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村與東方白鸛的9年情緣

2021-02-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瀋陽3月1日電  題:張家村與東方白鸛的9年情緣

  新華社記者張惠慧、黃璐

  初春,大連旅順口區張家村的鹽田溼地上,海上吹來的風漸漸暖起來。在溼地旁,張義倫正和幾位村民將之前用果木枝堆疊成的碩大鳥巢向一棵樹上搬運,在吊車的幫助下,他們伶俐地爬上爬下用鐵絲固定。

  張義倫是村裡護鳥隊的最早成員,他們堆築的鳥巢,是為一種叫作東方白鸛的珍稀鳥類準備的。

  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谷國強介紹,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每年9月末至10月初開始離開位於黑龍江省的繁殖地,成群分批往南遷徙,沿途會選擇適當的地點停歇。「張家村就是它們經常歇腳的地方,在這裡補飼休整一段時間。補飼是指東方白鸛在遷徙途中食物不夠,需要人為給予能量補充。」

  「今年已經是東方白鸛來張家村的第九個年頭了。」張家村黨總支書記冷萬軍說。9年前的冬天,冷萬軍一連好幾天都看到一種大鳥從窗前飛過,還有些受傷落在了村民家裡。後來冷萬軍和村民在村子內外又先後發現十幾隻。「有些腿斷了,有些餓得開始吃地上的垃圾,讓人心疼。」

  張家村決定救助大鳥。「打電話給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來人確定是東方白鸛。落在咱們村是福氣,更是一種責任。」張家村成立了護鳥隊。救助工作首先從投食補飼開始,村民們得知東方白鸛喜歡吃魚蝦,拿出了自家留著過冬吃的鮁魚,切成一段段。然而面對精心準備的鮁魚,東方白鸛卻一口不吃,「鮁魚是圓的,但白鸛的嘴細尖長,吃不進去」。最後換來細長形的鳳尾魚,東方白鸛們才得以飽餐。

  經過餵食、巡邏保護等救助,飛來的白鸛大多數都存活下來了,等到來年春天,十幾隻健康的白鸛鼓翼飛翔,從張家村上空掠過,繼續遷徙。

  令張家村村民沒想到的是,這年冬天,更多的白鸛來到了張家村,幾十隻,一百隻,兩百隻……這一來就是9年,一個「送鸛走」的故事,變成了一年又一年的「盼鸛來」。

  這9年時間也記錄在了冷萬軍製作的掛曆上。「起初村民們不了解東方白鸛,不理解為啥要又花力氣又花錢『養鳥』。」冷萬軍就把東方白鸛的科普知識、照片和生態保護的號召印到掛曆上,發到各家各戶。慢慢地,村民們開始自覺地照顧、保護白鸛,和白鸛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每年白鸛大概要在張家村待上4個月。冬天水面結冰,白鸛無法捕食,張義倫等人就要有4個月時間天蒙蒙亮就出門補飼。中午12時,再進行第二次補飼,每天早中晚還有專門人員進行巡邏。

  張義倫已經連續9年為白鸛投放食物。每當他走近,生性警覺的白鸛會慢慢湊上前去,向他示意。常年冬天在外巡邏,他臉色黝黑,手也裂了口子。但他看著這些白鸛就說:「太美了,9年裡就像親人一樣,盼著來,送著走。」

  張家村村民都說白鸛是吉祥鳥。東方白鸛來了,給張家村帶來了太多改變。

  站在田壟上,常年巡邏的張義倫對家鄉的變化很有感觸。「這塊地以前是企業停產廢棄的鹽田,後來變成了臭水溝子。」但最適合白鸛補飼休養的地方還是這兒,於是護鳥隊開始治理廢棄鹽田。第二年在白鸛回來之前,臭水溝又變成了可以養魚養蝦的良田了。擔心白鸛會誤食垃圾,村民們都自發把房前屋後收拾得乾乾淨淨。「每年都有很多攝影愛好者來到我們村拍白鸛,如今他們還會拍我們的山水,我們的村子。」冷萬軍說。

  綠水青山有了,白鸛還帶來了「金山銀山」。東方白鸛讓這個位於旅順口雙島灣的小村莊有了名氣。冷萬軍看到了機會,早早註冊了「美鸛」品牌,村裡出產的大櫻桃、蘋果、梨、葡萄、草莓等農產品都有了「靠山」。如今村裡1000多畝果園地,平均每畝收入能達到約15000元,12個草莓大棚採摘園,每天都有來自大連、瀋陽的遊客採摘賞玩。「美鸛牌」蘋果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的優質產品,張家村還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和「中國最美鄉村」。

