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祿10年,西美濃三人眾提出要把人質交到信長手中

2021-01-09 阿芬姐私房菜

亡國的宙斯盾「稻葉山城」,永祿10年(1567年),西美濃三人眾都提出要把人質交到信長手中。聽到這一消息的信長派遣村井貞勝和島田秀滿去領取人質,但信長不等人質的領取,一口氣進入美濃。啊?不管怎麼說都太快了?是的,但是那是織田信長的進軍。假設三人眾的內應是虛報齊藤家的計略,因為計算人質到達小牧山城之後織田方動軍的話,這個電光石火的進軍把信長陷入圈套的人也不準備。

另外,西美濃的三人成為夥伴後,齊藤家領土的西半部分抵達織田家。這意味著組成齊藤家軍隊的大部分兵力不參戰。而且三人眾的領地佔據了木曾川的西側,信長完全不在意從側面的反擊,可以進軍到稻葉山城的城下町「井口」。信長從木曾川的哪裡渡河的記錄沒出來,不過,能考慮的路線,是從最短路線的笠松和無動寺的渡河。從犬山城到伊木山城方向的渡河路線,雖說大部分的國人群都向織田方面內應,但是在敵區的行軍時間變長,很危險。

另外,從木曾川下流的尾張西側渡河的路線是二代齊藤義龍死後直接攻入的有實績的路線,也通過氏家直元的領地,所以很安全,但是離小牧山城太遠了。結果,信長沒有受到抵抗就進軍到稻葉山城下。同時也證明了無傷來到這裡的西美濃三人眾的內應沒有錯。稻葉山城在沿著長良川的幾座山連成一排的山塊的北部山上有本丸,南面隔著深谷有座被稱作「瑞龍寺山」的山。除了這座瑞龍寺山以外,還有圍著本丸的四、五座左右的山,如果奪走了它就完成了天然的附城。

另外,稻葉山城平場很少,各曲輪都很窄,所以用大兵力的籠城比較困難。山頂上連井也沒有,把雨水存起來做為飲用水。信長把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做為先鋒,一口氣佔據瑞龍寺山,放火城下的井口的城市。現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個時候終於西美濃三人眾改變血相參陣了信長的原。這點應該認為齊藤方面已經完全堵塞了吧。即使躲在稻葉山城裡,兵力也只能容納一點點。

不望援軍,城下也被燒毀,稻葉山城如同裸體。乍一看,稻葉山城看上去難以攻陷,但是竹中半兵衛被少數佔領,後年關原之戰的前哨戰「岐阜城之戰」也輕易地落城了,不得不說城本身的防禦能力非常低。由此可見,稻葉山城本來的作用與其說是「最後的城堡」,不如說是從山頂的本丸眺望到遙遠的地方。的作用。視野開闊的稻葉山(金華山)是為了最先感知敵人的攻擊和入侵,不斷進行迎擊的裝置吧。如果城主優秀,那個系統的能力也能最大限度拉出。

但是,如果是無能的話,對於系統的運用並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也不能讓得到的信息有意義,好不容易得到的信息系統只能是單純的「監視臺」。道三和義龍在察覺到織田方面的入侵的同時,採取了將大兵力送往木曾川的迎擊態勢。這就是稻葉山城的生物系統。然而,齊藤龍興卻因為簡略而失去了宙斯盾系統運用的重要兵力。最近也聽到龍興並非無能的說法,但是看到這裡,不得不說他對於軍事缺乏表現優秀的根據。劉易斯·佛羅伊斯的「日本史」也有信長的稻葉山城攻的記述。信長把伏兵藏在龍興方的背後夾擊了。

不管怎樣,至今為止在木曾川的渡河點上能夠好好迎擊的齊藤家,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迎擊,連士兵也無法集中。這樣的話好不容易在稻葉山城能最早感知信長的侵入什麼都不能。據說在攻打稻葉山城時,木下藤吉郎秀吉從東邊的山上和蜂須賀小六一起登山,點燃了二之丸的食品庫,但圍繞稻葉山城的本丸的群山似乎全部落入織田方的手中。齊藤龍興和數名家臣一起,趁著城下的混亂從長良川下落,逃往一向宗所支配的伊勢長島。然後是「岐阜城」信長終於完成了稻葉山城的攻略。此後,大改造稻葉山城使之完成「岐阜城」,更加從小牧山搬家到美濃,再發生破天荒的行動,不過,此次到這裡。

