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四帶一自」助力農業特色產業扶貧見成效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一是聚焦「點」的精準實施。制定2020年「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實施方案、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要點等,精準界定扶貧對象、全面提升項目效益,高質量推進農業特色種養業。「四帶一自」產業扶貧項目投入資金32213萬元,實施到村項目150個、覆蓋115個貧困村;投入資金8987萬元,實施到戶項目43055個,覆蓋27461戶貧困人口。

二是突出「線」的強勁推進。依託園區、龍頭企業、農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扶貧帶動主體,建設和完善貧困村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園區173個、完成任務的100.6%,開展自種自養的貧困戶19938戶、完成任務的169%,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的貧困戶15357戶、完成任務的116.7%,超額完成2020年「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任務。

三是統籌「面」的高效發展。發展高效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一個產業一個技術服務組」模式,22395戶貧困戶參加各類農業技術培訓,全市156個農業特色產業貧困村產業全部達標,41個貧困村達到「一村一品」標準; 1—10月份,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總產值達34665萬元,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帶動68703名貧困人口增收1.98億元、人均增收2875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3%。

四是減少「災」的不利影響。面對年初疫情,及時出臺扶持政策,發放蔬菜生產、規模養殖、冷藏設施等獎補資金,組織發布農副產品產銷方面信息,協調解決家禽壓欄等問題,為農業生產經營企業辦理車輛通行證1122份,開展消費扶貧和「直播帶貨」,深入涉農企業點對點引導企業復工復產,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就業;面對洪澇災害,組織人員深入一線開展災情調查,幫助和指導受災農戶開展災後生產自救,同時做好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物資的供應,全市累計改補種農作物37.01萬畝。

