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2020-12-09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織田信長踏上歷史舞臺的時間較早,但被大家熟知還是通過桶狹間之戰,此戰不但擊敗今川家,還讓今川家督義元賠上一命,徹底結束從父親織田信秀時代與今川家的恩怨。之後與德川家康形成牢固的清州同盟,穩固了自己的東方防線,將目標轉向美濃。

此時美濃國的統治者是齋藤龍興,織田信長的嶽父齋藤道三早已在兒子義龍的反叛中身亡,織田家和齋藤家不再有任何往來,沒多久義龍病死,由兒子龍興接任。但美濃三人眾在龍興繼位後,倒向織田信長。在隨後的時間裡,織田信長將全部精力放在攻略稻葉山城上,終於在永祿十年奪取美濃,並將居城遷往稻葉山城,同時將城名改為岐阜。

美濃是日本當時重要的糧食供應地,也是日本本土鐵炮製造地之一,這裡不但提供了足夠的糧食,還可通過收集鐵炮流通數據,掌握大量軍事情報。岐阜也正式成為織田家實力飛躍的重要據點,自此「天下布武」成為信長的目標。

隨著室町將軍足利義輝被暗殺,京都陷入一片混亂,但此時的織田信長無暇他顧,只能按兵不動默默觀察。永祿十一年,騰出手的信長支持足利義輝之弟義昭成為十五代將軍,在大軍壓陣下,信長正式上洛,擁立義昭成為室町幕府將軍。

足利義昭成為將軍後,立即給予織田信長副將軍或管領職務,但被信長拒絕,他只要了幾座港口成為直轄地。在當時,這幾座港口都是重要的商業樞紐,連接歐洲及日本的運輸通道,獲得這些港口不但可以得到經濟上的巨大好處,還能掌控日本各大名的領地情況,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織田信長拒絕將軍的賞賜也意味著他不願意在幕府框架下行動,如果接受職位,信長就必須服從將軍命令。儘管被京都人認為是來自尾張的鄉巴佬,但從小見證室町幕府的衰敗,根本沒有意願為室町幕府添磚加瓦的信長自然不會願意服從將軍。對於他而言,將軍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織田家與京畿勢力溝通的橋梁。

這與足利義昭的計劃截然相反,兩人的「蜜月期」很快結束,在發給全日本大名的御內書後,兩人正式反目,信長包圍網形成。在這種情況下,信長攻擊朝倉家時,遭遇盟友淺井家的背盟,後路被斷。信長狼狽逃回京都後,聯合盟友德川家康進攻淺井家。

姊川之戰同樣迷霧重重,在德川家的記錄中花費了大量筆墨描述這場戰鬥,但在織田家及周邊勢力的記錄中,對此戰都是一筆帶過,沒有過多描述。天正元年,信長攻滅淺井、朝倉家,打開了織田家通向北陸的通道。

兩年後,織田家與德川家組成聯軍,在設樂原大戰武田勝賴率領的武田軍。此戰中,由於武田家情報收集出現重大失誤,在錯誤判斷聯軍軍力下,武田家對聯軍主動發起進攻,遭到毀滅性打擊,直接戰死的武田軍只有不到三成,大部分都在逃亡中身亡,武田家高、中級家重臣同樣損失頗多。

之後,織田信長將攻略武田家的任務交予德川家康,自己將目標對準老對手一向宗,這是困擾織田家多年的堅韌對手,也是信長包圍網中最頑強的宗教勢力。由於一向宗的挑撥,織田家在伊勢長島損兵折將,信長的哥哥和弟弟先後在此戰死。

元龜二年,織田信長火燒一向宗的重要據點延曆寺,對於拿起武器的宗教勢力,信長毫不手軟,採用殘酷手段鎮壓,迫使這些勢力紛紛臣服。1580年,信長的老對手本願寺顯如在失去所有支援的情況下,在前關白近衛前久的奔走下開城投降。自此,信長徹底讓京畿周邊地區臣服,使得日本戰國時代有了即將結束的徵兆。

