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興文化——「輝煌十三五」瀏陽發展系列報導之四

2020-12-23 湖南頻道

2020年12月1日清晨,天馬山下,一聲「瀏陽河,彎過了九道彎,五十裡水路到湘江」的嘹亮歌聲,划過河面,清脆悅耳。這條波光粼粼的世界名河,承載著「文化瀏陽」的詩情樂韻,縱情奔湧在湖湘大地上。

11月9日,現實題材電影《瀏陽河上》殺青,這部講述瀏陽「民間河長」的電影,即將登上全國各地影院大銀幕;11月23日至25日,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0多家民營實體書店負責人齊聚瀏陽河畔,「論道」民營書店發展、公共圖書館建設;

花鼓戲《鬍子將軍》獲評長沙市「五個一工程」獎;《尋訪譚嗣同》入選2020年三季度9種「湘版好書」……

「推名家、出精品、攀高峰」,在「十三五」期間,瀏陽凝心聚力興文化,走出了一條「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弘揚瀏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勇攀藝術高峰」的文化發展之路。

從「高原」到「高峰」

瀏陽河,這是一條流淌的「紅色河流」,唱著動聽的旋律,將無數的英雄兒女送向革命的戰場。2018年8月12日晚,《鬍子將軍》首演,驚豔全場。隨後,《鬍子將軍》晉京展演,成為展示瀏陽文化軟實力的一張名片;奔赴新疆巡演,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第一部進疆演出的大型花鼓戲劇目。

這部由瀏陽市永紅藝術團排演的大型現代花鼓戲,由瀏陽本土作家陳健編劇,精益求精只為塑造最可親的王震將軍。

「瀏陽是革命老區,是將軍之鄉,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瀏陽市永紅藝術團團長周永紅表示,《鬍子將軍》是瀏陽文藝工作者「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瀏陽故事」的精品。

《尋訪譚嗣同》也是一件「講好瀏陽故事」的精品。彭曉玲這位有著強烈的文學使命感的瀏陽作家,從纖細入微的視角,用質樸的文字全新講述譚嗣同的思想、人格和精神。

2019年,瀏陽出臺《瀏陽市文藝創作五年高峰規劃(2018—2022年)》,致力團結和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弘揚瀏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勇攀藝術高峰,吹響了瀏陽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的衝鋒號。

從「走出去」到「請進來」

瀏陽河,這是一條流淌的「文化河流」,唱著動聽的旋律,從這片紅色土地流向全世界。

2020年10月19日,我國電影市場上首部反映河長制工作的現實題材電影,在大圍山鎮開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生態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在謀劃以此為題拍攝一部現實題材電影時就想到了瀏陽河。來瀏陽考察後就發現,瀏陽河治理得非常好。怎麼治的?我們就找到了河長這個切入點。」《瀏陽河上》導演趙楠表示,瀏陽河是一條世界知名的文化河流,這次拍攝是在這條河流上講述新時代的新故事,賦予這條河流新的文化內涵。

「小切口、大主題,搭上電影這艘『文化快船』,我們期待讓更多的瀏陽特色文化走向全國。」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說,瀏陽還乘勢推出「打造全國鄉村電影拍攝基地」的計劃,為更多的電影、電視劇來瀏拍攝、取景提供「千年的文化底蘊」「絕佳的綠水青山」。

不止要千方百計「走出去」,還要想方設法「請進來」。2020年7月25日上午,「振本溯源——2020年度瀏陽市大學生書法人才培優工程」在瀏陽書法院啟動。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請來瀏陽授課的11位導師皆為藝術界的國家級重量人物。

「不僅僅是大學生書法人才培優工程,還要將書法教師、中小學生書法人才的培養都納入進來。」瀏陽「80後」書法博士、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院長陳陽靜是此次活動的牽頭策劃者,「這樣做會讓瀏陽的書法人才培養起點更高、覆蓋面更廣。」

《清明》讀書會和作家創作分享會在瀏陽舉行;省內外作家來瀏開展一系列採風創作活動……通過舉辦各種文藝賽事,在交流與培養中,創新的源泉充分湧流,創意的火花激情碰撞,文化的種子在瀏陽這片紅色土地上生根發芽。

