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安兌付風波延續:除被質疑資金挪為他用 投向*ST天潤大股東的基金...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作為廣深地區知名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錦安控股自2019年以來,旗下平臺發行的產品出現了大面積兌付逾期情況,大部分存續產品處在延期中。融資方中不乏有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公司股東的身影,如*ST斯太、粵泰股份、*ST天潤等,其中有部分公司因基本面不佳而暫停上市或存退市風險。

  錦安兌付風波涉及幾十隻基金產品,

  部分投資人質疑其資金被挪為他用

  近期,《紅周刊》獨家刊發了《危機餘波未散,有融資方瀕臨退市,錦安或因兜底承諾陷兌付泥潭》一文,分析了錦安控股旗下平臺發行的幾十隻產品無法順利退出一事,這些產品的融資方主要以中小型地產公司、小市值上市公司為主,然而要麼地產項目因融資方資金鍊斷裂和調控政策等原因去化緩慢,要麼融資方被暫停上市甚至被退市。此外,錦安控股的關聯公司還為不少項目的兌付提供了回購和擔保承諾,但因無法充分履行而導致錦安也被拖入了兌付泥潭中。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金色木棉投資累計備案的143隻基金產品中,最後一隻的備案時間是2018年1月。兩年多來,至今尚有43隻在運作中。投資人盧女士透露,據其了解,目前在運作的基金產品中,大部分都沒順利兌付。

  「目前,錦安旗下存續的大部分產品確實處於延期狀態中。」錦安控股方面相關人士在交流中也坦言。此前,錦安控股曾是廣深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第一梯隊的企業,但目前的體量已經小於恆大、寶能、佳兆業等地產巨頭旗下的財富管理業務了。

  錦安方面相關人士進一步表示,相比已經被接管的小牛資本等爆雷主體,錦安控股的風險處置進展尚可,為此還受到了深圳市專班的讚許。她透露,專班是由深圳證監局、街道等部門聯合組成。

  對於錦安方面相關人士的樂觀,《紅周刊》記者採訪的幾位投資人卻對錦安方面並不滿意。鴻途1號的投資人盧女士等人透露,融資方*ST斯太曾在今年4月公告稱,已按約定向金色木棉償付了部分債權本金(其餘債務已豁免),可鴻途1號的投資人並未收到這筆錢。

  盧女士告知《紅周刊》記者,錦安董事長高巖曾向其透露,*ST斯太的回款確實打入了金色木棉叄拾伍號(有限合夥),但其後轉給了某家三方公司,由第三方在今後某個時間返還5000萬元,如此複雜的設計,意在保證*ST斯太不退市。

  需要重視的是,按照現有的監管要求,私募基金的資金流水必須經託管銀行,該制度意在保證客戶資金不被管理人所挪用,而錦安卻將資金轉給第三方公司,此舉顯然有違《基金法》等法規的嫌疑。有鴻途1號客戶坦言:「錦安雷了幾十個項目,擔心鴻途1號的資金被高巖挪用解決其他項目」。

  對於《危機餘波未散,有融資方瀕臨退市,錦安或因兜底承諾陷兌付泥潭》一文中談到的「挪用客戶資金」一事,錦安方面相關人士堅決予以否認,但其也未就資金的具體流向作出解釋,只是表示「需要向項目經理了解具體情況」。

  多隻基金投向了*ST天潤大股東,

  規模或近8億

  除了*ST斯太,錦安兌付風波還牽扯到了*ST天潤。《紅周刊》記者了解到,鴻途8號的融資方為廣東恆潤華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後者是*ST天潤二股東,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1.43%,其關聯公司恆潤互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ST天潤大股東,持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13%。

  鴻途8號應於2018年底到期,但種種原因未能順利兌付。《紅周刊》在2019年8月時曾報導過,鴻途8號原計劃延期不超過12個月,即2019年底前兌付,然而基金業協會數據卻顯示,鴻途8號至今仍在運作中。