在中濃地區的戰鬥中,信長自身積累了很多經驗。在犬山城第一次體驗了山城的攻城戰之後,只顧山城的攻城戰持續了。另外,在野戰中也有退卻戰的經驗,混雜著戰略,複合性地逼迫對手,掌握了使用所有手段的總力戰使對手屈服的方法。今後轉移到岐阜城,織田信長也應該成為全國區的主要的武將,不過,用這個美濃攻略戰略,提高戰術的貴重的經驗能了的事大。關於城堡,為了克服「城堡不擅長火攻」的弱點,築城又發生了新的革命。信長得到了聳立在山頂的稻葉山城這個美濃的宙斯系統,開始有了對世間的明確的理想。

相關焦點

  • 齋藤龍興是蝮蛇之孫,美濃齋藤家的末代家主,他是昏庸無能之輩嗎
    永祿四年,公元1561年,其父齋藤義龍病逝,享年三十四歲。他以僅十多歲的少年之姿,繼承大位,權傾美濃之國。龍興並非昏庸無能之輩,跟今川義元之子今川氏真是大大的不同。氏真是真昏庸,不必多說!龍興是因父祖二代,人才與家臣相繼流失。所以整體家勢才會逐漸變弱,說什麼龍興是無能之輩,筆者絕不能認同。加上信長趁機崛起,龍興初期能夠守成,已屬不易。
  • 成也信長,敗也信長!足利義昭的將軍夢
    引言:永祿8年(1565年),足利義昭的同胞哥哥第13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暗殺後,足利義昭的堂哥足利義榮在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的擁立下登上了將軍之位。足利義榮認為已經出家的堂弟足利義昭對自己的將軍之位有較大的威脅,所以派人打算對付義昭。
  • 1573年,與信長關係密切的將軍義昭在二條城中舉兵
    村重侍奉其主人池田勝正,後來娶了池田長正的女兒,成了池田一門眾。1568年(永祿11年)、織田信長圖標足利義昭信長池田勝正向信長投降,村重也跟隨,間接成為了信長的家臣。上京後,信長將池田勝正、伊丹親興、和田惟政三名作為「攝津三守護」安定地統治攝津。驅逐主君池田勝正,脫離信長,翌1569年(永祿12年)三好三人眾開始反擊信長。
  • 竹中半兵衛36年的生涯解說
    竹中半兵衛出身於美濃土豪天文13年(1544年)。半兵衛(本稿以這個名字統一)誕生於美濃國。父親是大御堂城主竹中重元。母親是妙海大姐姐(杉山氏)。竹中氏是本姓桓武平氏的鎌倉氏庶流。室町時期是美濃守護的土岐氏的家臣。據點是大野郡大御堂城,半兵衛也在那裡誕生。天文14年(1545年),父親重元攻下巖手彈正,此後,將據點轉移到巖手山城,半兵衛也跟隨了他。
  • 從尾張到美濃的最短路線終究無法使用
    從信長的父親,信秀的時代開始北方的木曾川渡河幾乎沒有順利過。從清須城到木曾川要進行相當的距離,在這期間被齊藤方注意到了,從稻葉山城出發要快點到達木曾川。因此,為了快速完成對進軍來說最危險的渡河這個行軍,從清須到能最短渡河的點快速移動,齊藤方的主力部隊來之前必須從渡河點入侵美濃。於是信長選擇了離稻葉山城最遠的長良川向南蜿蜒的下遊渡河點。菊花事件謹慎中的前田利家在森部的戰鬥中大活躍!
  •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足利義昭、織田信長給六角家派去使者,承諾就任將軍之後將封六角家為「天下所司代」,但是令二人意外的是,六角家對此並未作出答覆,反而與三好家締結了同盟。 既然如此,那麼就只能以武力上洛了。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得到了德川家(松平家)、淺井家的援軍後,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為主率軍上洛。
  •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就在信長逐漸雄起之際,鄰國美濃國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織田信長的大舅子齋藤義龍舉兵與父親齋藤道三敵對。儘管信長親自率領軍隊支援齋藤道三,但是兵力劣勢的齋藤道三還是在長良川合戰中戰死,原本是盟友的美濃國,頓時重新變成了信長的敵人。
  • 齋藤義龍是美濃國的戰國大名
    齋藤義龍(1527-1561年)是美濃國的戰國大名,道三流齋藤氏的第二代當主(也有說美濃一色氏是初代)。室町幕府相伴眾。1527年(大永7年6月10日)作為第一代家主齊藤利政(道三)的長子誕生。母親是側室的深芳野。幼名豐太丸。和父親道三的不和.1554年(天文23年)父親道三隱居,繼承家督成為稻葉山城城主。道三隱居的不是自發性的東西,因為得不到家臣的信賴領國的經營沒順利前進的替換戲劇也被看作。
