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2020-12-22 七叔的自留地

朝鮮人民軍輸就輸在沒有聽毛主席的話,當年毛主席曾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這個地方,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甚至局面會發生逆天反轉。

結果朝鮮還是沒聽,他們決定一口氣拿下釜山,完成朝鮮半島大一統。

韓戰其實是朝鮮在賭,他們賭的是美國不會支援韓國,或者說在美國全力支援韓國之前,朝鮮有信心一口氣收復南朝鮮,他們同樣賭的是即便這場仗打輸了,中蘇也不會坐視不理,至少維持在38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南北分治

朝鮮半島曾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前夕,美國跟蘇聯就朝鮮半島問題坐下來商量,最後決定以北緯38°為界,北部為朝鮮,由蘇聯扶持,南部為韓國,由美國扶持。

朝鮮半島的人民自從被日治以來,都渴望能完成大一統,結果二戰結束又來了個分家,當時就南北實力而言,朝鮮(北)無論工業、軍事等等,都遠超韓國一大截。

在綜合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朝鮮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朝鮮只需要打閃電戰,在美國還沒完全布防之前,將南部一舉拿下,再加上中國蘇聯的支持,美國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出兵。

所以,朝鮮自從南北分治以來,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韓戰爆發

1949年初,金日成其實就已經在謀劃武力大一統,他派出親信到訪我國,大意就是問「能不能把朝鮮族人員組成的幾個師交回給朝鮮?」

這其實就是四野的幾個朝鮮師,這批軍人在經歷過漫長的戰爭歲月後,早就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者之師,最後我方同意將幾個朝鮮師移交給朝鮮,總人數大概3.7萬人。

之後朝鮮又收回蘇軍中的朝鮮族人,並且花大代價採購了蘇聯一大批強力的軍事裝備及武器。

經歷過血與火錘鍊的勇者之師,再加上強大的武器裝備,當時朝鮮的軍事力量,確實足以傲視群雄。

再加上朝鮮本國常年打遊擊戰的一大批士兵,所以朝鮮對於武統朝鮮半島信心滿滿,唯一的變數就是「美國是否會支援韓國」或者「美國支援速度有多快」。

1950年6月25日,朝鮮大軍越過38線,向韓國發起總攻。

沒過幾天,朝鮮大軍就輕鬆佔領漢城(韓國首都),為了阻擋朝鮮大軍的進攻速度,韓國軍隊甚至不顧其他未撤離的軍民,直接炸毀了漢江大橋。

後來的江陵戰役、彌阿里戰役、漢江戰役、水原戰役等等,朝鮮人民軍完全就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贏得了勝利。

即便美軍倉促派軍隊參與了水原戰役也不頂用,最後美軍反而死傷慘重。

朝鮮人民軍已經意識到,美國打算幫助韓國,所以他們要在美國徹底援助韓國之前,一舉收復所有領土。

就這樣,朝鮮人民軍佔領了南韓90%以上的領土,最後只剩下釜山這一片。

此時,美軍開始全面介入,最後在釜山地區,依靠地形優勢建立起防禦工事。

眼看勝利在望,無奈美軍介入,朝鮮還是慢了一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時美軍防禦力量還不強,主動權仍然在朝鮮手中。

朝鮮人民軍敗北

其實自從美國介入的那一刻,朝鮮人民軍的局勢就很不樂觀了,因為不僅僅只有美國幫助韓國,還有其他15個國家,朝鮮人民軍面對的是整個聯合國軍,哪怕其他15國隨便出點軍隊,整合在一起,也夠朝鮮人民軍受的。

其實最關鍵的一環還是麥克阿瑟這位美軍遠東軍司令,如果打不開被朝鮮壓制的局面,聯合國軍也很難受。

所以麥克阿瑟就打算將支援大軍從仁川登陸,如果順利登陸,就能切斷朝鮮人民軍的補給路線,實現分割及反包圍。

如果支援大軍被朝鮮人民軍在仁川伏擊,就會嚴重打擊聯合國軍的士氣,可能聯合國軍會就此撤退,畢竟二戰剛打完,本國發展還來不及,誰都不想再死磕其他戰場。

當時朝鮮人民軍很著急,因為打了這麼久,士兵數量在不斷下降,蘇聯又沒有實際派兵支援,如果人民軍分散兵力去仁川駐防,首先一點就是,萬一聯合國軍不從仁川登陸,釜山這片兵力就會削減,到時候聯合國軍就會發起反擊。

不過當時毛主席分析完局勢之後,還是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但很可惜的是,朝鮮沒聽,所以當麥克阿瑟帶領大軍從仁川登陸,順利切斷人民軍補給之後,朝鮮大軍開始大面積潰敗,無奈之下只能不斷向北轉移。

最後輪到聯合國軍發起總攻了,朝鮮剩下的殘餘部隊,怎麼可能擋得住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所以滅國危機已然出現。

中國為什麼會參加韓戰?

