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三楊」來到朝鮮戰場,重創美軍,立下大功

2021-01-08 話史前無例

隨著韓戰的爆發,解放軍著名的「三楊」也相繼來到戰場。

楊成武將軍

第一位來到朝鮮戰場的是楊成武將軍,當時被任命為志願軍第20兵團的司令員,參加了當時的夏季和秋季的防禦戰,在文登川一戰中,粉碎了美軍的新戰法,重創了當時的美軍第七師,而且還創造了最高的殲敵記錄,一時間楊成武將軍威名大震。

楊得志將軍

第二位來到朝鮮戰場的是楊得志將軍,當時被任命為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戰,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是楊得志將軍參與指揮的,當時在戰場上面和美軍激戰43天,反覆爭奪陣地59次,最終憑藉著頑強的意志打敗了美軍,讓世界都知道了中國志願軍的戰鬥力和意志力。

楊勇將軍

第三位來到朝鮮戰場的是楊勇將軍,當時被任命為第20兵團的司令員,最著名的就是指揮了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次大型戰役,金城戰役,將南朝鮮的軍隊打的七零八落,直接將韓軍打痛、打怕,也直接促進了停戰協議的籤訂。

這三位將軍文武雙全,不僅能衝鋒陷陣,也能在後方指揮戰鬥,他們是我們要永遠銘記的英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話史前無例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解放軍「三楊」之一的楊成武將軍,擊斃日軍阿部規秀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楊成武將軍一定不會陌生,他的很多戰鬥事跡都值得我們去銘記和頌揚,是解放軍著名的「三楊」之一。楊成武將軍,福建人,早年就加入了共產黨,在1935年5月,面對蔣介石部隊的圍追堵截,上級安排楊成武將軍率領第四團奪取瀘定橋,接到這個命令後,楊成武將軍立刻帶領士兵們連夜奔襲百公裡來到了,在國民黨部隊的百般阻攔下,終於拿下瀘定橋,為後來的紅軍部隊贏得了生還的機會。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我們先從朝鮮戰場上的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這支英雄部隊。面黃肌瘦的60軍收編的解放軍領導也不敢想,這支在臺兒莊戰役和長沙戰役中立下戰功的60軍,現在是這樣一個樣貌,這毫無疑問是被蔣介石拋棄在了長春。比起國民黨嫡系部隊的戰備精良,屬於地方派系的60軍,即使你立有戰功,但遺棄你時毫不手軟,這就是為什麼國民黨永遠贏不了共產黨的的原因。1948年10月17日,原國民黨滇系60軍在軍長曾澤生的帶領下在長春起義。起義後不久,改編為50軍的大部分軍官和士兵被送往了東北軍政大學學習。但是在學完一年畢業時,首長臨時改變分配方案,只有四分之一的學員回到了50軍擔任幹部。
  • 把地道戰和麻雀戰搬到朝鮮戰場 | 鐵在燒 023
    以下是對王外馬甲的採訪記錄——在鐵原戰役也可以說第五次戰役之後,整個朝鮮戰場志願軍態勢從進攻轉為防禦。我們首先回顧一下,在此後階段的戰爭中,朝鮮戰場有三支部隊特別有標誌性。這三個軍在進入朝鮮的時候——嚴格來說,在韓戰爆發之前並不是解放軍中赫赫有名的王牌軍,但是他們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王牌軍名聲,時間剛好就集中在五次戰役前後。
  • 志願軍「孤膽英雄」,孤身一人射殺30美軍,授特等功卻低調復員
    周德高1923年出生,家裡窮困潦倒沒能讀過書,很小時就來到農田裡幹活,之後還來到地主家裡打短工,長大後他被抓壯丁進入戰場上,積極和鬼子鬥爭,消滅了不少日寇。
  • 朝鮮戰場迪安少將被俘前瘦弱頹廢,三年後容光煥發,美軍不敢要了
    ,美軍在朝鮮戰場上被俘軍銜最高的軍官是少將——美軍第24步兵師師長威廉·費舍·迪安少將。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麥克阿瑟會把他們拉到朝鮮戰場歷練一番。 ,迪安和他的24師變成了倒黴的救火隊,離開日本溫暖的被窩,來到冰天雪地、炮聲隆隆的朝鮮戰場,1950年7月2日在釜山登陸的迪安少將接受韓國記者採訪時,將朝鮮軍稱呼為「農民軍」,「我很想嘗嘗平壤冷麵」。
  • 朝鮮戰場中美士兵有何不同?志願軍:人在陣地在,美軍:人在就好
