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中年」胡海泉:不可能活在過去,勇於改變才能連莊

2021-01-08 新京報網

胡海泉。受訪者供圖


在新節目中,胡海泉與尚雯婕合作演唱了歌曲《遊仙吟》,以山為舞臺,森林為觀眾,全新嘗試了一次跨越古今意境的露天音樂會。節目中尚雯婕坦言十分佩服胡海泉的勇氣,因為很少有人能放下那份安逸,跨進另外一個行業。而在海泉看來,人就是要破掉安全感,離開原來的價值鏈,這樣會比較有意思。


在新京報記者的採訪中,胡海泉提到最多的詞也是「改變」。音樂需要改變,傳播形式需要改變,產業格局需要改變,投資的價值就是改變,因此胡海泉沒有停下他改變的步伐,他覺得只有適應其中,才能尋到與未知的自洽。


而音樂,是胡海泉人生中唯一沒有改變過的事,是一輩子的事,目標是,能活多久就做多久。近兩年,他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回歸」,參與了《我是唱作人》《天賜的聲音》兩檔音樂綜藝,並推出個人音樂專輯《胡》。關於「單打獨鬥」,外界仍有太多揣測,但音樂是海泉的起點,也是海泉的終點。「我不在乎別人賦予我的標籤,這都是別人眼中的人生,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寫自己喜歡的歌,用對的方式去表達。」



「斜槓中年」

跨界、投資……我不是在玩票


受訪者供圖


位於北京朝陽區的巨匠文化,是一家規模不大,但別有洞天的公司。這裡有一面與眾不同的牆,上面擺滿了羽泉從出道至今斬獲的所有獎盃。2000年到2008年的「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2001年到2014年的「音樂風雲榜」,2004年到2016年的「中國TOP排行榜」……按照不同獎項分門別類,同一個獎項竟有十個之多。這面牆,「羽泉」組合,都是華語樂壇最風光無限二十年的最佳見證。


但市場風雲驟變,物是人非,讓「羽泉」在近兩年承載了太多音樂之外的關注與揣測。2019年,胡海泉一個人登上《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以獨立唱作人的身份回歸;緊接著推出最新創作專輯《胡》,擔任《天賜的聲音》的聲音推薦人和音樂合伙人。


他在被動接受單打獨鬥的狀態中,積極適應身份的轉變,並尋找音樂上新的可能性,「我不可能活在過去的狀態,我也沒有辦法強迫所有人認可我現在的狀態,但至少在音樂上,我還是在做真誠的表達。音樂是我熱愛的事,不可能停止。」今年年初,胡海泉推出了最新專輯《胡》,主打歌《胡》以一個麻將玩家的視角,戲謔地闡釋了「莊家」的含義。在多變的時代,只有始終保持自身的從容淡定,同時也勇於適應改變,才能在自己的人生永遠「連莊」。


這也是「斜槓中年」胡海泉對自己的告誡。出道二十餘年,他的身上雲集了太多截然不同的社會角色。胡海泉是音樂人,同時也是跨界藝人。2014年,他跨界主持央視財經大型青年創業節目《創業英雄匯》。那一年通過電視平臺就業、帶動創業的潮流剛剛興起,電視綜藝的社會屬性也正從萌芽過渡至繁榮。隨後胡海泉加盟《中國好歌曲》《加油美少女》《夢想的聲音》第一、二季擔任導師,成為最早一撥以節目扶持新人成長的前輩藝人。直到2017年,胡海泉正式「觸網」,聯合出品了網劇《舉杯呵呵喝》並坐鎮主持,開創了明星在公眾平臺「酒後訪談」的先河。在他看來,節目播出效果抑或是人設,無所謂是否完全達到設想,「但一定是要做了才知道。做之前,想再多也沒有用。」


