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口鎮:吊瓜產業助脫貧 「幸福藤」上結「金瓜」

2020-12-15 身邊24小時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重頭戲。近年來,獅子口鎮作為吊瓜產業發展大鎮,堅持吊瓜產業主線,創新創優產業結構模式,唱響全鎮致富增收好旋律,吊瓜也成為該鎮部分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眼中的「金瓜」。

在獅子口鎮吊瓜聯合種植基地,記者見到一個個成熟的吊瓜就像小燈籠一樣掛在藤蔓上,美不勝收。雙馬村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搶收吊瓜,確保增產增收。

今年50歲的段超,因病致貧,由於自身患病無法外出務工,家裡唯一的經濟收入就是種地,自吊瓜基地落戶該村後,段超整個家庭又有了一份額外「收入」。

據介紹,落戶在雙馬村的獅子口鎮吊瓜聯合種植基地以扶貧項目為依託,採取「村級聯合、資金整合、集中建設、集中管理」的思路,對雙馬等7個村財政扶貧專項資金進行整合使用,發展村級集體產業項目,於2019年12月開工,2020年6月完工。

2020年,獅子口鎮整合扶貧專項資金170萬元,在雙馬村打造了一個300畝的吊瓜聯合種植基地。

該吊瓜聯合種植基地實行「政府+合作社+基地+企業」的模式運行,其中獅子口鎮黨委政府負責整合資金立項實施,雙馬土地合作社承擔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企業負責種苗提供、技術指導及產品依質論價收回,已實現當年種植當年收益。

雙馬村通過該吊瓜基地的運營,讓農戶自主經營管理,再次完成由股民到經營者的轉變,讓他們參與更多,收益更大,減貧帶貧效果更加明顯。

目前,吊瓜產業已成為獅子口鎮產業扶貧的主要載體,全鎮共有吊瓜面積11000畝,總產值達到8000萬元以上,帶動13個村近千戶農戶增收致富。其中,貧困戶200餘戶,畝平增收達5000元以上,勞務增收人均1.2萬元。

