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 楊 軍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賀州市市長 林 冠

全國人大代表、聖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戴立忠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教授 王貴國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玉宇

推動企業正常運轉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 楊 軍

宿州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打通復商復市微循環,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重振活力、提檔升級。

在政策支持上「一幫到底」。我們從加大信貸供給、降低融資成本、緩繳社會保險、減免租金稅費、保障物資暢通等方面,全力支持企業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持續發展。

在為企服務上「一包到底」。我們在全省率先成立疾控專家服務企業指導組,組建市級工作團隊7支80餘人,分赴各縣區園區實地走訪調研企業並提供幫助。

在物資保障上「一供到底」。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市場調運和投放,農副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民生商品等供貨渠道保持通暢。

在項目支撐上「一促到底」。積極開展宿州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圍繞製造業、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成立謀劃推進組5個,目前共梳理儲備項目規模超600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配套,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全力推動企業正常運轉、滿產達產。

(本報記者 孔德晨整理)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賀州市市長 林 冠

賀州市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擔當實幹、強力攻堅,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來了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和貧困村的「發展指數」。截至目前,賀州市5個縣(區)已全部脫貧摘帽,實現了從貧困縣全覆蓋到全摘帽的轉變,至去年底貧困發生率由「十三五」初期的13.88%降至0.66%。但是全市還有33個深度貧困村、1.38萬貧困人口未脫貧出列。

賀州將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盡銳出戰、一鼓作氣、全力衝刺,堅決完成脫貧目標任務,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將繼續實行市縣領導聯縣包鄉抓村到戶制度,紮實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推動「關鍵少數」靠前指揮、一線作戰,實現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把脫貧攻堅資金、項目向深度、極度貧困村和土瑤聚居貧困地區傾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建立健全返貧和防貧的監測預警機制,跟蹤幫扶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確保脫貧不返貧。

我建議,要更加重視西部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強化粵桂產業扶貧合作,從國家層面引導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落戶廣西,支持廣西產業發展,鞏固廣西脫貧攻堅成果。

(本報記者 龐革平整理)

強化應急基礎設施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聖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戴立忠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是對我國公共衛生體系的一次大考。雖然我國比較快速地控制住了疫情,但是也暴露出我國在核酸檢測能力、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問題。

因此,我建議一是因地制宜加強實驗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提升突發疫情確診效率。建議在加大縣級綜合性醫院專業分子實驗室建設力度的同時,對醫療基礎條件相對薄弱且目前暫不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二級醫院和縣(市、區)級疾控中心、大型醫院發熱門診,配置分子POCT(即時檢測)設備,建設簡易分子實驗室;以三級醫院、傳染病醫院為重點,新建一批生物安全防護更高的分子實驗室。

二是強化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增強醫療機構應急救治能力。建議加強傳染病醫院能力建設,在參照現有綜合醫院人員編制配比的標準上適當提高傳染病醫院人員編制配比,並在國家經費支持、設備投入、硬體建設、科研課題申報等方面向傳染病醫院適當傾斜。按照「平戰結合、戰備應急」原則,在每個地市至少建設一家傳染病醫院,在人口較多的縣(市)指定一家醫院作為傳染病醫院,並根據傳染病防控要求適當配置相關資源。

(本報記者 徐佩玉整理)

維護香港社會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教授 王貴國

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下稱「涉港國安法」)的決定草案自公布後,得到包括香港社會在內的各界廣泛支持。建議人大常委會的立法進程宜快不宜慢,在堅持原則、守住底線的基礎上應展現靈活性。

為了堅持原則、及時批駁反對派的造謠抹黑,可考慮成立一個半官方的臨時性團體,對諸如香港大律師公會等的聲明,立即作出反應,指出其問題所在,說明我們的原則和立場及立法目的。

建議在香港成立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並可控的諮詢委員會,聽取香港社會的意見,並向全國人大反饋。此諮詢環節可成為國家安全教育的過程,通過諮詢使香港市民了解涉港國安法針對的是對國家安全構成危害的人,保護的是廣大市民和香港社會的安全。

涉港國安法的制定是在大陸法系地區,但執行是在普通法系地區。考慮到兩個法系在法律解釋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建議在立法過程中邀請香港的愛國法律人士參與,從而避免一些將來執行上不必要的問題。

為避免香港社會對涉港國安法的可能錯誤理解,建議在法律中明確國安法與香港基本法的兼容性。

(本報記者 楊子巖整理)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玉宇

科技創新是個體系工程。我國一直注重源頭創新、基礎研究,但技術轉化率不夠是重大制約。在醫療器械領域,要思考怎麼把源頭創新與產業、市場更緊密地結合,來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創新人才為支持的創新產業鏈。