胡海泉擔任《天賜的聲音》的聲音推薦人和音樂合伙人。圖來自藝人微博


胡海泉也是一位投資人。在藝人從商的陣營中,胡海泉無疑是最具商業敏感度的一位。從獨立音樂、卡牌遊戲,到智能硬體、「黑馬」APP,胡海泉從沒有固定涉獵的商業領域,但卻總能率先踩在潮流的點子上。他將投資行為視為把手伸向未來的一種方式,可以極大滿足他對未知的好奇,同樣讓他時刻成為「變化」的弄潮兒。在他的投資邏輯中,用投資參與改變,推動改變,遠比回報率更為重要。


「至少我不是在玩票,這些事情都是我的樂趣,也是理想。做任何一個事情都是因為有價值才做的。」在胡海泉的思維秩序中,他始終對這個世界保持強烈好奇,每天都在重新微調自我認知,用無數次的嘗試去適應外在變化,並從中掌握自己的節奏。因此他並不在乎被外界附加多少標籤,「一個人的價值不是被別人貼的標籤就有價值了,而是他所做的事情,能否對未來,包括自己的人生,產生有效的影響和改變,有沒有用高效的方式達成有價值的結果。」


「莊家」並非「最終贏家」,而是胡海泉希望持久保持的生存狀態。


新京報:最近讓你感覺到有些憂患意識的是什麼時候?


胡海泉:我和我的公司,一直都有憂患意識。出道二十多年,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天,比過去更容易。所謂的成功都只是一個表象的事。比如在投資上,我的成就感並不是源於一個項目,別人並沒有看好,但是我看好了,我成功了,而是這個產品服務真的有效地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就像一首歌幫到了一個痛苦或者快樂的人,讓快樂人更快樂,讓痛苦的人不再痛苦,這才是一首歌的真正的價值,也是寫歌的人最滿足的地方,投資也是一樣。


新京報:大家覺得你在投資、創業方面,是一個很成功的投資人。


胡海泉:成功是相對的,階段性的,要依據世界的局勢和國家發展的命脈,暫時的成功也並不代表以後的成功。所以作為投資來講,我真正的核心理念,是在一個相對更長的時間,用成功可以覆蓋失敗,獲得平均回報率。 


新京報:在你曾經所有嘗試中,不論是投資、綜藝還是音樂,你有過挫敗嗎?


胡海泉:都有。 我覺得嘗試的「不確定性」是常態,所以失敗就會是常態。但我非常適應這種不確定性,而且能夠認可不完美的結果。


新京報:你是目標感很強,做一件事情一定要達到某個結果的人嗎?


胡海泉:在我看來,長遠的結果比較有價值。如果只是為眼前的結果而糾結,很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在外界賦予我的幾個標籤裡,除了音樂是一輩子的事,其他的事情,都是要看更長久的時間維度。比如投資、理財,我認為是在於輔助社會的改良。如何能夠參與這些改變,輔助與推動社會改變,才是投資人的價值。 


新京報:當你對於人生不會有太多目的性和結果設定,未來幾年是否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命題?


胡海泉:還是在每一步的改變裡去尋找。我現在想的是「戰術上用加法,戰略上儘量減法」去觀察未來一個大的方向,然後很勤奮地去嘗試、去試錯就行了。因為如果趨勢和方向錯了,再努力的話,可能最後也不會有好結果。比如現在所有人都「在線生活」,移動端的,無論是文娛行業還是商業領域,這都是不可逆的改變,在我看來,最終數位化、人類的進化就會消滅掉很多實體的東西,只是時間問題。 


新專輯《胡》。海泉解釋,「胡不僅是我本名的姓氏,也是打麻將裡最誘人的結果。Banker  莊家 ,不隨波逐流,能說走就走,不管最後胡不胡,都是人生的莊家」。



改變者

疫情下的反思中能看到行業新機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讓世界秩序開始陷入充滿不確定性的混亂之中。過去,人們習慣於把一切都理性地安排好,這是樂觀,也是弱點,以至於在面對變數之時難以迅速調整狀態,並適應其中。


