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CEO林峰看「三道紅線」後行業走向:寒冬之下仍可長歌踏雪

2020-12-27 和訊

©️作者:丁爽

本文版權歸可研智庫所有,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配合!

文章1776個字,預計閱讀3分鐘。


今年以來,旭輝把利潤、現金流作為工作重心。穩健、堅持長期發展也繼續成為旭輝今年的關鍵詞。10月19日,旭輝控股CEO林峰以《地產寒冬,踏雪前行》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及自己對「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出臺的看法。


文章中林峰的觀點,基本體現出支撐旭輝發展走向的內在邏輯。可研智庫提煉文章中核心觀點,與行業人共同分享一位企業掌舵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對行業走向的判斷及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林峰總結,「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出臺的背景有四條:

疫情導致貨幣量化寬鬆;

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對於調控有所放鬆,綜合導致地價快速上漲;

局部城市房價過快上漲,與政策調控目標相悖;

部分企業負債率和總額過高,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在他看來,行業應徹底放棄對調控放鬆的幻想,地產必然進入一個長周期時代。

目前,地產發展路上的四大槓桿:土地槓桿、資本槓桿、融資槓桿、經營槓桿,四者已去其三,只剩經營槓桿一條路,即實現更快的經營周轉速度和更高的經營效率。但由於目前行業運營周轉速度提升空間不大,未來經營效率提升的根本在於精細化的管理、控制成本費用、提升回款效率和利潤率。

但林峰認為,長周期並不意味著地產生存環境的惡化,他在文章中寫道:「要習慣冬天,與飛雪也可長歌共舞,亦是不一樣的風景。風景主要源於風險釋放、大海效應和圍城現象三個方面。」

簡單來說,林峰認為,地產長周期中,隨著行業系統性風險降低,未來行業將穩健前行。而房地產市場總容量和慣性增速仍存在,雖然行業內競爭將加劇,但能力強的企業仍能活得更好。

文章中他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所有的調控都沒有改變本質,只是從百米衝刺改成了馬拉松,只是不讓吃興奮劑,只是讓參賽的選手越來越少,只是規則越來越嚴格,競爭維度也從規模到質量、從增量到存量、從資源到能力。」

在他看來,行業盛宴過後,一切都要回歸本質,企業的本質在兩個核心能力的建設和五個遊戲規則的變化。

核心兩個能力的建設:一是堅持以客戶為導向的產品和服務打造能力,二是堅持以效率為基礎的利潤與現金流創造能力。

五個遊戲規則的轉變分別是:

放棄財務槓桿,轉為經營槓桿;

放棄資源驅動,轉為管理驅動;

放棄粗放增長,轉為效率增長;

放棄規模發展,轉為能力發展;

放棄增量視角,轉為存量視角;

其中,林峰特意提到,土地與金融兩個發動機熄火,行業進入製造業的紅海時代,要靠管理驅動來形成發動機。管理要精細化,但不能過度,要關注提升管理動作對應的成果與效率。

可研智庫贊同這一觀點,隨著行業發展進入平臺期,向管理要效益已成為行業趨勢。精細化管理目的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實操過程中,實現精細化管理需要流程保障。流程設計做不到科學合理,就會影響效率,得不償失。

另外,林峰認為,未來企業對資源投入的效率考量極為重要。企業要精準匹配客戶需求投入,同時控好四項成本、降低三項費用、提升性價比。關注資金效率,看好IRR、ROIC和ROE;關注人均效率,人均的權益銷售、權益回款和權益利潤;關注組織效率,組織的增長率、利潤率和周轉率。

而有質量的發展則要靠能力的支撐:如產品和服務的打造能力、利潤和現金的創造能力、對人才管理的能力、組織系統的設計能力,以及應對VUCA時代的創新能力,比如產業鏈生態圈的打造或是IT與科技的應用等。