從「圖書館」到「文旅產業帶」

瀏陽河,這是一條流淌的「文旅河流」,唱著動聽的旋律,為瀏陽人民呈上一道道「文旅大餐」。

窗外,是不緊不慢流淌的瀏陽河;窗內,是一次充滿書香味的舒適閱讀……卡樂書城創始人周明富正想盡方法讓書店的空間「動起來」:邀請全國知名作家來此舉辦文學大講堂、讀書交流會、詩歌朗誦會……僅2019年,卡樂書城就舉辦了與文藝有關的活動260場。

公共文化服務是衡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標尺。從瀏陽河畔到道吾山下,從瀏陽城區到村間地頭,瀏陽突出公共文化的服務性,探索建立一個完整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位於道吾山路的市圖書館新館,現代時尚、恢弘大氣。2019年12月27日,市圖書館新館開館,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閱覽座席1000個,藏書量一舉走在全省前列。館內建有兒童閱讀中心、多媒體報告廳、創客空間、湘贛邊文旅展示區等區域。如今,市圖書館新館已成為瀏陽文旅新坐標,被文化和旅遊部定為「全國文旅融合試點單位」。

「目前,瀏陽已建成7家城區自助圖書館、2家鄉鎮自助圖書館、13家圖書館分館,32家文化館分館。」市文旅廣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也已實現全覆蓋。

夜幕降臨,瀏陽河畔華燈初上,璀璨燈火裡蘊含著文化產業經濟密碼。

一河詩畫,滿城煙花。2020年11月27日,瀏陽市瀏陽河城區段「一河兩岸」文化旅遊ABO項目招標結果公布,來自省內外的5家企業中標。

這一重大文旅項目將聚焦「瀏歌」「瀏花」兩大世界品牌IP,對標國家5A級景區標準,推動瀏陽「一河兩岸」文旅產業發展,驅動瀏陽城市品質升級,最終打造成為世界級濱河文旅產業集聚帶。

「家鄉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過我也唱過,千家萬戶都唱過,它染綠過湘江水,映紅過洞庭波,它流入湘江奔大海,歌聲飛遍全中國……」精準發力,守正創新,堅定文化自信,乘風破浪,又唱瀏陽河,越唱越遼闊。(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高雨)