如何在超乎時間與空間想像的不確定性中安然自處,胡海泉從沒有停止過類似的思考。他試圖摸索疫情帶給世界的變化——傳播方式的變化、社交習慣的變化、音樂創作的變化。他開始嘗試最近大熱的網絡直播,連續多天在固定時間準時上線,和網友暢談工作生活,一連演唱十幾首老歌。數據好不好,遠沒有嘗試重要。


他參與了「雲演唱」的「相信未來」義演,自彈自唱,通過剪輯搭配打鼓、口風琴、吉他,一個人就組成了一支樂隊。隨著線上娛樂的興起,他也不排除未來將嘗試大型的「線上演唱會」,並鼓勵身邊的朋友都積極擁抱線上音樂時代的來臨。


「如果說疫情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它催生了改變。信息交互、人文社交的線上化、教育方式、公司與員工打破物理距離的合作,甚至音樂人在網絡同期錄製,多地完成製作。這些,過去都不是這樣的。」胡海泉習慣了在不確定性中對自己的生活時刻進行微調,他相信沒有一次改變會永遠到位,人生始終需要重新調整和學習。


與此同時,胡海泉也希望自己扮演「改變」的最初引領者,面對沒有既定命題的明天,在試驗與試錯中,試圖為外界尋找正確的方向。


參加《相信未來》在線義演,玩了多種樂器


新京報:此次疫情帶給你最大的反思是什麼?


胡海泉:這再次驗證了「不確定性」隨時會發生,它的強度、時間維度,甚至會超越我們的理解與想像。但我們也看到了更積極的一面,就是它催生了改變。固然很多的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但還是有很多新生的機會出現,我覺得我們更多應該看到一些機會。


新京報:歌手直播這個形式,在你看來是未來一種好的變化趨勢嗎?


胡海泉: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就是適應。我一直都很適應不用過去的方法辦事情。直播在我看來,它的價值遠不簡單是改變音樂領域的產業格局,而是人類此刻科技能夠運用到的最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最初直播可能是低端和粗糙的,但它正在慢慢改變,最後變成大家習慣的消費方式,並且能夠提供非常優質的體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等到萬事俱備才做嗎?當然不應該。我就是要做很多這樣的新的嘗試。 


當然,我不在乎直播數據,也不能完全在乎數據。太過於尋求確定的結果的事,都是投機。做一件事情,大家都是想要一個目標和結果,才能努力;但是真的需要時間和工作量才能累積出來的東西,一兩次根本看不出什麼,甚至如果一定馬上要個結果,做幾次可能就頹廢了,因為離自己的目標太遠。我不怕試錯,我還鼓勵同事以及同行們,勇敢去試錯,尤其那些習慣了過去價值體系的人。如果被迫打破自己的價值體系做事情,很痛苦,還不如主動打破。


新京報:未來的巡迴演唱會你會採用線上嗎?


胡海泉:線上也會嘗試,但我也希望能儘快擁抱現場。離觀眾不超過幾米的距離去互動,這是一個音樂人和舞臺表演者最幸福的時候。 


新京報:所以你認為線上還是沒有辦法代替線下?


胡海泉:體驗感是有差異的。線上傳輸的效率,讓同時在線觀看人人數可以更多,但線下的空氣震動、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這種感覺是目前的科技無法比擬的。


新京報:你覺得音樂方式的改變,會對過去的音樂市場產生哪些影響? 


胡海泉:任何事情都有好壞的影響,破掉原來的價值鏈,很多人會受影響,比如傳統的渠道商、演出公司、場館運營者、票務代理公司,非常多的人會經歷顛覆。但這就是歷史的必然。


新京報:之前你曾在微博探討傳統媒體和營銷方式,你認為一些音樂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沒有辦法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嗎?


