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訓練要多久,才能上臺試一試?

2021-01-18 騰訊網

拳擊運動,不但能夠鍛鍊人的身體,還能磨鍊人的意志,被譽為「勇敢者的運動」。隨著國內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開展,拳擊作為體育「舶來品」,越來越受到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眾所周知,不論是職業拳擊,還是業餘拳擊,都是對抗性極高的競技項目,具有一定的運動風險性,即便如此,很多業餘愛好者仍舊希望能夠走上拳臺,去體驗一把緊張、刺激的拼搏感受,所以,大家不禁總會問到一個問題:我需要訓練多久,才可以上臺一試?

現代拳擊已經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系統性訓練方法,相比職業拳擊訓練的專業性來說,很多方法也適用於業餘愛好者,使他們具備一定的實戰能力,從而參與到業餘拳擊比賽中。我們可以從拳擊基本功、條件實戰和業餘比賽三個層面,對自己的訓練水平進行評估,衡量是否具備上臺一試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感受拳擊的樂趣。

首先,談談拳擊基本功。很多拳擊初學者認為拳擊比賽,看誰力氣大,看誰勇猛,誰就能贏,其實不然,實際上拳擊比賽,比的就是基本功。拳擊基本功包括四個方面:抱架、拳法、防守和步法。抱架是關鍵,教練要求初學者對著鏡子保持拳擊抱架,很多時候,初學者覺得枯燥,想跳過去直接學拳法、防守和步法,殊不知拳擊抱架需要經過長時間固化,才能形成下意識的習慣,比賽中不經意的一次掉手,暴露的下巴就可能遭到對手重擊。拳法分為直、擺、勾三種,看似簡單,卻決定了出拳兩個關鍵點:距離和角度。如果直拳不送肩,距離夠不到對手,如果掄圓胳膊打擺拳,預兆大,拳速慢,對手可以輕易下潛躲過。防守主要是格擋、拍擊、側閃、後仰和下潛,格擋不是閉眼抱頭當沙袋,側閃不是胡亂搖,每個動作都要乾淨利落,伸出手大幅度去拍擊對手來拳,吃了對手假動作,中路大開,面門就可能挨拳。步法無非是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力量再大,拳頭再多,步法卡不住人,追不上對手,打不到也是白搭,拳擊看著是拳在打,何嘗不是腳在搏?即便職業拳王經過嚴苛的拳擊基本功磨鍊,也難免在比賽中出現動作變形,對於初學者,不打牢基本功,一旦後續加上拳法組合,拳腿組合,攻防轉換,動作必定變形,節奏肯定亂套,不論何時上臺,都沒有贏得比賽的機會。

一句話,基本功枯燥但必須常抓不懈。

基本功訓練常抓不懈

其次,條件實戰的輔助。業餘愛好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拳擊基本功訓練,不要急著上臺打比賽,可以通過條件實戰施展技術動作,檢驗訓練效果,總結技術問題。一般來說,具備一定基礎的業餘愛好者,佩戴好頭盔、護齒和護襠等器具,在教練組織和指導下,進行兩分鐘或三分鐘條件實戰,比如前手直拳條件實戰,雙方只用前手直拳進攻,同時,可以運用格擋、拍擊和後仰進行對應的直拳防守,配合步法調整進攻距離和反擊節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隊友之間的配對訓練,打打感覺,相互學習,切記控制力量、不能逞強鬥狠。訓練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弱對抗性條件實戰單元,比如摸肩膀和踩腳等項目,注重身體放鬆,發揮速度,輕摸輕踩,點到為止,增加拳擊訓練的娛樂性,保持大家對於訓練的趣味性。各種方式的條件實戰能夠很好的檢驗自己的訓練效果,暴露自身技術問題,修正技術動作,同時,實戰強度和保護措施安排得當,對抗中能夠避免運動傷害,逐步增強訓練者的比賽信心。

