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蘇州,從這味「頭道菜」開始!

2020-12-23 壹蘇州

「雙12」蘇州頭道菜

——最憶江南正當時·冬宴 發布會

作為「雙12蘇州購物節」六大消費領域的餐飲美食版塊,由蘇州市商務局、蘇州市烹飪協會、蘇州廣電總臺聯合發布的「雙12蘇州購物節——美食江湖系列活動從11月中下旬火熱上線,貫穿「雙12」、冬至、元旦、春節、元宵等重大節慶假期,不斷打造餐飲消費新亮點,掀起餐飲消費新高潮。

12月7日,「雙12」蘇州頭道菜——最憶江南正當時·冬宴發布會舉行,邀請到了全國餐飲標杆美食大咖,並推出蘇州餐桌新菜單,發布餐飲銷售榜單,旨在再造蘇州美食文化地標餐單,提升蘇州餐飲影響力。

蘇州市相關領導、行業協會以及多位資深美食烹飪大師和數十位餐飲界大咖受邀與會。阿里本地生活 ,美團、同程生活等電商平臺一同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冬宴以「淺唱、初見、漸入、迎賓、尚匯、冬韻、意深、賞味、本意、暖心、雅點、主食、甜潤、時果」這14個主題為牽引,以14道絲絲入扣的菜品銜接為設計理念。

蘇州市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華永根

現場發布冬宴餐單

適宜的食材 考究的做工

一席雅致的冬宴

帶我們走進這個驚豔的江南時節

淺唱之餐前小食

作為正餐前的小食自然以開胃為主。「冬宴」為大家準備了三色開胃小食:產自姑蘇太湖之畔香雪海中鮮果,經浸制、醃製、蜜釀而製成的蘇式楊梅幹、青梅果子、太湖白蝦幹。楊梅乾鮮甜中透點清酸,而青梅果子酸爽中帶絲甜潤,而太湖白蝦,作為一種無汙染的野生淡水蝦,被製成蝦幹,鮮鹹適口,蘇州人便將這種天然美味留存在了四季。這道餐前小食,紅綠相配調以白,三色養眼,更開胃,也為我們拉開了正餐的帷幕。

初見之江南冷食匯

首道菜由三道菜品組成

蘿蔔絲石榴包

選用青紅皮兩種蘿蔔,以春卷皮外裹成形,看似石榴。青紅皮蘿蔔絲,入口爽脆鹹中有甜。為冬令濁酒名品。

煙燻青魚

在蘇州,吃魚對應季節,對應月份,12月正是吃青魚的時間,菜品選用太湖青魚。青魚肉質肥美,高蛋白低脂。再配已煙燻手法,入口肥而不柴,透出淡淡煙燻味,實乃品酒佳餚。

古法荷香白切羊

選用蘇州東山放養湖羊,燒煮之時放入少量荷葉,成品酥爛,油而不膩,鹹味適中。羊肉特別適合冬季使食用,有補氣養血去寒暖身功效,可以做為營養食療來使用。

漸入之魚子醬蟹肉色拉

此菜端莊華麗,似中似西烹製手法出自米其林大廚之手,究其本質乃吳地經典舊菜蟹胥翻版,在蘇州吃蟹講究按部位來吃,此菜中只用現出的蟹白肉加以酸爪、小洋蔥、鮮榨青檸檬汁加以色拉醬、微酸微甜,果香味十足。出自舊時蘇州文人自做蟹胥即白肉蟹醬。其味鮮不可擋,加上用魚子醬結頂,兩醬合一,中西合璧。看這架姿,品其味道都承載烹飪文化上的傳奇。

迎賓之清溜鳳尾蝦玉

蘇州人常用這道菜作頭菜,召待四方來客。在蘇州吃蝦仁真乃人間美味的享受。剛出鍋的蝦仁常帶著油溫,鮮香,軟綿在舌尖上相擁,咬嚼中沒有多餘一絲木感,只存下一個"鮮"了!那是江南水鄉的味道。

蘇州的清炒蝦仁須用新鮮蝦玉,上品為太湖青蝦,肉質細嫩飽滿,天生麗質。上漿穿衣後,略停片刻由其成長中溫油鍋中,慢慢放下,用箸輕輕梳理,觀其色變,白如玉色,面如粉桃,裝盆後即光彩照人。

尚匯之酒釀糟蒸黃魚

蘇州臨湖近海,吃食魚鮮素有傳統,豐富多彩的湖鮮,四季江鮮,就吃的海鮮首挑的黃魚。俗話說:枙子花開石首來。在吳地黃魚被稱為石首魚,黃魚肉嫩肥鮮又少刺故爾蘇州人常食黃魚。此菜品黃魚採用蒸法,配以筍片與火腿片鮮上加鮮,尤其在上面加以酒釀米粒增香,細品魚皮上還有細粒晶瑩豬油丁,肥上加肥。此款菜品全釋蘇州大廚做魚功底。對應著那句:吳人善治魚,吳人善食魚的金句!

