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2020-12-14 騰訊網

說起韓戰,主要參戰國的說法不盡相同。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仁川登陸後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志願軍在打。但是在朝鮮的紀念館中,好像是朝鮮人民軍作為主力,志願軍只是輔助。韓國人感覺自己受到了侵略,美國人稱韓戰為被遺忘的戰爭,多數人根本不想提起這場美國建國以來唯一一次沒有獲勝的戰爭。

韓戰的背後好像是中美主力決戰,那麼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呢?其實還是很強的,至少比當時的韓國軍隊強太多,因為朝鮮人民軍融合了日本、蘇聯、中國三大1軍事體系,戰鬥力不容小覷。韓戰初期一個多月就攻佔了大半個朝鮮半島,美國初期投入戰場的四個師完全不夠用,一直等到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被一分為二,才失去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日本殖民時代,日本在朝鮮實行義務兵役制,大量的朝鮮人被迫接受軍事訓練,為日本的侵略戰爭服務。先後有20多萬朝鮮士兵被日本徵召,16歲以上的朝鮮男子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後來的朝鮮人民軍也有保留類似日本軍隊的編制。

朝鮮當局以蘇聯為師,不僅派軍事人員去蘇聯學習,韓戰中蘇聯還派遣三千多名軍事顧問,為朝鮮訓練官兵、出謀劃策。韓戰開始前,蘇聯向朝鮮運送了包括飛機、坦克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以至於朝鮮人民軍在戰爭初期如入無人之境,韓國軍隊被打得落花流水。

朝鮮被日本佔領之後就有不少朝鮮人逃到中國來,很多人加入了東北抗日聯軍及後來的野戰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貢獻了力量。當朝鮮準備完成統一的時候,中國從精銳的第四野戰軍中抽調了三個朝鮮族師五萬多人加入了朝鮮人民軍,這些官兵好好指揮將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可惜朝鮮人民軍採取的是蘇聯式軍事思想,依靠陸軍、空軍協同,一個個陣地穩步推進,雖然將韓國軍隊壓縮在釜山一線,但是平推的戰損更大,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卻更少。仁川登陸前,朝鮮人民軍消滅了美軍6000多人、韓軍7萬多人,自身傷亡5萬多人。朝鮮人民軍不宣而戰,但是平推的戰法沒有發揮出奇襲的效果。

志願軍入朝之後,戰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運動迂迴圍殲戰成為前兩次戰役的主題。中國的軍事理論講究在減少戰損的基礎上出其不意,儘量避免陣地攻堅戰。剛入朝的志願軍沒有飛機、坦克重武器,北撤途中的朝鮮人民軍看到是比較失望和擔心的,但是前兩次戰役的勝利讓他們看到了志願軍的實力,就連美國人也說,中國軍隊如果有現代化的裝備,聯合國軍早就被趕下海了。

儘管志願軍後來接管了戰場,但朝鮮人民軍仍然能夠獨當一面,面對美軍絲毫不落下風,著名的「血染嶺」便是從四野抽調的朝鮮師。總體來說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很強,只不過蘇聯的打法並不適合朝鮮人民軍。很多人說朝鮮人民軍是換了衣服的解放軍,實際上朝鮮人民軍是一支袖珍版的蘇聯紅軍。

最明顯的戰例就是漢城戰役,朝鮮人民軍在人數優勢、火力優勢、突然襲擊的情況下,三天才佔領漢城,而且還沒有全殲倉促應戰的韓國軍隊。很多陣地陷入了朝鮮士兵並不擅長的白刃戰,朝鮮人民軍在漢城戰役中傷亡6000多人,稱得上是戰損嚴重,原本突襲的閃電戰變成了攻堅大混戰。

若是解放軍指揮初期的漢城戰役,其結果大不一樣。首先運動包抄將漢城之敵團團圍住,之後利用「同根同源」的喊話讓一部分守軍起義,之後利用優勢火力壓制,迫使部分守軍投降,對最後的頑抗之敵就地殲滅。原解放軍的第6師就利用奇襲全殲了開城的南朝鮮守軍,可見朝鮮人民軍雖然很強,但是缺乏適應韓戰的作戰思路,以至於未能發揮奇襲的效果。

