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百草之鳳仙花(祛風除溼、活血止痛)

2021-02-12 青草堂一傳承潮汕青草文化

鳳仙花,別名:指甲花,急性子,鳳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 balsamina L.牻牛兒苗目、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分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的身體有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花顏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花瓣或者葉子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鮮豔的紅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愛。

藥用部位

以根、莖、花及種子入藥。

中藥名:根:鳳仙根。莖:鳳仙透骨草。花:鳳仙花。種子:急性子。

採收加工

根:秋季採挖根部,洗淨,鮮用或曬乾。

莖:夏秋間植株生長茂盛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葉及花果,洗淨,曬乾。

花:夏、秋季開花時採收,鮮用或陰、烘乾。

種子:8-9月當蒴果由綠轉黃時,要及時分批採摘,否則果實過熟就會將種子彈射出去,造成損失。將蒴果脫粒,篩去果皮雜質,即得藥材急性子。

功能主治

鳳仙花是著名中藥。花入藥,可活血消脹,治跌打損傷。花外搽可治鵝掌瘋,又能除狐臭;種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經,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殺蟲。主風溼肢體痿廢;腰脅疼痛;婦女閉腹痛;產後瘀血未盡;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毒蛇咬傷;白帶;鵝掌風;灰指甲。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溼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性溫、味微苦,有小毒。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活血行瘀、主治婦女閉經。

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藥。莖稱「鳳仙透骨草」,有祛風溼、活血、止痛之效,用於治風溼性關節痛、屈伸不利;種子稱「急性子」,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閉經。

選方

①治風溼臥床不起:金鳳花、柏子仁、樸硝、木瓜,煎湯洗浴,每日二、三次。內服獨活寄生湯。(《扶壽精方》)

②治腰脅引痛不可忍者:鳳仙花,研餅,曬乾,為末,空心每酒服三錢。(《綱目》)

③治跌扑傷損筋骨,並血脈不行:鳳仙花三兩,當歸尾二兩,浸酒飲。(《蘭臺集》)

④治骨折疼痛異常,不能動手術投接,可先服本酒藥止痛:幹鳳仙花一錢(鮮者三錢),泡酒,內服一小時後,患處麻木,便可投骨。(《貴州民間方藥集》)

⑤治蛇傷:鳳仙花,擂酒服。(《綱目》)

⑥治百日咳,嘔血,咯血:鮮鳳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許燉服更佳。(《閩東本草》)

⑦治白帶:鳳仙花五錢(或根一兩),墨魚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⑧治鵝掌風:鮮風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藥》) 

⑨治灰指甲:白鳳仙花搗爛外敷。(《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觀賞價值

我國各地庭園廣泛栽培,為常見的觀賞花卉。

鳳仙花如鶴頂、似彩鳳,姿態優美,嫵媚悅人。香豔的紅色鳳仙和嬌嫩的碧色鳳仙都是早晨開放,是欣賞鳳仙花的最佳時機。鳳仙花因其花色、品種極為豐富,是美化花壇、花境的常用材料,可叢植、群植和盆栽,也可作切花水養。

食用價值

鳳仙花在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人們煮肉、燉魚時,放入數粒鳳仙花種子,肉易爛、骨易酥,別具風味。

鳳仙花嫩葉可焯水後可加油鹽涼拌食用。

染色作用

在印度、中東等地稱為HENAA海娜,其本身帶有天然紅棕色素,中東人很早就種植這種植物,用它的汁液來染指甲和修飾自己。據記載,埃及豔后就是利用指甲花來染頭髮的。著名的印度身體彩繪,也是用它來染色的。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夥子相愛。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於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訪藥,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臥。鳳仙和金童夜間託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採花煎湯,服後果真藥到病除病癒。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急性子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種子。秋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果皮等雜質,曬乾。

【性味與歸經】微苦、辛,溫;有小毒。歸脾、肝經。

【功能與主治】破血消積,軟堅散結。用於經閉,積塊,噎膈,外瘍堅腫,骨鯁在喉等症。

【用法用量】 3~4.5克。

【注意】孕婦慎用。

附方

①治月經困難:鳳仙子三兩。研細蜜丸。一日三回,每回一錢,當歸三錢煎湯送服。 (《現代實用中藥》) 

②產難催生:鳳仙子二錢。研末,水服,勿近牙。外以蓖麻子,隨年數搗塗足心。(《瀕湖集簡方》)

③治胎衣不下:鳳仙子炒黃為末,黃酒溫服一錢。(《經驗廣集》)

