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測將接續實施

2020-12-22 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測將接續實施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探月工程匯聚全國包括港澳地區數千家單位、數萬名科技工作者,技術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團結協作的結果,傳承弘揚了中國航天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優良傳統和創新精神。探月工程建設提升了我國深空探測核心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化、年輕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完善形成了組織實施複雜航天工程的系統方法,積澱彰顯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

  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陸續實施。

  部分月壤入藏國博

  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慮取回樣品和原地探測的科學價值因素。俄羅斯和美國的九個採樣點,都在緯度30度的範圍,嫦娥五號的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吳豔華介紹,月球樣品的用途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取樣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為了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一般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我國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他提到,「國家航天局經組織研究,除了位於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以告慰我們尊敬的偉人,他提出『可上九天攬月』這個夙願實現了。」

  李春來說:「絕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我們會在實驗室進行長期的、系統的對月球樣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化學成份、同位素組成、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方面,希望能夠深化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

  已與40多個國家籤訂合作協議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中國國家航天局一直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來開展相關國際合作的。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的樣品,近一段時期以來,國際同行也都非常關注,紛紛給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政府、其他機構發來賀電,提出共同開展研究的意願。中國國家航天局與40多個國家籤訂了140多份合作協議,並深度參與了18個國際組織的相關工作。

  「月球樣品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我們願意以平等互利、互惠互利的方式跟國際同行開展合作。但科學研究是有規律的,按照聯合國有關條約、法規,按照我國有關規定,為了做好月球樣品的管理工作和數據共享工作,中國國家航天局將專門印發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後續管理政策。」許洪亮說,後續會跟國內有關科技部門,共同向國際同行發出徵集月球樣品分析的相關方案,同時也會組織國內外相關科學家,對方案進行遴選,開展一些成果的共享,共同研究。

  「十四五」規劃火星採樣返回

  據了解,「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的論證,相關部門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未來一些規劃的任務。圍繞月球探測主題,我國基本規劃確定的任務是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第二次任務是嫦娥六號,還將進一步優化論證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比如月球極區採樣返回的相關工作,正在進一步論證。規劃當中還有嫦娥七號和八號任務,準備以此為契機,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共同論證初步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驗證核心技術。

  吳豔華介紹,關於行星探測的規劃,也基本明晰,有待國家審批。第一個任務已經實施了,就是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發射,目前狀態非常好,累計飛行約3.7億公裡,目前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如果按照預定的計劃,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明年5月中旬,計劃著陸火星巡視探測。此外,我國還規劃了三次行星探測任務,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測和取樣,一次火星的採樣返回,還有一次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穿越探測。

  中國的載人航天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國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兩個試驗艙,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然後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

相關焦點

  • 吳豔華: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趙超)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這五項中國「首次」包括: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分別是什麼?
    來源標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 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權威發布)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央視新聞 eet 快科 發表於 2020-12-17 17:49:49   你曉得嫦娥五號幾個首次嗎?權威準確的數據是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五項!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標誌中國具備地月往返能力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中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據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中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2月17日消息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2月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回家」,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划走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嫦娥五號探月取樣成功歸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飛躍,其創造了五項中國之首,本文對嫦娥五號「籌備、發射、探月、第二次軌道修正、第一次近月制動、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著陸月面、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與月地轉移、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著陸地球」整個過程的十三個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圓滿完成任務創5項中國首次
    12月17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 嫦娥五號創造...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國家航天局: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今天(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划走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求索寰宇開新篇。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賀 電    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    欣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中國探月三步走完美收官 接下來火星木星小行星探測都安排上了!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
    來源:第一財經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 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金葉子 錢童心隨著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