朵聽不清楚、耳悶、耳朵內有聲音(耳鳴)、甚至嚴重頭暈、噁心、嘔吐。
  • 戴耳機聽音樂會對聽力造成傷害,讓生活快樂就沒別的辦法嗎?
    我們的聽力功能,是會日漸衰退的。長期接觸噪聲刺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早期表現為聽力疲勞,離開噪聲環境後可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年輕人長期用耳機聽音樂也會導致噪聲性聽損。而有一種黑科技技術,早在18世紀就開始了它的「裂變」。不經過我們的骨膜,在完全不損傷耳朵聽力的情況下,讓聲音「住進」你的耳朵裡。
  • 繼「脫髮」潮後,一批90後年輕人又面臨聽力受損!
    「從青春期就開始,每天都要塞著耳機聽歌,至少一兩個小時,現在偶爾會耳鳴,別人叫自己名字也常常感覺不到。」小王說。小王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尤其喜歡聽節奏激烈的搖滾、金屬音樂,上下班的路上,他總是耳機不離身,用音樂把自己隔絕起來。業餘時間,他還經常出入Livehouse聽現場音樂。
  • 天天用耳機,對聽力會有什麼影響?保護聽力,記住這5招很關鍵
    在我們身邊埋伏著許多「隱形殺手」,它們在不知不覺中,可能就「謀殺」了我們的聽力健康。與其等到聽力下降苦不堪言,不如早早防範,保護我們的聽力。這些日常行為會損傷聽力耳朵其實是個很脆弱的器官,當人耳聽到的音量到達85分貝時,時間一長就會聽覺疲勞,當音量提高到110分貝以上時,足以使內耳的毛細胞死亡。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聽力下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2016年6月,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在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已經出現噪聲性聽力損傷的人數超過1000人,佔比接近30%。很多人也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耳機戴久了耳朵就聾了。耳朵聽力受損,真的是耳機的問題嗎?
  • 跑步的困擾:近視又想聽歌怎麼辦?不想戴耳機+眼鏡
    近視的人,夜跑不戴眼鏡,要是真出了什麼事,都看不清,但是跑步戴眼鏡的話,一出汗就滑下鼻梁,還壓迫我本就不高挺的它,真是難受的要命啊!夜跑到底戴不戴眼鏡呢……???!!!夜跑戴耳機太不安全了!夜跑戴耳機的不安全,因為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擔心後車或者一些意外情況會因為自己的耳朵封閉而出現意外,要是必須聽音樂,那只能戴一邊耳機,留著一個耳朵來聽人和車的聲音。其實戴耳機時間太多,也有很多煩惱,因為無論是入耳式耳機還是頭戴式耳機,我基本使用超過兩個小時就會有明顯的不舒適感覺。
  • 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繼「脫髮」潮後,年輕人開始「聾」了?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聽力損失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在人類擁有足夠保護聽力的技術和知識的情況下,不應讓眾多年輕人僅僅因為聽音樂而遭受聽力損失。看了世衛組織發布的消息,28歲的成都市民小王感覺「一語中的」。「從青春期就開始,每天都要塞著耳機聽歌,至少一兩個小時,現在偶爾會耳鳴,別人叫自己名字也常常感覺不到。」小王說。
  • 你以為正常的事,卻在損傷寶寶的聽力
    孩子在成長階段,因為身體的各個系統和組織還沒有定型,會根據成長的環境而變化,有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有的孩子從小視力就弱,大多是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經常玩電子產品、看電視時距離電視比較近……有時父母會忽略這些小細節。也有的孩子從小就患上了耳鳴,嚴重影響孩子的聽力健康。
  • 戴耳機的「坑」,你不知道的有多少?
    但人們對於聽力的重視卻遠遠不如對視力的重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原來我們的耳朵也很容易「生病」的呀。注意不要經常戴耳機打遊戲還比如呀,有的小年輕喜歡在嘈雜的環境下聽歌,像地鐵上啦,公交上啦,甚至穿梭在行人中時呀,充斥著叫賣聲的街角啦......帶上純白色的耳機,逼格瞬間上升幾個檔次
  • 每天戴耳機三小時致突發性耳聾 專家:這種損傷不可逆
    生病前,每天戴耳機三個小時的習慣已經陪伴她快八年,從大學時期學英語、聽歌,到工作後通勤時戴耳機聽音樂來逃避公交車上的噪音,她從未察覺耳朵有任何異常。轉變是突然發生的。2018年3月開始,張曉夢左耳斷斷續續出現響聲,有悶堵感,兩天後開始嗡嗡作響,甚至聽不清同事說話。她這才察覺不對,到廣東省內一家三甲醫院檢查,左耳低頻段40分貝以下都聽不到,而正常聽力應該在20分貝以內。
  • 兒童耳機哪個牌子好,JBL兒童耳機怎麼樣
    這次很榮幸能夠獲得「JBL無線貼耳式兒童耳機JR300BT」的試用機會,這款產品正是為處於發育期的兒童準備的。眾所周知,嘈雜的環境,過高的聽音音量都會對孩子的聽力和大腦造成損傷。針對此等情況,這款兒童耳機通過特殊的音頻控制技術,使音量自動控制在85分貝以內,從而保護孩子避免受到損傷。這款「JBL無線貼耳式兒童耳機」共有藍、綠、粉三種不同的配色方案供選擇。
  • 骨傳導是運動耳機最優解嗎?——南卡 Runner 骨傳導耳機
    包裝的正面,只有一個簡潔的 NINEKA 和「疾風少年」這幾個字。:運動,恢復聽力,保護聽力,防汗設計等等。如果你需要更好的音質,選擇入耳式耳機總沒錯,所以本期文章結束,嗎?難道的是因為想要更好的音質嗎?不,我想要的只是可以在健身時,可以更輕鬆,輕便的聽音樂,那對於我的需求,南卡 Runner 骨傳導運動耳機做到了嗎?
  • 運動聽歌兩不誤—南卡RunnerPro骨傳導運動藍牙耳機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熱火朝天得寫年終總結,跟屋外直線下降的氣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運動還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選擇在室內健身房的跑步機上一邊跑步、一邊聽歌而不打擾到別人還可以跟附近一起健身的朋友暢快地聊天,像一般的入耳式藍牙耳機是無法同時做到的,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南卡Nank骨傳導運動藍牙耳機 RunnerPro(以下簡稱RP)就可以。
  • 聽歌用的藍牙耳機多少錢 推薦幾款音質超級棒的品牌藍牙耳機
    聽歌用的藍牙耳機多少錢 推薦幾款音質超級棒的品牌藍牙耳機 2020年03月16日 18:59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生活和工作給現代人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在一線城市,大街上、地鐵上隨處可見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們,藍牙耳機因為體型小巧,攜帶方便,更受大家的喜愛,完全擺脫了有線耳機的束縛,很多人會問我,想要買一款聽音樂的藍牙耳機,要求音質高一些的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