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2020年的最後一天,上海市教委國際交流處處長吳英俊率部門全體人員蒞臨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校區調研並指導國際交流相關工作。該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及國交學院兩部門全體人員與會。會議由該校國交處處長曾芬鈺主持。
曾芬鈺向市教委國交處領導匯報介紹了學校國際交流工作發展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針對學校國際化水平基礎薄弱的現狀,她認為,「十四五」期間學校國際交流工作將從補國際化短板指標方面加強國際化基礎工作、從建高水平國際化項目方面提升國際化能級、從創能源電力國際化特色方面擴大學校國際影響力。國交學院黨總支書記叢亮、常務副院長王志萍、國交處副處長時帥分別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委國交處領導交流。
市教委國交處各分管領導針對學校匯報及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回應。副處長蘆琍琍認為學校一帶一路能源電力橋頭堡工作特色非常突出,是學校國際化的長板,是高於其他高校的優勢。學校成立的幾個國際聯盟在上海高校中也是極具特色和優勢的。她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國際化長板工作,依託長板補短板。
市教委國交處處長吳英俊在總結講話中講到,學校電力特色國際交流工作使他印象深刻,學校圍繞能源電力特色開展的國際交流工作特色極其鮮明。他對學校服務上海市「一帶一路」橋頭堡所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認可和高度肯定。他認為學校對「十四五」規劃國際交流工作的思考體現了規劃性、系統性、有深刻的思考,是對學校發展問題的抓取、是為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出的思考。針對各校都關心的國際化指標問題,他說,2-3個指標不足以反映國際交流工作的全部。國際化工作不產生教育GDP,國際化為學校的各方面教育工作提供平臺。國際化指標是學校其他教育工作發展成果的自然溢出。他建議學校努力發揮電力特色國際化的核心優勢。利用學校的產學研聯盟,與企業攜手走出去辦學。最後,他強調,外事無小事。做好國際交流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意識形態關,守好底線,新形勢下堅持教育對外開放,在逆勢中尋求新路徑,後疫情時代探索新方法,積極融入臨港新片區,認真做好學校教育國際化的各項工作。
與會人員對外事流程優化工作、外籍專家、國際會議、國際學生、中外合作辦學等業務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最後市教委國際交流處領導祝學校師生元旦快樂,願學校國際交流工作在新的一年裡取得更多收穫。(通訊員:上海電力大學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