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速的人,千萬不要一起跑步,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12-08 愛跑步的程序猿

#跑遍每座城#

題記:跑步是一群人的狂歡,是一項群體運動,這樣才有利於自己更長久的堅持以及提高自我,但我從不贊同不同配速的人在一起跑步。

由於每個人跑齡不同、天賦各異,在跑圈大家喜歡用配速去區分一名跑者的實力強弱。跑步距離足夠長、配速足夠快的人,我們一般稱之為「大神」。不過對於大眾跑者來說,即使你再強,也能找到比你更厲害的人,所以大家還是切莫攀比,盲目的拼距離和速度只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旦入了跑步的「坑」,你總能找到一大堆和你一樣「發瘋」的人,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去跑步,有些人可能還沒見過面,就已經約上跑步了,這也是跑步帶來的樂趣之一,能夠認識一群志同道合且積極陽光的朋友。不過,很多時候這也會「不歡而散」,原因就是彼此跑步的實力不同,說好的6分配速一起跑,結果一溜煙連尾氣都看不到,其實這也不怪他們。

不同配速的人,就好比是價值觀不同的情侶,註定走不到一起,如果硬讓他們一起跑,那結果只有一個,不是你跑崩就是我跑崩。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配速快的人降速去配合配速慢的人,怎麼會跑崩?這就是一個跑步節奏的問題,每個人的身體機能不同,配速差別大的人,機能差別可能更大一點,一旦節奏被打亂,就會增加跑崩的風險。

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倆個人一起跑步,跑得快的人老是等跑的慢的人,跑著跑著跑的快的人反而跑不動了,這還是牽扯到一個跑步節奏的問題。因此,如果想更好、更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既定跑步目標,與配速差別不大的人一起跑步是正確的選擇,你贊同嗎?