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於天正三年將織田家督之位讓給繼承人織田信忠,同時將岐阜城作為信忠居城,自己新建安土城,作為霸業的新起點。也正是這個時期,信長開始加大對於織田家新生代的培養,開始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力量。

隨著武田信玄病逝,不久後上杉謙信同樣中風而亡,阻擋織田信長的老一輩人物先後離世。武田家被攻滅,上杉家陷入內亂實力大幅衰弱,能給織田家帶來障礙的北條家已經開始在織田家活動,希望織田信長能保證北條家在關東的利益,北條家將完全臣服織田家。

位於中國地區的毛利家同樣成為織田信長的絆腳石,但從羽柴秀吉的攻略情況來看,能夠給信長帶來麻煩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並不會改變信長統一日本的結果。四國地區的徵討軍團同樣組建完畢,隨時都會渡海發起攻擊,徹底平定位於四國的長宗我部家。

更偏遠的九州、東北兩地的大名,雖然同樣不服日本中央管束,但並非冥頑不靈,在面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會清楚明白是要滅亡還是延續家業,更不用說已有九州大名倒向織田信長。因此,信長統一日本大業已到了最後關頭,在對手一一離場的情況下,沒有強勁對手能夠威脅到織田信長統一日本。這也是信長敢於在京都舉辦閱兵儀式的重要原因。

