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

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

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權威專家第一時間作出解讀。

(小標題)五項「中國首次」 中國航天實現裡程碑式新跨越

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之後探測器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兩兩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今天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現在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吳豔華說,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求索寰宇開新篇。據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小標題)多項創新支撐 帶動我國航天科技整體發展

怎樣實現在月球上可靠地採樣並封裝到真空容器中?如何實現月面起飛並精準入軌?如何確保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精準完成……

「五個『中國首次』都是嫦娥五號任務所面臨的新挑戰。實際上,對整個工程來講,恐怕還不止這五個方面。」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說,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號任務,和前期任務比,技術跨度是比較大的。

新研製的3000牛的發動機在到達月球制動和從月面起飛時表現良好;基於視覺的月面採樣區快速分析,以及採樣、放樣、裝罐、放罐過程的快速定位,為機械臂快速調整提供支持;對飛行軌道、飛行程序等進行快速設計,支撐任務中可能遇到的天上或者地面的應急情況……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自主創新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主旨。」胡浩說,我們設計了整個一套工程體系,建立了深空測控網,使我們深空測控能夠達到全球布局,支撐整個任務的完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探月工程系統地帶動了我國航天科技的整體發展。

吳豔華說,探月工程建設提升了我國深空探測核心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化、年輕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完善形成了組織實施複雜航天工程的系統方法。

(小標題)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鼓勵國內外科學家參與研究

伴隨著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此次月球樣品的研究備受關注。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嫦娥五號的採樣點選擇了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能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絕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我們會在實驗室進行長期的、系統的對月球樣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化學成分、同位素組成、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方面,希望能夠深化我們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李春來說。

月球樣品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吳豔華說,後續,將依據月球樣品及數據管理辦法,廣泛徵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科學研究,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

「除了位於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他提出的『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實現了。」吳豔華說。(完)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嫦娥五號 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權威發布)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2月17日消息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2月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吳豔華: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17日電 (趙超)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這五項中國「首次」包括: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分別是什麼?
    來源標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測將接續實施
    原標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測將接續實施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  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央視新聞 eet 快科 發表於 2020-12-17 17:49:49   你曉得嫦娥五號幾個首次嗎?權威準確的數據是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五項!
  • 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求索寰宇開新篇。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所有月面無人採樣工作,並將2公斤重的月球樣品封裝保存至上升器所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也是中國第一次自主採集月球樣品。
  • 「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 ●攜帶月樣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 ●建立月樣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趙厚麟說:「嫦娥五號的凱旋歸來是不平凡的2020年壓歲大作,是中國送給全世界的珍貴禮品。我們衷心期待,中國的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在2021年再創輝煌,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更大福祉。」  趙厚麟重申:「國際電信聯盟將一如既往加強與中國同行的合作,發展信息通信技術,造福全人類。」  ESA: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圓滿完成任務創5項中國首次
    12月17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中國願與世界共享月球樣品科學成果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作為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本次月球樣品的研究備受關注。
  • 中科院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侯建國
    [video:20201219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今天正式交接_1]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於英傑出席並主持接收活動。   侯建國向參與嫦娥五號任務的中科院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誠摯慰問,向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給予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12月19日,重約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在位於北京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進行了全面檢查。
  • 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品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這就是中國航天
    近段時間,關注度最高的事情,莫過於我國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了。而隨著嫦娥五號順利抵達地球,「探月行動」也是完美的畫上了句號。如今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直言:這就是中國航天技術!究竟哪些成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