因此我建議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宏觀決策,增強科創企業在創新體系的主體作用,出臺舉措促進產業界創新人才參與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規劃,包括創新政策制定、指南編訂等宏觀決策,吸納產業端的創新建議與需求,促進產業端與基礎創新的有效銜接,搭建引領支撐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

此外,醫療產業要做好,企業自身積累很重要,但還需要產業環境的支持和政府政策的引導。在國家支持創新的環境下,政府要更科學、更高效地支持創新產品轉化和進入市場。在審批環節、產品進入醫院環節,要注重創新產品的保護。現階段,國家在大力推進醫保改革和控費,降低醫藥費用,我們非常支持。同時,要把準入鏈條建立得更科學,讓老百姓既降低負擔又能更好地使用醫療創新產品。

(本報記者 徐佩玉整理)

相關焦點

  • 牟平區政協工會界別委員開展「我為『十四五』建言獻策」活動
    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雨文 通訊員 趙林 煙臺報導  9月9日,牟平區政協工會界別委員在牟平鳴環禽業專業合作社會議室開展「我為『十四五』建言獻策」  活動中,委員們學習了區政協《關於開展「我為『十四五』建言獻策」活動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立足煙臺市和牟平區「十四五」規劃編制以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專業所長、研究成果,分別從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搞好縣市區區域經濟特色布局等方面入手,積極討論,建言獻策,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並針對牟平區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工作實際,結合各自發展特點,編制好未來發展規劃。
  • 今年全國兩會,這些代表委員在為養老建言獻策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全國60歲以上居民超過2億,在快速老齡化的當下,一些養老問題也隨之而來。今年全國兩會,就有一些代表、委員給老年人建言獻策。1.全國政協委員葛華勇葛華勇委員提案指出,目前我國不同老年人群享受到的改革發展成果不同。例如公務人員領取養老金比企業職工多。
  • 漯河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委員為人才發展建言獻策
    人才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和創造者,是一個地方發展核心競爭力的表現。連日來,出席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漯河市人才發展建言獻策。  民革漯河市委的委員們在關於漯河市人才興市、人才強市的提案中指出,隨著漯河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與供給在數量與質量上出現了較大的缺口,政府與企業要加強高技能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委員們建議,要創建一種「重視人才,愛護人才,珍惜人才,關心人才,扶持人才」的良好氣氛。要優化政策環境,對人才在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體貼,科技上積極扶持,工作上大膽使用,利益上給予傾斜。
  • 高明政協委員聚焦多個領域積極建言獻策
    過去一年多時間,高明區政協委員聚焦經濟、教育、文化、健康等不同領域,牢記初心使命,用一件件實事書寫委員履職答卷。《佛山日報·今日高明》推出「高明區政協委員風採」專題報導,展現委員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為民的風採。
  • ...頭條丨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生態」成高頻詞 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在這份沉甸甸的報告中,出現了很多有分量的關鍵詞,「生態」成為高頻詞,一共出現了23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被安排為2020年的重點工作,圍繞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題」,如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代表委員們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求協作、謀發展,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貢獻智慧力量。
  • 【聚焦兩會】建言獻策 共謀發展 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心聲
    毛群英:促進位造業穩定發展「經過這三年的履職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當一名組織信任、人民滿意的人大代表,就必須堅持學習,不斷提高履職水平。還要走進群眾、貼近民心,充分調研、積極建言,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儘自己的努力。」
  • 集思廣益集中智慧集聚合力 為瀏陽經濟社會新發展建言獻策
    集思廣益集中智慧集聚合力 為瀏陽經濟社會新發展建言獻策 2020-12-22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政協委員廖興巧:積極建言獻策,助力竹產業發展!
    市政協委員廖興巧:積極建言獻策,助力竹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六大產業之竹產業如何發展、如何規劃、如何布局,這就是我們在兩會召開前來調研的目的。」近年來,廖興巧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號召,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不僅團結帶領公司一班人,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與11個竹產業專業合作社合作,帶動6個鄉鎮12465戶62655人種植方竹5萬餘畝。還多次就竹產業的發展,向市縣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建言獻策。
  •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代表委員帶去「江蘇經驗」——雙線...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來自江蘇的代表委員把這樣一份答卷帶到全國兩會上。做好統籌文章, 防疫發展求全勝做好統籌文章,江蘇各地用足辯證思維——在抓好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復甦,而加快發展又為鞏固防控成果創造條件;在「穩」的基礎上力求「進」得更大一些,在「好」的基礎上力求發展得更「快」一些。「中國那麼大,請一定要來無錫看看!」
  • 為深圳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5月14日上午,深圳市政協召開在深全國政協委員專題情況通報會,了解服務委員履職需求,助力委員更好地為深圳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市政協主席戴北方鼓勵即將赴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積極履職,盡職盡責,展示風採。市政協黨組書記林潔主持會議。
