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全世界的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吃手,關於寶寶吃手,各有各的說法,有的人覺得不要緊,吃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有的人卻心急如焚,寶寶總是這樣頻繁的吃手,既不衛生又會把手指吸壞了……眾說紛紜,好像都挺有道理的,今天東興貝加美月子中心就來嘮嘮寶寶吃手的問題吧。
一、寶寶吃手的好處
1.寶寶可能更聰明
寶寶的大腦需要輸入很多感覺刺激的信號,父母經常撫摸、經常和寶寶對話,都可能讓寶寶更聰明,而這些感覺刺激是建立在另一個個體身上的。寶寶吃手是寶寶自身的一種感覺刺激,通過吃手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的發育就會更快,寶寶也因此更聰明。
2.鍛鍊感覺運動系統
寶寶能夠準確的將手放進嘴巴,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配合,這對寶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頻繁的吃手能夠不斷的鍛鍊兩個系統的配合。
3.實現自我安撫
寶寶在得不到媽媽乳頭的安撫時,會焦慮不安,吃手可以緩解寶寶的不安,是寶寶的一種自我安撫方式,這也有利於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二、寶寶吃手的危害
1.產生皮膚問題
吃手的動作會刺激寶寶的口腔產生更多的口水,當寶寶從嘴巴裡抽出小手時,會帶出很多口水,如果皮膚長期被口水浸溼,很容易讓寶寶嬌嫩的皮膚發紅,出現口水疹。
2.影響面部的發育
寶寶長期頻繁的吃手,可能會影響寶寶牙齒的排列,造成牙齒向裡或者向外翻,即使是乳牙被恆牙換掉後,牙齒不齊的問題也不會好轉,還有可能會更加明顯。
3.影響寶寶手指的發育
寶寶頻繁的吮吸手指,輕則讓寶寶的手指脫皮、裂口、感染化膿等,重則會影響寶寶手指的骨骼發育,讓寶寶的手指出現變形,手指肌肉發育不良。
三、如何科學幹預寶寶吃手
3個月以下的寶寶,家長不要過多的幹預寶寶吃手,這個階段強行制止,只會讓寶寶產生挫敗感和逆反心理,影響寶寶的心理髮育。
3~6個月時,家長可以使用安撫奶嘴或者其他替代物來滿足寶寶的吮吸欲望,但注意不要讓寶寶依賴安撫奶嘴。
1歲以內的寶寶,吃手不需要過於擔心,注意幫寶寶做好衛生護理,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接觸外界病菌,保持寶寶小手和嘴巴的乾淨清潔,避免誘發其他疾病。
如果寶寶到了3~4歲,依然在頻繁的吃手,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多陪伴寶寶,鼓勵寶寶多用雙手去探索世界,轉移寶寶吃手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