文章末尾,林峰說道:「哪怕寒冬再冷,我們只要胸懷陽光、眼有春山、足不停歇,就仍然能夠,長歌踏雪,逆風而行!」

如其所說,雖然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但未來優質的企業仍不乏機會和生存空間,對企業來說,當下練好內功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旭輝控股CEO林峰三獲「中國十大地產年度CEO」
    今年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以「行穩致遠」為主題,邀請圈內大佬就三道紅線、公司治理等行業熱點共襄「思想盛宴」。在特別環節《見地時間》中,旭輝控股CEO林峰分享了自身對行業的思考。 談到疫情之下的2020年是怎樣度過的,林峰表示疫情初期並沒有想太遠,而是著眼於如何通過公益來切實幫助疫情地區的市民和公司的夥伴們;除此以外,也在家中重新思考未來產品應如何調整,才能滿足和適應疫情之下客戶對產品、功能、居住等方面新的需求。 對「三道紅線」政策的到來,林峰有自己的體會。
  • 旭輝控股林峰:因企施策是「三道紅線」的核心邏輯
    專題》》旭輝控股CEO林峰表示:綜合來看,地產公司比別的行業受疫情衝擊小很多,因為疫情最嚴重的2個月,正好是地產休息的日子,民工回家的日子,那兩個月在正常的年份也是銷售、開工、建設、投資最低的。同時林峰還表示:三條紅線出來之後對行業的衝擊挺大的,這一輪的調控,其實政府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中國的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此次政策與以往政府的調控最大的差異就在因城施策,不同的城市選擇不同的調控政策,結果要問責。第二道高招,就是因企施策,像金地這樣優秀的企業,三條紅線可以實現15%的增長。
  • 「三道紅線」後地產首單收併購出爐:旭輝8億「鎖定」彰泰
    1月7日晚間,旭輝也公告了2020年12月未經審核的營運數據,2020全年旭輝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310億元,同比增長15%。由旭輝控股董事長林中簽署的這份涉及收併購事項的框架協議,更像是一次雙向進入的合作協議:這不是單向收購,廣西旭輝和彰泰各有項目進入合營企業。框架協議籤署後,旭輝及彰泰將分別支付人民幣8億元及1億元作為定金,以確保合作的順利開展。
  • 房地產行業「後三道紅線」時期的信託融資觀察與研判
    根據該三道具體財務指標紅線觸線情況將約談房地產重點企業按觸線情況不同分之為「紅-橙-黃-綠」四檔,並將紅色檔(三道紅線均觸碰)以該企業2019年財報的有息負債規模上限作為監管口徑不得增加,其餘橙色檔(觸碰兩道紅線)、黃色檔(觸碰一道紅線)和綠色檔(無觸碰)則對應有息負債規模上限可分別增加5%、10%和15%。
  • 星空獨家︱永續債,房企繞過三道紅線的良藥?
    而這對於已被壓上三道紅線的房企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先來回顧下試點房企的三道紅線要求(星空財富|恆大危機背後的三道紅線,哪些房企最危險?) 02 房企、永續債和三道紅線 從永續債餘額排名前五位的行業情況來看,工業、公用事業、材料、能源、房地產分列其中,且合計規模佔比超過90%,集中度相當高。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目前地產圈關注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三道紅線」。「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原本是在地產圈流傳的小道消息,竟一步步走向現實,讓很多房企不得不進入緊急戰鬥狀態。同時,這一重磅消息也宣告著,房企野蠻發展的時代就此終結,往後唯有通過精耕細作,才能賺取到適當的行業利潤。
  • 「三道紅線」疊加銀行新規 地產融資為何還能這麼火
    「三道紅線」疊加銀行新規 地產融資為何還能這麼火 財聯社   2021-01-15 05:02 [摘要]
  • 「房地產貸款分檔」與「三道紅線」組合發力降行業槓桿
    04 16:01:00 來源: 諸葛觀樓市 舉報   諸葛找房快評:「房地產貸款分檔」與「三道紅線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來源: 中國經營報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三道紅線」維穩房地產市場!購房者機會來了?
