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志願軍入朝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戰鬥力如何?

2020-12-22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

當時,朝鮮半島南北分立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較為完備的武裝力量。蘇聯是大力支援北朝鮮武器裝備,從槍枝、火炮,到軍用卡車、坦克、飛機,是應有盡有,如北朝鮮就曾用40噸稀有金屬從蘇聯換回150輛T-34/85坦克和幾個師的裝備。

而我國則是將境內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三支精銳朝鮮師悉數交由北朝鮮,編入朝鮮人民軍。1949年4月28日,朝鮮派勞動黨派政治局委員金一向我國請求將朝鮮族部隊移交朝鮮,對於朝鮮的請求,毛主席當即回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有三個朝鮮師,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師可以隨時移交朝鮮,另一個師因正在參加解放戰爭,待戰鬥結束後再移交朝鮮。

7月20日,一六四師離開長春,經會寧抵達朝鮮的羅南,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二軍團第五步兵師,轄第10、11、12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原一六四師副師長金昌德少將任師長。25日,一六六師從瀋陽經由新義州進入安州,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六步兵師,轄13、14、15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原一六六師政治委員方虎山任師長。

之後,解放戰爭結束,經過準備,在鄭州,我軍將全軍1.4萬餘名朝鮮士兵集合完畢,在1950年3月中旬,將其整編為獨立十五師、一個團和一個獨立大隊。獨立十五師進入朝鮮後,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十二師,第30、31、32步兵聯隊和1個炮兵聯隊,由全宇任師長。由朝鮮士兵改編的一個團進入朝鮮後,成為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第四步兵師第十八步兵聯隊。

除此,因朝鮮初立,國內百廢待興,所以是嚴重缺乏軍事人才,由此當時朝鮮人民軍師旅長以上幹部,幾乎都出身於原東北抗聯和延安義勇軍。

就在中國和蘇聯兩個強國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建立起一支戰鬥力較為強悍的準現代化軍隊。

而在這場戰爭中,朝鮮軍就憑藉著這支部隊,曾在3個月的時間內解放朝鮮半島92%的土地,以劣勢兵力重創美韓聯軍,打得美韓聯軍優勢兵力是節節敗退,堪稱強悍。

那在韓戰時期,朝鮮人民軍到底有多強悍呢?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韓戰爆發。

戰爭爆發之初,因韓國未及時反應,很多軍隊猝不及防下,都未進入到戰備狀態,所以在朝鮮軍以T-34/85坦克為先導,執行閃擊戰時,當天就突破倉洞防線,次日就突破彌阿里防線。28日就擊潰韓軍主力部隊,進抵韓首都漢城。佔領漢城不久,朝鮮軍就乘勝追擊,繼續向南推進,將韓國軍隊壓縮至釜山環形防禦圈內。6月30號,朝鮮人民軍發動水原戰役,在7月初於烏山擊潰韓國軍隊和美軍先頭部隊史密斯特遣隊,解放水原城。

緊接著又發動大田戰役,朝鮮人民軍第3、4師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開始向大田方向前進。於7日在天安附近對陣美軍24師34團,朝鮮軍採用快打快衝的戰術,不到一日就擊潰了美軍34團,34團團長馬丁上校陣亡,朝鮮軍攻克天安。10日,朝鮮人民軍又相繼擊潰美21團1營和3營,並擊毀7輛美軍M24坦克,突破車嶺防線。

12日,朝鮮軍佔領烏致院,前鋒直抵錦江。14日拂曉,朝鮮軍又擊潰美34團,正面突破公州。16日凌晨,朝鮮軍又偷渡錦江,佔領鳳巖裡,切斷了美19團的退路,經過一天激戰,美19團全軍潰散,美韓聯軍精心經營的錦江防線也隨之崩潰。20日,美軍24師被朝鮮人民軍徹底包圍在大田地區,並於當日擊潰美第24師主力,俘虜24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

此後,在朝鮮人民軍的猛烈進攻下,美韓聯軍被迫收縮戰線,全力固守大邱至釜山的防線,朝鮮軍得以解放了朝鮮南部90%的領土和92%的人口。

但是,朝鮮的底蘊實在是比不上美國,且武器裝備較美軍也相差的實在太大,最初朝鮮軍憑藉著出其不意的進攻,殺得美軍是潰不成軍。可是,隨著美軍主力登陸仁川,後續海陸空力量的相繼到來,加之朝鮮軍戰線的拉長,又不具備海空優勢,在美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狂轟濫炸下,朝鮮人民軍漸漸不支,損失也越來越大。

以我軍支援朝鮮的三個師為例。

由164師改編的朝鮮第5步兵師在沿東海岸南下,佔領江陵後,就遭到美海軍艦炮的猛烈轟擊,猝不及防下,164師損失慘重。之後,164師又在9月下旬美國仁川登陸後敗退,最終全師僅剩下3000餘人。由166師改編的人民軍第6步兵師,在進攻馬山時遭遇美軍第25師的頑強抵抗,25師在美軍空軍的支援下,頑強的抵擋住了166師一個多月的進攻,166師撤退時損失過半。由獨立15師改編的朝鮮第12步兵師,在輪番的進攻下,至7月攻佔安東時,15師兵力已損失過半。