  投資人提供的材料顯示,投到恆潤互興和恆潤華創的基金產品並不僅有鴻途8號一隻,還有鴻途9號、豐盈嘉盛3號。《紅周刊》記者獲悉,這3隻基金的總規模約在7億~8億元之間。資料顯示,鴻途9號擬發行規模為2億元,資金用於受讓融資方持有的優質物業經營權,最終用於中大附中番禺分校高中部、國際部建設等。

  在2019年出現爆雷跡象後,恆潤華創曾於去年9月向投資人出具了一份《承諾函》,對於鴻途8/9號、豐盈嘉盛3號基金的兌付情況承諾:2020年6月底前支付本金的25%及對應收益,2020年底前再次支付本金的25%及對應收益,在2021年6月底前支付剩餘全部本金和收益。

  但《紅周刊》記者獲悉,這一承諾函並未得到落實。其後,融資方和錦安多次協商。譬如就鴻途8號來說,投資人邱女士給記者提供了一份加蓋公章的《會議紀要》,內容顯示在今年9月底,賴淦鋒代表的融資方(賴2014年前任*ST天潤董事長、總經理,至今仍是上市公司實控人)、多位鴻途8號投資人、錦安方面的代表黃某等人再次開會,就還款來源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1)還款來源:與資產管理公司展開債務重組談判,但受年後疫情影響進展緩慢。4月後才重啟,初步方案已敲定。如重組成功,鴻途8號將整體退出;

  (2)廣州祥龍大廈的出售事宜正在推進,初步估算,剔除其他負債和稅費後,仍能收回2億元,用於清償錦安旗下公司發行的恆潤系列基金,並保證鴻途8號的兌付。要求應於2020年12月底前落實;

  (3)關於中大附中番禺分校等學校類資產,正著手與券商開展ABS業務談判,募資用於優先清償鴻途系列基金持有的學校收益權。三方還約定:從10月起、恢復月度兌付。

  那麼,上述談判後,進展如何呢?

  邱女士坦言,實際進展不容樂觀,「賴之前同意按月兌付,現在已經12月了,只給了200萬,每次承諾就是兒戲」。至於錦安,投資人直言其不作為,未在出現風險後第一時間增加*ST天潤的股權作為增信擔保,只是一味配合融資方,誘導投資人同意籤署打折兌付協議。

  「鴻途8號延期兩年了,為啥不早早起訴?是不是有利益輸送?目前最新的催收和訴訟進展怎麼樣?錦安都沒做出詳細解釋。」邱女士如是說。

  其實,讓投資人最擔心的是,「*ST天潤2018~2019年連續虧損,感覺會退市」。公開信息顯示,*ST天潤2018年虧損約3.8億元,2019年巨虧超21億元,年報也被出具非標意見,公司今年已多次發布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實控人賴淦鋒在2019年5月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至今尚未公布結果。

