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資深樂評人/詞作家
坪山文化智庫專家
「深圳飛歌40年」系列音樂會主持人
側耳明天
音閱空間「深圳飛歌40年」系列音樂會後記
——王俊
曲已終,時光仍在。就如同拿起黑膠唱盤上的唱針,但那聲音仍在隨著時光在我們心中旋轉。
當最後一曲《深圳愛人》掀起現場和直播平臺上數萬聽眾心中的波瀾時,關於深圳音樂40年的那些有故事的聲音,在我們生命的音軌上定格了。
100天的跨度,5場音樂會的容量,400分鐘的聲音穿過耳朵、直抵心房。
30多位音樂家的赤誠呈現,50多首由歲月親自披沙揀金的歌,近10萬名線上線下的聽眾——我們以音樂的方式,撫平了這個褶皺太多的2020。
正如最後一場音樂會惠雷和龍千裡所唱的:「在這片土地,總有新的奇蹟」。這些歌聲的發生,奇蹟屬於深圳,而讓這些本已沉入時代水底的聲音再放光華,奇蹟屬於坪山。
沒有坪山圖書館在規劃之初就極富前瞻性地闢出了一整層樓作為屬於音樂的空間,就沒有這一系列的音樂會。「音閱空間」,讓書香伴隨音符流動了起來,讓圖書館裡的氣氛活潑了起來,讓那些飽含時光信息的聲音願意停駐下來,和你交談、對視,「拍一拍」你。
「雲中誰寄錦書來,誰在燕子湖邊等待」。這首別上了「坪山文化徽章「的全新原創歌曲《和你一起盛開》,在系列音樂會的首場首唱,並在隨後應觀眾熱烈要求多次返場再唱,成為「深圳飛歌40年」中的一段佳話。這是一首屬於坪山奮鬥者的「夢想之歌」。無論是「乘風而來」,還是「逐夢而來」,每一位選擇在這裡創業、生活的坪山兒女,都是因為藏在心裡的那份熱愛,才能迎來花開成海的那個夢想。
在這片視文化為生命的土地上,音樂就有了生命。每一位本來懷著將信將疑的心情來到坪山的音樂家,在他們歌唱以後,用目光和腳步知悉了這塊土地之後,都發出了由衷的讚嘆和驚奇。「我要再來唱!把歌給坪山!」,這恐怕是最熱烈的表白了吧!
吳滌清、劉鴻等經歷了光輝歲月的歌壇名宿,何沐陽、劉小幻等影響全國歌壇的中流砥柱,劉洋、郭翔、蘇拉這樣的幕後英雄,陳昕、韓東辰、柴曉飛、孟瑞雪、惠雷、原琳琳、範媛媛、孫健這樣的原創中堅,陶峻汐、賴李環、洪茜茜、吳萬力、蒲瑩、昊濤、龍千裡、摩梭在春天等蓬勃簇新的新生代之聲,他們都在坪山因歌聲而聚,用縱情的喉嗓向深圳表白,向歲月致敬。
阮汛、舒陽、相徵、劉陽、梁錦彪、吳鵬、胡丹……這些值得記住的名字,在積木魚音樂團隊的統籌下,為我們奉獻了一臺又一臺製作精良、顧盼神飛的頂級LIVE音樂現場——這才是音樂該有的樣子!正是他們的熱情和虔誠,才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年份,為這座城市留下歌聲的印跡,讓那些飄蕩過的旋律在人們記憶裡紮根。
何沐陽不遠千裡趕回深圳。在唱那首他專門為這座城市新創作的歌曲《深圳,我愛你有多深》時,這個輕易不袒露情感的音樂家動情了。他說想起了20多年前第一次走出羅湖火車站站在廣場上看到這座城市華燈初上的那一天,「原來命運最好的饋贈,就是進入你敞開的門」。這正是所有到場音樂家共同的心聲,他們唱的不只是那長短不過幾分鐘的歌,而是唱的這座城市無數人澎湃過的青春、無以言表的光陰。
用這5場音樂會,給2020劃上休止符。這些篇章之後,我們還能聽到什麼?過去已去,未來未來。側耳明天,還會有怎樣的新聲在這座每天都在生長的城市裡升騰?還會有怎樣的喉嗓為城市的每一次脈動發出燦爛的聲響?
歌聲作為時代最敏感、最生動的記號。在坪山,我們來年還會再相約。音樂的下方是道路,上方是天空。當我們抵達未來,多麼幸運,我們是踏歌而來!(粵128康趙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