來源:瀏陽日報

作者:高雨

編輯:吳思靜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六十三載砥礪奮進...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699廠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中心組學習的「第一議題」,增強全體黨員「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從型號總體部邁向...
    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經濟規模不斷增長,「十三五」期間,四部營業收入平均增速超過30%,利潤平均增速超過25%,連續五年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優秀……在「十三五」收官「交卷」之年,這份漂亮的成績單,在四部的發展徵程上寫下了又一個濃墨重彩的篇章。
  • 廈門廈工眾力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防疫 復工 兩手抓兩不誤
    【中國路面機械網 原創報導】當前,舉國嚴控疫情的效果逐漸顯現,全國各地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位於廈門的廈工眾力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月13日就已復工,在政府以及海翼集團、廈工股份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率先將各項工作部署到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已卓有成效。目前,整個公司產能已基本全部恢復。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七院:在攻堅克難中推動四川航天...
    創新,插上了騰飛之翼。「十三五」期間,七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統一,堅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創新,推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積極推進集團公司「3+1」頂層改革的部署落實。在差異化管控模式進展方面,優化完善了七院軍民分線管理,理順了管理界面和管理流程,明確了軍品和民品的差異化。
  • 百花齊放,帶富瀏陽花農——瀏陽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觀察系列報導之二
    記者彭紅霞瀏陽是湖南省林業重點縣(市),是全省林業十強縣之一,全市林地面積有51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6.2%。花卉苗木產業兼具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等多種功能,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廣,既可讓百姓致富、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又可美化環境、提升區域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成為瀏陽林業的主導產業之一。渡頭村村民付幹芝是柏加鎮第一批「吃螃蟹」的花農之一。
  • [「奮進十三五」·儋州這五年——文化旅遊篇]融合發展聚新力 ...
    「十三五」期間,儋州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目標,深入推進「旅遊+」融合發展戰略,在加大力度推進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產業內涵、檔次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文化和特色品牌等優勢,通過舉行大型文化活動、節慶活動、旅遊活動、消費活動等系列活動,來進一步提升儋州旅遊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積極打造儋州的旅遊獨特魅力和品牌吸引力,逐步使旅遊產業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 蘭化四小五十載春秋 凝心聚智育無數英才學子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8日電 在鼓樂聲聲,歌舞陣陣的氣氛中,蘭化四小迎來了建校五十周年華誕。五十周年校慶,是蘭化四小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裡程碑;是蘭化四小團結奮進、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是蘭化四小凝心聚智、彰顯風範的新契機。
  • 「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一系列優秀的文化產品噴湧而出,一批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企業逐漸成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迎來一個個新增長點。
  • 久久為功 文明旅遊深入人心——「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就系列報導...
    實際上,「十三五」期間,文明旅遊一直是文化和旅遊系統著力推動的重點工作,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建立文明旅遊法規體系、完善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製度、加強旅遊志願者隊伍建設等,遊客文明舉止自覺意識不斷提升,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旅遊氛圍。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2016年、2018年、2019年連續開展的中國出境遊客文明素質調研顯示,中國出境遊客總體形象持續穩步提升。
  • 引才有道 留才有為 育才有方 瀏陽全力打造聚才「新高地」
    引才有道   留才有為  育才有方「百千千萬」系列活動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瀏陽全力打造聚才「新高地」中人社傳媒記者 黃林鳳 通訊員
  • 輝煌「十三五」|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本期關鍵詞:改革賦能本期《對話高校》邀請到的是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胡興禹,山東理工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曉連,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主任(省局共建辦公室)主任李濤,圍繞「改革賦能」分享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三五」期間的工作和成就,並描繪了未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藍圖。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劈波斬浪 勇當...
    西安分院為已經發射的新技術試驗雙星、高分系列衛星、遙感系列衛星研製的遙感器及數傳系統等關鍵載荷,全面促進了西安分院在雷達遙感與探測技術和數據傳輸與處理技術領域研製能力的提升。劈波斬浪,勇當航天發展的排頭兵。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九部:敢為人先求創新...
    2020年不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五年,是不同尋常、值得記憶的五年,也是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九部上了大臺階、打開新局面的五年。
  • 高薪優崗延攬才俊 凝心聚智助力發展
    作為今年「西安·紹興周」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11月17日-18日,「活力紹興·智引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項目對接交流會和2020秋季西安-紹興重點產業集聚緊缺人才綜合招聘會兩場大型活動在西安接續舉行。這是我區招才引智專列第三年駛入古都西安,帶著滿滿誠意延攬青年才俊,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心聚智,注入源源不斷新活力。
  • 輝煌十三五:助力創新發展,科技奮勇當先
    「十三五」期間,上慄科技系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創環境、強主體、建平臺、優服務,著力補齊科技創新短板,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工業強縣、文化名縣、宜居美縣」建設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政策扶持聚動力。
  • 【系列報導】天津體育這五年:體育·文化·生活
    如果說競技體育能激勵人們的精神鬥志、群眾體育能提升人們的身心健康,那麼體育文化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則事關人們的精神食糧。作為中國近現代體育的重要發祥地,天津的體育文化和體育產業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新的時代,它們再一次煥發了奪目的光彩。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海洋經濟成煙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水母網12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唐克 攝影報導)初冬時節,黃渤海之濱風起浪湧。雄渾壯闊的波濤,猶如一曲盛世長歌,唱響了經略海洋的時代旋律。市委書記張術平多次強調,要精心謀劃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強化頂層設計,堅持謀定後動,認真研究制定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堅持以海洋經濟強、海洋環境美、海洋管理優為目標,以加快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為主線,以「四新」促「四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科技興海戰略,不斷培育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三院:闊步邁向世界一流飛航技術...
    「把創新擺在我軍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2016年3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
  •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 廈工眾力興脫穎而出
    「合眾人之力,興中國製造!」當我們應約來到廈門市集美區灌口南路668號之3號,走進廈門廈工眾力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廈工眾力興」)製造中心時,只見一排紅色的XG8075W款輪式挖掘機昂首列隊,仿佛即將踏上徵程的戰士,接受將軍的檢閱。廈工眾力興,正在想方設法給機械插上科技的 「翅膀」。除了製造新一代智能小型輪挖外,還有智慧機器人搬運車、堆高機、貨櫃正面吊等等。
  • 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市人力...
    今天是「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七場,也是2020年度的第100場新聞發布會,這是我市自2014年開展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以來,年度首次突破100場。在此,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濟南新聞發布工作的各有關單位和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