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8個字,戳痛無數人

2021-01-12 小牧愛歷史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習慣了分離,看多了世間百態,一直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這樣看來,死亡倒不是件孤獨的事情。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這八個字貫穿了全文,戳痛了無數人,也是《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作者用他的方式,以布恩迪亞家族為中心,向讀者講述了這個"孤獨"家族的故事。

1982年該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它為讀者展開了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帶給了人們很多震撼。圍繞書本的主題"孤獨",我們展開今天的討論。

故事講述的是布恩迪亞的家族史,書中融入了很多神話傳說和宗教典故,所以這本書屬於魔幻現實主義風格。

外國小說有一個特點,就是名字很難記憶,尤其是這種關於家族的小說,書中人物太多,想要全部記憶著實困難。也許在讀前50頁的時候,你都沉浸在記憶名字,或者是搞懂人物之間關係之中,有暈頭轉向的感覺也不足為奇,但故事讀到三分之一處,你會發現這本書的魅力。

書中的內容也很巧妙,時間輪迴、命運、因果等詞,在書中都有體現。布恩迪亞家族成員名字類似,命運也很類似,就像是一個循環的圓圈,沒有人能脫離。書中設置的這些"怪圈",也和拉丁美洲的歷史背景有關。

封閉、落後、貧窮,這些是百年來拉丁美洲的代名詞,作為世界上最晚開發的地區之一,"孤獨"也是這裡很多民眾的常態。《百年孤獨》以這裡為背景,將現實與虛幻結合,構建了一個獨立的"宇宙"。

從書名可以看出,這本書中寫了大量關於孤獨的故事。例:布恩迪亞"不管那姑娘怎樣努力,他都愈加沒有反應,愈覺孤獨異常";梅爾基亞德斯"隨著時間流逝,兩人之間的交流日益困難,他最終被丟下孤獨一人"。

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的人生,從開始到結束,都離不開"孤獨"二字。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些事情,也只是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孤獨。那麼如何擺脫孤獨呢?

生活中常見兩個極端,一個孤獨的人去喧囂之地找尋快樂,等慶典結束,他的失落感會成倍增加。還有一種人一直待在自己的小角落中,不停地重複"我很孤獨",漸漸地陪伴他的只有孤獨。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孤獨感,做什麼能讓自己的孤獨感抵消。書中就有很多這樣的案例,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排解孤獨,也許是做手工,也許是找個孤獨的人互相陪伴,這本書中有很多抵抗孤獨的良藥供你選擇。

阿瑪蘭妲用縫製衣服緩解孤獨,白天縫紉,晚上再拆開。奧雷裡亞諾上校喜歡鑄造小金魚,每當做好25個,他就會把這些小魚融化之後重做。還有故意把家中弄亂,好讓自己有事可做的五代。這些看似"不正常"的行為,其實就是他們排解孤獨的良藥。我們也一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孤獨症解藥。

這本書講的是"孤獨感",但也有"宿命論",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主要體現在重複的命運。在作者看來,輪迴面前每個人都很弱小。就像布恩迪亞家族無法逃避死亡的命運,我們也無法逃脫孤獨的命運。孤獨本就是我們生來具備的,這不是"詛咒",而是"恩賜",讓我們明白,自己才是宇宙的主角。

放眼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有種在讀《紅樓夢》的感覺,但這兩本書的差別也很大。相比較《紅樓夢》的格局更大一點,故事不局限於賈府,而是涉及到了社會上的方方面面。而《百年孤獨》雖是以拉丁美洲文化為背景,但範圍只在布恩迪亞家族。

現代人有一個通病"無病呻吟",其實很多時候孤獨感只是內心戲,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有義務要一直陪伴你的。所以,怎樣去和孤獨作伴,是我們所有人的課題,是直面它,還是躲避它,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這本書無疑是20世紀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很多作家都有推薦過,莫言的寫作風格也深受這本書作者馬爾克斯的影響。

布恩迪亞家族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他們孤獨的方式不同,釋放孤獨的方式也不同。文中也有壓抑的地方,但作者在最後寫到"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界,絕不會有出現在世界上的第二次機會",作者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孤獨是我們可以遠離的,我們不能被它折磨。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很讓人著迷,越讀越上癮,就像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幫助你撕開百年前一個家族的外衣,看清楚這背後的真理。

