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北京進入非常時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北京協和醫院迅速轉型「戰時狀態」。13日召開緊急行政辦公會,14日召開疫情防控工作例會擴大會議,15日九個職能部門聯合發布新一階段院感防控方案細則,三日完成院內核酸檢測,70小時完成核酸檢測採樣方艙建設,2小時內緊急組建赴院外支援核酸檢測採樣隊,北京協和醫院緊盯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在精準抗疫同時解決好老百姓的看病就醫需求,以協和速度迅速打響一場疫情防控的北京保衛戰。
院長趙玉沛說:「協和長期以來重視院感防控工作,在支援武漢期間將協和經驗成功移植到當地,又將武漢抗疫一線積累的新的成熟經驗帶回北京。堅決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措施,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北京保衛戰。」
為切實加強新一階段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醫院建立了新的工作機制,以張抒揚書記為總指揮、吳文銘副院長為副總指揮,設立專家督導組、院感防控小組、綜合協調小組以及新聞宣傳小組四個院級領導小組,院領導帶頭靠前指揮現場辦公,職能處室負責人、黨總支書記深入基層協調解決問題。
北京保衛戰防控重點在於「防」,快速提高醫院核酸應急檢測能力,做好重點人群核酸篩查是關鍵要素。醫院果斷決策,啟動應檢盡檢,在全市醫療機構中率先完成全院近萬人的核酸檢測,涵蓋醫院員工、外包人員及「五生」,全部住院患者、急診留觀患者及陪護人員等,篩查結果均為陰性。
為規範區分患者人流,進一步提升新冠核酸採樣能力,醫院在70小時內迅速建成了符合傳染性疾病防控規範的核酸採樣方艙。方艙位於醫院急診北側,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由7組方艙組成,目前設有綜合服務1間、診室及採樣功能室12間,具備開醫囑、繳費、採樣等多項綜合功能。採樣方艙於6月22日早7點起試運行,目前主要滿足門急診有檢測指徵患者、新收治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的檢測需求。在運轉更為成熟流暢後,將逐步向社會開放,實現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醫院全力支援北京市新冠核酸檢測工作。6月18日,接到市衛健委要求派200人支援社區核酸採樣的任務後,醫院高度重視,2小時內按要求緊急組建了203人的協和核酸檢測採樣隊,迅速完成全員培訓。20日起,多支協和採樣隊分批次出發,在酷暑天氣中「火熱」支援東城區、西城區、大興區社區核酸檢測採樣工作。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量大,外地患者多,人流管控難度大。為此,醫院細化三級防控措施,優化流程布局;加強標識引導,增設一米線,建立廣場急救站;充實防控人力,全院59名管理人員志願支援門診防控工作,全天12小時歇人不歇崗;優化導診單信息,減少入口審核難度;調控門診規模,增加線上診療與電話諮詢,線上諮詢服務人數增至990名。智慧機器人可提供疫情防控及就診相關知識118條,成為患者就醫「小幫手」。
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人是決定性因素。醫院黨委再次向全院黨員幹部發出號召,守好醫者初心,幹部率先垂範,組織動員群眾。無論是門診、急診、病房等醫院防控重點,還是烈日炎炎下的社區核酸採樣點,無論是組織全院萬人核酸篩查,還是志願增援門診防控工作,黨員幹部總是衝在最前,幹在最前,發揮技術專長,落實各項精細化管理措施,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全面壓實院內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通訊員 陳明雁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