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移風易俗風尚新

2020-12-22 天眼新聞

12月10日,碧江區雲場坪鎮各村寨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大比武在全鎮如火如荼展開,全鎮4個自然村寨參與其中,由村寨負責人組成的考評組進行實地觀摩、現場打分、當眾頒獎。村與村、寨與寨相互學習,尋找差距、總結經驗。

「現在雲場坪集鎮、村寨變美了,社會風氣也變好了,這一切還得益於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建設。」碧江區雲場坪鎮雲場坪社區支部書記黃烈勝說。

過去,每逢節假日,雲場坪鎮的群眾,總是巧立名目濫辦酒席、大操大辦,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面對禮金,村民們更是苦不堪言。

雲場坪鎮為針對酒席大超大辦這個「痛點」,依靠群眾自治破除陳規陋習,建立和諧鄰裡文明事務服務中心,為湘黔兩地群眾開展宴席服務,通過申辦報批制度和移風易俗文化元素潛移默化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給百姓「有面子的節儉」。

對於今年國慶期間,在鄰裡事務文明服務中心辦過酒席的黃烈勝更有發言權,「以前,辦理酒席一辦就是3、4天,不僅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更是造成不必要的鋪張與浪費。」

如今,雲場坪鎮和諧·鄰裡事務文明中心已然形成一套酒席流程、並且由事務中心免費提供紅白喜事餐飲陣地和人力支持。

碧江區瓦屋鄉為切實推進移風易俗,則以注重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牢牢把握農村群眾思想特點和接受習慣,組織群眾開展評議,舉薦身邊好人、道德模範,開展村組環境衛生大比武,推進助老助殘、健康義診、衛生整潔、拆危(違)治亂等志願服務常態化,倡導生育、升學、入伍、生日、喬遷等喜事少辦、小辦或者不辦,杜絕濫發請柬、大擺筵席、鋪張浪費辦喜事等,提升村莊文明新生活。

為切實推進移風易俗,深化鄉村治理,碧江區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以來,按照講、評、比、幫、育、樂的六字六心工作模式,以黨員幹部帶頭,春暉使者、志願者共同參與,多方式、多舉措積極為廣大群眾服務,切實推進移風易俗,深化鄉村治理。

同時,還利用志願服務和群眾需遵守和執行的文明實踐行為實行積分,群眾可通過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破解以往「等靠要」思想,有效激發群眾建設家鄉、脫貧致富的熱情,發動群眾以「主人翁」參與到鄉村環境整治和美化鄉村活動中來,提升廣大群眾在基層自治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

星火可燎原,通過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改變破除陳規、整治陋風陋習,碧江在行動,群眾有響應,群眾的思想之變與行動之變,促進了鄉村美麗蛻變。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碧江區各鄉鎮、村寨,掀起一場場文明實踐大比武、擂臺賽,文明之花正絢麗綻放。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煜妤