    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樣具備這種堅強的作戰意志和敢於向強大美軍亮劍的精神,它有效地彌補了武器裝備及後勤補給等硬實力上的差距,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戰役的勝利。志願軍後勤補給線非常脆弱在朝鮮戰場上曾經有一件事給後來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的陳賡觸動很深,美軍軍長給一位師長下達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扼守某個陣地」,接任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將軍馬上將這句話勾銷
  • 朝鮮人民軍為何強悍?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這三個步兵師的官兵親身經歷抗戰和解放戰爭,實戰經驗相當豐富。其中,參加過抗聯和八路軍的朝軍老兵遊擊戰經驗豐富,洛東江戰役失敗後,這些「遊擊老兵」帶領部隊在38線以南打遊擊戰,保存了朝軍的部分有生力量。參加過四野的朝軍官兵攻堅戰、穿插戰和防禦戰經驗豐富,比如第156師的部分老兵就參加了遼瀋戰役中的黑山阻擊戰。在這些回國的朝鮮族官兵中,有2000多人立過大功,100多人被授予「戰鬥英雄」的稱號。
  • 他是東野2縱5師師長,東野戰鬥力最強,重創美軍第1師,授少將
    他是東野2縱5師師長,東野戰鬥力最強,重創美軍第1師,授少將解放戰爭中我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就是東北野戰軍了,從最北打到最南,立下赫赫戰功。而在東北野戰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2縱5師。他就是鍾偉,名氣非常大。5師戰鬥力強,肯定少不了猛將,除了師長鍾偉,參謀長汪洋也很厲害,是一位開國少將。第五師後來被改編,番號變成了第39軍116師,汪洋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師長,所以大家都認為汪洋就是下一個鍾偉。抗美援朝打響後,第39軍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作戰,汪洋率領116師成為了主力軍。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志願軍接連重創美軍「王牌」,兩戰殲敵5.1萬 1950年10月19日晚,就在彭德懷率先奔赴朝鮮戰場的同一天,朝鮮首都平壤陷落。 事實上,此時的麥克阿瑟也清楚,能夠給兵鋒正盛的美國「王牌」部隊以重創,自然不是已潰不成軍的朝鮮軍隊能夠做到的。然而,戰場上的一切,似乎沒有影響麥克阿瑟的自信。實力至上,這就是美國人的邏輯。是時,「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已達22萬,比第一次戰役增加了8萬。
  •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與哪些國家交過手,勝敗如何?
    韓戰可以講是我們的立國之戰,韓戰,在敵我力量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佔據絕對優勢情況下,被志願軍志願軍打的節節敗退,從鴨綠江一直趕到三八線附近,並且志願軍將戰線牢牢地穩固在三八線附近,最終「聯合國軍」以美國為首代表在《朝鮮停戰協議》上簽字,結束這場戰爭。
  • 解放軍打敗美軍的三三制戰術動作,到底有多厲害呢?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進行過幾次比較大的戰爭,其中抗美援朝戰爭對於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是一次艱難又重要的戰役。通過這次戰爭,中國軍隊揚名國際,世界各國都看到了中國軍人強大的戰鬥力和不屈的意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之後,我國才算真正在國際上站起來了,所以抗美援朝戰役也被稱為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 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中驚世駭俗的表現,世界又有著怎樣的評價?