其次北朝鮮對國內親日派和地主的清洗很不友好,北朝鮮人一旦與日本殖民者有過牽扯,則必死無疑。對於一個新生的人口不多的小國來說,應當爭取國內一切有利於統一的人。韓戰前的大清洗,將超過200萬北朝鮮人驅趕到三八線以南,他們對朝鮮人民軍的牴觸甚至超過了韓國軍隊。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不知道策反了多少軍隊,就連抗美援朝志願軍中也有不少的國軍起義部隊,而且屢立戰功。

因此雖然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很強,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發揮到極致!最後求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10萬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下,向韓軍邊防部隊展開進攻。僅用三天時間,朝軍就佔領了韓國首都漢城。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先勝後敗?
    自1946年起,蘇聯著手幫助北方建立人民軍,為他們培養了幾千名基層軍官及特種兵部隊,在人民軍每個師中均配備了數十名蘇聯顧問,幫助軍隊提高戰鬥力。蘇聯還向北方提供了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包括大批槍枝彈藥、飛機、T34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及運輸卡車等。在獲取蘇聯大量軍援的同時,北方領導人還多次向中國領導人請求人員支持。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打得非常艱難,那麼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說起韓戰,大部分國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而朝鮮的軍隊就只在前期南下之時兇猛,等仁川登陸之後的多數戰役都是志願軍在打。 但是如果去參觀過「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的人就會發現,在朝鮮人心裡多數戰爭都是朝鮮人民軍在打,而志願軍只是起個輔助作用。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中國志願軍入朝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戰鬥力如何?
    ——雨果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立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較為完備的武裝力量。蘇聯是大力支援北朝鮮武器裝備,從槍枝、火炮,到軍用卡車、坦克、飛機,是應有盡有,如北朝鮮就曾用40噸稀有金屬從蘇聯換回150輛T-34/85坦克和幾個師的裝備。
  • 韓戰中:人民軍先期攻勢如潮,美軍登陸仁川後態勢立變
    朝鮮人民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甚至都超出了參謀部門戰役規劃的預想,從側面印證了韓國軍隊戰鬥力的低下。從北向南推進過程中,朝鮮人民軍的攻勢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有美國空軍助戰的韓國軍隊則遭遇重創、節節敗退,完全被朝鮮人民軍吊打,大大出乎了關注韓戰進程的東西方陣營軍界高層的預料。
  • 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韓戰美軍炮兵營也使用105毫米的榴彈炮,不斷地在向北朝鮮人民軍的這兩輛坦克射擊。但是由於他們缺乏反坦克炮彈,所以沒有產生什麼效果。而第九師炮兵營的155毫米大口徑的榴彈炮,因為炮筒的位置太高,沒辦法調低到足以打擊北朝鮮人民軍坦克和火炮的高度。最後,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就佔領了美軍炮兵營的陣地。而美軍炮兵第九師營的陣地,也遭到了北朝鮮人民軍步兵的全力攻擊。
  • 背景板還是硬骨頭,韓戰中,韓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雖說不挑大梁,但朝軍和韓軍卻也不是擺設,既然是軍隊就有其戰鬥力,況且這是在他們自己國土上進行的一場殊死較量,從打仗動力方面來說也不成問題。 兩軍真實戰鬥力如何,關於朝軍小院之前已有寫過,今天來說一說韓軍。
  •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韓戰中,北朝鮮人民軍坦克部隊和南朝鮮反坦克力量的概述 1948年,北朝鮮第一支戰車部隊第15坦克團組建。它並非戰鬥部隊,只是負責培養裝甲兵人才,由蘇聯教官和部分中共東北野戰軍的坦克駕駛員進行教學訓練。