條件實戰檢驗訓練效果

最後,以賽促訓。當下很多拳擊俱樂部,或者品牌健身會所,都會定期組織業餘拳擊比賽,對於國內拳擊運動的展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個人展示舞臺。業餘愛好者們紛紛躍躍欲試,希望報名參與到比賽中,表現自己的運動風採。如果業餘愛好者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在條件實戰中能打出一定水平,則可以上臺一試。這裡需要說明兩點:第一,明白參加比賽的目的。拳擊愛好者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渴望走上拳臺,挑戰自我,勇氣和決心值得讚揚,但是,抱著上臺KO對手,高調示威的目的是不可取的,要牢記自己的參賽目的,即通過比賽促進訓練,鍛鍊意志,挑戰和提高自我。第二,合理匹配,調整心態。拳擊運動屬於激烈對抗性項目,存在一定風險,平時訓練水平不夠,條件實戰問題較多,不建議急著上臺比賽,避免實力懸殊,造成運動員生理和心理的嚴重傷害。正式比賽不同於條件實戰,運動員容易緊張,越是想KO人,越是發力,越是打不到,出現動作僵硬,體力下降,發揮失常,歸根結底都是心態的原因。比賽無非輸贏平三種可能:對手如果實力弱,不必一頓重拳猛轟,業餘一般三回合,帶著對手打打,臺上感受感受拳擊技術;對手實力相當,集中注意力,放鬆做動作,打上了是經驗,沒打上保持防守,等待反擊,控制好自己的節奏,打個平手也未嘗不可;對手強於自己,心態不要亂,大不了做好防守,避開重擊不被擊倒,有機會能反擊要堅決打,可以輸拳不要輸人,必須打出訓練該有的水平。比賽堅持下來,就是勇敢者,就是勝利者,回去再針對性訓練,以後比賽表現更好。

比賽注重技術和心態兩個方面

訓練多久可以上臺一試?不一定有具體的時間標準,只要平時重視基本功,反覆做,強化肌肉記憶,條件實戰和模擬實戰中能夠加以運用,就具備了上臺比賽的前提,在比賽中控制好自己的心態,打出應有的技術水平,不論輸贏,賽後在日常訓練中不斷改進,相信不論對拳擊訓練的興趣,還是拳擊比賽的渴望,都將形成對個人身心發展的正面促進。

