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5000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拼繪出的鐘南山院士肖像。 塗宇恆創作
2020年,一整個冬春夏秋過去,武漢人又開始醃魚炸圓子,在年節的煙火中忙碌,一如往昔。但人們知道,有很多東西不一樣了。
回望2020年的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轟然而至,令武漢猝不及防。喊著「加油」的武漢人、深夜唱著國歌的武漢人、在空蕩街頭奮力戰疫的武漢人,為2020留下了一抹悲壯的色彩。
但站在又一個冬天裡,在重新生動的人間煙火裡,我們會明了,在這座城市闖過風暴、浴火重生的歷程中,從悲壯中挺身而出的一個個平凡人,和他們身上平凡的溫情,驗證了英雄的武漢人民。在千萬人口的城市裡,他們原本也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只在滄海橫流中,方顯英雄本色。
12月17日,在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支持下,長江日報長江公益「致敬城市英雄·2020武漢公益盛典」發布「2020年度溫暖瞬間」。
借用巴金先生所言,這一年,「我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我們願意用更多的字來記錄這些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願意用更多的話,來感謝我們所接觸過的崇高的心靈」。
身在戰疫一線,直面生死重壓,醫護人員不惜騎行300公裡逆行回漢,不惜剃掉滿頭長髮、留下滿臉壓痕,不惜在防護服裡穿著尿不溼、數小時不吃不喝。支撐他們的,是患者「活過來了」的瞬間,是面對生命的大愛。
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警察成了留守女孩的「臨時爸爸」,外賣小哥送患者後被隔離仍不後悔,志願者為醫護送餐卻被勸阻「離遠一點」。支撐他們的,是不忍心讓孩子落單,不忍心讓患者無助,是想讓醫護吃口熱的,是人性中最本真的善意。
當困難層出不窮時,「擺渡人」助數十位孕婦跨過「生門」,網格員全身上下掛滿藥袋,一家三口接力成為疫苗志願者,更有無數人像毛細血管一般,在這個特殊時期,用義舉撫平城市的創傷。
在人們的印象中,武漢是火熱的、潑辣的。但在日常生活轟然崩塌後,在舉國支援的眾志成城中,武漢人心底柔軟的愛、善、義袒露出來,成為這座城市最「硬核」的盔甲,也成為它最溫暖、堅定的底色。
還有十餘天,2020年就將成為歷史,並成為歷史裡難以磨滅的一頁。回望這一年,人們會記得那些國士出徵、振聾發聵的瞬間,也會記得這些平凡人挺身而出、溫暖如涓涓細流的瞬間。無數個瞬間匯聚在一起,將成為一股暖流。在未來尚不可知的挑戰到來時,它將成為我們的底氣、我們的力量,支撐我們乘風破浪、穩步向前。
(出品:長江日報長江公益 記者:萬旭明 統籌:倪寧 劉豐 設計:劉巖 支持: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天柱山風景名勝區)
【編輯:張靖】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