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啟示錄:股市不是「賭場」,不要想著來股市裡賭博!

2020-12-14 金姐看盤

股市交易市場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在股市中,你可以看到或聽到,都只是表象,而交易者又容易被這些表象所迷惑,這是人性的弱點在作祟。

絕大數人進入股票市場,目的是賺錢,但又非常害怕賠錢,不敢止損;

充滿貪婪,不能止盈,恐懼、貪婪、僥倖等這些人性的弱點都在股票交易中暴露無遺。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做股票,結果可想而知,必然以虧損收場

我發現有很多炒股的股民,其實並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賭博,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把股市當成「市場」,而是把股市當成了「賭場」。

他們做股票,就像是壓大小一樣,靠運氣賺錢,虧錢的時候也只怪自己運氣差,而從來都不去反思和了解公司股票和股市的本質。

絕大部分的交易者在股市中都抱有這樣的想法「股市就是賭場」!

其實有這種想法也可以理解,畢竟面對每天股票市場的漲跌,與賭博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隨著對於股票市場的認知程度加深,對於經濟面的了解,以及股市的作用,上市公司的發展,籌碼與資金之間的關係,逐漸的也就改變了這種認知。

炒股與賭博就是兩碼事,只不過更多的交易者是抱著賭博的心理去交易,去「賭大小」。所以,對於股市的認識也就轉變為了「股市就是賭場」。

明顯的賭徒心理

1、希望通過股市一夜暴富

股市很難讓你一夜暴富,但很容易讓你快速返貧。

2、all in炒股

all in是把家裡所有的錢都投進去。

網上太多將自己全部積蓄投入到股市裡賭一把的人,有用自己棺材本的,有用自己買婚房錢的,還有用企業流動資金的。這種方式炒股,往往都是以悲局結尾。

3、使用槓桿資金炒股

2015年股市狂漲後大跌,就是因為融資融券鬧騰的。當時有人甚至使用10倍以上的槓桿。

掙錢的時候確實刺激,一個漲停自己的收入就翻了一倍多,沒有什麼比這個掙錢更快的了。

於是償到甜頭的人不斷增加自己的保證金,同時儘可能提高自己的槓桿倍數。豈不知,隨著槓桿倍數增加而縮小的,是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4、對股票完全不了解

賭博的特點是在開牌之前並不知道自己點數的大小,賭的就是這個不確定性。

如果投資者對一支股票沒有充分了解,對自己做的股票沒有把握盈利,或者說這種盈利的把握只是基於自己的一廂情願,僅憑一時衝動就做該股,這就是賭徒型交易者。

總結:

如果進來股市的初衷就是賭博,這樣的話,不管你在有多大的技術含量,最終都是大概率失敗而告終。

因為股市賺錢難虧錢快,還有就是技術面都是騙人的,這些都會導致炒股當賭博的人失敗的主要原因。

炒股要理性,一定要閒錢交易,更要價值交易,不能把炒股當作賭博,如果把炒股當賭博最好別踏入股市,遠離股海是最正確的。

股市和賭場真正的區別有三點

首先,賭博主要靠運氣,股市主要靠策略

很多人肯定認為賭博也是靠策略,股市也得靠運氣,實際上這只是一種似是而非的主觀感覺,並不符合客觀邏輯。

大部分賭博都等同於拿籌碼押注,是靠抽到的牌或擲出的色子決定輸贏,且時間無法由參與者掌控。

你不可能在賭場押注一個賭局之後,等上好幾年,但如果你介入了一隻股票,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有五年。

其次,股票是一種交易,賭博僅僅是一種消費

無論是彩票還是進入什麼樣的賭局,實際上消費者選擇了一項精神消費,獲得了一種對獎金和籌碼的夢想體驗。

衡量這種消費的價值,跟是否「中獎」或贏了賭局關係不大,因為選擇這種消費的人,反而會把「中獎」當意外,不「中獎」是應該的。

介入股票並不是一種消費體驗,而是一種目標更明確的「保證增值」需求。

最後,賭場和股票交易所的賺錢模式不同

很多賭場為了吸引「客戶」,提供價格超低的酒店,免費的餐飲、交通和歌舞表演等服務

並且24小時營業,裝修富麗堂皇且「不見天日」,以刺激「賭徒」的欲望和「即興消費」。

賭場各類營銷和設計的終極目的是激發「賭徒」無限的貪婪、欲望和享樂主義。

股票交易所則是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平臺機構,它的運營費用來自券商定時繳納的會員費、席位費、開戶費等等。

各家機構交易者在使用證券交易所內的設施時,要所繳納一定的費用,這是維持交易所運行的保障。

交易所並不是以刺激股民的「交易情緒」,以及激發貪婪和欲望為目的,而是更多地給股票市場以理性。

炒股到底是一種什麼行為呢?