  「人們覺得我們有愛心去保護鳥,做食品肯定也更有良心,這是白鸛帶來的饋贈。」冷萬軍望著田裡的白鸛說道。

相關焦點

  • 鳥界國寶東方白鸛現身內蒙古 據悉東方白鸛全球不足3000隻
    鳥界國寶東方白鸛現身內蒙古 據悉東方白鸛全球不足3000隻時間:2020-09-18 1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鳥界國寶東方白鸛現身內蒙古 據悉東方白鸛全球不足3000隻 近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卡魯奔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溼地公園境內監測時,首次發現兩隻東方白鸛
  • 高郵成為全國第二個「東方白鸛保護地」
    2007年,國網高郵市供電公司周士清在高郵界首發現了第一對東方白鸛,10餘年來,這裡已成為東方白鸛的綠色棲息地。生性寧靜、體態優美的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更享有「鳥界大熊貓」的美譽,它們對於棲息地的選擇很挑剔。環境好不好,東方白鸛們用翅膀來「投票」。
  • 東方白鸛又回來了……因為這裡愛它的人很多!
    保護東方白鸛的意識,也早已深深植入了當地百姓的心中。寒假期間,當地中小學學生們也義務加入到了保護東方白鸛的宣傳隊伍中……「藝高膽大」的東方白鸛,特別喜歡在高大的輸電鐵塔上築巢安家。高壓塔上就是高壓電線,鳥兒會不會有危險?鳥巢會不會給輸電線路帶來安全隱患?
  • 全國第二個江蘇首個「東方白鸛保護地」落戶高郵
    8日,由江蘇揚州高郵市供電公司、高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同主辦的「東方白鸛保護地·高郵」揭牌暨「東方白鸛慈善基金會」成立儀式,在揚州高郵市界首鎮大昌村舉行。至此,高郵成為繼大連旅順之後,全國第二個、也是江蘇省首個「東方白鸛保護地」。
  • 睢陽古城迎來尊貴客人--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學名:Ciconia boyciana)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所有資料記載,東方白鸛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
  • 三千東方白鸛遷徙途中落腳天津魚塘,塘主急壞:魚蝦幾乎被吃完
    「我今天下午回來前,塘裡差不多得有1000多隻東方白鸛。知道它是保護動物,不能捕殺,現在它們在附近待了20多天了。」張秋生說,往年能夠見到六七百隻東方白鸛,「今年我估計周圍的東方白鸛是往年的四五倍。要是放開讓鳥兒吃,真的是扛不住的。」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動物保護志願者知道東方白鸛正在遷徙中轉站補充食物,也會向養殖戶普及知識。
  • 鳥界「國寶」東方白鸛飛抵天津 卻讓這裡的漁民犯了愁
    近日,有報導稱,南下歇腳的東方白鸛沒有青睞天津的北大港溼地、七裏海溼地等溼地保護區。而是看上了保護區周邊的魚塘,它們成群結隊的從魚塘「偷魚」吃,有苦難言的魚塘主為了減少損失放鞭炮驅趕這些大鳥。東方白鸛為何不到旁邊的溼地保護區覓食?怎樣才能讓「歇腳」的東方白鸛在「吃得飽」「歇得好」的同時與人和諧共處?
  • ...對現有保護區的科學整改,徹底解決人鳥爭食矛盾 | 保護東方白鸛
    經過持續數年的巡護與野外調查,綠會志願者發現:環渤海的七裏海、北大港、曹妃甸等國家級、省級溼地保護區由於管理觀念落後,近些年對東方白鸛幾近喪失保育功能,而京津交界處的魚塘區也正處於開發邊緣,能夠歇腳的彈丸之地也面臨消失!因此,志願者緊急呼籲相關保護區應儘快啟動科學整改,給東方白鸛留下遷徙途中的一片落腳之地。以下內容,為綠會志願者持續兩年的東方白鸛調查內容,希望引起相關方重視。
  • 連雲港首次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幾天後黃在先的兒子小黃回家,發現這隻鳥長得頎長挺拔、氣度非凡,懷疑是國家保護動物,便聯繫了轄區民警,這才得知這隻大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這下了不得了,因為東方白鸛是與丹頂鶴齊名的鳥中珍品。隨後,一場市民、志願者、民警、專家聯手協作的救援行動悄然啟幕。
  • 翹首以盼 | 天津市東方白鸛保護會議順利進行,急盼落實
    今天一早(10月30日),密切守護東方白鸛的王建民老師發來消息,在天津七裏海保護區以外的一個大魚塘裡,監測到518隻東方白鸛,其中有20%體能看上去很不好,「曹妃甸溼地嚴重退化,東方白鸛餓著肚子,直接來了天津」。不幸的是,由於周邊魚塘放鞭炮轟趕,這一批東方白鸛,連同大量紅嘴鷗一起,還是被驚擾走了。
  • 高郵成全國第二個東方白鸛保護地
    從2007年,國網揚州高郵供電公司周士清發現第一對東方白鸛以來,10餘年來,這裡已經成為了東方白鸛的綠色棲息地。越來越多的東方白鸛選擇在高郵界首築巢安家: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6月,有超200隻東方白鸛在高郵市境內棲息、繁衍。
  • 東方白鸛中獵夾倒掛高壓線死亡,哈爾濱呼蘭區開展地毯式排查
    近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隻一級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倒掛在高壓線上,被解救後死亡。白鸛腳部疑似被盜獵分子布設的獵夾夾住。被倒掛的東方白鸛 世界自然基金會官方微博 圖10月19日,哈爾濱市林業和草原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呼蘭區林業局參與了此次解救白鸛行動,事發當晚考慮過要停高壓電,但是停不了。呼蘭區林業局一名相關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東方白鸛屬於候鳥,這隻白鸛是在遷徙的過程中掛在了當地的高壓線上。
