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國外晶片廠「神仙打架」 國內14nm...

2020-12-23 前瞻網

中芯國際14納米級晶片提前量產

近日,據中芯國際透露,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14納米級晶片已經成功量產,其產能已經接近滿載,該工廠也是目前中國大陸晶片製造領域的最強者,是中芯國際最先進的生產基地。

2019年三季度,該工廠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已成功量產。按規劃達產後,中芯南方廠將建成兩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的集成電路先進生產線。

此外,12納米技術也已開始客戶導入,下一代技術的研發也穩步開展。新生產線將助力未來5G、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的發展。

CES現場晶片巨頭上演開年大戰

在剛剛進行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好戲。

其中,AMD表現搶眼,一口氣推出多款7nm晶片,包括號稱可以顛覆英特爾統治的銳龍4000系列APU處理器,還有RX 5600 XT顯卡及銳龍Threadripper 3990X處理器。

英特爾表現也不遜色,公開了下一代移動平臺Tiger Lake的部分細節,例如採用10nm+工藝、集成新的Willow Cove CPU核心、Xe LP GPU核心、IPC性能提升超過2位數,同時大大增強AI性能等。他們還預告了首款基於Xe架構的獨立圖形卡。

英偉達把重點放在了改善遊戲體驗的產品和技術上,推出世界首款360Hz電競顯示器。

高通宣布進軍自動駕駛領域,將推出新的晶片為汽車提供自主駕駛功能,有望在2023年實現量產。

浙江「雙招雙引」項目投資 24 億元發展泛半導體、AI 等領域

1月7日,浙江海寧市舉行2020年1月「雙招雙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達24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領域包括總投資1000萬美元高景深步進式光刻機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的泛半導體超高純設備集成製造項目,總投資5億元中國海寧馬橋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的汽車動力總成晶片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華為手機提高自研晶片使用率 高通晶片佔比從24%降至8.6%

1月11日,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華為自研晶片在手機中的使用率有所提高,使得高通晶片在華為手機中的佔比從24%降至8.6%。報告顯示,華為在去年第三季度交付的智慧型手機中有74.6%使用了自己的麒麟系列,與1年前的68.7%相比有所增加。

三安光電半導體照明技術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三安光電及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聯合完成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據介紹,該項目歷時10餘年,形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成套技術,關鍵指標達國際領先。

中微中標9臺長江存儲蝕刻機 國產快閃記憶體用上國產半導體裝備

近日,上海中微半導體宣布中標了9臺蝕刻機,而2019全年他們中標的也不過13臺。蝕刻機是晶片製造中的一種設備,與光刻機、MOCVD並稱為三大關鍵性半導體生產設備。目前中微半導體的28nm、16nm蝕刻機早已經要進入臺積電的供應鏈,5nm蝕刻機也研發成功了,正在臺積電的5nm產線中測試,這是國產半導體設備為數不多的突破性進展之一。

雲南宇澤半導體單晶矽拉棒及切片項目舉行點火儀式

近日,宇澤半導體(雲南)有限公司年產5GW單晶矽拉棒及3GW切片項目(一期)「點火儀式」 在楚雄市項目現場單晶矽廠房舉行,宇澤單晶矽項目成功通電試機。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8.87億元,分2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於2019年6月1日動工,同年12月1日,宇澤半導體3GW單晶矽切片生產線已進入試生產。

天和通訊徐州半導體產業基地開工 總投資60億

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天和通訊(徐州)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達到60億元,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主要從事第三代半導體矽基氮化鎵高性能晶片和器件的全產業鏈生產。項目全面達產後,可年產33密耳、55密耳、70密耳晶片200億顆及各類5G晶片共約10億顆。

晶瑞股份與潛江投資基金擬投建微電子材料項目

1月8日,晶瑞股份公告稱,公司與潛江投資基金擬在湖北省潛江市投資建設晶瑞(湖北)微電子材料項目,生產光刻膠及其相關配套的功能性材料、電子級雙氧水、電子級氨水等半導體及面板顯示用電子材料等。晶瑞股份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將布局光刻膠及其相關配套的功能性材料、電子級雙氧水、電子級氨水等產品。