  • 雲南陸良:建言獻策「十四五」 共謀美好新藍圖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為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發揮各方優勢,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共同謀劃好陸良未來五年發展藍圖,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委、縣政府近日分別面向部分老幹部、企業家代表、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召開陸良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徵求意見座談會,開門問策,廣泛徵求意見,集思廣益
  • 瀋陽市政協組織省市政協委員視察瀋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為使省市政協委員全面了解一年來瀋陽市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的新突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更好地了解市情、體察民意,諮政建言、凝聚共識,為委員參加政協瀋陽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期間履行職責創造條件,12月10日至11日,瀋陽市政協組織省市政協委員,分六組對瀋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視察。
  • 清華五道口兩會之聲 | 建言獻策,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共有四十餘位來自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的業界導師、校友及在校生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他們相聚北京,共商國是,為國家發展、民生改善建言獻策。今日起,我們將陸續推出2020全國兩會系列專題「五道口兩會之聲」,分享參會校友們在兩會上所提出的事關民生、國家發展的議案、提案和觀點,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兩會動態,把握改革發展的方向。
  • 天水市省人大代表為全省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原標題:天水市省人大代表為全省發展積極建言獻策,積極為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熱詞二:重大項目建設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利用省人代會平臺,我市省人大代表就如何加快項目建設積極建言。劉天波代表建議,將清水縣至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至隴縣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升區域道路通行能力,實現交通互聯互通。
  •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生態」成高頻詞 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助力生態...
    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長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四川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新成效,今年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四川要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在這份沉甸甸的報告中,出現了很多有分量的關鍵詞,「生態」成為高頻詞,一共出現了23次,「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被安排為2020年的重點工作,圍繞事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題」,如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代表委員們建真言
  • ...灣區國際免稅城、發展數字經濟……TA們為深港口岸經濟帶建言獻策
    以羅湖、文錦渡和蓮塘三大口岸為核心連通深港建設深港社會協同發展實驗區是羅湖構建「一主兩區三帶」發展新格局的重要部分這裡的發展備受關注建議在羅湖建設大灣區國際免稅城「羅湖建設大灣區國際免稅城的條件得天獨厚
  • 建言獻策促發展 凝心聚力謀新篇
    四個分組討論會場裡,200名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帶著各自的提案,積極為全區各項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臨江新區作為南充的百年大計、發展大業,是委員們討論的熱點之一。「臨江新區的建設,要抓規劃、謀發展、建項目,要搶佔先機,贏得主動權。」
  • 蚌埠學院學生代表齊聚一堂 為學生會發展建言獻策
    副院長郭有強,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李榮,黨委委員、組織部長邵峰,教務處長孫蘭萍,學生處長劉華軍,團委副書記王大明,各學院團總支負責人以及163名正式代表,112名列席代表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郭有強致辭,他指出,近年來,在省學聯和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學生會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深化思想引領、組織建設、學術科創與校園文化建設、志願服務與社會實踐等工作的基礎上,注重傳承發展,推進改革創新,強化自身建設,在促進青年成長成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建言獻策服務民企發展
    我市政協委員群體中,有不少與企業關聯密切的人——有企業經營者,有企業員工,還有的政協委員經常調研企業,對企業各方面的情況都比較熟悉。建言獻策、關注企業發展也一直是他們履職的重要內容。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器」,杭州已儲備了一批雲服務企業,也有一大批企業嘗到了「上雲」後的低成本高效能甜頭。履職助推杭州建設「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市政協委員、永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建國希望各個層面共同努力,優化上雲環境,提升企業積極性;分類管理指導,建立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配套,為企業上雲提供堅實保障。
  • 有獎徵集︱大家快來為「河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啦!
    有獎徵集︱大家快來為「河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啦!」大討論活動開展,積極引導社會各界為河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充分汲取民意民智,廣泛徵集人民群眾真知灼見,現面向社會各界開展「我為河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徵集活動,歡迎區內外有識之士積極參與,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