相關焦點

  • 冬天跑步不要追求配速,會跑步的人看重的是這些!
    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速度會很盲目,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經過一段時間後速度會變得均勻,但是也有很多人會在意自己跑步的配速,有著一種攀比的心理存在,難道跑的越快就越好嗎
  • 配速重要嗎?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本質不同,請不要在兩者之間迷失
    喜歡長跑的人大多數喜歡關注配速,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實力的象徵,但是配速真的重要嗎?在這裡我們要給大家提到兩個概念,那就是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了解了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配速最大的程度上只是決定了你是否足夠專業,而並不能決定你運動的有多健康。換句換說,並不是跑的越快就對身體越好,反而是很多一味追求配速的人最後落的滿身的傷病。如果你只是普通的鍛鍊者,那麼大可不必與別人去比配速。
  • 跑步在什麼配速下,燃脂效果最好
    採用配速的原因在於,在日常跑步或一般的長跑比賽中,跑者的跑步距離一般是固定的,以公裡或英裡為單位,用配速來描述快慢可以讓跑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跑完1公裡/英裡的距離,從而來估算跑完全程所需的時間。比如一個人跑10公裡用了1小時5分鐘,那麼他的平均配速就是6分30秒,也可以省略單位記為配速630。不過,配速並不需要我們去費心計算,可以通過手機APP結合手環數據測得。
  • 忘掉配速吧!會跑步的人更看重這個
    「嘀——今日跑步打卡」在跑圈裡,每天跑步打卡是常見的事。看到跑友們紛紛跑步打卡都會下意識點開圖片,看看他們跑了多少公裡,跑了多少配速……久而久之,曬跑量,拼速度,追求更快的日常跑步配速就成了跑圈中不那麼健康的風氣。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 跑步速度太慢?這些簡單動作可以幫你大幅提升配速
    跑步,是一項很簡單的運動,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會跑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跑步隊伍之中,男女老少均有,剛開始幾乎都是一個水平的跑步,久而久之,每個人的跑步水平就拉開距離了,拉開距離無疑是兩個方面,一是跑步配速,而是跑量,那麼,如何提高跑步配速呢?
  • 盲目追求配速?跑得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間歇訓練間歇跑是一種間斷、短時間、高強度、爆發式的跑步方式,要求跑者先快速衝刺跑20秒後休息10秒鐘,再接著衝刺20秒,如此重複8組,總時長4分鐘。通常間歇跑採用競技跑的配速甚至是更快的配速進行訓練,簡單說就是需要你拼盡全力去跑,以此將你的跑步表現提升到更高的水準。
  •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採用配速的原因在於,在日常跑步或一般的長跑比賽中,跑者的跑步距離一般是固定的,以公裡或英裡為單位,用配速來描述快慢可以讓跑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跑完1公裡/英裡的距離,從而來估算跑完全程所需的時間。比如一個人跑10公裡用了1小時5分鐘,那麼他的平均配速就是6分30秒,也可以省略單位記為配速630。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為什麼跑步時配速總不如別人?原因或許很意外,和強壯體格有關
    一般來說,即便是長期跑步的人,在配速上體格健壯的人要慢於體型清瘦的人。有這樣一個生活例子,登上海拔5000米以上氧氣稀薄的高山,體格健壯者比清瘦者更易缺氧,原因就是前者在相同時間內的需氧量更大。跑步也是如此,一跑步就喘,表現出來的就是配速很難提高,心率還快,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3種情形,配速慢就非體格健壯者莫屬了。
  • 簡單的訓練方法,卻提升了最佳配速!
    其中,D隊一位隊員在沒有盡全力的情況下跑出4分34秒的配速,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25公裡最佳配速。 接下來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和大家聊一聊,大眾跑友提升「配速」,靠什麼? 運動基礎—— 該隊員從2018年9月份開始學習跑步,此前沒有任何運動基礎,跑步初期距離為5公裡,配速7分左右。目前全馬最好成績:2019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跑出的3小時58分。
  • 如何提高跑步配速,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想提高跑步時平均配速,其實並不是特別難的事,只要堅持鍛鍊,大多數人都能逐步提高。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比如提高配速到4分,甚至更高,就需要進行專門鍛鍊。在整個跑步過程中,如果是平時跑步,起步階段配速通常較慢,途中跑配速基本固定,在最後階段要看個人體力和對成績要求是否夠高,再決定是否加速或繼續保持固定速度。下面介紹一下如何提高跑步時的配速。
  • 入門跑者,如何找到合適的配速?附跑者配速等級表
    這裡有一些針對入門跑者的一些小技巧,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速。來自美國的專業跑步教練安德魯·卡斯託給大家提供了一些秘密的小建議,能夠讓你快速找到合適的配速,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別被「跑步很簡單」之談所蒙蔽。跑步,不僅要用腿,更要用腦。低著頭傻跑無濟於事,懂得在日常訓練與比賽中摸索規律,反覆試煉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配速,才是提升跑步實力和PB突破的命門。
  • 淺析影響跑步配速的幾大因素,以及應對方案
    跑步,看似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是要跟成績扯上關係的話,簡單的行為就變得不簡單了,筆者之前對跑步的研究其實並不算多,但是隨著團隊裡跑馬學員的增多,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各階段跑友的訓練配速標準,讓大家有更明確的跑步計劃可以借鑑。
  • 幾個你關心的關於跑步配速問題
    通常來說,人學會走以後,就會嘗試跑,而且很快也學會跑了,但是,配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它是一種技能,必須通過練習來獲得。所以,如果要參加跑步比賽,那麼在比賽前你必須了解以目標速度跑時腿、身體和大腦的感覺。
  • 夏天跑步應該怎樣練?關注你的心率,而非配速
    那麼,為什麼夏天跑步配速會下降,心率反而會升高呢?配速下降多少在合理範圍?夏天跑步到底該怎麼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夏天跑步,心率容易高?不論是平時訓練還是馬拉松比賽,5—15℃是快速跑步的理想氣溫,所以冬天長距離跑步時反而容易興奮,夏季高溫的環境對跑者的影響比低溫要大得多。現在夏天二三十度的氣溫下跑步,再加上溼度普遍偏高,按照之前相同的配速跑,你就會發現心率升高了不少,越跑越累汗流浹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如何通過步幅與步頻提高跑步配速
    不用擔心,我們也有同樣的擔心,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擔心。無論你對跑步多有經驗,總有辦法提高跑步配速並更快地移動雙腿。除非...你看起來像這些傢伙如何提高跑步配速跑步----逐漸彈起腳步,以便雙腳在每一步中都暫時離開地面。競速跑----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的競爭,本質上都是關於在短時間內從A到B的過程。
  • 跑步強度三要素:配速、心跳、運動自覺強度
    常見又方便的跑步運動強度有三種,也就是(1)配速、(2)心率法、以及(3)運動自覺強度。配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跑步強度表示法,因為「比賽比的是速度,而不是比心跳,更也不是比誰跑得比較累、比較喘」。 然而配速法最大的問題是,它沒有考慮到不同程度跑者的基本體力,例如新手跑 6 分速可能已經喘到完全說不出話,而國家級馬拉松選手跑 4 分速也許還可以邊跑邊聊天。
  • 跑步配速,是你的心態!
    跑步配速就是指每跑1公裡所需時間,按照不同的配速跑步可以體現相對應的心情。不行可以試試!10分配速是逛街,9分配速是散步,8分配速是休閒,7分配速是療傷,6分配速是養生,5分配速是達人,4分配速是科班,3分配速是冠軍,2分配速是畜生,1分配速是機車。
  • 都是速度指標,為何跑步用「配速」而非「時速」?3個原因講明白
    有一個網友給我留言,問了一個看似超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跑步鍛鍊者都喜歡用「配速」的概念,而不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時速」?說真的,以前御行君還真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不思考,好像「配速」就是「配速」,大家都這麼用了,還有什麼為什麼的。就像有人叫「張三」一樣,父母起的這個名字,沒有為什麼。但事實上的原因卻並非如此,起名有意涵,跑步用「配速」也有其內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