冬韻之古法蜜汁火方

清代袁枚在蘇州公館吃過此菜,並收錄在他所著"隨園食單"稱其菜為:「蜜火腿食時其香隔戶便至,甘鮮異常!今品此菜仍遵舊法,形小味深,琥珀晶瑩,入口甘鮮,回味復聯,經典之作呀!」

意深之芸娘家宴雙蔬

有道說:杭州四季不斷筍,蘇州一年四季不斷菜,春有菜莧,夏有雞毛菜,秋有小青菜,冬有大青菜。初冬季節大菜經霜打後有天然絲絲甜味。此菜釆用家常做法用冬筍片與菜心搭配,色彩鮮麗,口感鮮糯細膩,冬筍嫩脆,回味淡淡清香裡有著甜味。《浮生六記》裡雲娘善用此菜。

賞味之狀元及第三禿

禿是「獨」的一種說法,三禿即是用蟹黃、蟹膏,䰾魚肝三樣合炒的菜品,秋冬的大閘蟹,䰾魚都是名貴食材,此菜精取蟹膏,蟹黃,䰾魚肝為三禿(獨用)食材,為菜中頂級名品。

蘇州人每到金秋季節盼吃三樣東西:南塘雞頭米,清水大閘蟹,桂花䰾魚。丹桂飄香時,太湖中䰾魚像花團錦簇一樣,在水面上翻動。桂花落過後,此魚會跑得無影無蹤,因而此魚時令特色強,十分名貴。

本意之暖胃薑汁茶

溫肺散寒,健胃消食,在享用完三禿之後,來一杯養身薑茶是再合適不過了。西風蟹寒,薑茶既暖胃亦暖心。

暖心之東鄉圓盅蒸菜

常熟的蒸菜現已聞名遐爾,東鄉乃常熟蒸萊原發地。入冬後蒸菜大行其道。此菜刀功精細、色澤鮮豔,湯菜合一,美在其中,園盅形式替代了冬季的火鍋讓你吃的熱、吃的舒心企盼著團圓、吉祥充滿幸福感!

雅點之蟹殼黃與方糕白魚鬆蟹殼黃,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白魚作松,鹹餡味鮮,香酥鬆脆,在盛宴中,這道小食品出點點心意、盈盈之香的蘇味。

而園林裡金錢方糕,最能代表姑蘇糕點的精髓——細膩、精緻。薄如蟬翼的餅皮裹著燕窩玫瑰釀餡,乍一眼,還能看見裡面滾動的釀芯。它的「臉」更是「標緻」,面張上都印有不同的園林標誌性圖案,讓人還沒下口就頓生喜愛。

主食之鰻魚蘇式湯麵

蘇式湯麵最考究的是麵湯,湯要清而不寡。製作麵湯稱為「吊湯」,相當於飯店裡的燒高湯,配上燜肉的原汁,再加上熟豬油。蘇式紅湯麵湯色透明如琥珀,不見任何雜質,噴香撲鼻,鹹淡適中。配上爆魚,鰻魚肉厚刺少。過油後炸到焦脆的魚塊,浸入口味濃鬱的醬汁。吸滿了汁水的鰻魚,皮是脆的,肉是鮮的,淡淡的鹹香,微微的酸甜,放涼之後,口感依然無敵,此面在隨園食單中有記錄,此面配有酸菜、香椿(春天的味道),香菇花生、伊比利亞5J火腿、鴿蛋,把此面的味道推向高潮,是蘇式湯麵中的精品。

甜潤之南蕩雞頭米奶酪

上等的雞頭米,產自姑蘇城郊葑門,金雞湖畔,籽粒渾圓飽滿,色澤潔白如玉,品清淡雅。煮後清香四起,入口軟糯,嚼後回甜。奶酪味濃鬱,清涼,爽滑,二種搭配一起,甜蜜入味,清涼入心,實屬餐後一道必不可少的甜品,真有玉瘦香濃,雲間水遠之感。

時果之食時鮮果拼

一年四季春,嘉宴冬暖果物鮮,鮮潔、潤口、清甜之味來作為本次冬宴的最後一道菜品,果豐物美吉祥意,冬暖四季又一年,希望年年有好物,萬家和氣新。

對於蘇州人來說,吃魚是一種態度,講究時令及做法。發布會現場,蘇州烹飪協會會長、蘇州新梅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洪男先生帶來了匠心獨運的「蘇州小娘魚」

