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水入疆到底是什麼工程?中國還未動工,印度就不答應了

2020-12-17 3D看個球

南水北調是我國最知名的世界級工程,截止到今年6月,超6000萬人口受益於此,極大緩解了北方缺水的窘境。事實上,全球能夠完成這項工程的國家寥寥無幾,無論是龐大的資金還是工程的複雜程度,都足以勸退世人。

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

首先看看這幾張圖片

相信不少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城市化地區還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區,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古今中外,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演化的基本制約因素,西北地區之所以難以得到較大的發展,主要限制性因素就是缺水,而新疆就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作為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要多4萬平方公裡。

可是人口僅僅只有2523.22萬人,當地的經濟發展十分薄弱,其根本原因就是之前咱們提到過的水資源問題,而且非常尷尬的是,從整體上看,新疆又不是最缺水的地方,北有阿爾泰山脈,中間有天山,南邊有西藏高原,東部有青海高原,西邊更是雪山延綿不絕。

按常理來說水資源就算不富裕,但是至少也不會落得個缺水的境地,只可惜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水源距離新疆最需要水的地方相隔甚遠,傳統引水模式都很難將水引到需要的地方。

第一,受地質地形限制,開挖明渠隧道工程量巨大,而且即使開挖了明渠,活躍的地質運動也會對溝渠造成致命的損害。

第二,溝渠不可避免的要經過滑坡碎石流沙地區,隨時都會將溝渠掩埋報廢。

第三,明渠的滲漏和蒸發量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新疆的乾旱和大風,都是不能忽視的因素。

而藏水入疆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新疆缺水這個難題,目前方案中的路線是,串雅魯藏布江 怒江 瀾滄江 雅礱江 金沙江等。將2000億方的水注入黃河,經青海湖 岱海調蓄,輸水至新疆 甘肅 寧夏 內蒙古及晉 陝 冀 京 津等地。

這條人工河流,除了有幾百公裡的一小部分藉助自然河流外,絕大部分是要通過人工水渠引流,整個河流全長達到6800多公裡,整體落差為1200米,總投資可能將超過1萬億人民幣,為三峽工程投資總額的五倍。

如果實施的話,就相當於人工再造一條長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一項工程,藏水入疆計劃假如能夠成功實施,乾旱了幾千年的中國西北地區,將一舉走出荒漠困境,大片可改造的沙漠或將變成綠洲,亙古的戈壁荒灘也將會成為中國最遼闊的糧倉,新疆也會迎來一次人口大爆發。根據預估,新疆因此最少可生活2億人以上。

當然,由於工程過於龐大,需要的資金數量和難度過高,這項計劃還停留在設想和提案階段,畢竟如果真的要實施,要考慮的困難除了在建設施工方面,還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投入產出的經濟合理性。

不過我們這還沒開始動手呢,我們的老鄰居印度就坐不住了,之前說到過,我們的藏水入疆工程將會利用到雅魯藏布江,而雅魯藏布江是一條國際河流,印度和孟加拉國都受益於這條河流,更是印度東部幾個邦的主要水資源來源。

所以印度專家以及部分印度民眾,對於我們的這一偉大工程表示出了強烈擔憂,擔心中國對於雅魯藏布江水資源的利用,會影響到他們的供水問題。

這在三弟看來,簡直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首先既然雅魯藏布江是國際河流,那麼途徑的幾個國家都有使用的權利,更何況印度在恆河 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上遊,大量修建水壩,大量調水灌溉,導致牴觸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用水出現很大問題,這時候怎麼不見他們有誰站出來發聲呢?

不過也稍微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要是我們將雅魯藏布江中的河水大量引用,那麼位於下遊地區的印度,不僅將會工業用水匱乏,就連日常農業和生活用水都成了問題,但是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大國的擔當和責任,印度人所擔心的這些事情,肯定都在我們的考慮之內。

在實際建工的時候也會做相應的調整,而且我們還沒有確定一定會啟動藏水入疆計劃,他們也不必如此多慮。

在不少人眼中,我們一直都是基建狂魔的形象,在基建領域創造了無數世界紀錄,獲得過的成就和榮譽更是數不勝數,即使是在過去幾十年中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依舊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外國一片唱衰的論潮聲中,我們走出了自己的自信,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如今不管是哪個國家,都要承認我們已經成長為了世界強國,科技 軍事 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對於外國人而言,藏水入疆工程是個遙不可及的夢,可是對於我們而言,這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又一個挑戰罷了!

