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美軍統帥:韓軍隊把中國志願軍看成天兵天將

2021-01-09 史書傳音

戰爭,是人類在浩瀚文明中最具有兩面性的發現,它固然有著自己的目的與好處,但它殘酷兇狠的一面也時時刻刻擺在所有人面前,人類在他的面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與無力。

在抗美援朝戰爭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勇作戰,多次完成了以少打多的戰役,就連當時的美軍統帥李奇微都說:「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

為什麼美國的統帥會這樣評價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又是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才讓韓軍隊把自己當做是天兵天將呢?

抗美援朝

橫城反擊戰中的「天兵天將」

李奇微的這句:「南朝鮮軍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共士兵懷有非常畏懼的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

實際上是對抗美援朝戰役中,橫城反擊戰一戰的描述。在了解這次戰役前,我們要先大致梳理下抗美援朝戰爭的來龍去脈。

簡單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蘇聯與美國共同幫助被日本侵佔的朝鮮半島進行恢復建設,並建議朝鮮半島成為一個擁有同一政權的國家。

但在兩國的計劃裡有著種種的不和之處,最後只能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身處北方毗鄰中國的朝鮮民主主義國家,一個是三面環海的大韓民國,兩個國家在美蘇兩國的各自幫扶下摩擦不斷,三十八度線附近更是時時刻刻都在產生矛盾,最後終於爆發戰爭。

戰爭初期,朝鮮軍隊佔據上風,一度進軍到韓國的漢城,這時美國與其他國家組建了「聯合國軍」開始幫助韓國,並且不斷騷擾我國邊境,為此我國決定派兵支援朝鮮,保衛領土,打擊美國霸權主義,抗美援朝戰爭就此開始。

整個韓戰分為五個階段,讓李奇微表示中國人民志願軍是韓國人眼中「天兵天將」的橫城反擊戰就發生在第四階段中。

韓戰

1951年1月25日,美軍統帥李奇微指揮「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開始以漢城為主要進攻方向的大規模反攻。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決定展開戰略,將一部分兵力放在「聯合國軍」進攻的途中進行阻攔,牽制「聯合國軍」的進攻。

同時將自己軍隊的主力放在東面,逐漸誘敵深入,最後開始反攻。

「聯合國軍」見到西面戰場的人民志願軍與人民軍殊死抵抗,便以為他們的主力就在西面,所以在東面逐漸放鬆警惕,這時東面的志願軍與人民軍也知道機會來了,於是在夜間利用穿插迂迴的戰術深入敵營,用四個軍與兩個軍團的兵力輕鬆取勝。

據統計兩天一夜的戰鬥裡,共計殲敵一萬兩千餘人,俘虜韓軍隊士兵七千餘人,俘虜美國士兵五百餘人。這次戰役也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裡,俘獲敵方士兵最多的一次。

在這次戰役裡,美軍統帥李奇微直接地表達了對韓國軍隊的態度,稱他們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隊伍,直接丟盔棄甲、不戰而敗,還將中國人民志願軍比作韓軍隊眼中的「天兵天將」。

這固然有對韓隊的調侃,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作戰能力之強,所以才會讓韓軍隊有著那樣的敬畏之心。

那中國人民志願軍又有怎樣的實力才會讓他們覺得是「天兵天將」呢?

中國人民志願軍

「天兵天將」並非浪得虛名

說起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的第一次殲滅戰,他們的對手就是一隊韓國的軍隊,這次殲滅戰就是被稱為「抗美援朝第一槍」的雙水洞殲滅戰。

1950年10月底時,韓隊開始追擊潰退的朝鮮軍隊,一路向著鴨綠江方向大搖大擺的挺近,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的來臨。其實在這時,志願軍第40軍118師已經悄悄來到了兩水洞地區,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10月25日時,韓軍隊開始繼續挺進,他們由兩路縱隊組成,分別有一個營和一個炮兵中隊的兵力。韓軍隊乘車由溫井向北鎮進軍,一路上他們都十分放鬆警惕,根本沒想到會遭遇人民志願軍的打擊。當他們行駛到兩水洞地區時,人民志願軍開始對這支隊伍進行進攻。