編輯 陳剛

編審 朱邪

相關焦點

  • 山村新風尚 | 仙溪鎮宏富村:移風易俗 禁出一個崇尚為民的新風尚
    走進仙溪鎮宏富村,哀樂聲聲,村民姚建兵的父親因病去世,享年64歲,家屬親人們披麻戴孝,準備送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在今年仙溪黨員冬春訓上,仙溪鎮黨委書記號召所有黨員爭做破除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的帶頭人,紅白喜事要簡辦,煙花爆竹要禁放,生活環境要美化,農村建房要規範,封建陋習要摒棄,健康生活要養成,黨風民風要優良。
  • 河南省審計廳開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風尚宣傳教育活動
    4月16日,根據河南省審計廳重創全國文明單位方案項目任務分解的要求,計算機審計中心牽頭承辦移風易俗倡導文明風尚宣傳活動。活動得到全廳幹部職工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活動效果,展示了爭當全國文明單位文明人的優良精神風貌。  一是發出文明倡議。
  • 移風易俗讓居民生活「新」起來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鄭重承諾,帶頭崇德向善、孝老愛親,帶頭破舊俗、除陋習,倡揚文明新風,反對封建迷信……」日前,在虎臺街道殷家莊社區,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代表作出承諾,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引領鄉村新風尚。
  • 紅寺堡區2020年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表彰暨移風易俗宣傳月啟動儀式
    為進一步表彰先進,弘揚時代精神,引導廣大群眾養成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厚養薄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2020年12月23日,吳忠市紅寺堡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紅寺堡鎮弘德村舉辦了2020年新時代文明實踐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表彰暨移風易俗宣傳月啟動儀式。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蘇達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伍洪亮、區政府副區長王亮、區政協副主席買廷東,以及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宣傳幹事,各村(社區)紅白理事會成員,移風易俗先進典型代表,紅寺堡鎮弘德村幹部群眾共500餘人參加活動。
  • 婚事新辦、移風易俗!宿遷舉行集體婚禮彰顯文明新風尚
    150對新人參加集體婚禮,承諾踐行人情新風「宿9條」,婚事新辦,不要彩禮,不鋪張浪費,做移風易俗、引領文明的倡導者、踐行者、引領者。  宿遷集體婚禮:引領踐行文明新風尚   在宿遷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集體婚禮現場,婚禮開始前,新人們在「人情減負、婚事新辦」籤名牆上簽名。
  • 天長:文明實踐潤民心 移風易俗氣象新
    「現在好了,推行移風易俗,家家戶戶都贊成。」提到正在開展的「移風易俗萬戶千村攻堅行動」,天長市楊村鎮小關社區居民孫益民開心地說。    「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它事不辦。」「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帶頭示範。」連日來,在天長市的城市鄉村,移風易俗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 【長城時評】移風易俗,將文明新風「吹」入人心
    近年來,該村把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通過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村風,激發了全村百姓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八頃村是承德全面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承德正以「積善成德·淳化鄉風」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移風易俗。(7月11日《河北日報》)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一旦確定,便很難改變。
  • 勝利鎮中華社區開展移風易俗「利八條」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革除陋習惡俗,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勝利鎮中華社區組織社區幹部、網格員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利八條」的宣傳活動。12月24日,中華社區工作人員向來社區參加活動的居民宣傳移風易俗相關知識。
  • 【無錫】宜興:愛在深秋,緣定新莊,移風易俗,婚事新辦
    婚禮可以簡化,但愛不會缺席。此次活動旨在倡導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促進街道精神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活動由宜興市文明辦、共青團宜興市委員會、宜興市民政局主辦,宜興市新莊街道黨工委、宜興市新莊街道辦事處承辦。這場意義特殊的「新式」婚禮,彰顯了新莊的多彩魅力,成為了展現移風易俗、構建和諧社會的窗口和平臺,繪就了東氿新城美麗畫卷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 觀湖社區舉辦「移風易俗 弘揚文明新風」主題市民學校活動
    兩節日益臨近,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大力破除舊俗陋習,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12月9日,觀湖社區舉辦「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主題市民學校活動。此次活動首先觀看了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專題視頻,隨後授課人員結合身邊發生的一些移風易俗典型事例,從樹立新型婚俗觀、喪葬觀、消費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積極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或不辦、「惡俗」陋習禁辦,樹立新風正氣。
  • 禹會區:唱起花鼓燈 奏響移風易俗進行曲
    我區藉助花鼓燈廣泛的群眾基礎,以花鼓燈文化傳承發揚為著力點,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堅持「塑形」與「鑄魂」相統一,創作出一批移風易俗、掃黑除惡、政策宣講、感恩教育等主題的花鼓燈精品曲目,引導群眾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積極抵制婚喪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打架等活動,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 嶧城壇山中心小學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教育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星 通訊員 侯曉燕 田瑞松 棗莊報導為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倡導節約光榮的社會風尚,近日,棗莊市嶧城區壇山中心小學開展了「小手拉大手移風易俗倡文明」主題系列教育活動。
  • 不折不扣,打贏移風易俗「攻堅戰」
    當下,我市全面打響移風易俗工作的「攻堅戰」,警惕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大操大辦有所抬頭、失信失德等醜陋頻現的 「回潮」現象,十分必要。紅白理事會全覆蓋、婚喪嫁娶納入村規民約、開辦 「媒人」班、建「青年之家」破高額彩禮……多種舉措扼殺陳規陋習,一股節儉文明的新風尚正在魯西南大地悄然興起。
  • 凌城鎮張付村:率先踐行喪事簡辦,全面推進移風易俗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任重而道遠,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為了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睢寧縣凌城鎮自今年5月以來在全鎮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破除迷信」等移風易俗活動,並在全鎮25個村(社區)設立紅白理事會,指導全鎮村民辦理紅白事,如今一股節儉文明的新風正在凌城悄然興起。  凌城鎮張付村村兩委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在村裡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工作,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率先打響了移風易俗的攻堅戰。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隆林:移風易俗減負擔,文明鄉風助脫貧
    今年以來,隆林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以重點問題整治為抓手,以脫貧攻堅為動力,以引領新風尚為目標,突出宣傳引導,黨員幹部帶頭,群眾自覺,在簡化婚喪、破舊倡新、文明家風建設等方面取得實效,切實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助力脫貧致富。
  • 壽寧坑底推進移風易俗「紅事」「白事」從簡辦
    坑底鄉地處閩浙兩省四縣交界處,受傳統文化影響較深,過去,當地門當戶對、高額彩禮、婚喪大操大辦、起墳土葬等觀念根深蒂固,給該鄉移風易俗工作帶來很大挑戰。為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活動,該鄉針對操辦白事中存在請樂隊、擺道場、擺宴席等舊習,積極宣傳引導文明新風,促進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抵制歪風陋習,引導群眾積極踐行「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節儉新風尚,推進各村移風易俗。
  • 全市移風易俗現場推進會在我縣舉行 推廣海豐試點經驗
    12月23日,全市移風易俗現場推進會在海豐縣溫厝村舉行,總結推廣海豐試點經驗,部署全域推進工作,確保移風易俗按照既定步驟有序推進並取得預期成效。 就如何做好全市移風易俗工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曾曉佳要求: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做好移風易俗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
  • 【移風易俗】婚事掘棄天價彩禮,喪事不擺流水席
    ,促進移風易俗工作,樹立文明社會風尚,減輕群眾負擔,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文體旅遊廣電部門應當採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基層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儉辦、孝親敬老、節慶勤儉等社會文明新風尚;用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培養市民對家鄉的歷史遺蹟、革命遺蹟、傳統村落、傳統建築等的保護意識,保存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和環境。
  • 河間人,移風易俗重要通知!速轉發
    「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的重要部署,鞏固和拓展我市移風易俗工作成果,倡導勤儉節約、純樸友善、鄰裡和睦、孝老愛親的良好風尚,市文明委決定在元旦、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從現在開始,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舉措,有效遏制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不斷提升全市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