相關焦點

  • 雅魯藏布「藏水入疆」工程世界第一,俄媒刊發最新報導
    文|鐵血君今日的俄衛星通訊社刊發消息,稱一項長達1000公裡的「藏水入疆」隧道有望幾年內動工,那裡的專家和學者正在測試,而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那就是雲南省在建的600公裡隧道。世界上最長的地下供水工程位於美國紐約,長137公裡。「藏水入疆」將打破多項世界紀錄。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依靠自己的智慧挖出了一條超級大運河,也就是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改變了中國南北的歷史;而就是六十多年以前,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更是改變了北方缺水的困境。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中國一直都在努力,也一直都在進步!
  • "藏水入疆"的前世今生!
    一、百度百科關於藏水入疆的定義藏水入疆工程方案詳見新大西線。藏水入疆工程方案通過聯通中國西部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香日德河、格爾木河、那仁郭勒河、鐵木裡克河和米蘭河流域的各水系的水資源形成水網,調度和配置水網水資源的水利水電工程。
  • 藏水入疆,一個偽科學的騙局
    前一段所謂「藏水入疆」工程炒得人聲鼎沸,好像真的就要開始了似的。什麼亞投行、雷霆啟動、印度炸窩……永久性地解決中華民族吃飯問題的偉大工程!
  • 「藏水入疆」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國家水利部2015年就回應:未做任何規劃
    但沒用,這條假新聞仍然在發酵,在傳播,什麼亞投行、雷霆啟動、印度炸窩……永久性地解決中華民族吃飯問題的偉大工程!人類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改造自然的偉大工程!我想大概三點,一是愛國心切,太希望中國西部這個沒用的大沙漠忽然變成良田,如果能實現,中國豈不是一夜暴富了?能產多少糧棉?和多少就業崗位?所有問題全解決了。二是自大狂,覺得中國現在有的是錢,技術太強大了,沒有幹不了的事。三是腦子進水,太缺乏基本常識。  其實現在這個藏水入疆並非什麼新鮮貨色,而是抄襲十幾年前一位叫郭開的所謂「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
  • 藏水入疆--人類發展史上前無古人的改造自然的偉大工程
    藏水入疆工程的意義「藏水入疆工程」所解決的主要為生產用水、生態用水,對發展當地經濟、改善我國西北生態環境、加強民族團結,富國強邊意義重大。因此,藏水入疆工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遠大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綜合效益,必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國防安全、生態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 藏水入疆可行!
    王光謙院士提出的「藏水入疆」調水新方案,無論是經濟性、環保性和可行性,都優於大西線調水工程,同時還將給中國遠距離調水工程帶來理念上的新革命。同時,以往民間呼聲甚高的東水西調工程也有希望走進國家有關部門的論證決策新視線。狹義的東水西調工程是從通天河引水,經柴達木盆地邊緣、穿越阿爾金山脈,進入我國最乾旱的塔裡木盆地若羌縣及和田等地區,實際上也是藏水入疆的一個分支。廣義的東水西調工程則是將低成本淡化的渤海水長途輸送至內蒙、甘肅、寧夏以及新疆等缺水地區。
  • 國家有沒有批准建設藏水入疆工程?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藏水入疆工程,顧名思義就是指將水資源豐富、有著世界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的水,通過工程手段,引到我國新疆這片乾旱少雨、佔中國面積1/6的西北缺水區。使得乾旱的沙漠變成新的塞上江南。那麼這項引藏濟疆工程既然如此的美好,具體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吶?測量。
  • 中國未來的4大超級工程:第三個將頂替美國,第四個是藏水入疆!
    舉報   現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並且我們國家的建設也是日新月異,有許多超級大工程的建設
  • 【原創】中國藏水入疆綜合性基礎工程
    第一大水源是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海拔2900米,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到達八一鎮是海拔2700米,在八一鎮地面上建立水渠,把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90%的水引到八一鎮段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第二大水源是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海拔是3500米左右,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到達拉薩市的海拔是2600米,把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水引到拉薩市段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
  • 藏水入疆近十年沒戲,看看什麼原因