可以說,自麥克阿瑟登陸仁川之後,在聯合國軍與韓軍的聯合進攻下,在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實力本就弱於美軍的朝鮮軍開始節節敗退,被迫北撤,損失慘重。

不過,這時的朝鮮軍還是保持著幾分戰鬥力。比如9月15日美軍仁川登陸後,為掩護主力北撤,朝鮮民族保衛相崔庸健指揮不足兩萬朝鮮軍,就硬是阻擋住美軍13天的進攻,直到9月28日美軍才又重新佔領了漢城,要知道仁川距離漢城只有數十公裡,按照正常速度,美軍眨眼就能到,可是不足兩萬的朝鮮軍居然硬生生讓數萬美軍13天的不得寸進半步。

再比如在保衛漢城的戰鬥中,在極其劣勢的情況下,朝鮮守軍15團也是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負責攻擊漢城的美陸戰1師,就被朝15團擊殺300餘人。除此,據美軍國防部的統計,從1950年6月至10月底,美軍在朝鮮半島共陣亡8400餘人,其中6月陣亡31人,7月陣亡2875人,8月陣亡1754人,9月陣亡3354人,10月陣亡426人。

而據記載,我國志願軍入朝後,首次與美軍交火的日期是在1950年11月1日,也就是美軍這8400餘人的戰損,都是朝鮮軍單獨取得的戰果。由上可知,這時朝鮮軍的戰鬥力還是有的,不說強悍,但絕對不差。

此後,朝鮮軍雖然因損失跟不上補充,被迫開始大量向民眾強行徵召士兵,甚至出現了許多娃娃兵,繼而導致朝鮮軍戰鬥力銳減,但是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又逐漸的恢復了往昔的一絲戰鬥力,先是我軍負責朝鮮軍人員的訓練,蘇聯負責裝備的援助。因此,在1951年第五次戰役之前,朝鮮軍的規模又逐漸擴大到29萬餘人,且多數都是訓練有素的士兵。

