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添加星標留住圈哥
2014年,亞當-蕭華正式開始擔任NBA總裁,那一年,恰巧也是「勇士王朝」迎來第一冠的開始。
2019年,亞當-蕭華掌權的五年匆匆而過,拼盡最後一顆子彈的勇士,在主場目送北境之王猛龍成為了新王。
在NBA下一個戰國時代開啟之前,我們不妨停下來回頭看看,這位精明猶太商人五年來的功過是非。
文 / 貓 三
特約籃球作者
2014年2月2日當天只有一場球,因前十字韌帶撕裂歇了一年的拉簡-隆多復出,帶領綠凱戰勝魔術。這場比賽無足輕重,全美人民的目光都被NFL超級碗攫取,但對於籃球世界而言,這一天有更重要的事情發生。
就在這一天,大衛-斯特恩最後一次乘坐專車,從紐約曼徹斯特的家中來到位於紐約第五大道645號奧林匹克塔大廈的NBA總部,正式結束了自己為期30年波瀾壯闊的總裁生涯。
在自己那間鋪著木地板的高級套房辦公室裡,斯特恩將權柄交給了亞當-蕭華——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至少蕭華已經作為聯盟副總裁,和斯特恩共享了這個辦公室長達6年之久。
亞當-蕭華(左)與大衛-斯特恩 / gettyimages
全世界都知道猶太人有多會做生意,NBA這個超級商業聯盟由兩個猶太人進行交接,自是順理成章。然而,斯特恩和蕭華之間除了血族身份之外,還有其他更緊密的牽絆關聯。
革命領路人:大衛-斯特恩
斯特恩和蕭華是紐約老鄉。1966年,蕭華4歲,24歲的斯特恩則成為普士高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而這個律師事務所當時正是NBA的法律代表。
1980年,斯特恩從乙方跳槽到甲方,成為聯盟全職法律顧問。2年後他成為聯盟副總裁,又過了4年,斯特恩成為了NBA大管家。
而蕭華的父親,當年正是普士高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之一。
蕭華原有意子承父業進入律師行,事實上,在蕭華大學畢業後,他曾經在紐約其他律師事務所裡擔任過訴訟律師。但當蕭華面臨正式職業選擇時,他還是給斯特恩寫了封信進行諮詢。
這封信,徹底改變了蕭華的人生軌跡。
斯特恩對這個年輕人青眼有加,當場就給他開出了一份總裁特別助理的offer,讓他到自己身邊來做事。斯特恩對自己的當年慧眼識珠不無得意:
「感覺就像是我把蕭華綁架到了NBA。」
把蕭華綁過來只是第一步,和斯特恩就任副總裁後4年就接過前任擔子不同,斯特恩對蕭華的培養周期相當長。從總裁助理開始,蕭華擔任NBA娛樂總裁兼營運長長達10年之久,在此期間,蕭華成為了喬丹大電影的製片人,也參與製作了電影《Like Mike》和姚明紀錄片《姚之年》。
2004年紀錄片《姚明年》宣傳海報
基本上,斯特恩對於體育產業未來泛娛樂化方向的判斷,在對蕭華的培養上一覽無遺。至於日後蕭華的頭銜越來越大,直至最終成為取代自己的新總裁,只是斯特恩前期栽培的開花結果罷了。
甚至,為了能夠讓交接過渡得更平穩,斯特恩早在2012年就宣布蕭華將成為自己的繼任者。而更早之前,蕭華就已接手了聯盟大部分事務,在各種場合和斯特恩共同露面則已成為家常便飯。有時候,在面對媒體一些看起來較為刁鑽的問題時,斯特恩會選擇戰術後仰,讓蕭華來作答。
另一方面,蕭華在處理NBA重大事務的能力也已經得到了充分鍛鍊。2011年,勞資協議談判最終有驚無險達成,比1998年停擺所遭受的影響更小,作為此間聯盟主要話事人,蕭華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協調能力。
2011年,時任NBA總裁的大衛-斯特恩(左)與亞當-蕭華就聯盟勞資問題,共同出席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 gettyimages
但NBA並非斯特恩的私產,選擇總裁繼承人需要董事會決議通過,這些年蕭華在斯特恩鋪就的道路上走得實在太穩,由他接班的決定就顯得十分容易。馬刺老闆霍爾特就表示這種選擇根本無需猶豫:
「他已經在聯盟工作了20年,他是NBA取得如今這些成就的重要原因,聯盟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由他手,現在我們當然希望他能夠繼續下去。」
小牛老闆庫班,對此也有著充分的認識:
「直到最後一次會議,斯特恩都是主角,但很顯然蕭華參與了過去這麼多年來聯盟所有的重要決定。」
