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概述:假如人能活70歲,而每天睡覺8小時,那麼,70年會睡掉204400小時,合8517天,23年零4個月。這樣,人還剩下46年8個月的時間。
當然,我們每天不僅要睡覺,還要吃喝拉撒,要排隊做各種事情等,我們還剩多少時間是真真正正屬於自己的呢?
俗話說,時間就是生命,有時間就有希望,珍惜時間才有意義,那怎麼讓自己的時間過得充足而有意義呢?
今天看了《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事上》,我找到了一些方法。
《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上》這本書的作者是古典。他是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代表作有《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拆掉思維裡的牆》作者。2007年創辦了新精英生涯,現已成為中國最專業、培養認證生涯規劃師最多的生涯教育機構。
《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上》這本書通過四大方面來講述作者是如何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上從而讓生活過得有意義。
1,做好時間管理
古典講的時間管理與別人講的有點不同。平時大家講的時間管理,大多數是圍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安排事情,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出發的,比如日本作家大巖俊之就曾經講過提高記筆記的速度來提高讀書的效率從而節省讀書的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做最高效的事。
大多數時候,我們講時間管理都是通過提高效率來節省時間,另一個是通過提高合理安排時間來做好時間管理,但堅持一段時間後,要麼是因為事情太多而堅持不了,要麼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做而放棄。
古典在他的書裡這麼說,其實大部分熱衷於時間管理的人,根本不是時間管理的方法不對,而是他們的問題在其他環節:要不效率實在太低,要不想做的事情太多太雜太亂,少做事就有時間了——怎麼說的,以大部分人效率之低,根本就沒有到需要管理時間的地步。
那麼古典的時間管理是怎麼樣的呢?
他管他的時間管理法叫「清晨三件事」,格式是這樣的:「37/100 #清晨三件事# 昨天的回顧+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早上想,並且寫下來,寫下來後還發出去讓別人看到。37/100這個目標制定需要100天,而現在進行到37天。
這裡的重點是,不是單單記錄這三件事,寫出這三件事需要考慮以下這些:
①每天都有很多很重要的事要做,要挑對自己最重要的話最能影響自己的三件事寫下來。
②昨天的回顧,是需要把昨天的事進行復盤,思考總結出自己哪裡做得好的,哪裡還需要改進。還有要思考這三件事是不是對治影響最大的事
③不要寫多,就三件。並且要關注這三件事的結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2,提高執行力
為什麼拖延症會那麼嚴重,為什麼老闆交代了n多次的事情,自己還是完成不了,為什麼定的目標每次都完成不了,關鍵在於執行力上。執行力高的人,根本不會拖延,不會找藉口不去幹這個事。
古典是怎麼提高執行力的呢?
古典借用了一個工作工具:生命之花。
圖片來自書本
按照以下幾大方面填寫內容:
職業發展——你的職業發展方面財務狀況——你的財務方面個人健康——身體、心理健康方面娛樂休閒——就是娛樂方面家庭——指重要的親人和朋友個人成長——知識、能力、眼界、心靈的成長,都是個人成長自我實現——也許與工作無關,但是能發揮你的天賦,實現你價值的事!
然後按照這些內容填寫要幹的事,每天的目標,把那些完成的事劃一條線。而這個輪以一個月的目標為一個,到了下個月的時候再重新整理。
生命之花這個工具可以幫助自己整理好生活中那些重要的有意義的,需要的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自己分類。
把這些事標註出來後,更重要的是行動。行動之前,改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運用一個基本心理動力公式作出改變:
圖片來自書本
(Dissatisfaction 不滿 Vision 願景 First step 第一步指令 阻力Resistance)簡單來說,你的動機被三個東西所推動
D:對於現狀,你有多不滿?V:對於行動背後的結果,你有多期待?F:對於下一步行動,你有多清晰?
比如,學習遊泳這件事。你都說了幾年了,為什麼不去做呢?
那麼在行動之前,想一想三個因素:
①為什麼我想要去學遊泳,不學的話對我有什麼影響
②我學習遊泳,是想學到什麼程度,是能夠自己學會遊水,還是要學會標準式的動作
③對於遊泳這件事,是否已經有了清晰的目標和規劃,是必須提上日程還是可以緩緩,緩到什麼時候
3,管理朋友圈
這裡的朋友圈不指的是微信朋友圈,指的是現實的圈子裡的朋友。
管理朋友圈,首先的是處理好,維繫好一段關係。
有關係,有聯繫才能稱得上是朋友,假如一個人一輩子再也沒有交集了,這就不叫朋友了。
①做好溝通,真正讚美別人
②珍惜好人脈,不要動不動就麻煩別人,或者放棄關係
有人說朋友是一種無形的財富,不一定能夠給予你真金白銀,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給你收穫。
比如,有點人通過朋友的介紹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有些人經過朋友的推薦,認識了不錯的合伙人,有些人經過朋友的介紹,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等
4,如何平衡興趣、工作和人生
關於興趣,作者的建議如下:
1) 觀察和記錄下自己那些 特別快樂」的時刻,主要在搞什麼。翻翻自己的網絡瀏覽記錄,或者常看的書的類型(書的電商能找到分類),自己花得最多的時間在哪裡
2) 想想自己羨慕誰,他們喜歡什麼,自己有沒感興趣
3)找個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比如 旅個遊,
4) 做點大家都挺感興趣的事情,先讓自己被點燃起來。
5)給自己有可能接觸的職業方向排個序,搞不清楚的,和做的好的人聊,慢慢排出個次序,
關於工作:
根據自己的優勢和需求來,建議是:25歲前求成長機會;30歲前求平臺;35歲求一個穩健上升的事業;40歲開始求財。
有些人會問怎麼做感興趣的工作。
有人曾經說過,當你把一件事做到了極致,有了很大的收穫,你的興趣就來了。一個人更願意做因為有了結果產生的興趣比單做一個感興趣卻沒有效果的事
關於人生:
總容易迷茫,煩躁或者不安
最重要做的是:把那些生命中影響自己最重要的事列出來,
圖片來自書本
把那些最不能承受的事也列出來
圖片來自書本
這些只是作者的一個舉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列出事情。
把這些事列出來後,關於那些考試失敗了,工作弄丟了等這些小事統統把它在腦子裡刪掉。
人生的活法各有千秋,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把握好自己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
《把時間浪費在好玩的事情上》給的方法很簡單,用起來效果還不錯,特別是後面講述的關於重要事這項,讓我明白了如何看待人生中重要事項和該花多少的時間去處理這些事,減少了我很多的焦慮,從而能夠專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