【來源:市財政局民生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生進行時】嶽西中關「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助增收
    在「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帶動下,嶽西縣中關鎮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採取「公司 基地 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支持貧困戶自主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讓眾多貧困戶實現了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助推群眾收入可持續增收,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2020-12-01 11:11:3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我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完善產業扶貧政策。選準產業扶貧項目。我縣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戶合理選擇產業和品種。組織編寫《廬江縣特色種養業「菜單式」扶貧參考手冊》,全縣重點發展種植業、林業、畜牧養殖業、水產養殖業、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等6大類,在城郊區重點發展蔬菜瓜果等高效農業,在沿湖等鎮重點發展蓮藕、荸薺、芡實等水生蔬菜和稻田綜合種養,在山區重點發展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種植。在養殖業基礎較好的貧困村重點發展土豬、土雞、鵝鴨、牛羊等畜禽綠色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 定遠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結碩果
    2020年以來,定遠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深度分析特色種養業產業扶貧短板和差距,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及洪澇災害影響,對標對表,重點施策,強力推進,全力組織貧困村、貧困戶實施特色種養業項目,切實加強農業技術指導服務,不斷激發貧困戶自身發展內生動力,「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結出豐碩的果實。
  • 涇縣:「四帶一自」讓貧困群眾脫貧更穩定
    近年來,涇縣大力推進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培育發展園區、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社等「四帶一自」優秀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張國新是丁家橋鎮後山村建設組村民,因為身體原因,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市大力提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實施質效
    今年以來,我市著力構建入股分紅、帶動就業、訂單收購、土地流轉等聯結機制增強主體帶貧意願,規範帶貧行為,進一步提升「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實施質效。我市建立健全產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制度,通過「財政資金+自有要素」方式,3219名貧困戶通過折資入股變成股民,累計兌現產業分紅資金237.8萬元;鼓勵企業優先吸納貧困人口參與產業發展,取得工資性收入。
  • 明光:「四帶一自」穩脫貧
    近年來,該村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形成「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促進花卉產業提質增效。今年42歲的王瑞波是石巖村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位種植大戶。2016年,他投資60萬元流轉80多畝土地,建標準化花卉大棚60座,註冊成立海瑞月季基地和海瑞家庭農場,花卉產品銷往上海、武漢等地,年均銷售額200多萬元。
  • 「四帶一自」產業扶貧、「354+N」整改 安慶市六大行動打贏脫貧...
    記者11月16日從安慶市扶貧辦獲悉,今年,我市圍繞當前重點難點,實施「產業提質」「就業增收」「金融誠信」「聚力幫扶」「整改清零」「宣傳鼓勁」等六個專項行動,紮實推進「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行動,著力補齊短板,打牢基礎,有序推進脫貧攻堅收官戰。
  • 蕭縣精準推進 特色產業扶貧到戶
    蕭縣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動機制、帶貧減貧長效機制,精準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到戶項目,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今年截至目前,該縣特色種養業到戶項目覆蓋貧困戶12000戶,涉及扶貧資金2694.2萬元。蕭縣先後出臺系列指導性政策文件,堅持因村因戶施策,科學謀劃實施到村到戶項目,制定項目實施標準。
  • 望江:「四帶一自」民生工程促貧困戶增收脫貧
    望江:「四帶一自」民生工程促貧困戶增收脫貧 2020-11-13 10:47:01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國務院新聞辦就產業扶貧進展成效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謝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委書記鄭東來介紹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陝西安康:農業五大特色產業持續助力脫貧
    作為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近年來,安康堅持把發展生豬、茶葉、魔芋、核桃、生態漁業五大富硒特色產業作為助農穩定增收、決勝脫貧攻堅的拳頭產業,保持定力,持續用力,實現了貧困村農業園區(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山林經濟示範點、供銷電商扶貧點、產業技術員、貧困戶長短產業項目和利益聯結機制
  • 2017年以來 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6 版)本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鬱靜嫻)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積極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開展科技扶貧,幫扶和培育雙發力,將特色資源變為特色產品,將特色產品變成特色產業,全面助力脫貧攻堅,科技扶貧成效明顯。
  • 「經驗」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奉節產業扶貧實踐
    2016年以來,重慶市奉節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產業扶貧放在同步實現小康的戰略高度,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充分調動了廣大貧困群眾的積極性,通過實施項目資金整合、農業科技支撐、新型經營主體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利益聯結機制健全等政策措施「組合拳」,以臍橙為主導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快速實現提質增效,實現了「縣有特色優勢
  • 教育部: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取得了顯著成效。寧夏大學根據貧困地區資源特點布局科研項目,發揮科技人才作用,指導培育特色產業發展。依託國家和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選派26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長期服務貧困地區農業生產一線,因地制宜推廣先進適用種養技術。
  • 規劃、加工、特色:我國採取三方面舉措減少扶貧產業同質化競爭
    規劃、加工、特色:我國採取三方面舉措減少扶貧產業同質化競爭 2020年12月16日 22:30: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於文靜)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扶貧產業發展存在同質化競爭現象,農業農村部著力編好規劃、選準產業,發展加工、延長鏈條,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促進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
  • 山地特色助推鄉村振興 構築農業產業扶貧彭水特色
    近年來,彭水立足區域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高質量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繪就了鄉村振興的瑰麗藍圖,創造了農業產業扶貧的彭水特色。據彭水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彭水按照「縣有主導產業、鄉有骨幹產業、村有特色產業、戶有增收產業、人有一技之長」的發展思路,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6.1億元,圍繞薯煙畜林藥等優勢特色產業,建立完善扶貧產業體系
  • 曾進澤到2020湛江特色農產品和消費扶貧產業發展大會展區巡館
    2020湛江特色農產品和消費扶貧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湛江種植業大會1月7日至10日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月8日下午,市長曾進澤來到展館巡視,強調要推動湛江農業產業現代化、智能化、數位化、智慧化,提升湛江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推進湛江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 實錄|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有關情況
    發展產業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和長久之策,今天非常高興邀請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先生,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謝暉先生,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委書記鄭東來先生。下面,首先請劉煥鑫先生作介紹。
  • 走產業扶貧特色路 打造現代農業新引擎
    聚集現代農業發展要素,開闢先進管理研發路徑,巨鹿縣現代農業綜合園區——走產業扶貧特色路 打造現代農業新引擎園區名片巨鹿縣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建設總面積為其重點打造的金炳誠葡萄產業園區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引擎」。目前,巨鹿縣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入駐企業14家,擁有各類農業合作社50餘家。 「以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巨鹿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保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