【來源:雲上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幸福藤」上結「金瓜」!公安縣獅子口鎮吊瓜總產值過8000萬元
    記者從公安縣獲悉,最新統計顯示,獅子口鎮吊瓜總產值達到8000萬元以上,帶動13個村近千戶農戶增收致富。近年來,公安縣獅子口鎮作為吊瓜產業發展大鎮,堅持吊瓜產業主線,創新創優產業結構模式,吊瓜也成為該鎮部分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眼中的「金瓜」。獅子口鎮吊瓜聯合種植基地,一個個成熟的吊瓜就像小燈籠一樣掛在藤蔓上,美不勝收,雙馬村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搶收吊瓜,確保增產增收。
  • 貴州丹寨:吊瓜不僅好吃 還是致富「金瓜」
    眼下已經進入到吊瓜的採摘季,500多畝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裡,拳頭大小的吊瓜掛在水泥柱上。「吊瓜籽很好吃,就是剝起來有點費勁。」燒茶村第一書記鄒艾介紹道。基地裡,沒成熟的吊瓜呈綠色,成熟的吊瓜呈橘紅色,紅綠交織的吊瓜呈現出一幅喜人的景象。
  • 漢中西鄉:「小吊瓜」蝶變 「大產業」 成脫貧致富「金瓜瓜」
    這才有了前邊這麼一幕歡欣鼓舞的事情發生,「啟西協作一家親,蘇陝消費助脫貧」江蘇啟東一次就從這裡訂購了190萬元的扶貧商品吊瓜子。而就在2020年10月,陝西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王文清還捧回了脫貧攻堅奉獻獎。碾子溝村位於西鄉縣白龍塘鎮,這裡雲霧繚繞、公路蜿蜒曲折,山山相連,不僅種莊稼的土地稀缺,而且陰坡多、農作物光照不足,農作物難以豐產高產。
  • 種吊瓜捧回全省脫貧攻堅獎 西鄉這個80後小夥咋做到的?
    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王文清捧回了脫貧攻堅奉獻獎。西部網訊(記者 周金柱 宋洋)從昔日貧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僅僅用了7年,便帶動村民種吊瓜,從最初的89畝種植面積到目前的上萬畝,產值突破3000萬元。
  • 【決勝2020】種吊瓜捧回全省脫貧攻堅獎 西鄉這個80後小夥咋做到的?
    西部網訊(記者 周金柱 宋洋)從昔日貧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僅僅用了7年,便帶動村民種吊瓜,從最初的89畝種植面積到目前的上萬畝,產值突破3000萬元。今年10月,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1983年出生的西鄉小夥王文清捧回了脫貧攻堅奉獻獎。而他卻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政府的關懷,這份恩情一定要加倍報答!」
  • 小金瓜託起致富夢——濱海縣四汛村美國金瓜示範種植園開始採摘
    盛夏八月,濱海縣四汛村的美國金瓜示範園裡,藤蔓上掛滿了長勢喜人小金瓜,頂著炎炎烈日,濱海縣四汛村第一書記儲正俊帶領村民採摘示範園的第一批果實。美國金瓜示範種植項目是2020-2021年度省委駐濱幫扶工作隊實施的第一個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30萬元,今年5月建成60畝、1.5萬株美國金瓜種植基地。
  • 養雞、餵鴨、種吊瓜、種蘑菇……脫貧路上,他們擼起袖子加油幹
    隨後,工作組結合他們家實際,讓老兩口發展吊瓜種植。 「當時小王說,現在扶貧政策這麼好,工作組也會用心用力地幫我,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只要我不懶,絕對能脫貧致富。」老熊感動地說。 說幹就幹。2017年,工作組為其辦理了免息的金融貸款5萬元作為產業發展的起步資金,老兩口發展吊瓜種植3.5畝,當年便收入2.7萬多元。
  • 吊瓜成村民增收新路徑
    近日,福祿鎮青橋村吊瓜種植基地,負責人林江在為吊瓜拉網。(文/圖記者熊偉)近日,在福祿鎮青橋村吊瓜種植基地內,一棵棵嫩綠的吊瓜苗已悄然露頭,種植大戶林江和工人們一起忙著拉網、固定吊瓜架,準備著吊瓜藤蔓纏繞上架。「鋼絲要拉緊,邊角要斜拉成八字形,這樣吹風的時候才會穩固。」林江認真地指揮著工人們正確的進行瓜架固定。當前正是吊瓜開始發芽的季節,再過半個月吊瓜苗便開始纏繞上架,5月下旬便開始掛果,中秋節後將進入採收期。
  • 陝西西鄉:吊瓜藤下的脫貧故事
    今年即使受天氣影響吊瓜產量不好,前前後後加起來,收入也有4000多元。拿到新賣的瓜子錢,老人臉上笑意不斷。早些年吊瓜在西鄉還只是分散種植,如今走在路邊隨處可見搭好的吊瓜藤,吊瓜種植在當地已經形成了產業。漢中宏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清。
  • 【決勝2020】陝西西鄉:吊瓜藤下的脫貧故事
    今年即使受天氣影響吊瓜產量不好,前前後後加起來,收入也有4000多元。拿到新賣的瓜子錢,老人臉上笑意不斷。  早些年吊瓜在西鄉還只是分散種植,如今走在路邊隨處可見搭好的吊瓜藤,吊瓜種植在當地已經形成了產業。
  • 陝西西鄉縣王文清:從銷售主管到「吊瓜大王」
