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進行時】嶽西中關「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助增收

2020-12-23 騰訊網

在「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帶動下,嶽西縣中關鎮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採取「公司 基地 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支持貧困戶自主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讓眾多貧困戶實現了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助推群眾收入可持續增收,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今年,中關鎮投入「四帶一自」產業扶貧資金470萬元,分別投入150萬元用於北山、鞦韆、沙村3個村入股徽記農業瓜蔞產業,投入210萬元到北山村入股香榧建設基地,投入30萬元到請寨村入股建設冬桃瓜蔞基地,投入30萬元到中關村入股採摘園項目,投入50萬元到鬥水村入股標準化茶廠,通過「四帶一自」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和「資金土地入股」帶貧方式,發展壯大現代農業企業,帶動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新型農業企業(合作社)每年按照入股金額6%的比例上繳利潤到村集體分紅給貧困戶,且每戶不低於400元。

為實施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中關鎮從基地建設、技術支持、資金保障、渠道銷售等多方面入手,推動新型農業產業發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同時對有產業發展能力、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戶,為他們創造條件,組織他們在家鄉基地自主發展生產,著力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實現穩定脫貧,鞏固脫貧成果。

「產業扶貧項目先通過村申報,進入產業扶貧項目庫。鎮裡根據各村實際嚴格審核後,上報縣農業農村局。目前,中關鎮各村正在積極謀劃2021年產業扶貧項目,其中農業產業項目佔比不低於50%,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增收」。中關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儲勝利說。(王璐 董德景)