    看到網絡上最近再次熱炒藏水入疆的紅旗河工程,可以明確地說,最近十年沒有可能,就如同當年的引渤入疆工程一樣,只是專家提議、民眾附和的一種設想罷了。其一、工程太過於龐大,雖然在技術上是完全沒問題的,但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造成不可估量和無法挽回的損失,國家不會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其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大範圍地進行水量調動勢必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最終結果反而弊大於利。其三、西藏並無太多水可調,而調來的水經沿途損耗和蒸發對廣袤的新疆也許只是杯水車薪,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 中國藏水入疆綜合性基礎工程
    第一大水源是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海拔2900米,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到達八一鎮是海拔2700米,在八一鎮地面上建立水渠,把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90%的水引到八一鎮段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第二大水源是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海拔是3500米左右,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到達拉薩市的海拔是2600米,把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水引到拉薩市段藏水入疆工程主幹道
  • 網友回答:「藏水入疆」震撼世界的工程和「萬裡長城」那個宏大!
    萬裡長城雖然工程浩大,但畢竟只是的險峻的山上修個比較長的牆,從長城的體量來看,長度萬裡,但寬度和高度並不算太高太寬,從工程技術來講,長城有土牆和磚牆,一般根據地理條件就地取材,只是長城有的地方地形差點,運輸困難,但還是人力可以克服的,所以才有了萬裡長城這一偉大建築。
  • 雅魯藏布江可做「大文章」,超級大壩和藏水入疆有何戰略意義?
    文|鐵血君俄新網:世界最長藏水入疆隧道正在測試文中寫到,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裡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引入新疆,使得沙漠適於耕種。專家兼記者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特意撰寫文章評述:藏水入疆隧道將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該隧道建成後,長度世界第一。建設者們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地質斷層。還有氣候條件惡劣,多山地形,海拔高度變化大,自然災害頻繁,導致項目成本非常高。當然好處是沙漠變綠洲,新疆的可持續開發。
  • 中國重啟140年大工程,規模不亞於5個三峽,調水我們是認真的!
    在現代水利工程中,長江三峽水利工程已經成為中國智慧向世界展示的又一張名片。三峽大壩從1994年開工建設,到2006年建設完成,在此期間內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它的建造克服了許多世界難題,現如今仍舊是超越金字塔的世界最大單體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然而當年修建三峽大壩的時候有多難,則是許多人不知道的,它可是明確中國兩三代人的努力,前後經歷了約十多載。
  • 藏水入疆丨西藏海拔那麼高, 把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到新疆治沙是否可行?
    藏水入疆起源於李伶寫的《西藏之水救中國》後來由郭開提出大西線引水工程共分3期計劃年引水2006億立方,每年引入黃河500億立方水,16年後黃河懸河變潮河永不斷流這就是雅黃工程,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朔瑪灘引水到天津是朔天運河工程,國家讓郭開九幾年帶過環境、地質、基建等專家入藏實地勘察初步制定了在何處建壩截水、在何處建引水渠線路,每個壩每個渠也做了初步預算,我在網上看過郭開講解工程的視頻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紅旗河工程是怎樣從西藏調水進入新疆?
  • 印度或將失去這條河的使用權,當地人:不要這樣
    眾所周知,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不過,中國的河湖地區分布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以至於有些地區水源充足,年年豐收,而有些地區受乾旱影響,寸早不生。
  • 紅旗河~藏水入疆-震撼世界的超級工程,改變新疆,改變中國(附視頻,規劃))
    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 從前,它被稱為謠言。甚至在2015年7月,水利部公開聲稱: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來自國內方方面面的專家都參與了這次會議,包括中科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南水北調總公司以及清華、北大等多家單位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會議就工程地質、地震、施工能力、工程設計、生態環境、水資源配置、經濟效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工程的關鍵在於地質。
  • 東六環9.2公裡入地工程破土動工
    工人在東六環隧道起點施工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聚焦副中心 高質量發展本報訊(記者 劉洋)京禮高速、延慶綜合交通換乘中心、東六環路改造工程、京哈高速、六環路立交節點工程……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北京將有一批重點工程在施或者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