昭和電工擴產半導體材料 將興建上海第2工廠

繼上個月以9600億日元收購日立化成後,日本化工大廠昭和電工日前又宣布了一項「大動作」。昭和電工表示,為強化電子材料用高純度氣體業務,決定在其位於上海生產基地——上海昭和電子化學材料有限公司旁取得第2工廠建設用地,用以興建高純度N2O和高純度C4F8的生產設施,以及高壓氣體危險品倉庫。據悉,第2工廠擬於2021年下半年投產。

華燦光電換帥 第3代半導體布局步伐加快

1月6日,華燦光電發布公告稱,劉榕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但仍將擔任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華燦光電董事會聘任光電行業技術型人才周建會為公司總裁。華燦光電董事長俞信華表示,選擇周建會博士擔任公司總裁,將會為華燦光電現有業務發展和第3代半導體布局等帶來豐富的戰略和管理經驗。

「TCL集團」變更為「TCL科技」 主攻半導體顯示技術及材料業務

1月上午消息,TCL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將名稱變更為「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團表示,本次擬變更公司全稱符合公司準確反映目前的業務布局及未來的發展戰略,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為代表的科技業務最近一期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57.4%,經審計的營業利潤佔公司總營業利潤的80.6%。

日企時隔半年重新向韓出口關鍵半導體材料

2019年7月,日本政府以「日韓互信關係明顯受損」為由,加大對韓國三種高科技材料的出口管制力度,此舉引發兩國關係陷入緊張狀態。據日本共同社10日報導,位於日本大阪市的森田化學工業株式會社10日宣布,此前,該公司由於受日本政府強化對韓出口限制而暫停的氟化氫出口業務,於時隔半年後再次開始運作。

高通進軍自動駕駛晶片 2023年量產挑戰英偉達

在2020年CES期間,高通發布了全新的自動駕駛平臺SnapdragonRide,並宣布今年晚些時候向車企交付,到2023年,高通的汽車晶片將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當中。這也是高通首個自動駕駛平臺。根據高通介紹,SnapdragonRide平臺採用了模塊化的高性能異構多核CPU/GPU,內置了AI計算機視覺引擎,並支持被動或風冷的散熱設計,整體功耗相比同類方案要低10-20倍。

存儲晶片止跌漲價 三星兩大晶片工廠開始擴產

韓媒報導稱,三星電子計劃在2020年投入約合1017億元人民幣資金,對位於韓國平澤和中國西安兩地的晶片工廠進行產能擴充。1月8日,三星電子發布2019年四季度業績預報,伴隨著存儲晶片市場的持續低迷,其已經走過連續5個下滑季。不過,1月7日,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副董事長金基南在CES表示,存儲晶片市場開始出現復甦跡象。

美國杜邦擬投入2800萬美元 在韓國生產光刻膠

美國化工巨頭杜邦日前宣布,將擴建位於韓國中部天安市的現有工廠,生產塗覆在半導體基板上的感光劑「光刻膠」。杜邦計劃首先投入2800萬美元,確立量產技術,最早於2021年啟動量產投資。韓國官員去年曾表示,韓國政府計劃借日本對韓國出口限制,進一步加強國內半導體研發競爭力。吸引外資企業在韓國投資也是措施之一。

意法半導體推出STM32系統晶片 加快LoRa IoT智能設備開發

近日,意法半導體展示了全球首款通過長距離無線技術將智能設備連接到物聯網的LoRa SoC。該系統晶片在一個易於使用的單片產品內整合了意法半導體的超低功耗STM32微控制器設計技術與LoRa兼容射頻技術。射頻功率管理架構將確保STM32WLE5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能。意法半導體LoRaWAN無線網絡通信軟體已經通過所有區域認證,可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艾邁斯半導體推出超高靈敏度NIR圖像傳感器

1月10日,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推出CMOS全局快門近紅外(NIR)圖像傳感器CGSS130。艾邁斯半導體CGSS130傳感器的NIR波段靈敏度是目前市場同類產品的4倍,它能夠可靠地檢測到3D傳感系統中極低功耗IR發射器的反射信號。CGSS130可大幅降低3D光學傳感應用的功耗,這對於依賴電池供電的便攜電子設備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性能。

