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法則》的靈感來源於火箭發射,航天工作人員總是要倒數五秒計時,然後,火箭一飛沖天。每當你想做一件事,又有些猶豫時,倒數5秒計時,等數到1的時候,就不要再有任何猶豫不決的情緒,放開手,堅定去做。這就是5秒法則的大致內容。再簡單的法則,只要堅持去做,就會發揮巨大的效能。
關於作者《5秒法則》的作者名叫梅爾•羅賓斯,一次偶然的機遇使她發現了5秒法則,經過反覆練習後,她感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因此發生了很大的改觀。於是,她將這種方法推而廣之,她在TED上的演講《如何不讓自己的生活一團糟》在視頻網站YouYube上獲得了1300萬的點擊量。而這本《5秒法則》出版後,迅速在美國亞馬遜圖書榜單中名列前茅,上市僅1年,在美國本土的銷量就達到了40萬冊。如今,全世界已有無數受5秒法則指引的聽眾和讀者,克服了行動障礙,並走出了生活的困境。
本書金句1.五秒法則並沒有讓這些事情變得簡單,而是讓他們落地發生。
2.定義我們的從來不是大事,而是每日的小事。
3.在每次的五秒窗口期,你都有能力改變默認的思維設置與習慣。
4.勇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利,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5.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感受,但有能力選擇如何行動。
接下來我所要做的就是添加一些個人的想法,以下八點,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
一、5秒法則到底是什麼?
它是一個簡單的,有研究基礎的元認知工具,幫助我們打造即刻而持久的行為變化。
何為元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
雖然比較饒舌,但是可見其是有強大的理論依據的。能夠幫助我們戰勝大腦的無意識行為,避免被其綁架,方便我們達成更偉大的目標。
二、如何使用5秒法則?
這兩種情況下是特別適合使用5秒法則:
1、當你對目標和承諾有了行動的本能(如:你想減肥、你想提高表達能力)。
2、覺得自己對該做的事情感到遲疑(如:早起、拒絕吃垃圾食品)
當你出現上述情況的任意一種的時候,請開始倒計時:5、4、3、2、1。
一旦數到1,馬上去行動,不要給不確定感覺、恐懼感等消極情緒太多時間,奪回對自己的控制權。
這裡面倒數的方式有如下幾個作用:讓你走出憂慮的思緒;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應該做的事情上;提醒你該去行動;打破猶豫不決、過度思考,改變拖後腿的習慣。
為什麼不建議從1數到5呢?
因為這麼做,通常在你數到5的時候,你還會不自禁的想到6,那麼你的行動就會被延遲。
而當你數到1的時候,請想像一下火箭升空前的的準備工作,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發射」(行動)。
三、為什麼它叫5秒法則?
這個名字剛開始是作者偶然間想到的,當時的她前一天在電視上看火箭準備發射的視頻,倒計時的時間恰好是5秒,又因為她也在幻想著,如果自己明天早上起床能夠像火箭發射那麼痛快該多好啊,於是5秒法則這個名稱應運而生。
後來作者得知,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類似5秒的概念,比如籃球比賽5秒鐘定點投籃,或者是用5秒鐘測試你的狗走在夏天的馬路上會不會熱等等。
這些5秒法則都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都要求我們需要在5秒窗口期內做出肢體上的動作。只有我們的肢體動作產生了,我們的行為發生了改變,我們的思想才會與之相對應的進行調整。
所以這個名字的由來,既有一種機緣巧合的成分,有一種「命中注定」的味道。
四、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五秒鐘的窗口機會?
是的。每個人在發揮自己本能和扼殺自己本能之間,只有5秒鐘的窗口期。
不要給猶豫太多的時間,要知道在行動衝動和肢體行動之間,等待的時間越長,藉口的聲音就越大,到最後強迫自己行動的難度就越大,最後再好的想法也會流產。
當然如果你認為5秒窗口期縮短或者延長對你更有效的話,儘管對它進行個性化的調整。
不過那些成功的人,通常都是把時間縮短,而不是延長。因為他們知道,拖延的越久,行動的欲望就越低。
所以想要做出改變,必須快速行動,才能夠讓自己深陷思維陷阱之前擺脫藉口對你的束縛。
五、我能用5秒法則來做什麼?
1、改變行為
用5秒法則來強迫自己養成習慣,改掉壞習慣,掌握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技巧。
2、增強每日勇氣
可以用5秒法則來提高自己的勇氣,可以適當做一些新的、看起來可怕或者不確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提高你的自信。
3、控制思維
5秒法則可以用來停止負面的想法,這些想法會給你帶來壓力。請記住:當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思想時,你就能夠思考那些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
六、為什麼5秒法則簡單卻有效?
答案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越簡單的,往往也是有效的。當然這麼說可能有一種故弄玄虛的嫌疑.
別擔心,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我們的大腦總是不喜歡做那些自己不確定的事情,為了不做,它可以編造出各種理由來阻礙我們。
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往往會在非常短暫的時間裡產生猶豫的念頭,因此我們必須快速做出行動才能夠擺脫大腦帶給我們的影響。
而5秒法則恰恰在這個時候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它也是現代心理學各種有利和被證實原則的具體體現。
這些選擇有很多,比如行動偏好、心裡控制點、行為可變性、進步定律、開始儀式等等.
七、為什麼一個5秒法則能在生活中有如此高的普適性?
原因非常非常簡單,因為能夠改變你的只有你自己,而5秒法則只在一個地方產生作用——就是你身上!
八、這條法則是否也能帶來持久的行為改變?
回答問題之前,請你明白這幾件事:
首先,5秒法則能很好地打擊大腦以往的運作系統,幫助你克服以往的阻力想法。
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不斷重複這個法則的時候,你就能夠從整體上打破大腦習慣性遲疑的運作系統。
另外,其實無論是憂慮也好、自我懷疑、恐懼也罷,這些思維都只是一個習慣而已。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據最新研究的5秒法則,去逐一擊破這些習慣。
最後告訴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習慣的黃金法則」:如果你想改變什麼壞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一個好的習慣去替換掉原來的行為模式。
最後的最後,你可以得出第八個問題的答案了麼?
作者劉逐風演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刪!
V公號搜:大腦幫(Brainlearning)關注! 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