    不當主管當農民 小吊瓜成大產業今年37歲的王文清是土生土長的碾子溝村村民,職高畢業後就到外地打工,在外打拼10餘年,他已成為年薪10多萬元的汽車工具廠銷售主管。在外務工期間,王文清了解到一種叫作吊瓜子的農產品銷售火熱。
  • 「帶貧典型」王文清:從銷售主管到「吊瓜大王」
    不當主管當農民小吊瓜成大產業今年37歲的王文清是土生土長的碾子溝村村民,職高畢業後就到外地打工,在外打拼10餘年,他已成為年薪10多萬元的汽車工具廠銷售主管。在外務工期間,王文清了解到一種叫作吊瓜子的農產品銷售火熱。
  • 吊瓜套種板藍根 浙江助力貴州丹寨縣發展特色農業
    燒茶村村民正在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採收成熟的吊瓜。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雲龍 攝開欄的話: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衝刺脫貧攻堅,東西協作讓這個面積不足5平方公裡、居住人口僅1238人的黔東南小山村,與兩千公裡外的杭州緊緊地聯繫在一起。2019年,燒茶村獲得杭州市濱江區270萬元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開始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的項目建設。站在基地田間,記者看到,這裡上頭架著吊瓜藤,下頭種著板藍根。
  • 貴州丹寨:吊瓜豐收「吊」起一片秋色
    吊瓜,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的作用。同時,吊瓜的種子含脂肪油,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皂苷,酸類,市場非常看好。尤其是在歌舞廳等消費場所,吊瓜籽粒頗受消費者青睞,年輕人更是偏愛有加,因為吊瓜籽有「愛粒」之美譽!據剛剛從吊瓜基地回到辦公室的興仁村黨支部書記楊勝海介紹,「今年,我村首次栽種吊瓜,共種植吊瓜730畝。
  • 息烽縣:巡察組引來「幸福水」
    現在,不僅吃水的問題解決了,我還養上了80頭豬,日子越來越紅火了!」息烽縣養龍司鎮茅坡村村民王德光說起自己從喝「望天水」到喝「幸福水」的變化時感慨萬分。   要說起茅坡村的變化,時間還要追溯到兩年前。   在巡察組的督促下,息烽縣相關職能部門牽頭為茅坡片區量身定製「工程項目」,協調水投水務公司投入資金950萬元實施了脫貧攻堅城鄉鞏固提升工程—養龍司鎮茅坡片區6個村進村進組主管網建設,爭取省水利廳下達養龍司鎮龍塘村煙水配套資金350萬元,對茅坡片區入戶管網進行提質改造。
  • 「我的脫貧故事」寧做「情郎」不做「守郎」丨丹寨縣雅灰鄉上從村...
    我叫楊秀華,是丹寨縣雅灰鄉上從村二組的村民,其實我媳婦就在家好好的呢,他們說的「媳婦」是指我在山上種的吊瓜。  上從村是雅灰鄉最偏遠的一個村子,地勢較高,田地都是依山而起,坡度較大,種田很不方便,一直以來都是靠傳統農業提高收入,無論怎麼努力也僅僅能夠維持溫飽。
  • 多方聚合力 脫貧結碩果
    本報記者  劉喜芬豐收時節,梧州市長洲區龍平村嘉禧家庭農場裡,黃金百香果藤上掛著飽滿誘人的果實。「現在龍平村的百香果產業發展成效不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梧州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要求,下足「繡花」功夫,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5年至2019年,梧州市累計脫貧24.71萬人,退出236個貧困村,龍圩區、蒙山縣、蒼梧縣、藤縣4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 【決勝2020】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近年來,鹽池縣大力發展灘羊產業,成立灘羊集團及灘羊協會,並通過金融扶貧為產業發展引來金融活水,給養殖戶依靠養殖灘羊脫貧致富吃上了定心丸。62歲的皖記溝村村民王建武家的灘羊數量從早年30多隻增長到了130多隻,每年光養羊就有四五萬塊錢的收入,他和老伴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 小金瓜託起致富夢——江蘇省委駐濱幫扶隊今年首個扶貧項目「開花...
    交匯點訊 盛夏八月,濱海縣四汛村的美國金瓜示範園裡,藤蔓上掛滿了長勢喜人小金瓜,頂著炎炎烈日,濱海縣四汛村第一書記儲正俊帶領村民採摘示範園的第一批果實。  美國金瓜示範種植項目是2020-2021年度江蘇省委駐濱幫扶工作隊實施的第一個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30萬元,今年5月建成60畝、1.5萬株美國金瓜種植基地。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四集:這個地方的脫貧,秘訣就是一個「涼」字
    如何才能實現脫貧?還是要從鄉裡的「劣勢」入手,設法將其轉換為優勢。「澄源山高路遠,但也因此氣候涼爽宜人,夏季晝夜溫差大,最熱也少有超過30攝氏度的時候。利用這個高山特性,發展特色農業成了我們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