相關焦點

  •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2020-12-01 11:11:3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淮南市「四帶一自」助力農業特色產業扶貧見成效
    制定2020年「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實施方案、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要點等,精準界定扶貧對象、全面提升項目效益,高質量推進農業特色種養業。「四帶一自」產業扶貧項目投入資金32213萬元,實施到村項目150個、覆蓋115個貧困村;投入資金8987萬元,實施到戶項目43055個,覆蓋27461戶貧困人口。二是突出「線」的強勁推進。
  • 定遠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結碩果
    2020年以來,定遠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深度分析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短板和差距,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及洪澇災害影響,對標對表,重點施策,強力推進,全力組織貧困村、貧困戶實施特色種養業項目,切實加強農業技術指導服務,不斷激發貧困戶自身發展內生動力,「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結出豐碩的果實。
  • 我市大力提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實施質效
    今年以來,我市著力構建入股分紅、帶動就業、訂單收購、土地流轉等聯結機制增強主體帶貧意願,規範帶貧行為,進一步提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實施質效。我市建立健全產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制度,通過「財政資金+自有要素」方式,3219名貧困戶通過折資入股變成股民,累計兌現產業分紅資金237.8萬元;鼓勵企業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參與產業發展,取得工資性收入。
  • 望江:「四帶一自」民生工程促貧困戶增收脫貧
    望江:「四帶一自」民生工程促貧困戶增收脫貧 2020-11-13 10:47:01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涇縣:「四帶一自」讓貧困群眾脫貧更穩定
    近年來,涇縣大力推進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培育發展園區、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社等「四帶一自」優秀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張國新是丁家橋鎮後山村建設組村民,因為身體原因,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嶽西毛尖山:「三變」模式盤活資產助增收
    嶽西縣毛尖山鄉林河村毗鄰嶽西縣城,有25個村民組、854戶、2908人,其中貧困戶249戶,貧困人口900人。隨著嶽西縣2018年在安徽省率先脫貧摘帽,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成了林河村的首要任務,林河村利用「四帶一自」扶貧資產收益資金38萬元發展產業,通過「三變」模式發展香榧基地,盤活資產收益資金,增加農戶收入特別是貧困戶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 我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完善產業扶貧政策。選準產業扶貧項目。我縣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戶合理選擇產業和品種。組織編寫《廬江縣特色種養業「菜單式」扶貧參考手冊》,全縣重點發展種植業、林業、畜牧養殖業、水產養殖業、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等6大類,在城郊區重點發展蔬菜瓜果等高效農業,在沿湖等鎮重點發展蓮藕、荸薺、芡實等水生蔬菜和稻田綜合種養,在山區重點發展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種植。在養殖業基礎較好的貧困村重點發展土豬、土雞、鵝鴨、牛羊等畜禽綠色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 明光:「四帶一自」穩脫貧
    近年來,該村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促進花卉產業提質增效。今年42歲的王瑞波是石巖村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位種植大戶。2016年,他投資60萬元流轉80多畝土地,建標準化花卉大棚60座,註冊成立海瑞月季基地和海瑞家庭農場,花卉產品銷往上海、武漢等地,年均銷售額200多萬元。
  • 「四帶一自」產業扶貧、「354+N」整改 安慶市六大行動打贏脫貧...
    記者11月16日從安慶市扶貧辦獲悉,今年,我市圍繞當前重點難點,實施「產業提質」「就業增收」「金融誠信」「聚力幫扶」「整改清零」「宣傳鼓勁」等六個專項行動,紮實推進「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打牢基礎,有序推進脫貧攻堅收官戰。
  • 蕭縣精準推進 特色產業扶貧到戶
    蕭縣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動機制、帶貧減貧長效機制,精準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到戶項目,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今年截至目前,該縣特色種養業到戶項目覆蓋貧困戶12000戶,涉及扶貧資金2694.2萬元。蕭縣先後出臺系列指導性政策文件,堅持因村因戶施策,科學謀劃實施到村到戶項目,制定項目實施標準。
  • 鄉村迸發新活力 民生雨露潤心田
    154個特色產業扶貧園區建設完成,123個貧困村、萬餘貧困戶走向脫貧致富的道路;鄉村環境美如畫、鄉風文明撲面來、鄉村治理有秩序,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保證、群眾「菜籃子」有保障;分層分級全方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激發內生動力、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生活富裕……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民生工程工作按照省政府的通知和市政府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分解要求
  • 紅色中關
    嶽西人文地理 讓世界進一步認識嶽西、了解嶽西、走近嶽西、關注嶽西。
  • 安徽肥西縣豐樂鎮:產業扶貧促增收
    、創新思路促增收,把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擺在突出位置,走出了一條具有豐樂特色的產業扶貧新路子。積極謀劃,開闢產業扶貧增收渠道。豐樂鎮現有脫貧戶444戶1065人。近年來,該鎮將產業作為扶貧工作主抓手之一,科學謀劃、周密部署、主動作為,以加快特色產業培育為主線,以發展產業助農增收為目標,強化「責任、政策、工作」落實,通過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立足本地特色產業資源,搭建電商扶貧平臺,為脫貧戶插上收益的「翅膀」。
  • 「基層話民生」幸福路上,感謝有「你」
    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我決定回家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了解情況後,向我介紹了「四帶一自」產業扶貧這項民生工程,在他們的幫助下,我重新修整了自家茶山,養了幾十隻雞和8頭豬,當年的純收入就達到了2萬多元。這一年,我既照顧了家庭又掙到了錢,還成功脫貧,更加堅定了我在家鄉發展的信心。我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可是泥濘的杉山路一直困擾著我。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我市31項民生工程進展順利
    精準實施扶貧 「三農」工作穩步推進今年民生工程目標任務下達後,我市精準實施,提前部署。在工程類項目規劃設計、招標採購、建設監理、竣工驗收等方面,在補助類項目審查把關、評審認定、補助發放、報銷補償等環節,堅持高質量,提高精準度。
  • 【產業經】河南輝縣:「4+1」多元產業扶貧大格局 助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輝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產業為支撐,以收入為保障,以穩定脫貧不返貧為目標,下足「繡花」功夫,著力抓好脫貧攻堅與全域旅遊、中藥材、農業龍頭企業和光伏扶貧「四個結合」,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一個銜接」,探索構建了助力群眾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4+1」多元產業扶貧大格局,真正把貧困戶與產業聯繫在一起
  •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雲 通訊員樊睿)近年來,慶城縣堅持把發展肉羊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採取「公司帶動、合作社引領、貧困戶(村集體)入社分紅」的方式,持續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 民生銀行多措並舉助扶貧
    原標題:民生銀行多措並舉助扶貧   12月18日,在上遊新聞聯合《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商報》4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