當家族中一代又一代被推上命運輪盤的時候,看著他們最後的結局,心中難免悲傷。是時代的捉弄,更是命運的玩笑,這孤獨遠不止百年。

英國雜誌《瓦撒非利》曾對多個國家的作者進行調查,發現在過去的25年中,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作品就是《百年孤獨》。這本書也影響著中國文壇,莫言、餘華、高曉松等,都稱讚過這本書,李誕更是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了《百年孤獨》,自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文字是有溫度的,每字每句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都灌入了情感。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人,那麼不妨在深夜打開這本書,看一看布恩迪亞家族的故事,或許你能從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僅僅只有8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中說道:「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這是一個圍繞著作者內心的奇妙世界。在這裡匯聚著諸多不可思議的奇蹟,中間還夾雜著最最純粹的現實生活。」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仍然讓人覺得震驚:茅盾獎獲得者麥家曾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致辭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稱讚馬克斯為``塞萬提斯之後的最偉大的語言大師'',其他人則稱讚《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在於其神奇的色彩,孤獨的主題和悲劇性的含義
  • 《百年孤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道盡人生孤獨
    人們以各種方式與孤獨對抗,但最終都死於孤獨初次讀《百年孤獨》,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亂。錯的原因不是因為人名的錯綜複雜,而是給人的一種震撼。就像是整個南美洲大陸的掠影,帶著烈陽、暴雨和極度隱忍的痛楚撲面而來,沒有準備好承受這些痛楚的人,會本能的選擇逃避。但內心具有苦楚的人,卻異常享受閱讀它,因為在《百年孤獨》中,總能找到自己的縮影,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
  • 《百年孤獨》經典的一句話,幾乎很多人知道!僅8字說透人生孤獨
    」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則從馬爾克斯入手,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人人都害怕孤獨,但這本《百年孤獨》卻用一個個人物來揭示,孤獨是人生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死於孤獨。但同時這本書也揭示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裡面經典的句子有很多,但有一句話,幾乎是人人皆知,只有8個字,卻說透人生孤獨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何為孤獨?馬爾克斯曾對孤獨的解釋是:不團結。
  • 《百年孤獨》最戳心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說透孤獨的本質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阿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句經典的開頭語,被很多作家無數次地引用,而這本不朽的名著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本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僅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有一句流傳非常廣的話:「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獨》」《百年孤獨》被稱為文學界的龍捲風,他的作者馬爾克斯更是憑藉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這本書很神奇,大多數人第一次讀有些懵懂,第二次讀找到了些感覺,第三次讀完之後便會心心念念了。
  • 《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百年孤獨》濃縮成僅僅8個字,卻寫盡了世間的所有的人生孤獨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入勝;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百年孤獨》中直戳成年人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句句戳心窩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智利大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盛讚馬爾克斯,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還有人把《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而《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正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因為幻想與現實的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引人人勝;馬孔多人心酸了百年的孤獨之旅令人心碎;埋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悲憤之歌使人振奮。
  • 《百年孤獨》經典的傳世名句,不足10個字,卻說透一生孤獨
    提起《百年孤獨》這本著名小說,相信知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過的卻也只是少部分。當時,這部小說讓作者馬爾克斯,一夜成名,並且獲得了1982年的諾貝爾獎。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非常經典的一句傳世名句,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讓無數人拍案叫絕,寫透了人一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而這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15字,寫盡人生悲歡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這本書對我來說,讀的時候有些過早了。我的母親是位很愛讀書的人,關於我中小學時期的全部記憶,現在僅剩的大概就是每周末雷打不動被母親帶著去圖書館的時光。
  • 百年孤獨:影響無數作家的經典巨著,開場白就讓莫言餘華爭相模仿
    因此,我們如今看到了這一段影響了無數人的經典開場白:"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短短一句話,我們卻能讀出三個不同的時間:"多年以後"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 《百年孤獨》讓人「肝腸寸斷」的一句話,說中了多少男女的無助!
    《百年孤獨》中讓人「肝腸寸斷」的一句話,短短16字,說中了多少男女的無助!你有多久沒看書了?你有多久沒看世界名著了?我相信很多人給出的時間會是很久,很多人甚至在離開學校以後就再也沒看過紙質書了,不看書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但會影響人的精神,一本好書會改變人生的態度,增加人生的厚度,比如就有這麼一本書,被稱為人生必須要讀一次的!這本書就是《百年孤獨》,一年的孤獨都很難熬,而百年的孤獨,那是何等的煎熬啊,而能寫出這種孤獨的人,對生活、對人生又是有著何等的見解啊!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寫這篇小說之前,馬爾克斯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噪一時,成為了世界級的作家。這部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今天就給大家總結6句裡邊的經典描寫,來一睹為快吧。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真正讀這本書的人很多,但真正讀懂的人很少《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百年孤獨》扎心的一句話,說出成年人痛點,讀完忍不住落淚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阿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句經典的開頭語,被很多作家無數次地引用,而這本不朽的名著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本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 《百年孤獨》裡把孤獨寫得最透徹的一句話,幾個字便寫盡人生孤獨
    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說:「像被雷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餘華說:「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我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會分為兩類,一種是連人物名字都記不住的人,另一種是被它所深深震撼的人。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4句精華,說透人生,寫盡孤獨
    《百年孤獨》被稱為文學界的龍捲風,曾經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它:」如果一生只看一本書,一定是世界名著《百年孤獨》」這本書莫言讀了20年,這本書開篇的寫作方式影響了中國幾代文人,更是被評為:最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世界巨著《百年孤獨》中深刻的一句話,短短這句話,寫出人生孤獨
    全世界經典著作《百年孤獨》中最難忘的一段話,短短的三十五字,寫盡人生孤獨但令人費解的是,即使如此,身旁仍然有很多小夥伴在強烈推薦這本書,這就要人十分驚訝了。那麼《百年孤獨》這本書究竟有多傑出呢?為什麼會出現這般的風採?
  • 《百年孤獨》辛辣的十句話,讓你感受孤獨的真諦,值得細細品讀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智利大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盛讚馬爾克斯,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還有人把《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