④治小兒痞積:急性子、水紅花子、大黃各一兩。俱生研末,每味取五錢,外用皮硝一兩拌勻,將白鵓鴿(或白鴨)一個,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拭淨,將末裝入內,用錦扎定,砂鍋內入水三碗,重重紙封,以小火煮幹,將鴿(鴨)翻調焙黃色,冷定。早晨食之,日西時疾軟,三日,大便下血,病去矣,忌冷物百日。(《孫天仁集效方》)

⑤治噎食不下:鳳仙花子,酒浸三宿,曬乾為末,酒丸綠豆大。每服八粒,溫酒下,不可多用。(《摘元方》)

⑥治骨鯁:金鳳花子,嚼爛噙化下。無子用根亦可,口中骨自下,便用溫水灌漱,免損齒。雞骨尤效。一方擂碎,水化服。(《世醫得效方》)

⑦牙齒欲取:金鳳花子研末,入砒少許,點疼牙根取之。(《摘元方》)

⑧治單、雙喉蛾:白金鳳花子研末,用紙管取末吹入喉內,閉口含之,日作二、三次。(《閩南民間草藥》)

⑨治腎囊爛盡,只留二睪丸:取鳳仙花子和甘草為末,麻油調敷,即生肌。(《嶺南採藥錄》)

⑩治跌打損傷,陰囊入腹疼痛:急性子、沉香各五分。研末衝開水送下。(《閩東本草》)