由於性格缺陷,加之遭遇太多背叛,織田信長不但讓家臣感到畏懼,就連臣服的勢力也在壓力下不堪重負,反叛織田家的事情時有發生。最終,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在離統一日本只有一步之遙的情況下,只能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爆發時,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造反?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家臣明智光秀偷襲並逼死了下榻在本能寺的主公織田信長,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一代霸主織田信長倒在在日本即將統一的前夕,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意思的是,當明智光秀發起突襲時,織田信長問道:「是秋田城介(織田信忠)有異心嗎?」,而沒有懷疑明智光秀謀反。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爆發的時候,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織田信忠造反呢?織田信忠是織田信長的長子,也是織田信長重點培養的繼承人,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積攢了很多資本。
  • 統一事業的開創者織田信長——本能寺之變
    隨著統一進程的推進,織田信長在朝廷的官位也不斷得到升遷。自從八年前上京開始,織田信長就陸續受命擔任權大納言兼近衛府長官右近衛大將、內大臣、右大臣等職。就在1582年5月,武田氏滅亡後不久,朝廷請織田信長在朝廷最高官位「太政大臣」、「關白」、武家首領「徵夷大將軍」中任選一個職位,即有名的「三職推任」。但是,織田信長卻沒有積極回應。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本能寺之變在日本的戰國時期,影響最大也意義最大的一次政變,必然是「本能寺之變」。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同時,隨著織田信長對於朝廷原有舊勢力的清除,作為最被自己所信任的軍事將領,明智光秀在政治上也開始崛起,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對主僕之間必能齊心協力,完成日本的統一併建立不世功勳之時,卻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突然爆發,徹底改寫了日本的歷史,讓人驚愕不已。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引言:1582年(天正10年)6月2日,日本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提前退場,讓日本的走向轉了一個方向。信長眼睛一閉,什麼事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兒子和兄弟們仍然需要在亂世中生存,那麼信長的兒子和兄弟們又有什麼遭遇呢?
  • 京都本能寺與織田信長
    京都本能寺在地鐵京都市役所前站附近,被寬廣的市內馬路還有政府辦公大樓給嚴嚴實實地包裹著,若非朋友邀約,我是很難發現這裡還有一座寺廟的。才聽她娓娓道來織田信長與本能寺的故事。落腳京都後,織田信長下榻本能寺,織田信忠則住不遠處的妙覺寺,安心休憩的父子倆自是不知一場謀反正在醞釀。受命率軍先行的明智光秀卻掉了個頭,回到京都附近的駐地,召來5名親信部下,全盤告知突襲織田信長的計劃,說,如若有反對者,可當場將自己斬首。5個人交換眼神表示一致同意,還把親屬作為人質交給了明智光秀以表忠心。下午四時,明智光秀以織田信長要點兵為名,朝著京都整軍出發。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室町幕府末期,各地大名逐漸不受幕府控制,紛紛出現「下克上」的局面,日本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只有一個人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的崛起織田信長原本是不被看好的,但桶狹間之戰使得他崛起了,因為他擊敗了今川義元。
  • 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往中國方向出徵的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遵從主上的指示,現在立刻上洛讓主上檢閱軍容。」
  • 本能寺之變後,他身為織田信長麾下軍團長,為何按兵不動?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他身為織田信長麾下軍團長,為何按兵不動?本能寺之變的發生,使得日本歷史走向了新的方向,同樣當時的人也受到影響,織田家由盛轉衰,各重臣也走上了不同道路,或聯合或對抗。其中就有一人,被織田信長重用,卻在本能寺之變時,因錯誤判斷而按兵不動,等帶領軍隊要為主君復仇已然錯過機會,一步遲步步遲的教訓再度上演。這位一步遲步步遲的人就是柴田勝家。柴田家據說來自於斯波氏,是否為真已然無法考證。不過勝家在織田信秀時代就已經是織田彈正忠家的家臣,而且已經位居家老之位。到了織田信長時代,勝家一開始並非信長家臣,而是信長之弟信勝的家臣。
  • 本能寺之變沒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能統一日本並建立幕府嗎?
    織田信長雖說歷史沒有辦法假設,但這不失為思考問題的一個好方式。很多人讀日本戰國歷史為織田信長感到可惜,於是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本能寺之變沒有發生,織田信長不死,他有可能統一日本並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幕府嗎?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從種種跡象來看,明智光秀的失敗太過迅速,讓人很難想像他竟然會在那麼不利的情況下發動叛變。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領地如何分配,誰才是受益者?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領地如何分配,誰才是受益者?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死於明智光秀之手,隨著豐臣秀吉迅速返回並替主君復仇,明智光秀同樣身死。接下來就是織田家內部的分配,織田信長留下的領地如何分配,其中還包括重新回歸織田家的叛將明智光秀遺留下來的領地,這些領地合計達560萬石。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及其繼承人織田信忠相繼身亡,織田家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由於信長生前並未培養本族人才,造成清州會議上沒有織田家的人員參與,最終織田領地被重臣分配一空,織田家遭到大幅削弱。對於織田家而言,會議上確定了信長繼承人信忠之子成為織田家督,這是信長嫡系血脈,他日後的決定將左右織田家命運。
  • 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身邊有一個黑人武士
    但是也有極少數黑奴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實現了神奇的人生逆襲。比如俄國彼得大帝的黑奴--易布拉金姆•漢尼巴,就因自己的聰明伶俐得到了彼得大帝的青睞,有機會施展才華,當上了將軍,還被封為貴族,成了俄國文豪普希金的曾外祖父。在易布拉金姆•漢尼巴成為俄國貴族前一個世紀,在日本也曾有一個黑奴因為得到豪強大名織田信長的欣賞而成了他的貼身近侍,當上了日本武士。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本能寺之變後,並非單純是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橫死,織田家被瓜分這麼簡單,織田家的女性們同樣在這場動亂後,迎來屬於自己的命運。特別是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同樣受到影響,在戰國亂世中隨波逐流。
  • 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手底下的人為什麼敢和織田信長動刀子?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發生在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發動叛亂,殺死了自己的家主織田信長,由此改變了日本歷史。明智光秀帶部隊出徵之前是接到織田信長的命令的,是調往中國方向支援豐臣秀吉對毛利家的戰役,先在京都進行閱兵。所以明智光秀調動部隊的理由完全正當。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二、桶狹間奇襲作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另外兩個為嚴島合戰和河越合戰),這三場戰爭決定了三個家族,甚至是日本戰國的走勢,而桶狹間合戰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桶狹間合戰雙方的形勢對比。今川氏坐擁三河、遠江、駿河三國,軍隊25000人;織田家剛完成統一,可動員的士兵僅有3000人,實力懸殊。戰爭結果是織田氏獲勝並擊斃今川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