他們採用了「攔頭、截尾、斬腰」的作戰方法,並依託有利地形,從兩翼同時展開進攻。在一小時的激戰過後,人民志願軍全殲韓軍隊。據統計,此次戰役共殲滅韓軍隊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中隊,繳獲槍枝163支、火炮12門、汽車38輛。

而除卻這些物資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這次戰役打響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槍,壯大了人民志願軍得聲勢,也讓韓軍隊開始畏懼這些從鴨綠江對岸走過來的「天兵天將」。

抗美援朝

在兩年多的抗美援朝戰爭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無數的奇蹟與軍事史上令人嘆為觀止的戰役,而有一場戰役更是被改版成京劇、戲劇來表演,在這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真的成為了韓軍隊眼中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猶如一柄利刃直接插入韓軍隊的心臟,這就是有名的「金城戰役」。

在金城戰役發生時,實際上韓戰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終章,雙方已經開始準備議和並籤訂條約,美軍也開始疲軟希望能結束戰鬥。但韓軍隊的領導人卻不甘心如此,準備破壞協議,自己放手一搏。這才有了金城戰役這次韓戰中規模最大的陣地戰。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世人都懂,而在戰爭裡,一旦敵方失去了自己的指揮者,也就好似沒有了領頭羊,自然戰鬥力大減。在金城戰役之初志願軍68軍203師的任務是全殲韓國軍「白虎團」,也就是首都師團第一聯隊。

韓戰

203師的首長決定派遣一個偵察排組成班,在主力進攻前深入敵後,將他們的指揮系統打亂,從而配合正面戰場的戰鬥。

於是一個13人組成的小隊開始了行動,由副排長楊育才擔任作戰指揮。由於隊伍人數少,目標小,小隊很快就接近了白虎團的指揮中心。在凌晨時分,小隊對經過的韓國車隊發起突襲,成功後又繼續前進,順利抵達第一聯隊指揮部所在地。

此時的韓軍隊首領都在為前線幾乎膠著的戰事發愁,殊不知危險已經來到他們身邊。隨著一聲槍響,戰士們衝入營帳,將沒有防備的韓軍長官盡數擊斃俘虜,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正是這一場場漂亮的戰鬥,才會讓韓軍隊見到中國軍隊就如同看見天兵天下凡一般。而除卻一場場勝利戰鬥的光輝事跡,讓韓軍隊將志願軍當做「天兵天將」的原因還包括面對困境時志願軍身上體現出的令人震驚的作戰能力。

抗美援朝

「天兵天將」的背後也有自己的辛酸

在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後階段時,由於種種原因,人民志願軍深陷敵人的包圍,為了調整局勢,志願軍決定將主力後撤,「聯合國軍」看準形勢,開始準備反撲,打算一舉消滅在朝鮮作戰的人民志願軍。

為了能保住大部隊,為調整修養提供時間,彭德懷下令63軍在鐵原阻擊聯合國軍的進攻。

63軍經歷幾次戰役後,能繼續作戰的不過兩萬人,而「聯合國軍」有足足五萬人,加之他們補給充足,彈藥充足,在這樣的懸殊差距下,63軍起碼要堅持十幾天才能給大部隊爭取時間,可以說是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必輸的一場戰役。

中國人民志願軍

鐵原地勢平坦,「聯合國軍」看準地形優勢,直接採取近乎滅絕式的飛機轟炸,僅用一小時就向志願軍陣地發射了4500噸炮彈,鐵原一度變成「血原」。

漸漸地,彈藥打光了,士兵開始節約彈藥,幾個人用一把槍。士兵打光了,那就讓所有人都上戰場,無論是炊事班還是警衛員,只要能打仗都要上前線,就在這樣近乎絕境的情況裡,鐵原被守住了。

63軍軍長傅崇碧下了前線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兵」。因為整個63軍真的要打光了,最後只剩下幾千人活了下來,在頒獎臺上,有的部隊只有一個人能活著站在臺上領獎。

