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控股林峰:因企施策是「三道紅線」的核心邏輯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凱越12月12日,「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的思想盛宴現場,來自地產物業家居三大行業百位大佬舉行13場《見地時間》主題直播。在地產主論壇專場,以「行穩」和「致遠」為主題,舉行兩場對話。行穩場將由知名主持人許戈輝對話雅居樂王海洋、旭輝林峰和金地林克。專題》》

旭輝控股CEO林峰表示:綜合來看,地產公司比別的行業受疫情衝擊小很多,因為疫情最嚴重的2個月,正好是地產休息的日子,民工回家的日子,那兩個月在正常的年份也是銷售、開工、建設、投資最低的。

但疫情期間我們也在思考,客戶在家裡待的久了之後,是否會改變人們對產品、對功能、對居住等方面的觀念和需求,所以我們也在思考下一輪產品應該做什麼樣的調整和變革,來適應未來客戶對產品這塊的需求。

從整體上來看,10月底全國的房地產行業的業績才跑平了去年的同比,大概12月份會超越去年,不過只會超越略微一點量,所對整體行業上來說只有微小的影響。但對於未來產品創新、物業服務體驗的升級、房企發展資金鍊上安排穩健度,對這三個方面影響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是加快了。

同時林峰還表示:三條紅線出來之後對行業的衝擊挺大的,這一輪的調控,其實政府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中國的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此次政策與以往政府的調控最大的差異就在因城施策,不同的城市選擇不同的調控政策,結果要問責。

第二道高招,就是因企施策,像金地這樣優秀的企業,三條紅線可以實現15%的增長。但是能夠讓一些負債率太高的企業收斂他的負債率,這是中央調控的核心,在不衝擊行業的情況下,讓資源向優秀的企業傾斜。

我們現在是有兩根綠線、一道紅線,這道紅線我們希望在2021年化解掉,哪怕像我們可能在上半年,同比的負債增長率只有百分之一點幾,但是按照兩道綠線可以增長10%。實際上很多頭部企業已經開始更關注質量,而不是規模,在自我控制負債,而不是通過負債率槓桿去驅動增長,更多的是通過質量、經營,來完成企業的可持續增長,而不是靠負債短期的槓桿。

所以從長遠看,我認為三條紅線對行業來說是有利的,因為把行業的總負債控制住,未來行業不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事件,我覺得整個行業可能會進入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針對房企科技創新方面,林峰表示旭輝的創新屬於比較初級階段,只堅持自己熟悉的,一條線是圍繞著客戶需求,圍繞著客戶整個生命周期,同時去開拓一些服務,能夠更好的去服務他們,包括教育、長租公寓等。另一條是圍繞著上下遊生產線,怎麼樣點點滴滴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

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每年12月12日舉行,涵蓋地產物業家居三大行業數千位經理人,旨在發現行業榜樣,挖掘行業人才庫。前三屆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移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並新增「樂居紅人節」和樂居liveshow等活動。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已成為地產物業家居三大行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行業盛會。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相關焦點