相關焦點

  • 拳擊訓練要多久,能上臺試一試?全是乾貨!看完離金腰帶又進一步
    眾所周知,不論是職業拳擊,還是業餘拳擊,都是對抗性極高的競技項目,具有一定的運動風險性,即便如此,很多業餘愛好者仍舊希望能夠走上拳臺,去體驗一把緊張、刺激的拼搏感受,所以,大家不禁總會問到一個問題:我需要訓練多久,才可以上臺一試?
  • 你好,拳擊瑜伽,要不要試一試?
    拳擊瑜伽BoxingYoga的需求:打開胸部,肩膀和臀部的緊繃肌肉;在脊柱中產生活動性;發展核心力量和靈活性。可以幫助拳擊手保持紮實和放鬆,以及其他好處。那麼,為什麼它吸引著瑜伽純粹主義者?「很多人都喜歡瑜伽的好處,但他們仍然想進行更多的體育鍛鍊-他們想流汗」。
  • 拳擊訓練的基本原則
    拳擊訓練的原則是拳擊訓練中必須掌握的準則,是拳擊運動的客觀規律在訓練過程的具體反映,是對運動訓練實踐的普遍經驗的總結和概括。訓練原則來源於訓練實踐,對拳擊的訓練具有指導意義。在訓練中違背了這些訓練原則,就會影響訓練的效果,甚至會使訓練失去意義。
  • 健身要多久,才能看出明顯的變化?
    那麼今天我們簡單聊一個幾乎所有人都會提出的問題:「健身需要多久才能有效果,或者多久才能練成什麼什麼樣子」。知道了答案心裡會更有譜,更有奔頭和動力。那麼,到底要練多久,才能看出明顯變化呢?不是說一定要堅持多久才有效果,而是堅持到一定時間,效果才能累積到能肉眼觀察出來或者感受出來運動能力的變化。
  • 拳擊新手進行實戰訓練的重要性
    練習拳擊不打實戰就相當於陸地學遊泳一樣,一個拳擊新手在學習了基本的技術之後,教練員會安排打一些實戰讓新手感受實戰時自己的水平,拳擊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手一般從站架開始練習滑步、出拳,這些基本功需要一兩個月的練習時間,加上新手隊員們的拳擊技能接收能力有強弱,必須要進行一些實戰來鍛鍊,使隊員認識自己的水平和不足。
  • 三屆扣籃王改行打拳擊!羅賓遜將於本月出賽,直言訓練不容易
    三屆NBA扣籃大賽冠軍的小土豆內特-羅賓遜,退休逾4年改練拳擊有成,北京時間本月28日即將為傳奇拳王泰森復出戰暖場出賽,他信心十足說:所有人都會看到付出全力訓練,而站上擂臺的內特-羅賓遜!美媒《ESPN》報導,內特-羅賓遜每周接受六天專業訓練,包括清晨早起慢跑約10公裡,這輩子從沒這麼訓練過,雖然上年紀才嘗試,但我因此感到年輕活力。內特-羅賓遜透露,已學會在疲累情況下控制呼吸繼續戰鬥,也強調此舉絕非作秀演戲,我要以拳擊手身份,贏得大家的尊重。
  • 業餘拳擊日常基本功訓練
    業餘拳擊運動現在越來越盛行,被廣大拳擊愛好者和塑身愛好者廣泛練習,女人士通過練習還可以達到塑形的效果,還可以抗暴防身。現在將本人在業餘拳擊訓練中最常用的基本功進行整理,供拳擊愛好者及健身愛好者借鑑。從結構上來講手部和前臂部位肌肉較少,基本為筋骨和白肌,手部及前臂肌肉也較難練習,必須要經常進行刺激才能強健手臂力量,手臂強健擊打沙袋才不容易傷手腕,凡是打拳傷手腕的基本是手部前臂力量較弱,平時可以用槓鈴片進行腕屈伸練習,武術功力訓練的卷腕訓練,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 拳擊必修課——沙袋訓練
    拳擊運動是兩個人通過拳頭進行的競技對抗項目,一般在訓練時也是有靶師和陪練輔助的,但因為有時候一些訓練者找不到隨身的伴侶,所以在日常訓練中沙袋就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 成都大二男生拳擊比賽被重傷,昏迷20天去世,上臺前只練了1個月
    今年10月14日,曉新偶然添加了教授拳擊的吳教練微信,還一度付了100元上體驗課。想到自己可以打比賽,曉新有些不敢相信。他告訴了周圍的好朋友,自己要第一次站上場,親自感受格鬥的魅力。訓練一個多月的新手可以上擂臺嗎?練一個月就敢上擂臺,人們在為曉新惋惜的同時不禁感慨,這是拿生命當兒戲啊!那麼,幾乎零基礎的人可以上擂臺嗎?對此,記者採訪了首批國家隊隊員,首屆全國拳擊冠軍張萬平。「拳腳無眼,最少要練一年才能上臺比賽!」
  • 初學者拳擊訓練要格外注意這幾點……
    基礎的拳手訓練建議,著重於心理,訓練,實戰和格鬥態度。強烈推薦初學者一讀。 拳擊需要許多打鬥中的技巧,但拳擊會把它集中為一些積極的東西,所以拳擊是一項體育運動,儘管他有原始和暴力的一面,但更需要付出和辛苦的訓練。 拳擊最好的獎勵是它可以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是更優秀的鬥士。
  • 初學者拳擊訓練要格外注意這幾點...