炒股可能是一種投資行為,也可能是一種投機行為,但絕不是賭博行為。

投資,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時間周期長,所以,如果你的交易周期不長的話,就基本可以定性為投機。

但投機不是賭博,投機與賭博最大的區別在於,投機是根據對市場的判斷,把握機會,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

投機就是投資機會,沒有機會就不進場交易,就如同打獵,不看見獵物絕不開槍。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心理疑惑,是投資還是賭博的原因。

更確切的話,大部分的人炒股都是一種投機行為,特別是散戶股民,但絕不是賭博行為

股市是一個看漲不看跌的市場,當牛市行情來臨時,散戶們就會進場投機。

股民如何正確看待炒股這件事

交易者在進入股市之前首先應該清楚,炒股票並不是一件像它看起來那樣輕鬆的事情,它對於人的智慧和心性的考驗超過了其他大多數職業。

如果你不是真的對交易這件事本身而只是對賺錢感興趣的話,你很難忍受交易過程中的種種「煎熬」,忍受不了的後果只有一個:虧損。

所以,「端正」你的炒股動機是第一位的。並不是說不追求利潤,而是必須有其他東西可以帶給你快樂。

成功的交易者真正追求的是對市場規律更深入的認識,他們對市場所帶來的挑戰甘之如飴,在市場中磨練自己提升了個人修為。

交易中,他們關心的更多是決策的原則和對錯,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判斷方法,而不是僅以一時得失為依據。

只有這樣進入到一件事情的本質之中,體會其發展過程,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相關焦點