  更為急迫的是,目前*ST天潤股價已跌至不足1.4元,面值退市的風險極大。或許是為了自救,11月中旬,*ST天潤公布了《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提出以2019年營收為基數,2021年和2022年營收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0%和15%。但實際上2017~2019年,*ST天潤分別實現了2.06億元、5.25億元和5.96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55%和13%。基於過往業績增速,上述激勵目標並不難實現。據此,交易所還下發了關注函,要求「說明選取營業收入作為單一考核目標的原因」,並質疑「營業收入目標增長率是否設定過低」。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錦安兌付風波延續:除被質疑資金挪為他用投向*ST天潤大股東的基金...
    作為廣深地區知名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錦安控股自2019年以來,旗下平臺發行的產品出現了大面積兌付逾期情況,大部分存續產品處在延期中。融資方中不乏有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公司股東的身影,如*ST斯太、粵泰股份、*ST天潤等,其中有部分公司因基本面不佳而暫停上市或存退市風險。
  • 產品大面積逾期 錦安財富面臨存亡危機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惠凱2019年以來,錦安財富的兌付危機日益嚴峻。多位投資人告知記者,錦安財富有多隻基金處於逾期狀態。目前獲得的信息顯示,錦安財富正在積極尋找「國有控股背景」的新股東。《紅周刊》記者獲悉,2019年以來,錦安財富的兌付危機日益嚴峻,有鴻途6號、鴻途8號、鴻途9號、新錦安公館1期、瑞澤2號、瑞澤3號、新城智享1號、安享2號等多隻私募基金出現逾期。多位投資人告知記者,錦安財富有多隻基金處於逾期狀態。 錦安財富的產品主要投向上市公司和房企,如鴻途8號/9號等的融資方恆潤華創就是ST天潤的股東,而鴻途6號等產品則投向粵泰股份。
  • 危機餘波未散,有融資方瀕臨退市,錦安或因兜底承諾陷兌付泥潭
    《紅周刊》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錦安辯稱:受金融監管政策等原因的影響,才出現延期,底層資產不存在問題。但有投資人直言,數個項目投向上市公司已被暫停上市、或掙扎在保殼邊緣。 值得注意的是,鴻途系列基金投資人提供的材料顯示,錦安曾承諾為一些基金的兌付兜底,但正因此,錦按也被深度牽扯進兌付危機中。
  • 危機餘波未散 有融資方瀕臨退市 錦安或因兜底承諾陷兌付泥潭
    值得注意的是,鴻途系列基金投資人提供的材料顯示,錦安曾承諾為一些基金的兌付兜底,但正因此,錦按也被深度牽扯進兌付危機中。另外,鴻途1號的融資方母公司斯太爾已公告把部分回款轉給了錦安,但投資人卻沒有收到這筆資金,有投資者認為,回款很可能繞過了託管行。
  • 玩出私募界的超高水準 錦安控股旗下基金不按期兌付近4億不知去向
    一直等待著項目退出兌付的投資人到此時才恍然大悟掉入了錦安控股精心設計的「局」,錦安控股旗下的基金管理人深圳市金色木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直宣稱的基金底層資產深圳核心地段「舊改」土地不僅沒有按項目說明書進行抵押公證,而且還被「舊改」土地前股東葉碧青起訴,查封保全,要求支付剩餘股權轉讓款近五億元。
  • 實控人賴淦鋒欠巨額資金 *ST天潤擬7000萬買房間接為其「輸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天潤所說房產實際為天馬國際時裝城的美食廣場。按照上市公司所稱,其與梁碧群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但美食廣場的業主廣州天馬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馬發展)為*ST天潤實際控制人賴淦鋒下屬公司。上市公司是否將通過上述交易曲線「輸血」實際控制人,成為中小股東關注的焦點。
  • 調查丨「老賴」實控人尚欠巨額資金 *ST天潤擬投7000萬間接為其...
    按照上市公司所稱,其與梁碧群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但美食廣場的業主廣州天馬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馬發展)為*ST天潤實際控制人賴淦鋒下屬公司。上市公司是否將通過上述交易曲線「輸血」實際控制人,成為中小股東關注的焦點。
  • TOT產品已停發,大股東挪用項目資金
    四川信託TOT產品總計存續規模為252.57億元,TOT新產品已經停發。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已經明確表示四川信託TOT項目存在大股東挪用現象。當前的問題是,這些TOT項目的資產狀況不明,數百億資金到底投向哪裡,仍待深入調查。
  • 四川信託陷兌付危機 劉滄龍的最後支柱將坍塌?
    公告顯示,上述信託產品投資範圍保守,投向主要為銀行存款、逆回購、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交易所及銀行間市場債券以及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等。四川信託近期陷入嚴重兌付危機,引發數百位投資者現場維權。據媒體報導,四川信託旗下「申富129號」、「申鑫74號」等多個信託產品本該在6月11日的最後兌付日兌付,卻未如期兌付。
