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道瓊指數在4月份創下過去33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11.1%,但手握千億美元的資本大佬卻選擇了謹慎投資。
近日,手握逾1370億美元現金的伯克希爾公司創始人——股神巴菲特表示,現在或許是買入美股的好時機,但也要做好長期應對疫情的準備,因為買入的股票可能還會下跌逾50%。
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則坦言,美股熊市仍可能捲土重來,儘管當前美股較歷史高點差了15%,但疫情所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幅度遠遠不止15%。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這背後,凸顯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大佬與散戶截然不同的投資邏輯,即相比散戶們紛紛湧入抄底美股,大型資管機構大佬認為美國政府救市措施只能令美股短期反彈,最終糟糕的經濟基本面將重新主導美股走勢,令美股持續趨於下跌。
然而,這也急壞了通過QDLP渠道投資海外知名對衝基金產品的國內高淨值人群。
一位高淨值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他買入的QDLP產品今年一季度虧損逾8%,因此他特別指望4月美股大幅反彈能收復大部分失地。若QDLP產品所掛鈎的海外對衝基金「繼續看跌美股」,等於錯失絕佳的抄底機會。
一家上海QDLP代銷機構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隨著4月美股持續反彈,近日詢問QDLP產品淨值是否大幅回升的高淨值人群日益增多。但由於QDLP產品淨值波動信息披露存在一定「滯後性」,目前他們只能安撫投資者耐心等待。
「據我觀察,其中部分高淨值客戶一旦看到產品淨值收復失地,就準備提前贖回採取現金為王的避險策略。」他稱。
探因華爾街資管大佬「逆市看跌美股」
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認為,大型資管機構之所以繼續看跌美股,有兩大重要原因,一是他們認為美國政府救市措施更多是提振市場信心,但沒有徹底扭轉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全面衰退衝擊,二是4月美股反彈有著濃厚的散戶投機抄底成分,未必持久。
美國證券經紀商E*Trade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這家機構累計增加32.9萬個零售帳戶,新增的零售客戶投資資金超過180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TD Ameritrade的監測數據也顯示,一季度美股市場的開戶數量均創下紀錄新高,新增投資資金總計達到450億美元,其中約60%來自散戶投資者。
「事實上,由散戶投機抄底所帶來的4月美股大幅反彈行情,反而令大型資管機構大佬更加擔心。」這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分析說,一是在散戶買盤導致美股大幅反彈後,上市公司高估值與實體經濟糟糕基本面的背離程度進一步加劇,觸發美股更大的泡沫破裂風險,二是散戶的短期抄底炒作令美股波動風險進一步加大。
高盛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4月以來標普500指數反彈,只是依靠幾隻大型科技類股票支撐,其中市值最大的5隻股票佔到標普500指數整體市值的22%,這個比例比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更高,這意味著多數美國上市公司股價正反映疫情對實體經濟衰退的巨大衝擊。
巴菲特坦言,近期他已經拋售全部航空類股票,而且認為石油公司等行業在疫情衝擊容易遭遇更大的經營風險。
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一面承認當前或許是低價買入不良資產的好機會,一面則強調在當前經濟數據持續變壞的壓力下,整個金融市場資產未必觸底。
對衝基金Axiom投資總監Gordon Johnson向記者透露,這導致美股市場大型資管機構與散戶之間正呈現涇渭分明的投資差異:當越來越多散戶投資者湧入抄底美股時,大型資管機構對美股反彈保持著格外的「警惕」,即寧可放棄短期美股反彈收益也不願冒險追漲。
部分QDLP投資者急贖回的「代價」
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的淡定與謹慎,卻急壞了國內參與QDLP產品投資的高淨值人群。
一位購買了兩款QDLP產品的高淨值投資者透露,4月底以來,他幾乎每天都會詢問兩款QDLP產品的最新淨值回升幅度,QDLP產品所掛鈎的海外知名對衝基金是否有能力短期內收復失地。
「一旦淨值回歸到疫情發生前的水準,我打算提前贖回份額持有現金避險。」他告訴記者,儘管此舉意味著他很可能得付出不菲的贖回費用。因為其中一款QDLP產品條款規定,當開放日的贖回比例超過5%,那麼QDLP產品投資方將收取逾4%的額外贖回費用,並直接從產品淨值裡扣除。
他透露,因此一直在向產品代銷機構詢問下一個開放日的產品贖回比重,是否有很多高淨值投資者也打算提前贖回份額秉承現金為王的避險策略。
上述QDLP產品代銷機構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抱有類似心態的高淨值投資者為數不少,因此近期他所在的金融機構一直在安撫投資者保持足夠的投資耐心,貿然提前贖回份額反而會蒙受額外的贖回損失。甚至有些QDLP要求高淨值投資者需提前90天遞交份額贖回的書面通知,到時疫情控制好轉令全球經濟進入復甦期,投資者等於錯失良好的投資機會。
「此舉效果不佳。比如部分高淨值投資者搬出橋水基金旗下多款產品一季度巨虧18%-20%,強調知名海外大型對衝基金長期高回報低波動性的業績神話未必靠譜。」他表示。為此他們只能雙管齊下,一方面向高淨值客戶加強投資教育,讓他們認可眾多全球知名對衝基金都是依靠長線投資制勝,未必會追逐短期波段操作收益;另一方面強調這些知名對衝基金有很強的投資策略調整能力,儘可能淡化橋水基金業績巨虧對他們造成的「心理陰影」。
這位QDLP產品代銷機構負責人坦言,其實他們同樣迫切期望QDLP產品能儘早收復淨值下滑失地,否則高淨值投資者一旦集體問責,他們業績獎金可能就此「泡湯」。
【來源:21經濟網金融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