鐵原阻擊戰,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戰爭,但卻不是唯一一次我們付出慘痛代價的戰爭,正是這一次次用血與淚鑄成的勝利,才讓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了韓軍隊眼中的「天兵天將」。

朝鮮戰場

就連美軍都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在戰鬥,哪怕是靠著「雪水加炒麵」也要把勝利兩個字書寫在歷史上,他們或許永遠都不會理解,在這頑強隊伍的背後有著的是中國人用生命凝練出的民族之魂。

中國人民志願軍,靠著一次次用性命換來的勝利告訴了全世界,我們雖然沒有數量眾多的大炮、槍枝,我們雖然沒有精良的補給裝備,但我們仍舊是一支難以被戰勝的隊伍,只要有人想要犯我領土、侵我主權,那我們就必將化作「天兵天將」,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而奮戰到底。

相關焦點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外國人眼裡真實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這場戰爭中,36.6萬中國將士傷亡,以此為代價,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70餘萬。新中國用原始落後的戰爭機器,居然遏制住了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不得不說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創造這個奇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徹底顛覆了中國在西方人眼裡老大貧弱的舊印象。
  • 韓戰,美軍看到志願軍為何會害怕?志願軍的衝鋒號代表什麼?
    提起抗美援朝戰爭,對我們來說可以說是這張戰爭打出了我們中國的力量,這關鍵的一仗,無疑是彰顯了我們的國威,證明了我們的實力。當時的中國還是處於新中國剛成立的階段,本在就處於恢復期的中國原本對於支援朝鮮都採取消極的態度,但是美軍對中國的挑釁徹底讓中國決定出戰,最終中國帶著接近300萬名的志願軍奔赴到了朝鮮的戰場。我們也都知道那個時候的美軍肯定是不把我們中國的軍隊放在眼裡的,美國的軍隊擁有著先進的武器,精良的部隊,在他們看來我們志願軍對他們來說基本上不造成任何的威脅。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李奇微作為韓戰的親身參與者和指揮者的身份,寫下了一本《韓戰回憶錄》,對這場讓美國人心有餘悸的戰爭,給予了非常細緻的描敘,也不斷的甚至充滿激情的更滿懷牢騷的抒發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深刻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民的敵人,我們想要他給出對這場戰爭公正的評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依舊能從他的敘述中看到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向前無所畏懼的精神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百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全國上下一片歡愉,無論是金戈鐵馬的軍隊統帥,還是飽受摧殘的勞苦大眾,都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冀。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
  • 美國軍隊指揮官眼中的韓戰:中國軍隊最難以徵服!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率先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10月25日,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打響。1951年7月10日,中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這下受到前後夾擊的朝鮮損失慘重,美軍這個時候並沒有收手,而是擴大戰爭局面,戰火更是燒到了三八線以北,佔領朝鮮首都平壤,這些囂張的美軍更是打算直接佔領整個朝鮮全境,戰局急轉直下,北朝鮮求助中蘇,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對於一個沒有強大火力支持的新中國,硬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牢牢地拴在三八線附近。
  • 背景板還是硬骨頭,韓戰中,韓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上個世紀的韓戰裡,南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由於自1950年10月25日後,戰場上唱主角的是志願軍和美軍,這兩支主場作戰的軍隊反而淪為配角得不到重視,似乎充當起了背景板的角色,地位頗有些尷尬。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美國人眼中不一樣的韓戰:打敗了朝鮮,卻輸給中國人民志願軍