  • 贏了訴訟 兌付卻困難重重!諾亞財富再次「踩雷」譽衡藥業併購基金
    作為財富管理頭部企業的諾亞財富近年來頗為「水逆」,自2014年以來,諾亞財富分別踩雷了景泰基金挪用資金、悅榕基金爛尾事件、輝山乳業、樂視網、承興國際等多個項目,甚至在今年3月,踩雷口袋科技,延期兌付。多起踩雷事件,也讓投資者質疑一家頭部財富管理機構為何頻頻踩雷,諾亞財富的風控在哪裡?資產管理專業性在哪裡?
  • 一款投向B站的基金緣何巨額虧損?連恆天財富、京東數科都踩雷
    漲財商了解到,基巖資本旗下的東方價值5號基金,產品淨值從1.3跌至0.3,僅用了3個月時間。而該基金投向的正是二次元中概股——B站。 然而截至當前,東方價值5號基金逾期清算4個月,未能完成兌付。 東家金服的銷售給投資者出具的說明函顯示,截止到2020年4月10日,這款產品的淨值為0.315。
  • 天潤乳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進行大宗...
    證券代碼:600419 證券簡稱:天潤乳業 公告編號:臨2020-064        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進行大宗交易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共商投資大計 錦安財富中秋答謝會成功召開
    騰訊大粵財經訊 9月8日,錦安財富「感謝有您,相聚金秋」 中秋答謝暨金色木棉壹號地產基金兌付說明會在深圳聖廷苑酒店隆重召開。錦安財富與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和合作夥伴近600人同聚一堂,共商投資大計,共贏美好未來!
  • 天潤乳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
    天潤乳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17:41:56&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天潤乳業: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
  • ...丨又有17家私募基金被註銷!投資者的錢還安全嗎?(2020年12月14日)
    17家機構中,中金環球投資涉嫌「非吸」;北京國投明安偽造交易法律文件,惡意挪用2.3億基金資產;盛京鼎輝或存在到期不兌付等情形;更有甚者,一些私募早已人去樓空,投資者無處尋覓。公告還提到,已註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相關規定以及基金合同約定,妥善處置在管基金財產,依法保障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 大漲近30%,廣發冠軍基金「滿倉」買的錦浪科技,什麼來頭?
    那麼,這家基金重倉的錦浪科技,到底什麼來頭?廣發的「獨門重倉」12月3日,錦浪科技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數量為744.42萬股,發行價格為97.32元/股,為發行底價的1.003倍。本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7.24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7.12億元。
  • *ST天潤8億收購交易對手業績補償違約 為中信建投項目
    決定書顯示,2016年4月18日,湖南天潤數字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數娛」,股票簡稱*ST天潤,代碼002113.SZ)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方式完成對上海點點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點點樂」)100%股權的收購,交易金額為8億元。
  • 光大信託又一政信項目出現兌付風波,融資方為四川廣元城投公司
    除了《紅周刊》此前報導過的信益21號、茂田實業信託計劃等產品外,《紅周刊》記者最近獲悉,光大信託有一款投向四川廣元的政信類項目「廣元建投1號財產權信託」也在今年7月到期,但融資方卻遇到了暫時性的資金周轉難題。光大信託近幾年一直是業內的「黑馬」,其央企信託的金字招牌吸引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
  • *ST升達股權遭拍賣無人問津 華寶信託被動接盤成其大股東
    定增併購、實控人變更,長期以來一直是A股的重要炒作主題,不少公司的股價因此而獲得過不菲的市場表現,如近期實現連續四個漲停的*ST升達就是因大股東變更而獲得了資金的青睞。然而,若梳理*ST升達背後的資本運作,則可發現其故事多多。
  • 中金國瑞案逾18億元未兌付 募集資金被實控人用於個人消費
    布局的業務也頗廣,包括環保、大健康、醫藥生物等等。給投資者家大業大,實力雄厚的感覺。有投資者表示,中金國瑞在深圳建設銀行東海支行開了私募基金的監管帳戶,但同時,又用公司名字在該支行開了一個公司帳戶,這樣,兩帳戶高度相似,僅最後四位數不同。在與客戶籤訂合同時,該公司合同中接收投資款的銀行帳號為非託管銀行監管的公司普通帳號,投資款並未進入約定的託管銀行監管範圍內,脫離了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