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碧江區雲場坪鎮各村寨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鄉村振興大比武在全鎮如火如荼展開,全鎮4個自然村寨參與其中,由村寨負責人組成的考評組進行實地觀摩、現場打分、當眾頒獎。村與村、寨與寨相互學習,尋找差距、總結經驗。
「現在雲場坪集鎮、村寨變美了,社會風氣也變好了,這一切還得益於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建設。」碧江區雲場坪鎮雲場坪社區支部書記黃烈勝說。
過去,每逢節假日,雲場坪鎮的群眾,總是巧立名目濫辦酒席、大操大辦,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面對禮金,村民們更是苦不堪言。
雲場坪鎮為針對酒席大超大辦這個「痛點」,依靠群眾自治破除陳規陋習,建立和諧鄰裡文明事務服務中心,為湘黔兩地群眾開展宴席服務,通過申辦報批制度和移風易俗文化元素潛移默化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給百姓「有面子的節儉」。
對於今年國慶期間,在鄰裡事務文明服務中心辦過酒席的黃烈勝更有發言權,「以前,辦理酒席一辦就是3、4天,不僅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更是造成不必要的鋪張與浪費。」
如今,雲場坪鎮和諧·鄰裡事務文明中心已然形成一套酒席流程、並且由事務中心免費提供紅白喜事餐飲陣地和人力支持。
碧江區瓦屋鄉為切實推進移風易俗,則以注重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牢牢把握農村群眾思想特點和接受習慣,組織群眾開展評議,舉薦身邊好人、道德模範,開展村組環境衛生大比武,推進助老助殘、健康義診、衛生整潔、拆危(違)治亂等志願服務常態化,倡導生育、升學、入伍、生日、喬遷等喜事少辦、小辦或者不辦,杜絕濫發請柬、大擺筵席、鋪張浪費辦喜事等,提升村莊文明新生活。
為切實推進移風易俗,深化鄉村治理,碧江區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以來,按照講、評、比、幫、育、樂的六字六心工作模式,以黨員幹部帶頭,春暉使者、志願者共同參與,多方式、多舉措積極為廣大群眾服務,切實推進移風易俗,深化鄉村治理。
同時,還利用志願服務和群眾需遵守和執行的文明實踐行為實行積分,群眾可通過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破解以往「等靠要」思想,有效激發群眾建設家鄉、脫貧致富的熱情,發動群眾以「主人翁」參與到鄉村環境整治和美化鄉村活動中來,提升廣大群眾在基層自治中的參與度和獲得感。
星火可燎原,通過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改變破除陳規、整治陋風陋習,碧江在行動,群眾有響應,群眾的思想之變與行動之變,促進了鄉村美麗蛻變。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碧江區各鄉鎮、村寨,掀起一場場文明實踐大比武、擂臺賽,文明之花正絢麗綻放。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煜妤
編輯 陳剛
編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