    這「三道紅線」是針對房企當今高負債率而制定的,是監管部門第一次明確了房企舉債的標準。以往收緊房企融資,都是模糊化的,也是有漏洞可鑽的;但是有了這三道明確的紅線標準,漏洞幾乎被徹底堵上。目的是限制高負債率房企融資,逼迫房企降低負債率。
  • 降低增速、配股融資 TOP10房企備戰後「三道紅線」時代
    但世茂集團並不認為這個增速保守,該公司表示,宏觀環境及調控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重大,作為房企更需要精準預判行業之變,貼合市場求發展。在「三道紅線」限制開發商土儲能力的背景下,10%以上的銷售增速已經可以確保其穩居在TOP1O隊列中。
  • 旭輝王鳳友:旭輝發展到今天,實行小集團是勢在必行的
    來源: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鳳凰網房產快訊3月27日下午4點半,旭輝控股(00884.HK)2019年全年業績線上發布會開始,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旭輝控股CEO林峰、旭輝控股CFO楊欣、旭輝控股執行總裁陳東彪、旭輝集團高級副總裁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融資新規「三道紅線」正式出臺已過去一個月時間。這也表明,房地產企業以從上半年的寬鬆舒適區間再度跨進強監管領域。2「三道紅線」出臺,房企從「活過來」到「活下去」「三道紅線」簡言之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金科、旭輝、中梁、弘陽、朗詩的採購總集體發聲,對行業說……
    ;「三道紅線」的出臺,更是意味著地產行業正式告別財務槓桿時代,邁入管理紅利時代。6、目前,旭輝已經推出透明工廠,在建設項目的過程當中讓客戶提前看到自己花錢買的房子是什麼樣的,透明工廠是旭輝在行業內效果做得非常好的示範。7、在提高效率方面,數位化轉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建議採用逐步、分段策略實施「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並根據房企從拿地到房屋驗收整個行業周期的平均時長,設置2到3年的緩衝期。「三道紅線」需以穩步推進為主,並在相應考量信託、三方財富等機構的風險下,構建針對性的預警機制。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
  • 地產江湖風捲雲湧,三道紅線下各大「門派」興衰百態
    「三道紅線」無疑是近來房地產行業內最大的熱點話題,從最初的傳聞開始,到步步被證實,再到最終落地,幾乎不可逆轉的事實擺在眼前,對於眾多房地產開發商老闆而言,好似一場秋寒。所謂「三道紅線」是指: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旭輝、中梁、朗詩、弘陽等房企重磅嘉賓,將在2020採購峰會說些啥?
    「三道紅線」的出臺也標誌著地產行業金融紅利時代正式結束……在此背景下,地產全行業對於以下課題都頗為關注:行業大勢研判:房地產行業發展形勢、政策預期研判房企採購革新:管理紅利時代,地產供應鏈價值中樞的戰略思考
  • 林中:我是旭輝的兒子
    他曾表示,十年以後看旭輝,就像看香港新鴻基一樣,一半是開發業務,一半是收租業務。早幾年,旭輝為了加快佔領市場,與一批互助型朋友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分攤風險,但權益比較低屢遭詬病。2019年旭輝歸母股東權益增速不及少數股東權益增速。提升權益比,旭輝勢在必行。「我們要把權益比控制在65%左右,實現三個1/3。」
  • 沒等到「全國化」擴張,彰泰率先迎來「收購者」旭輝
    2020年9月,低調多年的黃海濤走向幕前,對媒體表態彰泰正在籌備上市,「按張巧龍的要求,明年就要想辦法完成」。彼時後者剛加盟彰泰3個月,任董事長兼總裁。作為原藍光集團總裁,張巧龍是這家西南房企衝向全國,躋身30強的重要推手,他轉戰的背後承載著黃海濤和彰泰的期冀,他們渴望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突出重圍,複製藍光此前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