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童山斷山不葬人,溝壑陰地不起墳」啥意思?

2020-12-23 太陽夢見月亮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言簡意賅,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很多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掌握這些俗語,對人生有很大益處。

有很多俗語,雖然短短的一句話,卻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有的俗語不能看表面意思,話語裡另有所指。童山,斷山不葬人,溝壑陰地不起墳,這句俗語看起來似乎很簡潔,但細細品味又不能完全明白其所表達的意思。

我們先來解釋前半句,童山,斷山不葬人,對於「不葬人」這三個字,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對於前半句童山,斷山就不太懂了。什麼是童山?什麼是斷山?其實, 童山一詞主要出在一部著作中,這部著作的名字叫《郎潛紀聞》,對於這部著作,很少人了解,所以對童山這個詞也就很難理解了。

在這部著作中,有這樣一句話「凡所過,童山沙磧,不生草木之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童山是指草木不生的山。看到這裡有些讀者不禁更加疑惑了,我們所見到的山脈都是長滿植被的,怎麼會有草木不生的山呢?在農村,這樣的山脈也是很少見的,但還是存在的,我們村就有一座小山,光禿禿的,但也不是一點植被沒有,偶爾會有一株小草,但整體山脈都是光禿禿的,有人猜測,山脈下一定有礦藏,其實不是這樣的,那座山脈不生草木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那座光禿禿的山脈都是淺紅色的熔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石砬子,石頭縫裡肯定不能生長植物了。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和夥伴們去那座山脈上玩,那座山脈上光禿禿的,爬起來容易,沒有荊棘擋路,我和小夥伴們在那裡爬山,然後撿一些各種形狀的小石子帶回家裡,那座山上有一種石子,像我們現在疙瘩湯裡的麵疙瘩,很好玩的,我們當地人把它叫做「麵疙瘩石」。

那二個原因,缺水缺土有些山脈非常乾旱,表面儘是石頭,很少有土壤,這樣的環境裡肯定難以生長植物。我們村裡做光禿禿的山脈,就是因為缺水缺土,才不長植物的。第三個原因,環境汙染有一些山脈受到汙染,土壤裡摻進一些有害物質,不利於植物生長,所以這樣的山脈也是很難長出草木的。斷山又怎麼回事呢?斷山主要是指非常陡峭的高山,遠遠看起來,山脈像突然斷了一樣。這樣的山脈多是峭壁,在農村,這樣的山脈也很常見,有些山上怪石突出,群石林立,這樣的環境也很難長出旺盛的植物來。

我們想像一下,一座山脈,如果沒有綠色植物,就顯得沒有生氣,沒有生機,即使冬去春來,山脈上仍然光禿禿的,缺少生機,不能帶給人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覺。在這樣的環境裡,不適合做先人的墳墓。

後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祖輩安葬在一處依山傍水,草木茂盛的地方,在那樣的環境裡看起來更有生命力。解釋了上一句,下一句溝壑,陰地不起墳,也就不難理解了。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於溝壑,陰地這兩個詞並不陌生,在農村有很多溝壑和陰地,溝壑是因為夏天下暴雨的時候,山上發大水衝出來很多溝溝壑壑,陰地多水的地方,有一些地方地下積水過多,農民習慣把這樣的地方叫做落窪地。澇窪地裡經常會滲出水來,總是溼淋淋的,踩上去會沾到腳上很多泥水。

在溝壑和陰地兩種地方,都不適合給先人們鑿墳地,在溝壑的地方,顯然會受到水流的衝撞,如果把先人的墳墓安葬在有溝壑的地方,夏天遇到暴雨,發水的時候容易被水衝坍塌。在那些過於潮溼的地方,也不適合給先人們鑿墳地。把先人們安葬在那裡,地下那麼潮溼,棺木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腐爛,後人們肯定不會這樣做的。在農村,經常會看到一些陽坡的山腳下荒地上,偶爾會有幾座墳墓,農民們都習慣把向陽的地方選做先人的墳墓,在山腳下又不浪費土地,還能每日受到陽光的照射。

