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學,是中國新興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教育起源於國外,近些年在國內蓬勃發展。
國內的許多實踐者,拿出「第一個吃螃蟹人」的勇氣,不斷的嘗試各種模式。儘管有成功有失敗,但這個團體在不斷壯大,他們的經驗也在實踐中不斷的成熟,成為教育改革的一股清流。
以下是一位在家上學的實踐者在「在家上學交流」中的發言,整理出來,了解一下這種教育新形式。
我是一位「在家上學」孩子的家長,在家上學共實踐了二十來年。現在仍然在從事在家上學的工作。
和過去不同的是,我現在除了教自己孩子外,還幫助其他的家庭。或幫助家長調整或給孩子們授課。
「在家上學」其實並不難,只要家長想通了,找個合適的理由把孩子從學校領回家,這就算「在家上學」了。
在家上學的形式,可以讓孩子自學,可以家長自己當老師教孩子,也可以聘請其他老師教孩子,或者幾個在家上學的家庭住在一起互助教學。
凡在家上學的家庭,家長都很有個性。多數是覺得現行的學校的教育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有些家庭是由於自己的孩子不適應體制教育。
絕大多數在家上學孩子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一份輕鬆快樂的生活。學得更輕鬆一點兒,快樂一點兒。
做到這一點兒也不難。孩子在家,時間由自己安排。少給孩子留點作業,多給孩子留一些自由玩耍的時間,多找幾個夥伴或者多出去遊學等方法加在一起,孩子也就快樂起來了。
然而,在家上學的孩子,既要保證孩子輕鬆快樂,又要把學校的課程學好,能以優秀的成績參加小升初、中考或高考。這樣兩者兼得,就比較難了。
這些年我接觸了上千個在家上學的家庭,能夠做到輕鬆快樂並學習優秀的家庭寥寥無幾。
要麼是輕鬆快樂了,卻不能保證學習成績,無法參加中考、高考;要麼是保證了學習成績,每天同樣是幾節課,孩子沒有了玩耍的時間,等於放在家中的體制教育。
如何做到既快樂又優秀呢?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西方國家也沒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為了保證孩子們的玩耍時間,降低了學習任務。如美國初中畢業生做不了中國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
中國教育為了保證學習成績就只好剝奪了孩子們的玩耍時間,甚至剝奪了音樂、美術、體育的課程。每天學習達到十小時以上。孩子們幾乎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何來快樂呢?
我們國家政府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改革的步驟是十分緩慢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近些年,全國各地也湧現出不少力圖改革中國教育的新學校。起初的宣傳理念都很先進,他們努力倡導快樂教育和素質教育,讓孩子們擁有相當多的快樂時間,並培養很多的業餘愛好,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拓展孩子們的能力等等。
但結果如何呢?
孩子們的確比在公辦體制學校快樂多了,業餘愛好也多了。但是孩子們的中考成績和高考成績卻落後了。
就這樣,升學率降低了,家長、校長和老師都開始糾結了。
校長和老師為了適應市場,為了留住學生,只能延長學習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之後,孩子們的學習時間也不得不延長到十小時以上。為了保證學習成績,只好剝奪了玩耍和素質教育的時間。
快樂是需要用時間做保證的,空頭許諾的快樂是不能實現的。
到底如何才能保證孩子輕鬆快樂又學習優秀呢?解決這個問題很難。
但很難不等於不可以。終南山烽火教育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十幾年小規模的實踐中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
這些成功案例說明,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而且還要成倍地提高效率,甚至十幾倍的提高,這樣才能保證自由玩耍的時間和業餘拓寬的時間。
烽火教育學生學習課標內容每天只用三小時。用這樣的效率節約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就為孩子們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去做別的,如玩耍、閱讀、電腦遊戲、美術、棋類等。並且,一個孩子三年就可以學完小學的課程,還能保證成績優秀。
這樣孩子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才能談得上是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
當然,談到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這是一個更細節的問題。比如如何快速記憶單詞,快速背記古詩古文,短時間的提升數學能力,如何開發孩子的智慧,我們以後再詳細交流。
我願意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每個需要的家庭。
我是女博士夏項,與你一起了解各種教育,一起尋找最好的教育。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