相關焦點

  •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健脾理氣。用於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跌打損傷,胃痛,小二疳積。《中藥大辭典》苦辛,平,無毒。祛風,去瘀,止痛。治風溼骨痛,跌打接骨。《中華本草》苦;平;無毒。祛風除溼,行氣活血。
  • 能祛風除溼,散寒止痛,活血通絡
    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治風溼關節痛,水撒,跌打損傷,牙痛,溼疹。《中華本草》辛;性溫。祛風除溼;散寒止痛;活血通絡;化痰止咳。主風溼痺痛;胃寒疼痛;跌打損傷;咳嗽多痰
  • 能祛風除溼,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祛風溼,舒氣血,消腫止痛。主治風溼性關節痛或神經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氣血虧虛。《中藥大辭典》治風溼。治慢性關節痛風:爬藤榕根或藤、鑽地風根、毛竹根各二至三兩,白牛膝、丹參各一至二兩。水煎,衝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 鳳仙花的作用 這些你不知道就虧了
    鳳仙花,聽起來就像是一朵花的名字,沒錯這就是一種花,相信愛華的你肯定知道,那你知道鳳仙花除了可以觀賞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呢?你知道鳳仙花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嗎?你知道鳳仙花的藥理作用嗎?你知道鳳仙花有哪些禁忌嗎?下面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藥用價值  鳳仙花系是一種著名的中藥。它的花可以做藥,有活血消脹,治跌打損傷的作用。  花外搽可治鵝掌瘋,又能除狐臭;種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經,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殺蟲。
  •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苦;涼。祛風除溼;活血止痛;利尿解毒。
  • 潮汕百草之鼠麴草(化痰止咳、祛風除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藥類法象》:少用。款冬花為使。過食損目。⑦《綱目拾遺》:治囊風溼癢,煎湯洗;愈兒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⑧《天寶本草》:除蟲,定痛。治驚風,諸般氣滯。 ⑨《現代實用中藥》:治非傳染性潰瘍及創傷,內服為降血壓劑及胃潰瘍之治療藥。 ⑩《南京民間藥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⑾《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消喉火,解熱,去毒。
  • 祛風除溼,消腫止痛.治風溼麻木、關節疼痛
    祛風溼,舒筋活血,止痛。用於腰腿疼痛,跌打損傷。《中藥大辭典》性微溫,味辛,無毒。祛風除溼,解毒活血,消腫止痛。治風溼麻木,關節疼痛,癰疽瘡腫,跌打損傷。《中華本草》味辛;苦;性微溫;有毒祛風除溼;解毒活血;消腫止痛。
  • 祛風利溼,活血止痛.用於風溼性關節炎
    祛風利溼,活血止痛。用於風溼性關節炎。《中藥大辭典》性微寒,有微毒。治風溼性關節炎,瘧疾,疝氣,腳氣,瘡腫。《中華本草》辛;性平;小毒。祛風除溼;清熱解毒;活血;截瘧。主風溼痺痛;痢疾;腹瀉;吐瀉轉筋;水腫;腳氣;癰瘡疔癤;蛇蟲咬傷;小兒疳積疝氣;跌打損傷;瘧疾
  •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
    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於風寒咳嗽,風溼骨痛,閉經;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毒蛇咬傷。5%的水浸液可殺滅孑孓。《中藥大辭典》性溫,味澀微酸。祛風,除溼,活血,散瘀。治風寒咳嗽,風溼麻木、疼痛,月經不調,跌打癆傷。《中華本草》辛;溫;有毒祛風除溼;活血散瘀;解毒。
  •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用於風溼筋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苦;辛;性平祛風除溼
  • 能祛風除溼,散瘀消腫,止痛
    驅風理氣,活血散瘀。治風溼痺痛,痢疾,腹瀉,胃痛,咳嗽,幹血癆,跌打損傷,瘡癤腫毒。《廣西中草藥》:驅風鎮痛,活血散瘀,消腫解毒。治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腸胃炎,菌痢,咳嗽,跌打腫痛,瘡癤腫毒。《中華本草》微苦;澀;性溫祛風除溼;散瘀消腫;止痛。主風溼痺痛;風寒感冒;跌打損傷;瘰癧;瘡癤腫痛肝;肺經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 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於風溼性腰腿痛
    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於風溼性腰腿痛,跌打損傷,胃腹疼痛,產後風痛。《中華本草》辛;溫行氣止痛;祛風散寒除溼。主風溼痺痛;風寒頭痛;脘腹疼痛;疝氣;痛經;跌打腫痛《中藥大辭典》辛,溫。祛風溼,強腰膝,止痛,止咳。用於風溼痺痛,扭挫傷,腰膝無力,痛經,風寒感冒,咳嗽氣喘。
  •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
    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於風寒咳嗽,風溼骨痛,閉經;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毒蛇咬傷。5%的水浸液可殺滅孑孓。《中藥大辭典》性溫,味澀微酸。祛風,除溼,活血,散瘀。治風寒咳嗽,風溼麻木、疼痛,月經不調,跌打癆傷。《中華本草》辛;溫;有毒祛風除溼;活血散瘀;解毒。
  • 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用於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苦;辛;性平祛風除溼
  • 鳳仙花的功效與作用
    鳳仙花,中藥材名。本品為鳳仙花科植物風仙的花蕾。
  • 一條根學名千斤拔,祛風除溼止痛的功效特別好,還可緩解疲勞.
    祛風除溼,強筋壯骨,活血解毒。主治風溼痺痛,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腰腿痛,白帶,慢性腎炎,四肢痿軟,跌打損傷,咽喉腫痛。孕婦慎服。1、祛風除溼千斤拔是一種性質平和,味道略甘的中藥材,它祛風除溼的功效特別好,平時可以用於人類風溼骨痛的治療,在治療時,可以把適量千斤拔加清水以後煎湯服用,也可以把煎藥以後餘下的藥渣直接外敷患處,治療效果特別好。
  • 鞭打繡球的功效與作用:活血調經,舒筋活絡,祛風除溼.
    鞭打繡球圖片鞭打繡球圖片藥材名:鞭打繡球拼音:Biān Dǎ Xiù Qiú別名:紅頂珠、地紅參、活血丹、四季草、小銅錘、金線草、月月換葉、連線草、地草果、紅豆草、頭頂一顆球、地胡椒、滾山珠、四季青活血調經,舒筋活絡,祛風除溼。用於經閉,月經不調,肺結核,扁桃體炎,跌打損傷,風溼腰痛;外用治溼疹,瘡瘍,口腔炎。內服:0.3~1兩。--《全國中草藥彙編》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或搗汁拌蜂蜜蒸熱外搽。--《全國中草藥彙編》內服:煎湯,3~5錢。--《中藥大辭典》外用:煎湯含漱或搗敷。
  • 能祛風除溼,通絡止痛
    《中藥大辭典》祛風,除溼,止痛。主治風溼痛。《中華本草》苦;性平祛風除溼;通絡止痛。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 辛溫解表、活血化瘀、祛風溼的中藥
    夏月之麻黃。3.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既走表,又走裡。治風寒感冒無論表實表虛皆宜。4.紫蘇:發表散寒,行氣寬中,安胎,解魚蟹毒。5.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嘔家聖藥。解魚蟹、半夏及天南星毒。6.荊芥:散風解表,透疹止癢,(炒炭)止血。解表散風通用藥。7.防風:祛風解表,勝溼,止痛,解痙。治風通用藥。
  • 楓荷梨的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溼,活血消腫
    具有祛風除溼,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溼痺痛,偏癱,頭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瘡腫。楓荷梨圖片貯藏:置陰涼乾燥處禁忌:孕婦忌用祛風除溼,舒筋活血。用於偏頭痛,臂叢神經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扭挫傷;外用治刀上出血。內服:0.5~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