農村人習慣在安葬先人的時候,在墓地紮上一根柳木棍,這根柳木棍會慢慢成活,長成一棵大樹,大樹長勢旺盛,後人們看到大樹很有生命力,覺得先人們與大樹為伴,心裡也會安然一些。現在,農民們節約土地的觀念很強,會很好地利用土地。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是什麼意思?真的會有影響嗎?
    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而「凹坑葬墳,拜孝缺人」這句說的就是農村喪葬習俗。自古以來農村喪葬習俗眾多,那麼這句話具體含義是什麼呢?那就跟著我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過山」不起墳所謂的「過山」是指兩座山脈之間的峽谷,也就是說「過山」就是兩座山脈之間的通道。對先祖的尊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流傳著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
  • 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至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弄明白,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餓死不敲寡婦門寡婦一語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寡婦也稱遺孀、未亡人。一般指死了丈夫的婦人。我們都知道男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墳前如牛槽,斷子又絕苗,墳後有大坑,長子人不興啥意思?
    導讀:墳前如牛槽,斷子又絕苗,墳後有大坑,長子人不興,這幾句順口溜是一句農村俗語,過去,農村人對於墳墓非常講究,經常會找一些所謂的風水先生,來為自家選擇祖墳墓地,在過去人們守舊的意識裡,覺得墳墓將預示著後代人的興旺發達,因為過去農民沒有多少文化,對科學認知度不夠,所以就會產生那樣封建的想法
  • 農村俗語:「雪壓新墳出貴人,雨澆棺材人財疏」,說的是啥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了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有根據嗎?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去世之後,下葬他們的時間。那麼這句話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麼日子呢?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習俗背後,是對先人的尊重
    文一縷秋天的風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什麼意思?常常給我們講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如今家鄉的一切都已經變化了模樣,從前的一切不在,就連當初在我們耳邊說著俗語的長輩們,如今,也只是活在了記憶裡,如今記憶裡,只有長輩們在兒時嘮叨的俗語,如今還深深的烙印在腦海,那時候,長輩們牽著我們的手,走在夕陽的餘輝下,總是喜歡說起各種俗語以及有關的故事。而我們也都是津津樂道地聽著。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正月天氣驟變,俗語「正月雷打雪,大旱一百八」「正月打雷,墳谷堆」啥意思?
    導讀:正月天氣驟變,俗語「正月雷打雪,大旱一百八」「正月打雷,墳谷堆」啥意思?乾旱嗎?現在很多人還沒有起床吧,難得的還在正月過年氣氛中還有很多人沒有外出開工,前天晚上很多地方下雪了,下雨了,關鍵還打雷閃電了,氣溫驟降,很多人還躲在被窩裡不想起床,天冷的心理作用。
  • 農村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啥意思?老農是這樣說的
    導讀:農村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啥意思?老農是這樣說的在農村生活的人應該經常會聽村裡的老人說起各種各樣的俗語,在這些俗語中都是人們一些實際生活經驗的總結,俗語也告訴我們很多做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估計不少人都曾經聽說過四大方面的俗語,我們只知道農村四大喜,人生四大喜等等,但很少有人聽過農村四大缺德吧?而這個"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就是四大缺德中的兩個,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村裡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其實這句話並不完整,完整的說法叫做「農村四大缺德: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吃月子奶、欺殘疾人」。
  • 農村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啥意思?廟比墳還可怕?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祖輩告誡後代出門在外應該注意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啥意思?古人生活經驗
    在傳統農村,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俗語,讓人聽了略感驚訝,並且在驚訝同時,還感到迷惑:不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作何解釋。比如這句俗語: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而上文提到的俗語,可以視為喪葬文化的一部分。先說「雨灑墳,出貴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去世的人下葬以後,天下雨了,這就叫「雨灑墳」。古人認為,這種情況,是去世的人德行深厚,因此去世後,上天受到感動,於是降下雨來。我國古代是道德社會,因為孔子認為,只要道德深入人心,那麼法律可有可無(按:這也形成中國古代法制史的主要旋律)。
  • 俗語:「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的紅白喜事,自古以來都有很多的習俗和說法,按照農村的說法叫做:十裡不同規,百裡不同俗,我們這裡的說法叫做:三裡地,改規矩,意思是哪怕相距僅有幾裡地,但很多風俗習慣卻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對於白事。這也讓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參加白事的時候,是決計不能徑直走過去,而是先到村口,等待一下或者是找熟人問清楚,當地都有什麼規矩之後,才會根據當地的習俗去參加葬禮,如果不先問清楚,很容易就會搞錯,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這樣的情況屢屢出現,還真的不在少數,對於農村的葬禮過程,俗語向來是少不了的,其中就有一句大家熟知的老話叫做:「雨淋新墳出貴人,雨打棺材各半邊」。
  • 農村俗語「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是什麼意思?
    在城裡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實屬不易,因此很多人都不會太挑剔朝向、地理位置。但是在農村,自古以來對自己的房子都是相當講究的,地理位置、朝向、地勢高低等都有很多的經驗道理在裡面,因此也就流傳下來了許多關於房子的俗語。記得以前聽到農村老人講「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當時並不太理解,有誰知道它的意思嗎?
  •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實際上,幾千年前的人類就知道洪災的危害,並且創造了這條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相信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恐怕只有在農村地區生活過的才會懂。在古人眼裡,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他們覺得人死之後會去另一個世界生活,逝者會在另一個世界保佑自己的後代子孫。之所以會庇佑子孫,主要是子孫後代對待逝者的方式讓逝者感動了,逝者的淚就好比是雨雪,最終都灑在了墳上。如果延伸一下,雨雪打在墳上,也能體現出後代子孫的孝順。當然了,放在現代來講,這就是一個迷信,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01一說到俗語,很多人都會秉承著排斥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覺得是迷信,不可相信。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