  • 中國股市:是什麼讓老股民心灰意冷離開股市?想在股市賺錢太難了
    中國股市:是什麼讓老股民心灰意冷離開股市?實在是想在股市賺錢太難了據2018年中登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億多股民人均虧損超過10萬!而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散戶投資者90%都是虧錢的,只有10%的人賺錢。
  • 股市裡,不要太把錢當錢
    股市中盈盈虧虧很正常,勝敗兵家之常事。而且綜合分析下來因素很多,市場的原因、個股的原因等等不勝枚舉。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心態。今天,我們就聊聊心態這個事。一個人在進入股市的時候,都是抱著一個目的那就是賺錢,或者說這是大多數股民的心態(不排除少數是為了學習、了解的目的進入股市的)。這就說明你在進入股市的時候就有了勝負心!不是說這個東西不好,但是勝負心會左右你的心態,特別是會被莊家利用來左右你的心態以至於投資決策。我們來看一看整個過程:一、當你買進一隻股票並持有時,如果你不了解它,那麼你的心態一定是患得患失。
  • 中國股市:牢記這「賭博」故事,也許股市下一個贏家就是你!
    我們炒股都想賺錢,但是怎麼才能不虧錢呢?我們來看一下1、選擇什麼樣的股票?其實選股票的時候,不是選股票而是選公司,你必須像一個企業的所有者一樣來看待這個公司的價值,而不是來回波動的股價。首先要估值,估值法有多種,可以參照巴菲特的未來的所有者收益加上利率折現來估值,最終目標是獲得儘量大的安全空間,也就是以儘可能以低於價值的價格進入股票。
  • 中國股市:黃金指標「MACD」,讀懂了,股市可成為你的印鈔機?
    中國股市:黃金指標「MACD」,讀懂了,股市可以成為你的印鈔機?交易之道,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勝可知而不可為。沒有行情是創造不出行情的,當你想挖掘行情時,一定是風險很大的時候。行情如四季一般循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不是創造出來的,春天是時節的周期,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 中國股市啟示錄:無論你信或不信,這就是A股市場當下的現狀!
    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只是資金的晴雨表股票市場不是投資場所,也不是賭博場所。這只是一個帶有競技色彩、摻雜有運氣成分的玩概率的金錢遊戲。交易,首先,在哲學上,你的交易觀得過,交易不是戰爭,更不是賭博,是種地。
  • 中國股市,一旦出現「死蜘蛛」形態,立馬出逃,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投資還是需要根據你自己的心態決定,想穩定就追求穩定的投資方式,不要總看別人賺了幾倍,但你有沒有想過以前虧了多少?想追求更高收益的人自然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可能你運氣不好賭輸了本金,可能你運氣好賭在牛市起點上,碰到了都要用平常心面對,畢竟投資不是一錘子交易,它會伴隨著你一生一世,自己選擇的路別後悔就行!
  • 要想在股市裡賺到錢,就得付出,千萬不要投機取巧
    有的時候,我真的想不明白,大多數的股民們,他們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很了解股市呢?尤其是那些,天天在喊著牛市要來了的人,我有時就在想,別說近期不會有牛市,就算有一天,大牛市真的來了,最後你也只會虧得更慘,不信你看,在股市裡,越是有自信的人,最後就虧得越慘。更讓我理解不了的是,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在某一直播間討論股市呢?這樣做你就能賺到錢嗎?
  • 中國股市:突發利空,股市暴跌!抄底的機會來了嗎?
    也有人說,江恩不是說要把資金十等份嗎?哎,那是對大資金說的,你一個小散戶區區幾萬元資金也要十等份嗎?一般認為,散戶持股三支左右是比較合適的。中國股市:突發利空,股市暴跌!抄底的機會來了嗎?市場最明顯特點:主力軍中科創產生滑坡,主板緊隨其後,存量失血嚴重;由此判斷:大盤下跌並不是假摔,窗口測異動。
  • 中國股市:籌碼峰——下峰鎖定,行情未盡,揭秘籌碼分布真正奧秘
    交易邏輯,意味著你全部的交易行為背後,隱藏著一個處理不確定性的明確方法擁有交易邏輯的人跟沒有交易邏輯的人,跟賭場和賭徒的區別類似。大多數在賭場中交易的賭徒,他們賭博就是賭博,輸贏完全靠運氣。但是賭場獲利呢?賭場獲利靠的是賭場的邏輯。
  • 中國股市:股災會「上演」麼?給處於嚴重虧損的散戶們一封信
    中國散戶生存現狀啟示錄啟示之一——散戶交易者群體大而散統計數據顯示,在上海和深圳股市開設帳戶的投資者數量已超過1.95億。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交易群體。 調查顯示,儘管有大量散戶,但散戶團隊非常薄弱。散戶為什麼在股市頻頻失利造成大多數人股市失利的原因,主要是與人性的弱點和不良習氣。人性弱點和不良習氣在股市中的具體表現有以下一些。1.
  • 歷經多輪牛熊市交換的老股民辛酸史:能在股市存活下來都不容易!
    對股市的夢想和經歷,結合自己多年的炒股經歷,感觸很深,從狂熱到冷靜,從冷靜到悲傷,從悲傷到慘烈,會讓你的人生充滿著酸甜苦辣,甚至沒有更恰當的語言來表達。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為此我不想多說什麼,我很想用我多年實戰及股市中的個別故事,表達一下我這麼多年的感受。
  • 2001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1年股市大事件
    一、2001年中國股票市場熱點回顧  1、證監會加強監管,違規事件不斷曝光。早在今年年初,證監會就表示要加強監管,並於1月10日中科創業案開始拉開了查處要案的序幕,在最集中的時候一個多月竟查處40多家。
  • 股市概率論:如何利用概率下注
    為什麼會有人因為沉迷賭博而傾家蕩產?不光是因為運氣不好,也不光是因為技術太差,而是因為即便是在澳門、拉斯維加斯的那些正規賭場裡,賭博這件事情,從一開始輸贏概率各50%的賭局,最後的綜合平均收益也是為負數,也就是說只要開始參與,最終一定賠錢。
  • 股市裡什麼是北上資金 對股市的影響大不大?
    那麼,股市裡什麼是北上資金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什麼是北上資金 股市裡北上資金指從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或者其他國際資本大量進入中國大陸的股市資金。滬港通、深港通股市互聯互通以來,我國以香港為邊界,用南代表港股、用北代表中國大陸的股市,資金從香港、國際流向大陸稱為北上資金,從大陸流向香港以及國際市場稱為南下資金。一般來說,當市場北上資金處於流入大於流出時,就意味著香港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的上漲空間,這樣會降低A股市場的資金壓力,從而促進A股市場的上漲。
  • 1993年股市行情回顧 1993年中國股市大事件
    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繫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範」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範,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範和名曰「規範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係,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
  • 中國股市暴跌過幾次?中國股市暴跌記錄
    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 我還能在中國股市裡堅持多久?如果這都看不懂,就請不要炒股
    有網友自問:還能在中國股市裡堅持多久?每次市場下跌時,對於很多股民投資者來說都會有一個想法:「只要回到原來的成本我不玩了,永遠退出中國股市。」事實往往是,即使真正的本金回來了,也會再次成為接盤俠。可以堅持多久?
  • 為什麼中國股市怕漲,而美國的股市卻怕跌?
    我們的股市是想漲不給漲,稍微漲一點又打壓下來,永保3000點不倒; 而美國的股市不同,美股就是想跌不給跌,稍微跌一點就出政策利好拉升回去,所以美國都是漲少跌多,走長期牛市,而A股是無底洞,走長期熊市,兩大市場截然相反。
  • 管理層為什麼害怕股市漲?股市漲了,不是對大家都有利嗎?
    股票市場就是給企業融資,然後拿到了資金用來擴大生產,提高技術,然後分享一些股票市場的紅利,而不是拿來減持拋掉?所以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就不對,允許他們上次簡直更是荒謬看法值得商量。管理層要權衡利弊,漲得過快過猛對誰有利?穩一點好!
  • 股市就是人性的弱點博弈,戰勝人性贏在股市!
    對於很多在股市中打拼的散戶投資者來說,經常會出現一些「得不償失」的現象,那就是完全沉溺於炒股,一切其他事情都被扔在一邊,導致的結果就是炒股變成了煎熬,與本來讓資產升值,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針對股民常見的幾種現象,我們希望股民朋友們在炒股的時候,能夠有效的注意這些問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1、 注重初心,不要本末倒置很多股民朋友在炒股中投入太多是時間、感情和精力,導致的結果就是即使贏到了一些錢,但是生活質量也全面下降,嚴重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