當然,除了蕭華已經實際操作了多年外,大伙兒可能已經受夠了斯特恩的強勢,對蕭華的溫柔有著更多期待。史蒂夫-科爾就曾進獻媚言道:「斯桑我也不是說他哪裡不好,但如果是受人喜愛的蕭君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在世人看來,斯特恩打下的基業已經足夠豐厚,蕭華無需再面對斯特恩曾經面對過的那些窘境。
當年斯特恩剛接手NBA時,聯盟剛從70年代的一地雞毛中走出來。黑白雙雄、黃綠大戰雖然足夠刺激,聯盟商業價值卻並未得到充分開發,形象也飄忽不定,吸毒、濫交、酗酒之類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全聯盟收入不過1.18億美元。1984年斯特恩接任時恰逢喬丹入行,不啻為一種天大的運氣,但超級英雄出現和整個聯盟發展是兩碼事。
斯特恩做到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讓聯盟球隊的市值漲到了120億美元。
蕭華的挑戰
打江山並不容易,守江山更難,持續不斷的打江山則是難上加難。
斯特恩統治時期,幾乎可以做到說一不二,因為巨大的金錢回報足以讓老闆們閉嘴,這也是斯特恩更多以霸道總裁示人的根本原因。
這就給蕭華帶來了第一重困難,他需要展示出自己能夠在一個巔峰的基礎上帶領聯盟更進一步的能力,鞏固自己的話語權。這對於每一個接班人來說都是首要問題,你作為老二做得很不錯,但作為老大你能做到什麼程度?沒人知道。
第二重困難在於,實際上喬丹退役之後,新千年以來,NBA已經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趨勢。當時有超過半數球隊虧損,但並沒有出現老闆們揭竿而起的情況,畢竟他們此前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保持耐心並不算很難。但在蕭華上任之後,NBA多支球隊易主,這些高科技或者風投行業的新老闆大多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位上買入球隊,一條平庸的資本上升曲線,顯然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蕭華必須做到更多。
但在做到更多之前,蕭華首先要面對的,卻是解決一件棘手的「種族歧視」問題:就在蕭華正式上任不過兩個月之餘,媒體曝出了快船老闆斯特林對黑人的種族歧視錄音。這件事情引發了軒然大波,從球員詹姆斯到總統歐巴馬,都表達了一致的譴責。
高舉政治正確的大旗並不難,難點在於如何處理。令人稱奇的是,蕭華只用了4天時間,就做出對斯特林終生禁賽的決定和當時NBA規定下最高限額的250萬罰款。
此外,這份終生禁令還包括剝奪斯特林對快船的所有管理權,禁止他進入快船的任何設施,同時他也被禁止參加任何NBA比賽。
最終,在蕭華的極力推動下,一個月後斯特林的夫人將快船以20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鮑爾默。
這件事情蕭華危機公關得極為漂亮,毫無拖泥帶水,甚至還藉此增長了NBA的社會形象。但懲罰措施具體實施起來,卻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畢竟要將一名老闆掃地出門,需要聯盟超過三分之二或者22支球隊以上老闆通過才行。
很顯然,當斯特林因為自己的言論而失去自己亟待增長的固定資產的時候,其他老闆難免會去想:「雖然我沒有這類言論,也許我不像斯特林一樣劣跡斑斑,也許我不會被錄音,但一定存在我被抓到把柄的可能,這種可能會讓我失去球隊。」
類似念頭在所難免,但最終踢出斯特林的方案能夠通過說明一件事情:蕭華利用強大的溝通能力消除聯盟中的不安情緒,顯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針對底線問題唯快不破的處理風格,在北卡羅來納州出臺針對LGBT人群歧視性法案後也曾出現。聯盟的應對措施是:直接取消了2017年夏洛特承辦全明星的資格。
當然,在北卡撤銷這條法案後,蕭華還是將全明星送到了夏洛特。承辦商黃蜂老闆喬丹對此感激涕零,「我感到非常激動,感謝總裁蕭華。」喬丹的激動非常真實,畢竟此前喬老闆投資3350萬升級球館來舉辦全明星,這錢終於還是沒打水漂。
2015年中國賽,亞當-蕭華(中)與鮑爾默(左)、喬丹一同出現在了深圳 / gettyimages
不拘泥於「體育」
在快速處理好斯特林事件後,蕭華開始著手開拓他的商業版圖。
當然,一切體育商業版圖的開拓,首先要從球場上開始。
蕭華上臺的時候,恰逢熱火小王朝終結,勒布朗重返克利夫蘭騎士,NBA東部凱爾特人-邁阿密熱火新老兩代巨頭抱團流終於告一段落。巧合的是,此時NBA西部也出現了嶄新的面孔,世界高科中心灣區球隊——金州勇士開始崛起,從此開啟了他們長達5年的「宇宙」統治歷史。