靠著由我軍訓練的士兵,及蘇聯支援的武器裝備,朝鮮軍又在1951年之後,在大缽盆地和雪嶽山區相繼重創了美軍,

據美軍國防部的統計,美軍與朝軍在1951年8月的「血嶺戰鬥」中美軍陣亡341人;9月的「傷心嶺」戰鬥中陣亡616人,這些戰損皆是朝鮮軍獨立取得的戰果。

由上可知,韓戰後期,朝鮮軍的戰鬥力雖不似前期那麼強悍,但也不算弱,還是頗有戰鬥力的。

總得說,在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表現並不賴,雖不如志願軍,但也算是一支強軍,至少見到聯合國軍不慫,還能給聯合國軍造成不小的戰損,而對於韓軍,朝鮮軍更是呈現出壓倒的實力,輕易就可將其擊敗。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打得非常艱難,那麼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這幾乎就是完全相反的印象,那麼今天不去討論政治那些其他的,單純的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說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根據美國官方的數據,從1950年6月至10月底,美軍共陣亡了8400餘人,結合志願軍入朝的時間來看,這些陣亡基本上是朝鮮人民軍造成的。
  • 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說起韓戰,主要參戰國的說法不盡相同。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仁川登陸後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志願軍在打。但是在朝鮮的紀念館中,好像是朝鮮人民軍作為主力,志願軍只是輔助。韓國人感覺自己受到了侵略,美國人稱韓戰為被遺忘的戰爭,多數人根本不想提起這場美國建國以來唯一一次沒有獲勝的戰爭。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26萬志願軍入朝,金日成要求統一指揮,彭老總:朝鮮指揮異常幼稚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國內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韓戰爆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內也在積極準備出國應戰。針對這一問題,中央的眾多領導開會討論,最終的結果就是彭老總帶兵入朝作戰。在會議上,彭老總表示支持中央的決定,他覺著「遲打不如早打」。雖然現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如果打贏了就彰顯了中國的國威,打輸了也就是晚建設幾年的問題。
  • 志願軍入朝前朝鮮人民軍有多慘,兵敗如山倒,完全喪失抵抗能力
    9月21日,美軍在仁川登陸的消息在釜山前線正在激戰的朝鮮人民軍中傳開,在南朝鮮補充到部隊的新兵首先動搖了,他們紛紛放棄了戰鬥而逃跑,至此,全身血液即將流幹的朝鮮人民軍主力也轟然倒地,終於全線崩潰,一萬多人死傷,一萬多人走進了美軍戰俘營,連曾任二軍團作戰部長、年僅28歲的李學九上校也被俘虜了。人民軍損失極為嚴重,總參謀長姜健也因為遇到空襲而犧牲。
  • 45萬志願軍援朝,金日成仍拒交7萬人民軍指揮權:先請示蘇聯
    志願軍入朝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如何與朝鮮人民軍協同作戰,即由誰來統一指揮中朝軍隊?在今天看來,志願軍不論兵員、作戰經驗還是戰鬥力都要強過人民軍,理所當然由中方統一指揮。然而由於中蘇朝之間的微妙關係,軍隊統一指揮權的問題被擱置了相當長的時間後,才由史達林拍板,統一三方意見。這期間還發生過人民軍誤擊志願軍事件,這些都是血的教訓。
  • 志願軍剛入朝,金日成:中朝軍隊,統歸我指揮,彭老總如何回應?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也是對於友邦朝鮮的援救之戰,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70周年,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仍在鼓舞著中朝兩國人民。本來韓戰只是朝鮮國內的一場內戰,但美軍的暴力幹涉讓中國人民不得不參與了這場戰爭。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背景板還是硬骨頭,韓戰中,韓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雖說不挑大梁,但朝軍和韓軍卻也不是擺設,既然是軍隊就有其戰鬥力,況且這是在他們自己國土上進行的一場殊死較量,從打仗動力方面來說也不成問題。 兩軍真實戰鬥力如何,關於朝軍小院之前已有寫過,今天來說一說韓軍。
  • 史達林出爾反爾不派空軍支援志願軍,真的是看不上我軍戰鬥力嗎?
    而此時的朝鮮人民軍卻如同強弩之末,再也無法和聯合國軍勢均力敵的戰鬥力了,他們一路敗退,半島形勢急轉而下。 那麼讓史達林出爾反爾的理由又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看不上我軍的戰鬥力嗎?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可是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呢,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 26萬志願軍剛入朝,金日成便要求彭德懷:中朝軍隊,統歸我指揮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帶領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先期入朝的志願軍共有四個軍,分別是第38、第39、第40和第42軍,共26萬餘人。同時,還有50軍和66軍作為預備隊。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是中朝兩國並肩作戰,絕非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獨角戲,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也必不可少。而這,就涉及到統一指揮的問題。
  • 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6個軍首批入朝,哪個軍兵力最盛?
    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的一番驚天豪賭——美軍從仁川登陸,一舉改變了之前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連戰連捷的戰局,「聯合國軍」隨即一路北進。麥克阿瑟無視參謀長聯席會議9月底給他劃定的「克制線」,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兵鋒直指鴨綠江。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在綜合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朝鮮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朝鮮只需要打閃電戰,在美國還沒完全布防之前,將南部一舉拿下,再加上中國蘇聯的支持,美國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出兵。所以,朝鮮自從南北分治以來,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那麼,朝鮮人民軍為何會在戰爭初期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呢?除了朝軍官兵實戰經驗比韓軍多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朝鮮人民軍的武器裝備超過韓國軍隊。而且,朝鮮人民軍的武器對韓軍形成了壓倒性的態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朝鮮人民軍三天拿下漢城,軍官感慨:多謝蘇中兩位老大哥出錢出人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僅僅只用了三天,北朝鮮人民軍就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南韓首都漢城(現首爾)。這一消息之震撼,讓本來淡定旁觀的美國也坐不住了,很快就做出了出兵朝鮮武力幹預的決定,也就有了後來中國志願軍的抗美援朝。
  •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單兵輕武器:前期雜牌萬國造,後期統一蘇械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朝鮮軍隊憑武器和人數的優勢迅速擊潰韓國軍隊,很快解放了80%的南朝鮮國土,但由於美國軍隊介入,聯合國軍切斷了朝鮮人民軍後方補給供應線,導致人民軍全線潰退。隨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了三八線,我國政府在接到朝鮮政府出兵請求後決定抗美援朝。
  • 美軍被志願軍打慘,克拉克:我是第一個在失敗協議籤字的美國將軍
    韓戰是美軍永遠的痛,這場戰爭讓美國發現了除蘇聯之外的一個強大的敵人,麥克阿瑟將軍一生戰功卓著,可謂是世界名將,但是在朝鮮戰場上卻失去了將星光輝,被志願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麥克阿瑟曾經發表了一個臭名昭著的聖誕節宣言,聲稱這場戰爭在聖誕節之前就可以結束,只要把敵人趕到鴨綠江邊就放孩子們回去
  • 朝鮮人民軍前期優勢明顯擊敗美軍,為何兵敗釜山?仁川登陸成轉折
    節節敗退的南韓不得已尋求美軍的幫助,而早在戰爭初期美國方面就打算出兵,但是短時間內沒辦法召集那麼多的部隊,唯一臨近的便是日本方面的美軍,但是二戰結束後,這裡的美軍進行了裁撤,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上似乎不再像以前那麼極具優勢。
  • 「不能置之不理」中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因為這六個字嗎?
    在討論出兵朝鮮時,毛澤東說:「我們可以寫出百條千條理由不出兵,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抵住六個大字,就是『置之不理』。那麼。中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因為這六個字嗎?美國總統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晤時,曾談到中國會不會出兵朝鮮?麥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說:「中國軍隊在東北有30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