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爽
本文版權歸可研智庫所有,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配合!
文章1776個字,預計閱讀3分鐘。
今年以來,旭輝把利潤、現金流作為工作重心。穩健、堅持長期發展也繼續成為旭輝今年的關鍵詞。10月19日,旭輝控股CEO林峰以《地產寒冬,踏雪前行》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談及自己對「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出臺的看法。
文章中林峰的觀點,基本體現出支撐旭輝發展走向的內在邏輯。可研智庫提煉文章中核心觀點,與行業人共同分享一位企業掌舵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對行業走向的判斷及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林峰總結,「三道紅線」監管政策出臺的背景有四條:
疫情導致貨幣量化寬鬆;
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對於調控有所放鬆,綜合導致地價快速上漲;
局部城市房價過快上漲,與政策調控目標相悖;
部分企業負債率和總額過高,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在他看來,行業應徹底放棄對調控放鬆的幻想,地產必然進入一個長周期時代。
目前,地產發展路上的四大槓桿:土地槓桿、資本槓桿、融資槓桿、經營槓桿,四者已去其三,只剩經營槓桿一條路,即實現更快的經營周轉速度和更高的經營效率。但由於目前行業運營周轉速度提升空間不大,未來經營效率提升的根本在於精細化的管理、控制成本費用、提升回款效率和利潤率。
但林峰認為,長周期並不意味著地產生存環境的惡化,他在文章中寫道:「要習慣冬天,與飛雪也可長歌共舞,亦是不一樣的風景。風景主要源於風險釋放、大海效應和圍城現象三個方面。」
簡單來說,林峰認為,地產長周期中,隨著行業系統性風險降低,未來行業將穩健前行。而房地產市場總容量和慣性增速仍存在,雖然行業內競爭將加劇,但能力強的企業仍能活得更好。
文章中他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所有的調控都沒有改變本質,只是從百米衝刺改成了馬拉松,只是不讓吃興奮劑,只是讓參賽的選手越來越少,只是規則越來越嚴格,競爭維度也從規模到質量、從增量到存量、從資源到能力。」
在他看來,行業盛宴過後,一切都要回歸本質,企業的本質在兩個核心能力的建設和五個遊戲規則的變化。
核心兩個能力的建設:一是堅持以客戶為導向的產品和服務打造能力,二是堅持以效率為基礎的利潤與現金流創造能力。
五個遊戲規則的轉變分別是:
放棄財務槓桿,轉為經營槓桿;
放棄資源驅動,轉為管理驅動;
放棄粗放增長,轉為效率增長;
放棄規模發展,轉為能力發展;
放棄增量視角,轉為存量視角;
其中,林峰特意提到,土地與金融兩個發動機熄火,行業進入製造業的紅海時代,要靠管理驅動來形成發動機。管理要精細化,但不能過度,要關注提升管理動作對應的成果與效率。
可研智庫贊同這一觀點,隨著行業發展進入平臺期,向管理要效益已成為行業趨勢。精細化管理目的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實操過程中,實現精細化管理需要流程保障。流程設計做不到科學合理,就會影響效率,得不償失。
另外,林峰認為,未來企業對資源投入的效率考量極為重要。企業要精準匹配客戶需求投入,同時控好四項成本、降低三項費用、提升性價比。關注資金效率,看好IRR、ROIC和ROE;關注人均效率,人均的權益銷售、權益回款和權益利潤;關注組織效率,組織的增長率、利潤率和周轉率。
而有質量的發展則要靠能力的支撐:如產品和服務的打造能力、利潤和現金的創造能力、對人才管理的能力、組織系統的設計能力,以及應對VUCA時代的創新能力,比如產業鏈生態圈的打造或是IT與科技的應用等。
文章末尾,林峰說道:「哪怕寒冬再冷,我們只要胸懷陽光、眼有春山、足不停歇,就仍然能夠,長歌踏雪,逆風而行!」
如其所說,雖然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但未來優質的企業仍不乏機會和生存空間,對企業來說,當下練好內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