  • 東方白鸛罕見在電網鐵塔築巢安家:「獲贈」擋板保安全
    輸電線路鐵塔上的鳥巢 張軼夫 攝中新網長春6月11日電 (張瑤 魏靜 張軼夫)國網吉林檢修公司松原運維分部的工作人員,近日在巡視檢查松原至白城的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時發現,位於長嶺縣的一個輸電線路鐵塔上有一個東方白鸛鳥巢。
  • 籤名徵集|關於呼籲重啟32隻不明原因死亡東方白鸛死因檢驗的公開信
    關於呼籲重啟32隻不明原因死亡東方白鸛死因檢驗的公開信尊敬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尊敬的天津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您好!我們是關心天津東方白鸛保護的護鳥志願者。我們注意到,近期天津發生32隻東方白鸛不明原因死亡的情況,相應的死亡原因檢驗結果已於12月3日,經由媒體報導公布。
  • 飛臨天津東方白鸛數量大幅增加什麼原因?如何應對?權威解讀來了!
    天津北方網訊:據了解,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今年10月以來,天津市共監測到超過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已經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為何今年飛臨天津的東方白鸛數量如此多?天津又該如何保障?
  • 市規劃資源局對前期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普查檢測
    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求,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總站委託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東北林業大學,在前期抽樣檢測3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的基礎上,對我市其餘27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開展全面採樣普查(另有2隻東方白鸛死亡個體在市動物疾控中心做研究檢驗
  • 上百隻東方白鸛「做客」南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朱爽 盧瑤1月4日,商丘市睢陽區南湖,上百隻東方白鸛在冰面上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十分壯觀,吸引眾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拍攝。據悉,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體態優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央視關注河南】河南商丘: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
    近日,河南商丘迎來了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他們在商丘古城的南湖冰面上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場面十分壯觀,吸引許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觀賞拍攝。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共計總數僅約三千餘只。1月7日,央視《今日環球》播發《河南商丘: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50多隻小精靈汶河邊覓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等在泰山區域調查時,發現了5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沿著大汶河向上遊飛去。據推測,這一群東方白鸛可能是2020年12月28日左右最後一批離開天津的種群。
  • 東方白鸛在電網鐵塔上築巢「安家」有人為他們守護安全!
    東方白鸛在電網鐵塔上築巢安家。為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輸電線路安全,近日,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吉林檢修公司在一處輸電線路鐵塔上安裝了防鳥擋板。輸電線路鐵塔上的鳥巢國網吉林檢修公司松原運維分部的工作人員,在巡視檢查松原至白城的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時,發現該線路位於長嶺縣的一個輸電線路鐵塔上,有一個東方白鸛的鳥巢。鳥巢裡的東方白鸛幼鳥一對東方白鸛夫婦在這裡修築了鳥巢,安家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