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這對日本戰國時代的最佳盟友,在同盟的時間內大家相安無事,家康更是緊緊跟隨信長,從未背叛過信長,堪稱戰國時代的奇蹟。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但在服部半藏的率領下,伊賀、甲賀的忍者同樣一路護送,這一路上到底戰死了多少護衛已經無法得知,不過通說中德川家康一度想要自盡,這次撤退行動也被稱為家康最大的危機。
歷盡艱辛逃回德川家後,家康立即揮軍替盟友織田信長復仇,不過逃亡路上花了不少時間,整軍備戰同樣花時間,家康率領軍隊還在行軍之時,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率領大軍擊潰明智光秀的消息傳來,家康立即改變策略,既然無法握有替盟友復仇的大義,那就想辦法擴張自己的領土。
德川家康立即將目標對準甲斐國,他的首個目標是穴山信君的巨摩郡。信君和家康一同遊覽堺,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兩人各自逃命,但信君明顯運氣差了很多,在路上被人襲擊而亡,巨摩郡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德川家康順利獲得了這塊領地,這是他在信長身亡後首度增加領地,但這只是瘋狂擴張的開始。
甲斐國除了巨摩郡外,剩下的領地均由河尻秀隆掌握,他是織田家重臣,曾一度擔任織田信忠的副將,織田信長也非常信任這位家臣。作為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想要獲得甲斐國,如果直接發動攻擊名聲太難聽,於是他通過忍者煽動原武田家的武士發動叛亂。
武田家滅亡後,除部分家臣加入其他勢力外,其餘武士成為地方勢力,由於織田家採取高壓統治,早就心生不滿的舊武田武士被成功煽動,甲斐境內隨處可見武裝暴動。德川家康隨即派出使者勸說河尻秀隆,家康希望秀隆回到自己在美濃的領地,這樣他就可以輕鬆接手甲斐國。
河尻秀隆已經得知暴動都是德川家康的謀劃,怒不可遏下殺死家康派出的使者,隨後率軍平叛。但面對到處都是叛亂的情況下,勢單力孤的秀隆無法抵擋武田舊臣的攻擊,只能想辦法逃離,但最終仍死於武田家武士之手。在群龍無首下,德川家康輕鬆獲得整個甲斐國。
增加一國的德川家康並未滿足,下個目標就是信濃一國。不過此時的信濃陷入多方亂戰中,不但德川家康想要獲得信濃,北條和上杉同樣想分杯羹。不過上杉家陷入和真田家的糾纏中,無力對德川及北條家造成威脅,提前退出競爭。
北條家為了應對德川家,派出50000大軍進攻甲斐,同時從上野入侵信濃。面對北條家的軍力,德川家明顯處於弱勢。不過德川家雖然只有8000軍力,但獲得一國帶來的喜悅讓德川軍士氣高昂,年年徵戰的北條家反而士氣低落,雙方就此對峙了兩個月。期間小規模的衝突不斷發生,也讓北條家看到了德川家絕不撤退的意志。
對於北條家而言,關東地區才是自己的基本盤,關東以外只要能保住上野國,其餘地區可以放棄,更重要的是織田家已經逐步從混亂中恢復過來。雖然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但麾下軍團實力保存完整,如果不顧一切攻擊關東地區,北條家同樣支撐不住,急需盟友的北條家決意和德川家建立盟友關係。
經過談判,德川家和北條家握手言和成為新同盟,並結成親家,同時南信濃盡歸德川家,北條家握有上野國。原本上野國及信濃均在織田家重臣瀧川一益的控制下,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面對北條家的攻勢,以及德川家扯後腿的影響,瀧川一益敗退回伊勢長島,他在關東地區的領地就此被德川家和北條家瓜分。
在決定織田家命運的會議中,織田家的重臣們各自獲得了好處,沒有資格參與的德川家康同樣獲得了不遜色於這些重臣的好處,通過謀略從織田家手中獲得了甲斐和信濃大部分地區,將自家的領地在極短時間內擴張到超100萬石,成為當時足以影響日本的大名。
在本能寺之變的混亂下,逃出生天的德川家康隨即整軍備戰要為盟友復仇,在得知主犯明智光秀身死的情況下,立即轉為自家擴張領土。柿子要撿軟的捏,織田家成為德川家康的選擇,也正是這個決定讓德川家的實力飛速提升,從原本織田家的弱小盟友,在短時間內成為超百萬石的大名,實在是倒下信長一人,幸福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