從這一年開始,東「詹」西「勇」的主劇本,正式開始落下第一筆。
與此同時,籃球這項運動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三分球開始成為主導武器,更好的個人和更好的團隊之間的兩極對抗讓時代的脈絡清晰可辨,豐沛的故事和恰到好處的高潮段落——2014年季後賽首輪就出現5組搶七大戰、2016年西決和總決賽兩組總比分1:3之後的絕地翻盤、以及當年夏天杜蘭特空降奧克蘭——這一切,都讓聯盟的發展故事,變成了一部充斥著爆點和話題的爽劇。
2017年總決賽,勒布朗-詹姆斯(左)在比賽中對抗杜蘭特的防守
當然,關於聯盟如今打法潮流的批評,也總是不絕於耳;關於「當代籃球太軟」、「裁判哨子太敏感」之類的言論,在網絡上也屢見不鮮。但和專家、前朝遺老、以及硬核球迷們不同的是,普通觀眾根本沒有那麼在乎籃球究竟變成了什麼樣,戲劇性的刺激才更為吸睛。
而吸睛,在流量為王的當下,就意味著吸金。
從這一點上出發,斯特恩對蕭華長達十年的娛樂產業訓練效果顯著。泛娛樂化理念已經深入蕭華的骨髓,在去年舉行的一次商業體育頒獎典禮上,蕭華就向與會者傳遞了自己的核心理念:
不拘泥於「體育」。
不要拘泥於體育本身,蕭華的意思有兩重:
其一,體育是一門生意,這個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如何做好這個生意,在蕭華眼裡最重要的不是更好看的籃球比賽、升級更棒的球館或者提供更好的周邊服務那麼簡單;也不僅僅局限在擴展戰線,在NBA、WNBA、發展聯盟之外開拓2K聯盟;又或者是繼續推行斯特恩時代已經開始的全球化策略,譬如讓杜蘭特跑到印度去批評下當地的文明衛生狀況;而給球衣加廣告,努力和體育轉播方籤下更大的合同,這些也只是套用其他聯盟中已有的規中矩手段。
真正可能對NBA未來產生更深遠影響的是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和美國博彩公司米高梅完成籤署一份3年價值2500萬美元的戰略合作合同,這讓NBA成為全美首個與合法博彩公司合作的體育聯盟。這一步極為精妙,人們擔心和博彩業合作會導致NBA出現假球、賭球風波的時候應該想一想,有些事情是該堵還是疏。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畢竟古龍講過:人類歷史上有兩樁生意從未消亡,一則為賭博,二則為不可說。既然是人性中無法規避的事情,與其遮遮掩掩,何不將其真正做成合法生意並從中賺他一筆呢?
第二件事,則在於新媒體。蕭華對新媒體發展的認知極為深刻,他認定未來體育傳播會走上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道路。
當2014-15賽季開始之前,美國媒體就曝出NBA與ESPN和TNT兩家電視臺達成新的電視轉播合同,新合同長達九年,總價值240億美元,接近是原有合同的三倍。但在蕭華眼中,傳統媒體帶來的營收固然重要,可新型的傳播方式,流媒體、短視頻、VR、社交媒體才是NBA發展的未來。
金州勇士隊主場賽前,場邊一部VR轉播設備正在接受工作人員調試
蕭華曾經不無感慨,因為和一些傳統媒體的協議,他們沒辦法在facebook上發布NBA視頻,「但別的國家沒有相關條條例呀!」於是在印度,你可以在facebook上看到NBA視頻了;於是在中國,在騰訊買斷轉播權後,新浪微博上也可以看到NBA視頻。
這說明蕭華是個徹頭徹尾的成年人,而成年人的行為準則之一,就是當你面對選擇的時候,第一選擇就是我全都要。
和上面這兩樁正在發生的大事相比,類似修改選秀抽籤規則以規避擺爛、考慮取消上大學一年才能進聯盟的規定、修改選秀年齡、考慮改變季後賽對陣方式、各種玩弄全明星比賽方式之類不一而足,不過是蕭華這五年來做的一些小事罷了。
而關於蕭華「不要拘泥於體育」的另一重意義,就在於他洞察了體育的社會效應。
斯特恩時代但求聯盟形象,但並不鼓勵球員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簡單來說就是你別添亂就行,但蕭華想要的更多。
「體育對社會的影響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大。無論是影響種族和性別、健康、心理健康,還是科技和媒體的問題,我們這些體育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日復一日地影響著世界。我建議大家不要拘泥於體育本身。而是應該擁抱它,慶祝它,讓我們用它來搭建橋梁,讓人們團結起來。」