其實中國本來不想參加韓戰,畢竟那會我國百廢待興,自己發展都來不及,何況再派大軍去朝鮮作戰。

但怎麼說呢,美國之前入侵臺灣海峽,阻擋了我國大一統的腳步,這時候又試圖將戰火燒到我國家門口。

而中國跟朝鮮自古以來就有深厚的友誼,如果朝鮮被佔領,我國東北一帶必定會受到資本主義的強烈壓制。

再加上當時我國各種重工業大多數都在東北,換做是你,在鄰居方面,你選擇朝鮮還是美國扶持的韓國?

所以,毛主席決定出兵支援朝鮮,最後在我國志願軍的強力支援之下,雙方的戰火地帶,最終又被推到了38線。

往後的事大家也都清楚,韓戰結束之後,雙方仍然各自發展。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是七叔,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點讚,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朝鮮人民軍前期優勢明顯擊敗美軍,為何兵敗釜山?仁川登陸成轉折
    而反觀那時的南韓部隊,大多數是未經過專業訓練的部隊,是當地的海岸警備部隊或者保安部隊等,並且有些是抓來的壯丁,當發現不敵對方時,都是想辦法逃跑,所以前期朝鮮人民優勢明顯,但為何兵敗釜山?而回過頭來朝鮮人民軍先勝後敗,最終兵敗釜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們不可否認驕兵必敗的因素,其實在大田或者烏山戰役中,美軍被擊敗,朝鮮人民軍便開始出現驕傲的因素,畢竟打敗一個霸主,但是這只是美軍的先頭部隊,而且朝鮮方面也確實付出慘痛的代價。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打得非常艱難,那麼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說起韓戰,大部分國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抗美援朝,而朝鮮的軍隊就只在前期南下之時兇猛,等仁川登陸之後的多數戰役都是志願軍在打。 但是如果去參觀過「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的人就會發現,在朝鮮人心裡多數戰爭都是朝鮮人民軍在打,而志願軍只是起個輔助作用。
  • 韓戰中,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力如何?
    說起韓戰,主要參戰國的說法不盡相同。中國稱之為抗美援朝,仁川登陸後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志願軍在打。但是在朝鮮的紀念館中,好像是朝鮮人民軍作為主力,志願軍只是輔助。韓國人感覺自己受到了侵略,美國人稱韓戰為被遺忘的戰爭,多數人根本不想提起這場美國建國以來唯一一次沒有獲勝的戰爭。
  • 志願軍入朝前朝鮮人民軍有多慘,兵敗如山倒,完全喪失抵抗能力
    美軍在朝鮮人民軍後方仁川成功登陸朝鮮人民軍在仁川的防禦力量極其薄弱,駐守仁川的朝鮮人民軍僅有1600人,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下根本無力抵抗美軍的登陸行動。9月21日,美軍在仁川登陸的消息在釜山前線正在激戰的朝鮮人民軍中傳開,在南朝鮮補充到部隊的新兵首先動搖了,他們紛紛放棄了戰鬥而逃跑,至此,全身血液即將流幹的朝鮮人民軍主力也轟然倒地,終於全線崩潰,一萬多人死傷,一萬多人走進了美軍戰俘營,連曾任二軍團作戰部長、年僅28歲的李學九上校也被俘虜了。人民軍損失極為嚴重,總參謀長姜健也因為遇到空襲而犧牲。
  • 韓戰前期,人民軍連戰連捷,為何釜山戰役兵敗前功盡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戰爭之初,人民軍奪取漢城,佔領大田,輕取木浦,攻克晉州。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將韓美聯軍逼退到釜山一帶,近90%的南韓領土被人民軍攻陷。
  • 我國最早是何時表態願出兵朝鮮的?準確時間讓人不可思議!但……
    本帳號將長期關注抗美援朝的那些事,記錄歷史還原真相,並且會有更多的文章持續輸出中……▲戰鬥中的志願軍戰士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我國出兵「抗美援朝,」是在朝鮮局勢從勢如破竹轉為被動挨打以後,才在金日成的求援下,以及史達林的要求下出兵入朝的。
  • 中國為何要成立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後11年,美國大兵給出滿意答卷
    眾所周知,韓戰是中美兩國的首次交鋒,正是因為這樣一場戰爭,我國幫助朝鮮趕走了侵略者,也向世界展現出中國軍人的實力。很多人都對抗美援朝感到疑惑,為什麼當年在一窮二白的時候,中國要成立志願軍抗美援朝呢?現在,我們就從美軍的角度來找找這個答案。
  • 抗美援朝:戰場一直在朝鮮,為何卻說是「保家衛國」之戰?
    在我國派遣志願軍前去朝鮮支援作戰時,我們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為什麼會喊出這樣的口號呢?韓戰雖然是在朝鮮半島進行的,但是中國志願軍去朝鮮作戰卻是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保衛我們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的完整。
  • 中國志願軍入朝打的那麼艱苦,朝鮮人民軍在幹嘛?戰鬥力如何?
    而我國則是將境內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三支精銳朝鮮師悉數交由北朝鮮,編入朝鮮人民軍。1949年4月28日,朝鮮派勞動黨派政治局委員金一向我國請求將朝鮮族部隊移交朝鮮,對於朝鮮的請求,毛主席當即回覆: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共有三個朝鮮師,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師可以隨時移交朝鮮,另一個師因正在參加解放戰爭,待戰鬥結束後再移交朝鮮。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紀念抗美援朝