  • 織田信長向室町幕府15代將軍足利義昭提交《五條書》
    信長與義昭的關係織田信長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永祿11年(1568年)に足利義昭擁立「十五大將軍」進京,誕生了十五代將軍。首先,在閱讀五條條書之前,要簡潔地複習一下信長與義昭的關係。信長的美濃平定和上京上洛的前一年,只不過是尾張國的一勢力的信長,讓美濃的齋藤龍興敗走,平定了美濃。把這個改稱為「岐阜」天下布武舉著。另一方面,說起那個時候的足利義昭,則是13代將軍的哥哥·義昭。
  • 214 桶狹間之戰,織田信長一戰成名
    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今川義元率領二萬五千人抵達尾張國桶狹間(今愛知縣豐明市),是一個小小的山谷。 今川義元以為擊敗織田氏不過像探囊取物般容易,沒想到織田信長趁著暴風雨,天色昏黑之中,靜悄悄率三千人,直撲今川義元的大營。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日本戰國:義景喪子,無意爭霸,足利義昭轉投織田信長
    不過,翌年永祿十一年三月至十二年三月(一五六八至一五六九)的一年間,雙方仍然出現小規模的衝突,直到永祿十二年四月,朝倉軍完全將堀江景忠及加賀門徒趕回加賀後,足利義昭再運用影響力,幫助義景與本願寺顯如以及加賀門徒的領導層進行最終的三方和談,義景之女嫁給本願寺顯如之子.教如為妻,結成姻親,而自朝倉貞景以來禁止、打壓本願寺派的指令也隨之解禁,本願寺派的教坊及僧徒可以回到越前,在朝倉家的管理下重新布教
  • 日本風雲人物 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信長還是少主的時期,父親信秀在表面上臣服於清洲織田家,然而信長只帶了幾個人就到清洲織田家支配下的清洲城放火等行動,令父親信秀相當吃驚。三河的戶田康光背叛今川家投奔織田家時,戶田將松平竹千代(即日後的德川家康)出賣給了織田家,當時年輕的信長和成為人質的松平竹千代,一起度過了少年時光。這段往事後來成為兩人締結了穩固的同盟關係(清洲同盟)的一個助力。
  • 統一事業的開創者織田信長——桶狹間之戰
    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是織田大和守的下屬。1551年(天文20年)織田信秀死去,織田信長繼承了「家督」地位,先後擊敗了織田大和守家和織田伊勢守家,確立了在尾張的統治。然而,織田信長很快面臨著一場生死攸關的挑戰。1560年,今川義元率領大軍直奔尾張而來。
  • 織田信長——上
    五年後(1547年),織田信秀整備兵馬,再攻三河,希圖一舉滅亡松平氏,松平廣忠也再次向今川氏求援。這回今川義元不再無條件答應發兵,因為他聽說廣忠的幼子已經六歲了,就要求送來駿河作為人質。 大名之間交送而非交換人質,並不是一種平等的外交手段,而等同於承認對方擁有對自己的控制權、調動權,也即對方將成為自己的宗主國。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他老爹「尾張猛虎」織田信秀和嶽父「美濃之蛇」齋藤道三是為數不多看出信長能力的人,信秀執意將家督之位傳給了信長,齋藤道三將女兒歸蝶嫁給信長。織田信長1562年,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締結清州同盟,穩定了後方,信長開始專心向西發展。三、天下布武桶狹間之戰後,信長開始美農攻略,討伐殺害嶽父齋藤道三而成為美濃領主的齋藤義龍。
  • 被日本民眾評選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第一名」織田信長
    1559年織田信長統一了尾張國,1560年在田樂桶狹間斬殺「東海第一弓取」今川義元。 1567年,攻下美濃國稻葉山城,改名「岐阜城」,取自周文王起兵西岐山,以及孔子的故鄉曲阜。開始使用「布武天下」印章,從此「尾張的大傻瓜」開始了他天下制霸的道路。
  • 日本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初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於1534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