    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性地將韓戰看作是一場完整的戰爭,但是在美國人的眼中,韓戰卻被看作兩場戰爭。第一次是美國保護了自己的同盟韓國,打敗了朝鮮軍隊,取得了勝利;而第二次則是北上侵略朝鮮,威脅到了中國邊境,最終與抗美援朝,越過鴨綠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交戰,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 為什麼韓戰結束5年後,志願軍才撤回中國?3點關鍵原因
    中國從1950年10月出兵朝鮮半島,派出志願軍幫助朝鮮與美韓等多國軍隊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近3年時間,我國共計出兵200多萬人次,到1958年底才將軍隊全部撤回國內。為什麼戰爭結束5年時間,志願軍才從朝鮮撤完呢?主要有3點原因,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志願軍把聯合國軍打出恐懼症,李奇微:韓國軍隊只想逃得越遠越好
    韓戰對美國人來說是幾代人不可磨滅的陰影,提到中國軍隊,美國人的心會下意識地想起70年前沒有贏過的戰爭。這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大恥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大放異彩,在戰爭中發揮了世界強國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展開軍事競爭,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美國人自信自己即將贏得這場戰爭,甚至可以藉此機會吞併朝鮮,將朝鮮半島作為自己的軍事基地,狠狠地釘在蘇聯和中國面前。麥克阿瑟將朝鮮軍隊趕進鴨綠江,暫時得意滿自信的對外宣布,所有參戰士兵可以在聖誕節前結束戰鬥,與家人再次見面。他相信中國不會出兵。出兵也不敢和美國硬碰硬。
  • 韓戰中美國第八集團軍三任司令官眼中的中國軍隊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立刻介入其中,而距朝鮮半島最近的美國第八集團軍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美國幹涉朝鮮的急先鋒,並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整個韓戰中的老牌勁敵。作為在韓戰中的直接交戰對手,歷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眼中的中國軍隊是怎樣的?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韓戰在一開始只是一場內戰,和我國唯一的關係就是戰場離我國邊境有點近,但無論怎麼想,朝鮮和韓國對打都不可能影響到我國。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
  • 中國並不缺重武器!為何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還是被美軍火力壓制
    這部電影是為了紀念韓戰爆發70周年的,雖然在近70年來,我國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並不少,但是《金剛川》卻是最好的一部。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中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在新中國的人民心中是有著非常大的分量的,當時我們與軍事力量第一的美國作戰,在我們與美國作戰的三年來我們不佔下風,而且有穩勝美國的趨勢,並且最後我們達成了我們的目標,把美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外。
  • 韓戰:美軍情報戰手段知多少
    不久,回來的人報告說,在新義州和臨近朝鮮的中國境內有大規模集結的中國軍隊,還有人說中國將派30萬軍隊到朝鮮。克拉克把這些搜集的消息都進行了上報,但中央情報局對此卻不屑一顧。由於「二戰」結束後美軍大規模精減整編,當時美軍戰術部隊缺乏必要的情報團隊,也嚴重妨礙了情報的搜集工作。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中驚世駭俗的表現,世界又有著怎樣的評價?
    中國志願軍勝。雲上之戰,是中國志願軍和美軍的首次交手。中國志願軍發揚人民軍的敢打敢拼、不怕犧牲、頑強英勇的戰鬥作風,採用靈活的運動戰術,以劣勢裝備戰勝了號稱「王牌師」的美軍騎兵第1師,可以說,這一戰的勝利,極大的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也讓中國志願軍認識到:美軍並不是戰無不勝的,只要敢於犧牲,就一定能夠戰勝美帝國主義的。
  • 韓戰蘇空軍吊打美軍,擊落美空中堡壘,為啥要冒充中國空軍?
    韓戰是個實力極不對稱的戰爭,建國初期的中國,在作戰實力上只有陸軍有穩定的戰鬥實力,當時的空軍和海軍是我無法投入作戰的,美軍統帥更是挑釁地說這是一場「屠夫行動」,意思就是說美國組織的聯合國軍的實力,對面對中朝的抵抗,猶如「屠豬宰狗」一般簡單。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軍博中展覽的韓軍白虎團團旗(右)和美軍555榴彈炮營營旗(左) 1953年7月13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金城戰役,這也是韓戰最後一個戰役。美軍官方對此語焉不詳,只是說第555炮兵營遭到了襲擊,受到一些小小的損失。對於美軍官方的說法,美國民間研究韓戰的愛好者有個背書,他們認為:這一仗第555榴彈炮兵營雖然遭到了志願軍的襲擊,但是損失不大。根據他們的統計,第555炮兵營陣亡25人,其中上尉1人、中尉1人、少尉3人;負傷19人,被俘46人,總計不到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