川普治下的美利堅,新保守主義甚囂塵上,種族紛爭層出不窮,NFL「下跪事件」,電視臺主持人「球員打好球就行」之類的言論,蕭華從不保持沉默。
他一方面嚴把NBA政治公關;另一方面,蕭華讓NBA在致力於人類團結方面,走在各大聯盟前列。譬如NBA球隊中,女性管理人員的佔比達到了3成以上,為北美四大體育聯盟之首;社會問題上,蕭華向來全力支持球員們發聲:
「對於球員通過NBA平臺,向對他們認為很重要的社會問題發聲這一現象,我深感自豪。」
2015年1月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蕭華就NBA歐洲賽事拓展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而在籃球記者Woj看來,這正是蕭華和斯特恩的一大不同。斯特恩的立場過於鮮明,他是絕對意義上的老闆權利代言人,在勞資協議談判中與球員大戰三百回合,出了談判桌,他還要教球員該如何穿衣服,這些都讓老斯多少顯得有些面目可憎,蕭華就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體位,他更多會站在球員角度考慮問題,至少他表達出了關心的姿態。
這一點確實讓球員群體受用。畢竟聯盟簡單來說,就是老闆和球員的大陣營,蕭華不再選擇站隊,而是在雙方之間長袖善舞。最顯著的成果,就是2017年勞資協議談判,和鬧得沸沸揚揚的2011年相比,簡直有著雲泥之別,你完全感受不到雙方有任何爭執就達成了一份為期7年的新協議。
須知,此時聯盟收入已然暴漲,球員卻並未訴求更高的收入分成,這已經算是老闆們的大獲全勝了,到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蕭華還是成功地保全了老闆們的利益,只不過看起來溫和了許多。
如今,蕭華經營下的NBA球隊總市值比自己剛上臺時已經翻了五番,超過600億。去年僅有騎士一支球隊虧損,總體來說聯盟的賺錢能力再次突破了歷史高峰,每支球隊的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平均利潤為6100萬美元,是兩個賽季前的兩倍。
難怪乎今年會傳出NFL想要僱蕭華當總裁的消息,畢竟美鈔不騙人。
向大佬鞠躬
如果說在這5年裡其中還有什麼不夠讓人滿意的,可能就是杜蘭特加盟之後的勇士太過強大,連續兩年的總決賽並沒有太多懸念,即便如此,漫長的常規賽和遍地開花的球星們,已經足夠讓收視率和上座率連年雙雙上揚——直到今年,詹姆斯西遊之後,聯盟的收視率才5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下滑,蕭華對此也頗為警惕:「是個問題,得想辦法解決。」
很顯然,這個6月,勇士失去兩名重量級的球星,未來註定蟄伏至少一年,猛龍成為聯盟新王,聯盟即將有半數球員走上自由球員市場,這一切都為蕭華解決問題提供了一點便利,但仍然不夠。
怎麼辦呢?
6月16日,折騰了半年的安東尼-戴維斯交易鬧劇塵埃落定,湖人等「戴」計劃終於完成。「湖人總冠軍」這句口號也終於被從垃圾堆裡挑揀出來,洗刷一清,重新泛起紫金光芒。
鵜鶘這邊,他們失去巨星固然慘痛,但在無可奈何之際,能夠從湖人得到足夠豐厚的籌碼已屬安慰。但真正的慰藉卻來自一個月前,他們在選秀抽籤大會上以6%的概率拿到狀元籤。
而就在雙方交易之前,博彩公司已將湖人列為未來一季奪冠最大熱門。他們的消息源和數據分析顯然要比普通人更靠譜,「大量資金的湧入,讓我們必須尊重這支球隊。」
至此,實際上從湖人到鵜鶘,在濃眉必須要走的情況下,已經做到了最大可能的多贏局面。聯盟最大的球市之一重新崛起,而小球市球隊也得到了足夠的補償,博彩行業欣欣向榮,你作為球迷從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看到這個消息,並興趣濃厚地點開了濃眉顏帽字母哥的短視頻。
無論這一切是有意為之還是天作奇緣,蕭華自然是笑得最歡的那個人。
向大佬鞠躬!
(編輯 / 殷 豪男,校對 / 陳 新進)
更多關於貓三的文章,
請掃碼關注他的公眾帳號:貓三的大排檔
點擊下面藍色字,閱讀更多關於NBA與美國體育的文章
南拓西進的美國體育,布希家族的滄桑百年
NBA+歐冠,New Balance成今夏大贏家
NBA的王座之爭,永不會爛尾
平均薪水500萬美元全球第一!關於NBA球員工資你有什麼想問的?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生態圈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