豐年資本領投金譽半導體 加碼半導體元器件產業

近日,深圳市金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億元級的融資,豐年資本領投。金譽半導體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集晶片和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於一體,面向全球提供半導體產品與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連續多年獲得電子元器件十大品牌、中國電子行業半導體卓越品牌、半導體最具影響力企業等榮譽。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確認入股盛美半導體

昨日,海通證券在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了關於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報告顯示,自輔導備案申請提交之日(2019年12月4日)至報告出具之日期間,盛美上海新增股東事項工商登記已經完成,其中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為新增股東,持股比例為1.18%。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5期:華為掀起半導體行業波瀾 「麒麟...
    這是國內首隻專注於光電晶片領域的基金,主投5G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基金總規模10億元,目前已全部募集到位,主要圍繞消費光子、光子集成晶片和光電應用產業進行布局和投資。半導體協會周子學:中國IC產業發展潛力仍然可期在9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子學表示,全年來看,我國IC產業整體增長仍不樂觀,但在5G、人工智慧、汽車電子等新興應用的帶動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發展潛力仍然可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
    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研製成功6月3日,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近日研製成功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消息屬實。但切割機業務暫無批量投入市場。今年5月,中國長城官方消息顯示,旗下鄭州軌交院與河南通用成功研製出我國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晶圓切割機,填補國內空白,在關鍵性能參數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全球半導體支出下滑 三星被蘋果擠...
    2019全球半導體支出下滑 蘋果超越三星成第1大買家根據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數據統計,2019年全球半導體支出金額滑落至4183.02億美元,也就是2.9萬億人民幣,同比減少近國內半導體上市公司專利數量和質量齊飛1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近日發布的《2020年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顯示,美國科技實力依然領先全球,但中國在研發支出、論文發表、專利授予和國際合作等方面實力迅速提升。從專利數量看,2018年,中國發明者獲得的同族專利數量接近全球總數的50%,大幅領先日本、韓國、歐盟和美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晶片巨無霸回歸!
    而河北省級半導體重大項目擱淺率近30%,是全國平均數的近2.4倍。4月份28隻ETF漲幅超10% 半導體類ETF領漲Wind數據顯示,4月份國泰CES半導體行業ETF上漲15.33%,位居A股ETF漲幅榜首位。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ETF、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廣發國證半導體晶片ETF的漲幅也都超過14%。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1期:胡潤消費電子十強榜單發布,大灣區...
    韓國:力爭10年內AI晶片市佔率達20%據國外媒體報導,韓國政府在10月12日公布了「人工智慧半導體產業發展戰略」:力爭10年內開發50款AI晶片,實現全球市佔率20%,並為該領域培育20家創新企業和3000名專家級人才等。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太原—忻州半導體產業集群。本目前DRAM領域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三星、海力士、鎂美光3家佔比高達95%,此次在重慶建設DRAM工廠,將完成DRAM晶片自主研發和製造,實現國產化存儲器晶片的批量生產,打破國外三大廠商壟斷,加速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晶片也「上鏈」!英特爾宣布加入...
    人大代表馬新強:建議武漢市打造世界級「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第十三屆人大代表、華工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建議,為更好地在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中承接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地方產業優勢,確保芯產業鏈安全,助力武漢市、湖北省對衝疫情不利影響,形成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建議支持武漢打造世界級「芯屏端網」產業集群。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80期:世紀大和解!臺積電、聯電掌門人終...
    《政策》指出,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屆進博會首設「集成電路專區」12月16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集成電路專區宣介會在上海舉辦,宣布技術裝備展區將首次增設集成電路專區。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武漢千億晶片項目停擺!大陸唯一7nm...
    2019年12月,弘芯半導體購買了國內(大陸)唯一一臺能生產7納米晶片的核心設備ASML高端光刻機,並舉行了盛大的ASML高端光刻機進廠儀式,但因工程承包的糾紛問題導致土地被查封,隨後弘芯半導體的量產進程被延期。令人遺憾的是,武漢弘芯為了應對資金緊缺,已將新買的高價光刻機抵押出去,尋求銀行貸款。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高通發布全球首個5納米5G晶片 終端...
