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往中國方向出徵的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遵從主上的指示,現在立刻上洛讓主上檢閱軍容。」這是光秀對屬下作的說明。
明智光秀意圖謀反之事,只有少數軍團中的將領知道,其他的人並不知情。六月二日,當天天尚未亮,光秀在帶領大軍渡過流經京都的桂川後,才讓部下們知道要攻擊的對手就是信長。據說當時光秀對大家說「敵人在本能寺」,就此展開攻擊本能寺的行動。
明智光秀的軍隊在天快亮的時候包圍了本能寺。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信長因為聽到吵鬧聲醒來,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家臣們在吵架。不久後,小姓森蘭丸向他報告,說叛軍舉的是桔梗紋的旗幟。信長馬上明白是光秀謀反,便說「沒辦法了」。因為寡不敵眾,誰勝誰負再清楚不過。信長覺悟到自己不可能脫困,便拿了弓箭迎戰,弓弦崩斷,再以長槍抗敵。
有戰國風雲兒之稱的織田信長,其末日也充滿了戲劇性。受傷的信長命令森蘭丸放火燒掉本能寺,自己則進入室內深處,在無人協助斬首的情況下切腹自盡。「人間五十年」是信長所喜愛的幸若舞敦盛中的一句,很遺憾地,信長還差一年,人生在四十九歲的時候就落幕了。
當時於日本傳教的葡萄牙傳教士路易士·弗洛伊士在其所著的《日本史》裡,有這樣的記載:毋須聽到他的聲音,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就讓人感到害怕的人物,如今毛髮、骨頭盡成灰燼,全歸塵土,什麼也不留在人間了。這是信長死時,外人所作的文字報導。
本能寺之變發生得突然,也很快就結束了,而信長的遺體在事件結束後,一直沒有被尋獲,是否和本能寺一起燒了呢?光秀在政變之後力求尋獲信長的屍首,卻遍尋不到。有一個傳聞是:信長皈依的京都阿彌陀寺的僧侶在得知事變發生後,立即趕到本能寺,從信長的家臣手中接獲信長的遺體,火化之後用法衣包裹遺骸,逃出本能寺。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個傳說的真偽,也沒有人知道遺骸最後埋在何處。
織田信長切腹時沒有斬首,讓自己的身體在大火中消失的理由,恐怕是不願意讓自己的首級落入明智光秀手中吧!光秀應該想過要利用信長的首級,來達到最高的政治利益,那樣的羞辱絕對是信長不願意見到的事情。而沒能找到信長的遺體,對光秀來說則是重大失敗(萬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