十二「小娘魚」

對應著十二道魚餚

每月一魚,一魚一味

當鮮的食材,特定的烹飪手法

呈現出了獨特的江南風味

發布會上,來自阿里本地生活,美團,同程生活等餐飲服務電商平臺大咖專家,用大數據解讀了今年蘇州餐飲市場的新特點和新變化。

來源:蘇州新聞

責編:邱欣欣

相關焦點

  • 松鼠鱖魚這道蘇幫菜,乾隆皇帝都讚不絕口,來蘇州錯過了就是遺憾
    蘇州來過幾次,只有這一次品嘗了松鼠鱖魚,覺得再錯過就是太遺憾了。鱖魚也叫桂魚和鰲花魚,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作為安徽人,我一直都是比較喜愛吃臭鱖魚,這是徽州菜中的傳統名菜。臭鱖魚的傳說是,早年徽商出遠門,攜帶的鱖魚臭了不捨得丟棄,用一些佐料燒一下,聞著臭吃起來香,歪打正著成了一道美食。松鼠鱖魚的傳說是,乾隆下江南在蘇州吃了松鼠鱖魚後讚不絕口,還賜名酒店為「天下第一食府」。
  • 衡東年味土菜之土頭碗
    典故:衡東土菜最著名的是衡東頭碗,俗稱七層樓,又名懷素佛塔,在衡東喜宴上出頭碗,即湘腰席八大碗中第一道出場菜。頭碗集燉、煮、溜、蒸、炒等多種烹飪方法於一體,這道菜功夫在初加工上,要燉豬腳、燙蛋皮、剁碎肉,做成橄欖丸、蛋包丸、滑肉,是體現席宴檔次,展示廚師手藝高低的品牌。
  • 最愛那道「頭碗菜」——平肚全家福
    我們都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美食,除了色、香、味的追求,更是地方獨特地理環境、獨有資源稟賦和歷史人文韻味的使然。瀏陽山青水秀、物產豐富,近鄰省會長沙,開放包容、吐故納新的同時又因其深厚的紅色資源、花炮產業和詩詞楹聯等文化自成一體。平肚全家福,一道食材普通、配料豐富,卻又色彩和諧、寓意和美的瀏陽菜,足以令你垂涎欲滴,或食前觀察,或吃中思想,又或品後體味。
  • 謝霆鋒「十二道鋒味」帶火的一道菜!網友:我與這道菜只差謝霆鋒
    謝霆鋒「十二道鋒味」帶火的一道菜!網友:我與這道菜只差謝霆鋒。近幾年,美食電視欄目越來越多,那些隱藏在娛樂圈的明星小吃貨慢慢的浮出了水面,謝霆鋒主持的《十二道鋒味》可以說是美食欄目的領頭羊,「鋒之家族」也是費盡周折的去尋找美食,力圖帶給觀眾最美味的食物。
  • 這幾道經典的蘇幫菜,能抓住食客的心
    來蘇州,光是看蘇州園林、賞金雞湖景是不夠的。沒有吃上一兩道蘇幫菜,怎能算來過蘇州呢?蘇州美食歷史悠久,天下聞名。蘇州,自古富庶繁華,得天獨厚;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錯,山溫水軟,土沃田腴,花果繁茂,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
  • 學學秀洲這「18道塍味」
    」風靡一時,美食已成為生活旅遊的「風向標」,有些人會因為一道菜而愛上一座城。近日,央視也有一檔欄目推介了新塍鎮的美食。春節臨近,跟著小編一起去嘗一嘗,看一看吧!白燒八寶鴨是新塍年夜飯裡的另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八寶包括糯米、鴨胗、五花肉、松仁、冬筍丁、火腿、胡蘿蔔丁和蔥花八種材料,這麼多食材放進鴨肚子中表示多福多財,肚中有才。
  • 怎樣做好「竹筍炆鴨」這道潮菜?
    潮汕地方江河縱橫,池塘密布,到處可見洋泊,故鴨子特別肥養。   又潮汕地方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盛產竹筍。春後夏至,竹筍個大肉碩,纖維粗中稚爽,清鮮爽口,甜嫩開胃。    有了這二件食材,潮菜把它們做成「竹筍炆鴨」,這道菜取料便捷,價格便宜,葷素相搭,佐酒下飯,香清相宜,嚼爽俱備,是一道普及潮汕,家店皆喜,經久不俗的經典潮菜。
  • 冬天最愛這道湘味小炒肉,幹香有味,鹹鮮適口,下酒菜的不二選擇
    今天小易要分享的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簡單小炒——湘味小炒肉,肉片幹香入味,鹹鮮適口,吃起來真的是無敵爽!簡單幾步就能做,是下酒菜的不二選擇,來看看怎麼做的吧! 製作關鍵點: 做這道菜肉片不需要醃製,直接下鍋炒,肉片才會比較幹香、有味。
  • 每個省都有道看家菜,但為了這道菜東三省已經打破頭!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全國各地的看家菜,一起來看看自己家鄉的是哪道吧!但是,吉林和黑龍江的小夥伴們不服啦,他們覺得鍋包肉應該是自己省的看家菜。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鮮嫩酸甜。