    ,加快打造國內重要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據介紹,TowerJazz公司持續看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巨大市場前景,早在2018年就計劃在中國建設一座具有先進技術的晶片代工廠,並曾與國內多個地方政府洽談,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該項目建成後,將為中國晶片製造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加碼。中芯國際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 用於擴大產能中芯國際近日發布公告稱,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9期:準備套現!軟銀要脫手ARM,英特爾或...
    佛山高新區企業扇出封裝專利居全球第5位於佛山高新區的廣工大研究院入駐企業廣東佛智芯微電子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再次傳來好消息,經Patsnap第三方專業資料庫評估,佛智芯在扇出型封裝領域的專利布局位居全球第五,僅次於三星、臺積電、中芯長電、華進半導體。100億!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將保持中立性!英偉達創始人就收購...
    總投資15億元 斯坦得LDI感光幹膜及半導體光刻膠項目籤約馬鞍山9月16日,安徽馬鞍山當塗縣9月份項目集中簽約、集中開工儀式在姑孰工業集中區舉行。本次集中簽約8個項目,其中包括斯坦得LDI感光幹膜及半導體光刻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分2期建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多家半導體企業上榜2020《財富...
    在本次榜單中,聞泰科技以415.78億元的年營收位列排行榜第239名,較上一年排名(473)前進了200多名。聞泰科技主營通訊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此前收購了全球知名的半導體IDM公司,安世半導體。長電科技以235.26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入榜2020《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389名。長電科技是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半導體封測廠商。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供應華為5G!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功...
    總投資33億元 這個半導體產業園明年6月投產威海南海新區恆嘉輝半導體產業園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年底前部分車間投入使用,明年6月份全部投產。恆嘉輝半導體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3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園區內主要引進和聚集消費類、網絡通信類多晶片貼片和封裝及貼片式二級管、三級管等生產製造企業,同時延伸到下遊的消費類、網絡通信類終端產品生產製造企業。格科半導體、盛美半導體等多個集成電路產業項目開工7月7日,上海臨港新片區舉行2020年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珠海高新區力爭5年內集成電路產業年產值破300億日前,《珠海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下稱《規劃》)正式印發。該區將大力發展晶片設計、化合物半導體、封裝測試、模組製造等集成電路產業環節,完善產業要素資源配置,加快構建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生態。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2期:90億美元!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業務「賣身...
    填補國內溫度傳感晶片空白 高溫薄膜鉑電阻傳感器製造項目落地泰興10月19日,第十屆中國泰興銀杏節系列活動之一泰興高新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奠基儀式舉行,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15億元。比亞迪:與正泰集團在半導體領域開展密切合作10月2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與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旨在儲能、智慧軌道交通、半導體等領域開啟深度合作。泰集團始創於1984年,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集團積極布局智能電氣、綠色能源、工控與自動化、智能家居以及孵化器等「4+1」產業板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厲害了!阿里雲第三代神龍伺服器...
    阿里雲第三代神龍伺服器亮相,整體算力全球最強7月15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向全球提供頂級算力。與上一代相比,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的綜合性能提升高達160%,比目前全球最頂級雲伺服器還要快30%以上,整體算力全球最強。
  • ...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胡潤2020中國晶片廠榜單首發,韋爾股份居首
    該項目將進一步提升杭州高新區(濱江)在5G晶片和相關設備方面的研發和製造能力,助力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式發展。總投資4.3億美元的半導體設計項目籤約浙江紹興6月9日至14日,第22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行。紹興濱海新區成功將一個投資4.3億美元的外資項目——半導體設計產業平臺項目「攬入麾下」。該項目的具體細節並未透露。
  • 瓦森納協議首增大矽片管制:14nm「精準打擊」中國半導體!
    當他們發現無法限制中國的14nm晶片製造之後,便將範圍擴大到上遊14nm工藝矽片的生產技術上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集微網。同光刻機類似,半導體矽片也是我國半導體產業鏈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最大的環節之一。目前我國12英寸大矽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來自進口,從生產技術、原材料到設備,幾乎均由國外企業把持。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退而求其次?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
    該項目投產後,將填補我國同類產品生產短板,進一步打破國外市場對晶片電子特氣領域的長期壟斷。山西出「芯」政 聚焦高端晶片、集成電路裝備等核心技術研發為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山西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簡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