胡海泉: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首先很多人的痛苦是因為,沒有解決跟觀眾的共鳴。一個很現實的結果是,我們想寫自己想表達的作品,但歌手的生存價值體現在觀眾與市場。


還有一部分痛苦在於,這個時代很多方法都變了,我們看到別人在改變,自己沒變,總有點惶恐;看到其他人暫時的成功,也帶給自己很多迷亂。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慢慢理清自己,不能光一味抱怨外界改變了,而自己卻一直不做改變。 



【海泉說】

(以下為海泉口述)



《天賜的聲音》


音樂人需要有創新和改變。我很珍惜每一次表演的機會,用嘴說再多的話,都不如用一首歌來表達。《天賜的聲音》正是這樣一個舞臺,而且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高手切磋的地方。我發現當我帶著製作人思維的時候,沒有誰是我不能合作的。無論是龔麗娜還是隔壁老樊。實際上做音樂的空間非常大,合作音樂的挑戰樂趣就在於啟發音樂的創想力,而不是帶著過去做音樂的慣性或者經驗。


「流量」音樂


自媒體、直播、短視頻,是大家注意力經濟的主流,現在大量音樂的傳播也是碎片化的。大家甚至對一首歌很熟悉,但沒有聽過完整的一遍。但這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作為音樂人來講,我們不應該因為傳統的營銷模式變了,就不好好寫歌,或者只是根據傳播邏輯尋找所謂的創作熱點。創作本身要回歸到本性的熱情和表達欲望,但如何運用新媒體和自媒體去和更多的聽眾做交互、理解,然後去觸達,是值得我學習的。


樂評人的批評


圍繞音樂行業、作品以及產業的爭論和思考,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所有觀點都一致,那非常可悲。但作為聽眾或者音樂人,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建立非常強烈的標準,把音樂分成「好」或「不好」,因為創作人寫出來的作品都是由心而發,別人只能評價喜歡或者不喜歡,但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好或不好,相對而言格局不夠大。只要在做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但那個結論都只是別人的觀點而已,真正的結論是,自己創作的時候,是不是真誠的。 