    當志願軍部隊開進朝鮮時,毛澤東如此說:「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回顧歷史,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齊德學說:「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
  • 果因悟道No.6: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為什麼會分裂?
    這裡重點闡述第8、9時代,朝鮮和韓國(朝鮮半島)為什麼會分裂? 日本殖民時代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的洗禮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不僅對外進行侵略、擴張,首要目標就是朝鮮。並且確定了所謂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 韓戰美軍統帥:韓軍隊把中國志願軍看成天兵天將
    在抗美援朝戰爭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勇作戰,多次完成了以少打多的戰役,就連當時的美軍統帥李奇微都說:「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為什麼美國的統帥會這樣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又是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才讓韓軍隊把自己當做是天兵天將呢?
  • 當年美國進犯朝鮮,新中國舉國支援朝鮮,蘇聯為什麼不敢出頭?
    為什麼會有韓戰這場戰爭的開端,是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在美國、英國和蘇聯的協定下分裂成兩個國家: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當時朝鮮的最高領導人是金日成,或許是無法接受朝鮮的分裂,在1950年6月25日這天,金日成策劃了一場襲擊,朝鮮人民軍穿過分裂朝鮮的三八線意圖攻下漢城,韓戰就此爆發。戰爭爆發了,作為南韓的總統,李承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急時刻他只想到做一件事,就是炸了漢江大橋來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
  • 為什麼蘇聯最高層史達林的死,改變了對韓戰的戰略?
    史達林死後,蘇聯最高領導人對韓戰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那為什麼蘇聯高層要做出這樣大的改變呢?現在我們來談談這件事。說真的,韓戰對蘇聯來說,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心病。從古時候起,李氏朝鮮王朝曾是明清兩代的核心藩屬國,安南、琉球則是另兩個藩屬國。李氏朝鮮在各個方面,都向明清學習。如服裝、文字等許多方面,都與中原王朝十分接近。
  • 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人民軍卻為何沒有攻下釜山?
    直到1950年7月23號,美軍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部才意識到有一隻北朝鮮人民軍的主力部隊正在沿著朝鮮的西海岸向釜山一帶推進。於是,這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部就立即命令把剛剛轉為預備隊的之前已經被擊潰了的美軍的第24師頂了上來。接到命令的美軍第24步兵師的在7月24號午夜時分,就命令他下轄的19團開始向釜山以西55公裡馬山以西27公裡處的晉州一帶運動。
  • 為什麼韓戰結束5年後,志願軍才撤回中國?3點關鍵原因
    中國從1950年10月出兵朝鮮半島,派出志願軍幫助朝鮮與美韓等多國軍隊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近3年時間,我國共計出兵200多萬人次,到1958年底才將軍隊全部撤回國內。為什麼戰爭結束5年時間,志願軍才從朝鮮撤完呢?主要有3點原因,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中國人民志願軍憑什麼以弱勝強?抗美援朝戰爭前的絕密情報戰
    那朝鮮半島,歷來是日本進攻中國的跳板;緊鄰朝鮮的中國東北,現在是全中國的重工業基地。這次戰火會不會向中國國內延燒?此刻中國在朝鮮還沒有大使館,立即組建!戰將倪志亮任大使,軍事情報幹部柴成文任政務參贊。8月30日,金日成雄心勃勃地發起釜山戰役,認為這將是韓戰的最後一戰,敵軍已經被壓縮在半島南端的小塊地域,再使一把勁就能把他們趕下大海了!1950年8月,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港,M4「謝爾曼」坦克正通過駁船轉運去運輸船,下一站將直達釜山港9月初,中國駐朝鮮使館的政務參贊柴成文回國匯報。
  • 那為什麼守不住韓國釜山以北地區還差點被趕進大海
    當1950年6月下旬韓戰爆發時,那支在美軍口中「軍服不合體、打著補丁還衣衫襤褸的部隊,居然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和韓國部隊趕出了三八線以南的廣大地區,直到釜山附近,幾乎差一點就將美軍趕進了大海。那為什麼百戰百勝的美軍,會守不住朝鮮半島釜山以北、「三八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當時美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究竟是哪些原因讓美軍變得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