    基礎的拳手訓練建議,著重於心理,訓練,實戰和格鬥態度。強烈推薦初學者一讀。心態拳擊VS打鬥你到這裡不是報仇或者欺凌弱小,你可以用武器更有效地達到這種目的(我可不建議這麼做),人多勢眾也可以。拳擊需要許多打鬥中的技巧,但拳擊會把它集中為一些積極的東西,所以拳擊是一項體育運動,儘管他有原始和暴力的一面,但更需要付出和辛苦的訓練。 拳擊最好的獎勵是它可以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而不是更優秀的鬥士。 在某些方面,遲早你會認識到的是,拳擊是不是激烈的戰鬥,它僅僅是個遊戲–而且是很有挑戰性的遊戲,但始終只是一個遊戲。
  • 拳擊反應速度訓練方法
    拳擊反應速度是指面對對手出拳攻擊自己時,頭腦對來拳做出反應的速度(應激性),為什麼梅威瑟、洛馬琴科等拳手能夠從容面對對手的來拳,殊不知這樣驚人的反應都是通過訓練出來的。國內一些教練一味地野蠻訓練頭面部抗擊打訓練,這樣的訓練其實已經偏離了拳擊的意義。
  • 拳擊出拳速度訓練方法
    速度是拳擊比賽致勝的法寶,有些拳擊高手認為速度包含有力量,速度訓練在當今拳擊訓練中成為最重要的基礎,下面將本人掌握的一些有利於提高拳擊出拳速度的訓練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借鑑。一、擊穿訓練:這種訓練方法借鑑了李小龍截拳道出拳速度訓練方法,在空中懸掛一張紙,高度與眉毛平齊。
  • 拳擊實戰訓練中佩戴護具的重要性
    拳擊實戰訓練是取得比賽成績的重要保證,一個優秀的拳手賽前必須進行高強度的實戰訓練才能獲得真實比賽技術戰術的發揮。為在實戰訓練中保護陪練運動員,這就需要在實戰前佩戴好護具包括(頭盔、護襠、護齒、手纏繃帶),佩戴好護具之後就可以按照進行實戰了。
  • 「訓練」女生要多久才能練出馬甲線?鍛鍊效果明顯嗎?
    正常來說,無論你是胖的還是瘦的,只需要堅持腹部訓練一個月以上,注意:動作要慢,雙腳要貼地,力量來自腹部。注意:臀部要緊貼健身球上,讓健身球不要左右擺,雙腳也要放穩在地上。044、強化軀幹1:身體直立,雙手伸直朝天,然後往後彎腰。2:緊接將身體傾前收腹,雙手伸直,眼看前方,儘量將背脊伸前。
  • 多久才能恢復訓練狀態
    昨天返工了,還是要等到下周一?那些年初列出的計劃,許下的願望,終於可以擱置得有理有據,逃避得底氣十足:過完年再說。當春節過完了,人已經開始搬磚了,賽季也還是沒有來,於是過完年再說,變成了:賽季來了再說。而且現在,什麼時候比賽開始呢,都還不知道呢。
  • 拳擊技巧初學者必看
    如初學時就想有蜂刺蝶飛般的步伐和高含重創力的重拳,所以便一味的追求速度與力度。反而造成動作越來越變形,肌肉越來越僵,力量變「死」變小變弱的結果。正如古語曰:「欲速則不達」。原本具備拳擊基本條件的我到張中超教練門下打拳,只想在技戰術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本沒考慮到張教練會讓我從基本功練起,從拳術的一招一式練起。
  • 健身訓練過後 肌肉要多久才能恢復?教你快速緩解肌肉酸痛!
    相信大家都知道,肌肉只有在休息的時候才能增長,而鍛鍊只是為了讓你的肌肉撕裂從而在恢復之後能夠適應更大的強度。那鍛鍊完後肌肉休息多久才能完全恢復呢?多數人都會回答你「48小時」,不過這裡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48小時也不是「一刀切」絕對不能變得。
  • 健身的人進行虐腹訓練,多久才能練出腹肌?
    那麼,你需要多久才能練出腹肌?其實,這個答案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身材狀態都是不一樣的,練出腹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胖子跟瘦子練出腹肌的時間長短肯定是不同的。胖子練出腹肌的難度比瘦子更高,因為瘦子不需要減脂,而胖子先需要減脂才能練出腹肌。你練出腹肌需要多久?
  • 拳擊訓練的七種方法
    它既有業餘的(也稱奧運拳擊),也有職業的商業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 拳擊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就有許多有關拳擊的記載。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到第三屆在聖路易斯舉行的現代夏季奧運會,男子拳擊正式被列入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