單打獨鬥


這個階段作為獨立的唱作人,出現在舞臺上是另外一種回歸。談不上適應,這是必須的。不管我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了一個人,都面對同樣的結果,音樂是我熱愛的事,不可能停止。我不如用更積極的心態去做這個事情,它帶來的收穫也是跟過往不同的。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斜槓中年
    對於奔四的中年阿姨,這個Slash一點也不稀奇,我們早就習慣了雙重身份:品牌經理/孩子她媽。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裡,一半人叫我「王總」,另一半人叫我「東西媽」。如果論工作量比能力,那些斜槓青年的第二職業簡直是弱爆了,如果他們叫斜槓,那我們中年阿姨,簡直就是個樹杈,是個立體交叉橋的體量。
  • 斜槓中年/ 一場奮不顧身的出軌|說市場
    因為房貸、車貸、養娃,每一項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花錢大事業,都跟這些人有關係呀,身背這麼大壓力,又不肯承認自己年紀大了的中年們能不努力麼?能不拼命往自己身上做加法麼!其實「斜槓青年」基本等同於「斜槓中年」。有錢的才能被叫大叔呢,能不努力麼!
  • 王小柔:爭做「斜槓中年」
    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近日出版的新書《不裝》裡,王小柔更將「有趣」和「不裝」上升為一種「快樂生活智慧」,而在該書的新書分享會上,她結合眼下年輕人正熱衷的「斜槓」生活(指不再滿足「專一職業」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方式),坦言希望自己是「斜槓中年」甚至是「斜槓老年」,能在不同領域都有所收穫。輕鬆自在的交流,妙趣橫生的言語,新書《不裝》當天的分享會現場,讀者歡笑不斷。
  • 進入湖畔大學做「馬雲弟子」,胡海泉面臨多重身份選擇題
    擠出一切可能的時間,是胡海泉一貫的作風。小娛第一次見胡海泉是一家麵包店裡,他給了健身之後的半小時。今年1月份,胡海泉成立了自己的首支文創產業基金——巨匠文創產業基金,投資涉及影視、音樂、經紀、網娛、演出等眾多領域。本應是自己最為熟悉的泛娛樂領域,卻選擇了最近才開始著手。胡海泉有著自己的邏輯,「過去三年都在學習投資管理的經驗,文化產業的發展肯定是要資本嫁接的,那我更懂得投資管理的情況下,再去做文化投資才會得心應手的時候。
  • 微小說:斜槓中年的精彩人生
    這幾年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和崗位被人工智慧代替了,銀行,商店,超市,飯店,就連去街邊小攤上買一杯豆漿都可以網上支付了,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下崗的危險。這個時代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們:離開目前的工作崗位,你還能幹什麼?這個問題,聶亞森在二十年前就開始考慮了,契機源於一個親戚——企業破產,讓原來高高在上的人一下子跌入谷底。
  • 從青年時代打好基礎,為了成為斜槓中年而努力
    你的斜槓可能水分很大所謂的斜槓,應當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飛躍,而非焦頭爛額慌亂之下的逃竄。展示自己的個性和能力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能力。很多趕時髦的斜槓青年,雖然看起來有很多技能,實際上可能連基本的一技之長也不具備。古代寓言裡就有一位假斜槓青年:鼯鼠。
  • 斜槓中年的快意人生
    「斜槓」大軍中的一員了。也是這一年,朱歌經歷了改變自己人生的事件。 「其實我以前真的很少出去旅遊,更別說會像現在,已經把旅遊當成了我的第二職業。」談及自己當前的工作、生活狀態,朱歌分外感慨。 「01年北京申奧成功後,我就參加了奧運醫療保障培訓,到了08年,眼看奧運會要開了,汶川出了事。
  • 什麼是斜槓青年?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身份之間用斜槓進行區分,這就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指的是在除了幹好本職工作獲取正常的收入之外,另外拓展出收入渠道的年輕人。譬如,現在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人脈圈做微商,賣產品換取差價收入,他們就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前一段時間,一個收費站的中年婦女下崗言論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 愛上馬 | 林育麟:奔跑的「斜槓中年」
    愛上馬 | 林育麟:奔跑的「斜槓中年」
  • 「斜槓青年」,真的是「斜槓」?
    他們勇於挑戰自我,努力在各個領域留下自己不可磨滅的腳印。正如前面提到的,刀耕火種的青少年往往具有多重身份,涉及多個領域,最明顯的表面特徵是在個人名片的職業欄中有一條許多線。潘多拉效應中的「不禁不為,愈禁愈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九卦|斜槓中年姐姐,如何「浪」過中年危機?