  • 天津人的入冬儀式,就從「道味」的只鴨子開始!
    「道味」於很多人心中,都是低調的華麗,今年「道味」還入圍了黑珍珠,胡曉,道味出品總監兼執行董事。道味的院落是我最愛的,四季分明。但卻總是能飽含著生機勃勃的樣子,如果是夏季,食客更願意在院落裡多做停留或用餐。
  • 江蘇菜憑什麼叫江蘇菜?
    而蘇菜可謂是這方面的專家,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持菜的原汁,其味清鮮,鹹中稍甜,不失食物本味。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可謂是「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所以在江蘇的家常飯桌上,很少會看見大片的辣子和風味過重的油炸,大多都是原汁原味。說到這肯定會有人不認可了。
  • 這個蘇州的小地方,怎麼靠土菜打贏了蘇幫菜?
    震澤家宴,蓋過了蘇幫菜的風頭「杭州不斷筍,蘇州不斷菜」,蘇州人嗜吃,從來也不是什麼秘密。到蘇州,當地人講「要嘗嘗蘇幫菜來」。不過在震澤鎮,蘇幫菜已不算稀奇,真正新鮮的,是這個時節的家宴。圖/網絡江南人家擅用糖,這黑豆腐乾的油亮黑色,即由飴糖成全,浸泡在飴糖熬成的天然醬色之中,經兩道文火煨煮後,使汁液滲入豆乾內,達到表裡均勻,質韌不斷。從竹匾上揀起一塊趁熱咬上一口,豆香十足,別具風味。
  • 4000年歷史,17個朝代,這道菜為什麼能成為帝王的「寵兒」?
    荊州魚糕 圖片來自網絡 乾隆一語成招牌,其實這道菜的歷史才叫真正的源遠流長,值得我們說道說道春秋戰國時,成為楚宮廷頭道菜,之後盛於宋,美於清,歷經中國17個朝代,有著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從楚至清,荊州魚糕一直是宮廷名菜,是不折不扣的「貴族」。
  • 湘菜大師劉中和:這幾道菜是湖南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
    話語期間,因事情多,我們沒聊上幾句話,劉中和被叫去廚房做菜,他今天要做幾道傳統的年夜菜,包括全家福、八寶果飯和魷魚筍子絲,他說這都是傳統湘菜年夜飯上應該有的菜品,這些菜也包含著吉祥的寓意。 從無名學徒到湘菜大師
  • 蘇幫菜什麼最好吃?吃在蘇州,發現這三道菜裡藏著姑蘇老味道
    到了魏晉時期,蘇州人大文豪張翰,思念鱸魚蓴羹,辭職掛印,拂袖乘一葉扁舟回到家鄉,只為了那一口美食。蘇州人的率性可見一斑,蘇州美食的誘惑,也躍然紙上。這大概要仰賴於三萬六千頃的太湖,為蘇州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美食資源。中國十大菜系,蘇幫菜排名第四。
  • 過年學會這道年菜,廚房小白變大廚!
    這不是快過年了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道年菜,學會了回家過年小白也變大廚
  • 家常"水晶肉丸"製作過程,這道菜成菜色澤光亮、 嫩滑味美.
    這道肉丸菜色澤光亮、嫩滑味美,是把肉丸子通過多次粘裹生粉並下到沸水鍋裡汆煮,最後加調輔料燴製成菜。
  • 年味之蘇州青魚:「年年有餘」的那條魚
    青魚頭魚頭必須當天吃掉,這樣才能不愧對魚頭的鮮美,魚頭煮湯或紅燒都是最佳的選擇,湯裡放上粉皮和老豆腐,足足一大鍋,一家人吃得熱氣騰騰,不知不覺中,年已經開始了。青魚尾青魚的尾巴、魚鰭單獨切下,過年可做「清炒甩水」、「紅燒甩水」,甩水也叫划水,就是魚尾,因為這部分最善動,被好吃的吳人認定是魚身上最鮮美的部位,所以,這道菜是過年桌上的大菜。
  • 【老北京菜】這40道硬菜你吃過幾道?
    醋溜木須清真菜,北京好多小吃都是清真的,這道菜香氣濃鬱,酸甜可口,鮮香味美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幹炸丸子其特點是丸子金黃,外焦脆,裡軟嫩,味鮮香。北京酥燜帶魚這是一道傳統的北京菜,在宮廷菜和官府菜中也聲名赫赫。
  • 12道下酒硬菜,都是地道的東北味,東北人冬季喝酒必備菜
    本期導讀:12道下酒硬菜,都是地道的東北味,東北人冬季喝酒必備菜 東北的冬季,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天氣寒冷,辛苦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喝點小酒,暖身又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