    長津湖戰役——冰雪下的奇蹟參戰雙方: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美軍第10軍雙方兵力:中國軍隊投入15萬。美軍投入10萬。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韓戰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面臨的困難:第一、後勤保障不足。第9兵團原駐守在福建沿岸準備收復臺灣,後因為朝鮮戰場局勢變化,急掉入朝。
  • 朝鮮空戰中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冒充志願軍
    朝鮮戰場上,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軍戰鬥機,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明實力這麼強,為何要冒充志願軍呢?一、韓戰中方志願軍實力有限1950年6月開啟的韓戰,使多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倒在了他國異土上。
  • 黃石九旬抗美援朝老英雄龔方芝 擊落美軍戰機立下一等戰功
    70年前,黃石九旬抗美援朝老英雄龔方芝,擊落美軍戰機立下一等戰功。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朝鮮戰場上驕橫美軍的首次敗仗:師長瞎指揮
    韓戰爆發後,出於對自身軍事優勢的迷信,美軍認為朝鮮人民軍不敢與之交戰,這種盲目自信導致美軍史密斯特遣隊在烏山阻擊戰中「完敗」。它是美軍在韓戰中吃的第一場敗仗,不僅沒有達成戰術目標,還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
  • 脫胎於抗戰,軍中智慧結晶,解放軍獨創三三制戰術,美軍吃盡苦頭
    ▲電影中美軍炮轟硫磺島一幕自那之後,羨慕壓倒性炮火的人們開始迷信更強大的火力對於戰局的影響。這似乎是工業文明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量"而忽視"質"的一個典型表現。在軍事上,武器的破壞力越來越大,射程越來越遠,似乎真的能單憑這一點壓垮對手,所以人們才會片面形成如此的思維習慣。
  • 扛著棺材上戰場,打出一支「萬歲軍」……他們在朝鮮戰場拼出了名將...
    這時,戰士們才發現主要對手不是南朝鮮軍,而是黃頭髮、大鼻子、藍眼睛的美國士兵。「對我父親來說,雲山之戰本是他擔任軍長後指揮的第一場戰鬥,也是他在異國指揮的第一場戰鬥,意義已經很重大。得知對手是美軍後,這又成為他第一次指揮部隊與美軍作戰,於是他就更加決心要與敵人較量一番,全軍士氣也更加高漲。」吳皖平說。
  • 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韓戰的背後好像是中美主力決戰,那麼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呢?其實還是很強的,至少比當時的韓國軍隊強太多,因為朝鮮人民軍融合了日本、蘇聯、中國三大1軍事體系,戰鬥力不容小覷。韓戰初期一個多月就攻佔了大半個朝鮮半島,美國初期投入戰場的四個師完全不夠用,一直等到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被一分為二,才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 朝鮮戰場上,到底是誰在使用「人海戰術」?
    志願軍陣地上硝煙瀰漫。1984年10月,郭恩志隨同解放軍代表團訪問朝鮮,在平壤志願軍紀念館志願軍第63軍188師563團3營8連事跡展板前留影。朝鮮戰場上的美軍重型坦克無論是火力還是防護力,都優於志願軍的T34∕85型坦克。不過,215號坦克也暴露了自身方位,美軍報復的炮火如雨點般砸下來。
  • 援朝老兵一人擊殺400美軍,退伍後隱居33年,晚年因何欠債2400元
    01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的一場戰爭,解放軍意志之頑強、戰術之狡詐都給美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哪怕是美國大肆宣傳解放軍單純以「人海戰術」對抗美軍的虛假信息,也不過只是自欺欺人。這個人的名字鮮為人知,但他的戰績實在堪稱輝煌,他曾在朝鮮戰場上憑藉一己之力就殲滅400美軍,甚至用機槍打下過敵軍飛機,但在退伍後卻選擇隱姓埋名,隱居了33年。02蔣誠出生於1928年,其青少年時代在血與戰火中度過,這樣的磨礪也讓他產生了報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