    在大多數人連一件事情都堅持不下去的浮躁社會中,她卻觸及多個行業。蔡彥芳有著一段精彩的職業生涯:她負責過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傳播,在滴滴負責過僱主品牌,科技品牌從0到1的建立和運營,還是正面管教認證講師、六秒鐘情商教練、芳香療法精油講師,同時還幫著兩個親妹妹指導經營她們家自己的奶茶店和社交電商生意, 如今的她擔任香港上市公司——索信達控股首席市場營銷官(CMO)。
  • 「斜槓中年」在阿里巴巴連續創業 一年增收20萬給兒子買了一輛車
    記者:陳爽繼「斜槓青年」後,「斜槓中年」也火了。「斜槓」一詞源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的書《雙重職業》,本意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年輕人。有調查顯示,全國「斜槓青年」規模已突破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為主,本職工作外他們想追求更多的職業、體驗和興趣。
  • 她能量丨斜槓中年姐姐,如何「浪」過中年危機?
    本期她能量:索信達控股首席市場營銷官(CMO)蔡彥芳如果用一個詞來定義蔡彥芳,那就是「斜槓」。在大多數人連一件事情都堅持不下去的浮躁社會中,她卻觸及多個行業。妥妥的斜槓經歷,讓她能以更多的角度看待職場中的中年女性危機。僱主品牌建設:做更吸引鳳凰的梧桐隨著商業市場的逐漸成熟化,很多公司都意識到了品牌形象、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僱主品牌這個更為前沿的概念在中國剛剛起步,蔡彥芳正是僱主品牌方面的專家,她在這次訪談中更是與九卦姐交流了大量的實操經驗。
  • 錯過了靳東的「斜槓青年」,就過好「斜槓餘生」吧
    程皓不服氣地頂嘴:「斜槓」你懂嗎?我這是「斜槓青年」。在此之前,對「斜槓」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兼職一層。直到翻開《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才了解這一新潮詞彙的產生及發展。這一條斜槓前後,並不是簡單的「同時」擁有的並列關係,還蘊涵著順應時代需求追求改變的勇氣。打開搜尋引擎,才知自己的孤陋寡聞,原來世間從不缺乏「斜槓」精英。
  • 記者探訪鄭州斜槓中年:副業是我們維持「體面」的方式
    步入中年,人生近半。有人自覺生活安穩妥帖,頗覺滿足,安然於現狀;有人自忖日子瞭然無趣,不符預期,開闢新天地,並從中孕育出一個群體——斜槓中年。為什麼被稱作「斜槓中年」?
  • 中年女性遭遇公司裁員,靠著斜槓能力,安度危機之年
    不敢有一絲的代謝,也經不起一場失業的危機,人到中年,脫離不了「錢」的底氣。而豔紅並沒有倒下,她說多虧之前開始的副業,一半是興趣,一半是嘗試,沒想到這次的「公司危機」,讓副業變成了主業。但也感謝危機,讓她的斜槓事業發揮了作用。她和幾個一起被裁的夥伴成立了諮詢工作室,一邊自媒體,一邊做項目諮詢。沒想到今年又恰逢自媒體電商的風口,由於有運營經驗,好多公司給她們做項目諮詢。
  • 馬上評丨斜槓中年羅永浩的偶像黃昏
    馬上評丨斜槓中年羅永浩的偶像黃昏 澎湃特約評論員 畢舸 2019-11-04 14:41 來源:澎湃新聞
  • 官宣:西普尼金表正式籤約胡海泉為品牌形象代言人
    2020年12月27日,西普尼金表正式籤約著名歌手胡海泉成為品牌形象代言人,攜手打造品牌新形象,開啟品牌營銷新時代!官宣當晚,西普尼金表攜手胡海泉在抖音開啟了首場金表直播秀,上新了故宮《珍熹》系列黃金腕錶——熙天曜日亮相胡海泉直播間,深受直播間粉絲的喜愛。
  • 有八成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斜槓青年,究竟是怎麼樣的?
    對於收入,她透露:「經常一個活可以賺到一份工作一年的錢。」 一個活就可以賺到一年的錢,是不是很羨慕,很希望自己也能成為「斜槓青年」,過上斜槓生活?01.什麼是「斜槓青年」?「斜槓青年」和兼職情況不一樣,必須在一個領域認識足夠深刻,才能突破專業限制,在多個一領域有相關的專業能力,這樣才有可能是「斜槓青年」。不明白這一點,盲目追求多份工作,兼職變現,其實並不是「斜槓青年」,只是膚淺地拿時間直接變現而已。02.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想成為「斜槓青年」?
  • 人到中年,最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活成了這3種憋屈的模樣
    中年人出現焦慮是很正常的,雖然很多中年人最大的焦慮是沒錢,但是更可怕的不是沒錢,而且活成了這3種連自己都討厭的模樣。就是因為他們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人到中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可能有些人無法擺脫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俗話說得好:「人嘴兩扇皮,正反都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