  • 韓戰前期,人民軍連戰連捷,為何釜山戰役兵敗前功盡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戰爭之初,人民軍奪取漢城,佔領大田,輕取木浦,攻克晉州。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將韓美聯軍逼退到釜山一帶,近90%的南韓領土被人民軍攻陷。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韓戰中如何準確預測美軍仁川登陸
    導語: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後路,南北夾擊,朝鮮戰勢立即逆轉。中國組建志願軍赴朝。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對美軍仁川登陸早有判斷。韓戰初期,本文作者雷英夫時刻關注戰爭走勢,認真研究美軍指揮官的特點,準確預測出美軍將在仁川登陸,為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 朝鮮人民軍三天拿下漢城,軍官感慨:多謝蘇中兩位老大哥出錢出人
    二戰後,蘇聯總結戰爭經驗,對T34又進行了改良,將主炮換成了八十五的線膛炮,裝甲厚度也增加到了90mm。這一來,T34更是蛻變成了一大殺器。在韓戰爆發之初,北朝鮮人民軍共裝備了T34坦克一百五十多輛,編成了一個獨立裝甲旅和一個獨立裝甲團,坦克駕駛員更是清一色從蘇聯回國的朝裔蘇聯人,他們參加過二戰中的蘇德戰爭,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其軍事素質能力甩韓軍雜牌軍隊八條街。
  • 朝鮮人民軍前期優勢明顯擊敗美軍,為何兵敗釜山?仁川登陸成轉折
    首先朝鮮人民軍的部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經過實戰的,有一些是關東軍的朝鮮族人,還有一些是蘇聯部隊的朝鮮人,當然也有一些四野部隊,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四野部隊中有幾個朝鮮族師,在得到上級的許可之後,他們最終歸到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序列,這些經歷過抗日戰爭或者解放戰爭,在真正戰鬥中優勢極其明顯。
  • 韓戰初期,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而在韓戰初期,鮮人民軍中還專門編得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獨立裝甲團,總計裝備了150輛T-34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支裝甲部隊中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從蘇聯回國的坦克兵,個個訓練有素,而且都在蘇德戰場中磨練出了非凡的身手,其戰鬥力驚人。
  • 朝鮮人民軍為何強悍?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從6月25日戰爭爆發,到7月底美韓聯軍退守釜山防線。在一個多月的戰鬥中,朝軍連續取得漢城戰役、水原戰役和大田戰役的勝利,差點佔領釜山,統一整個半島。朝軍殲滅韓軍60000多人,美軍6000多人。在韓戰初期,朝軍為何能迸發出超強的戰鬥力,差點把美軍上將沃克趕下大海呢?第一,兵員素質高。
  • 「神秘」的輕武器:朝鮮人民軍73式輕機槍
    由於和外界交流窗口很少,朝鮮人民軍一直帶著神秘色彩,這也包括他們使用的武器裝備,往往只能從朝鮮官方媒體報導中偶爾覽得它們的蹤影朝鮮人民軍訓練的照片。圖中這個頭頂誇張扇形彈匣的武器就是朝鮮人民軍制式輕機槍73式輕機槍(後續人民軍列裝了新一代的82式輕機槍,但外界極少能見其真容)訓練中的人民軍機槍手,可以看到73式輕機槍瞄具在左側,與經典的捷克ZB26、英國布倫式機槍相同,機槍表尺都已打開,應該在瞄準遠距離目標。 73式輕機槍設計定型於1973年,70年代後期開始裝備人民軍作戰部隊。
  • 韓戰:羞!美軍過招人民軍,首戰幾乎全軍覆沒,次戰師長被俘
    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爆發。3天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並繼續向南進軍。6月30日,人民軍一邊強渡漢江,一邊修復被麥克阿瑟下令炸毀了的鐵路橋,迅速攻克了水原。7月5日,在進軍平澤的方向,人民軍在漢城以南約50公裡處的烏山地帶與美軍初次遭遇。
  • 韓戰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
    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了。「難道他們還想打仗?不可能。這樣的情況打不了戰爭」美國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依然參戰了。並且在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中重新的將戰線推回了三八線。這次戰役,毫無疑問的刷新了全世界對中國共產黨及其志願軍的看法。在以往的白人世界看來。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