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5月30日上午,承擔第十四屆全運會閉幕式、體操比賽,具備16項專業賽事又兼具會展、演藝功能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成為十四屆全運會53個場館設施中第一個通過竣工驗收的場館。該場館的竣工驗收也為6月30日西安奧體中心整體竣工驗收打下堅實基礎。
百年盛世迎全運。西安奧體中心是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主場館,是助力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會展名城建設,提升城市形象的重點工程。項目位於灞河東岸,總建築面積52.56萬平米,總投資79億元,包括「一場兩館」:即6萬個座位的體育場、1.8萬個座位的體育館和4000個座位的遊泳跳水館。體育館項目總建築面積10.8萬平米,地上5層。場館高41.6米,周長709米、直徑226米,總投資14.39億元。承擔著全運會閉幕式和體操比賽的重任,可舉辦籃球、冰球、羽毛球等16項專業賽事,同時具備演藝功能。
西安奧體中心自2017年10月9日開工建設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攜手華潤集團,與43家參建單位同頻共振,經過964天日夜奮戰,5月30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央地合作,共克時艱。自項目規劃建設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與華潤集團並肩作戰,從場地移交、規劃設計、委託建設、工程款支付、報批報建轉換,到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市政配套建設、各項驗收等進行全方位跟進、駐場服務,帶領全體建設者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才保障了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率先在全運會場館設施中竣工交付。」華潤置地副總裁、西安奧體中心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燕現軍說。
「體育館項目從開工到竣工歷時964天,開創了央地合作的典範,創造了華潤速度、西安效率,在整個陝西省的體育場館建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國峰說。
從空中俯瞰,位於國際港務區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頂部,16個角舒展綻放,像盛開的花瓣;從側面看,這些角伸向空中造型如飛簷,又有宮殿之勢。造型硬朗、稜角分明的體育館,與端莊優雅的主體育場形成動靜之趣,形象地詮釋了「雄渾塬上,夢回長安」的理念。
走近體育館,16個角的鋁板外牆渾然一體,每個角由四塊巨大的三角形組成,使整個場館見稜見角氣勢磅礴。許多三角形的鋼化玻璃嵌入其中,增加了建築的靈性與柔美,又實現了內部採光需求。進入場館內部,500多平方米國內最先進的4K鬥屏懸在場地中央,天藍色的座椅與紅色的環形電子屏呼應。
華潤置地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項目負責人葉佔星告訴記者,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採用國際最先進的5G技術,建立綜合智慧指揮平臺,集體育競技、觀賽體驗、媒體轉播、全程服務、智慧安保多位一體,打造真正的智慧奧體。
負責奧體中心智能化建設的中建八局智能公司陝西區經理趙亮說:「體育館的安防室是西安奧體中心核心機房,可以看到整個奧體中心所有區域。體育館安裝了500多臺攝像機,其中100多臺是人臉識別的AI攝像機,還有一臺1600萬像素的鷹眼攝像機,可清楚看到場內每個人的臉,除了人臉分析還有行為分析,發現問題可及時反饋給安保人員進行處置。」
記者獲悉,在十四運之後,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還將承擔冰球、NBA、羽毛球等國際專業賽事,具有演藝和會展功能。5G技術加持的同時,場館在設計施工中也採用了很多先進技術和材料,在國內首次實現了籃球和冰球場地快速轉換。
據葉佔星介紹:「奧體中心體育館採用雙層經緯式網架結構,跨度大、含鋼量低,實現了快速施工的目的。體育館可以舉辦籃球、冰球、體操、擊劍、桌球、羽毛球等16項國際級別的賽事。體育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比賽、演藝等多重需求,可快速從比賽場地轉換成演藝場地,提高場館的使用率,充分實現了賽、演、展的高效轉換。可以在48小時實現1800平方米的冰場,這也是西北地區面積最大的冰場,如果要舉行籃球比賽,可以很快在冰面鋪設專業木地板,迅速轉換成籃球場地,這在國內也是首創。」
「今天奧體中心體育館通過驗收,為6月30日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竣工交付奠定了基礎,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工期節點,加快體育場、遊泳館後續裝修裝飾和體育工藝施工,確保6月30日西安奧體中心盛世綻放。」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交通住建局局長任社說。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國峰表示,奧體中心體育館竣工驗收,標誌著西安奧體中心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西安國際港務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加快推進奧體中心周邊配套項目和十大總部項目建設,以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的建設推動港城融合,全面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提升區域承載能力、升級城市功能,全力打造生態、綠色、開放的現代化國際示範區,努力將十四屆全運會辦成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展示好陝西西安的城市形象和發展成果。
(文/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