  • 旭輝控股CEO林峰三獲「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
    本屆盛典上,旭輝控股CEO林峰獲評「2020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值得一提的是,繼2017年、2018年連續獲評,2020年,旭輝控股CEO林峰第三次上榜「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成為獲此殊榮最多次數的地產CEO之一。
  • 旭輝CEO林峰看「三道紅線」後行業走向:寒冬之下仍可長歌踏雪
    今年以來,旭輝把利潤、現金流作為工作重心。穩健、堅持長期發展也繼續成為旭輝今年的關鍵詞。10月19日,旭輝控股CEO林峰以《地產寒冬,踏雪前行》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及自己對「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出臺的看法。文章中林峰的觀點,基本體現出支撐旭輝發展走向的內在邏輯。
  • 「三道紅線」後地產首單收併購出爐:旭輝8億「鎖定」彰泰
    8億按金、65%股權、60天盡調周期,旭輝控股(00084.HK)與彰泰控股旗下平臺公司桂林彰泰(簡稱「彰泰」)以合作的方式開啟2021年房地產首單收併購。1月7日,旭輝控股公告披露,與合作方(彰泰股東及其創始人等)籤訂合作框架協議,與合作方按65:35比例成立合營企業,開發廣西的地產項目。同日,旭輝永升服務也宣告以65%的股權比例入股彰泰物業。
  • 李宇嘉:「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4日電 題:《李宇嘉:「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樓市資金面大變局》作者 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從「三道紅線」到 「五檔分類」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20〕322號)》,啟動對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檔分類」控制模式
  • 旭輝王鳳友:旭輝發展到今天,實行小集團是勢在必行的
    來源: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鳳凰網房產快訊3月27日下午4點半,旭輝控股(00884.HK)2019年全年業績線上發布會開始,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旭輝控股CEO林峰、旭輝控股CFO楊欣、旭輝控股執行總裁陳東彪、旭輝集團高級副總裁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具體而言,「三道紅線政策」對房地產企業作出如下規定:①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②淨負債率大於100%;③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該三道具體財務指標紅線觸線情況將約談房地產重點企業按觸線情況不同分之為「紅-橙-黃-綠」四檔,並將紅色檔(三道紅線均觸碰)以該企業2019年財報的有息負債規模上限作為監管口徑不得增加,其餘橙色檔(觸碰兩道紅線)、黃色檔(觸碰一道紅線)和綠色檔(無觸碰)則對應有息負債規模上限可分別增加5%、10%和15%。
  • 林榮濱的難題:三盛控股頻觸質量「紅線」,雙千億徵程停滯
    三盛控股表示,下半年將通過運營效率、周轉速度的提升,奠定公司衝千億的保障,助推公司實現擴張衝規模的目標。 「三道紅線」壓身:債務風險凸顯 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後,已經鮮有房企仍將規模放在第一位。如果有的話,三盛控股絕對在列。
  • 「三道紅線」下中小房企融資「生死劫」
    監管部門提出的「三道紅線」,對於信用評級較高、負債水平低的龍頭房企影響不大;而對於尚處於高槓桿、企圖快速擴張的中小房企卻是當頭棒喝。《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三盛控股(02183.HK)、錦藝集團、三巽集團等中小房企先後與萬向信託達成合作。其中,錦藝集團旗下廣安子惠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子惠置業」)還涉及股權融資,萬向信託因此獲得了41%的股權。
  • 「三道紅線」疊加銀行新規 地產融資為何還能這麼火
    在2020年底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落地,以及元旦後「三道紅線」的試點企業即將擴容等外部消息刺激之下,2021年開年,房企在債市展開「搶跑」。 在2020年底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落地,以及元旦後「三道紅線」的試點企業即將擴容等外部消息刺激之下,2021年開年,房企在債市展開「搶跑」。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月截至10日,已有近30家房企發行債券,據測算,境內外債券發行規模已達550億元。
  • 從全面發力到精準施策 切實推動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從全面發力到精準施策 切實推動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 「Green is Green」,解碼旭輝控股綠色價值
    而旭輝控股(00884.HK)則在以實際行動向市場證明,實踐綠色理念,打造綠色地產品牌,並通過ESG指標塑造公司新的核心競爭力,的確是可以幫助提升公司的長期價值。近日,旭輝成功發行了一筆3億美元5.25年期的境外綠色債券,利率5.95%,較二級市場公允價格大幅收窄25基點。這是旭輝首次發行境外綠色債券。
  • 腳踩「三道紅線」,「小碧桂園」中梁降速40%
    三年時間,業內素有「小碧桂園」之稱的中梁控股銷售業績從190億元躍升至1523億元。高速增長下,腳踩「三道紅線」的中梁控股,位於此前約談的12家試點房企之中。橙色房企,資產負債率90%監管部門公布的「三道紅線」 (一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二是淨負債率大於100%;三是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確定了房企未來的融資標準。根據紅線,「踩線」的房企,分為四檔。
  • 祥生控股IPO:上市首日股價「波瀾不驚」踩「三道紅線」顯隱憂
    在今年上市的房企中,祥生控股是規模最大的上市企業。  截至2020年7月31日,祥生控股擁有205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物業項目,包括181個附屬公司開發的項目及24個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開發的項目;應佔總建築面積約為2382.48萬平方米。
  • 央行放大招 「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 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三道紅線」控制資產端,房貸「五分檔」控制資金端。資產端和資金端「雙管齊下」,資金違規、過度流入地產的問題有望解決,房價快速上漲、樓市大起大落將成為歷史。這次房貸「五分檔」,與針對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的邏輯,完全一致。
  • 林中:我是旭輝的兒子
    在平常日子裡,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的衣著打扮,總是一絲不苟,藍色西服、口袋巾,渾身散發著紳士派頭——弟弟林偉、林峰亦如出一轍。保持這些,是需要定力的。就像他經營旭輝一樣,多年來堅持穩健合理的增幅,並不追求狂飆突進。2018-2037年是平穩增長期,2037年之後進入成熟期。
  • 腳踩三道紅線、金融暴雷、資金鍊緊張…拿什麼拯救綠地?
    而圍繞腳踩「三道紅線」、金融產品頻頻暴雷、資金鍊緊張的懸疑,也將是綠地控股無法迴避的問題。 01 陷入兩難的商辦資產 外界對綠地是有誤解的,品牌影響力不如綠城、萬科,成本控制不如中海,融資方式上沒有閩系極致,亮點很有限。只能認為綠地靠政商關係發家,定性描述其為「紅頂商人」。
  • 新城VS旭輝 躥升速度最快的地產雙子決戰Top10邏輯
    時至今日,市場空間巨大的長三角依然是新城最為核心的布局市場。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長三角區域貢獻了79%的銷售額,土地儲備佔比高達56%。而隨後,新城提出了「以上海為中樞,長三角為核心,並向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地區進行全國擴張」的「1+3」戰略布局,目前進駐城市已超過60個,在突破千億規模至今也初步完成了全國化布局。再看旭輝。
  • 金輝控股踩三條紅線仍瘋狂拿地,上市募資24.7億不夠「還債」
    金輝控股一向以「穩健」自居,但在企業毛利率逐年下降、現金流連年為負,並在「三條紅線」中踩中兩條的情況下瘋狂拿地擴張。作為一家上市的公眾公司,金輝控股這種「言行不一」是對投資者和市場不負責任嗎?2013年起,金輝控股又先後多次在港股及A股市場遞交上市申請,均沒有成功。遺憾的是,這段時間基本上也是國內房地產業發展最快的時間段,與金輝控股同為閩系背景的世茂、陽光城、旭輝、正榮、融信、寶龍等房企,均已在行業規模、銷售業績及知名度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金輝控股所謂的「穩健發展」,其實也就是這段時間被對手甩到身後的另外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