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前後,東方白鸛離開位於中國東北黑龍江等的繁殖地,組群分批地往南遷徙,而天津是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途休息補充能量的重要一站。食物短缺,導致今年東方白鸛集中在一些魚塘周圍出現,發生人鳥爭魚的場景。而對於天津的護鳥志願者來說,他們正在籌集資金,希望鳥兒能夠平安南遷。
爆料丨不把魚塘裡的魚蝦吃完它們不走
魚塘主張秋生從十六七歲開始就在天津養魚養蝦,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他見慣了東方白鸛前來偷魚的場景,對這種動物又愛又恨。如今他在天津市寧河區清河農場附近承包著六七千畝水塘,主要養蝦。
「每年這些鳥都會經過我的蝦塘,差不多得待一個多月。」張秋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爆料稱,一個月前,蝦塘周圍飛來大量東方白鸛,「害怕它們偷魚吃,我們想轟走,但是這些鳥很滑頭,總是和人捉迷藏,轟走之後,過一會兒又會偷偷飛過來。」
張秋生認為,鳥兒來到自己的蝦塘周圍,目的就是吃飽肚子,「一個蝦塘裡有幾千斤蝦,東方白鸛一落下來,可能一會兒就被吃完了。」
可氣的是,能夠吃到肚子裡的蝦不見蹤影,還有一些比較大的魚蝦被東方白鸛咬爛,等收購商過來的時候,對那些品質不好身上帶傷的魚蝦,根本不會收購。
讓張秋生等覺得奇怪的是,今年秋冬季節的東方白鸛,來得特別多。
「我今天下午回來前,塘裡差不多得有1000多隻東方白鸛。知道它是保護動物,不能捕殺,現在它們在附近待了20多天了。」張秋生說,往年能夠見到六七百隻東方白鸛,「今年我估計周圍的東方白鸛是往年的四五倍。要是放開讓鳥兒吃,真的是扛不住的。」
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動物保護志願者知道東方白鸛正在遷徙中轉站補充食物,也會向養殖戶普及知識。「現在正是出魚的時候,鄉裡和市裡時不時的就給我們開會,說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傷害,所以我們也不敢往魚池裡下藥,怕把白鸛藥死了。」張秋生表示,接到要求後,他就將要求傳達給了其他的承包戶,「今年有很多承包戶自己的池子都放棄了,像現在我們根本沒法撈魚,天上飛的水裡站的到處都是東方白鸛,前腳轟走它們後腳又回來。這一池子魚或者蝦很快就都沒了。如果白鸛落得太多,我們只能直接放棄。」
關注丨現場統計: 一個魚塘1300餘只白鸛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髮會)11月4日對於大量東方白鸛抵達天津一事表示關注,稱千餘只東方白鸛抵天津七裏海,無食可覓遭漁民炮轟。
報導中稱,2020年11月3日早晨,綠髮會遺鷗保護地主任王建民與志願者們統計,在七裏海國家溼地保護區之外的一處魚塘附近,東方白鸛數量達到1389隻。
有了去年鳥兒被投毒的教訓,王建民天不亮就會到東方白鸛聚集的魚塘去看守,生怕東方白鸛被盜獵者投毒藥死。「在早上7點30分左右,一家魚塘老闆拿鞭炮驅散了成群的東方白鷺。零星的東方白鷺可能去了別的魚塘,但上百平方公裡的巡護面積,讓志願者感到無助。」
現狀丨有魚塘只出了10斤魚 承包者欲哭無淚
天津市疆北溼地保護中心志願者馬青山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說,往年出現在天津的東方白鸛約2000隻,今年達到3000隻以上,但這還不是高峰。根據規律,在11月20日前後鳥群的數量將到達高峰期,並一直延續到12月10日前後,屆時光東方白鸛的數量可能會達到4000隻以上。
「有的養殖戶真的遇到困境,加上2020年的疫情影響,導致蝦的價格比往年偏低。由於投放魚苗的時間比較晚,因此(魚蝦)的個體也偏小。」馬青山說,再加上東方白鸛、紅嘴鷗、鸕鷀等鳥類前來偷吃,導致飼養者收入銳減,「昨天我去了一個魚塘,200畝地的蝦塘(也混養魚),讓那些鳥吃的一共只出了10斤。承包商看到我們老遠就想掉眼淚。」
推進丨志願者籌集錢款 希望人鳥共渡難關
11月9日中午時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知名動物保護志願者王建民時,他剛剛從保護區返回,還沒有來得及吃飯。
由於近期是東方白鸛的遷徙時期,天津作為重要一站,所以王建民一直在和十來名志願者一起進行關注,多方了解東方白鸛與養殖戶之間的矛盾。
「從東北地區飛過來之後,東方白鸛肯定要在天津當地停留一段時間,補充能量,儲備體力。」王建民說,近期他和志願者發現了3000多隻白鸛,由於在周圍的溼地等處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所以聰明的鳥兒會到魚塘尋找食物。在水位低即將清塘的時候,捕捉養殖戶飼養的魚蝦,而且其他的白鸛知道這裡有大量食物,也會往這裡聚集,導致養殖戶怨聲載道。
七裏海、北大港等溼地此前是東方白鸛的重要食物來源地,隨著管理力度的加強,養殖戶「退養還溼」,養殖戶減少之後,沒有此前那種遺留「坑底子」現象,導致溼地內的魚蝦減少,這些專門吃魚的鳥兒找不到食物,只能往有食物的地方尋覓。
王建民說,東方白鸛在深水處無法捕魚,而是喜歡到選擇水淺的地方吃食,「養殖戶收魚時先將大部分水放出去,往往先將比較大的魚撈走,而那些比較小的坑底子可能會轉給願意收拾坑底子的人來抓小魚小蝦。我走訪之中了解到,有一名養殖戶賣出坑底子之後,因為一夜之間遭遇眾多白鸛來偷魚,導致塘裡沒有什麼魚了,不得不將十來萬元預收款退給人家。」
人和鳥之間因為爭奪魚兒產生矛盾,這一問題如何解決,成了志願者王建民等人心裡的一塊石頭。
「我們一方面向有關部門反映,另外也在想辦法解決此事。」王建民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東方白鸛喜歡吃的魚蝦大約三四元錢一斤,志願者們希望在東方白鸛集中覓食的地方採取購買的方式,向魚塘主購買「坑底子」,「我現在每天都要在固定的平臺直播,讓關注鳥兒的人了解現狀,採取募捐的方式籌集錢款,用在購買小魚小蝦上。」
由於沒有成熟的經驗,王建民心裡也不確定這一做法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現在已經募集到大約3萬元錢,我們還在努力。」王建民說。
天津當地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一名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有溼地保護區缺少食物,所以導致鳥兒飛到一些養殖場偷魚。部分魚塘將大魚撈走之後,還會剩餘一些小魚,坑塘裡的小魚能不能留給鳥兒吃,工作人員將會儘量溝通協商。
普及丨東方白鸛遷徙期間 最高停留40天以上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體態優美。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等,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的居民區,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
東方白鸛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的溼地湖泊,隨著北方的越冬地破壞,東方白鸛的越冬地可能南遷。
東方白鸛於9月末至10月初開始離開繁殖地,組成群體分批地往南遷徙。遷徙時常集聚在開闊的草原湖泊和蘆葦沼澤地帶活動,沿途需要選擇適當的地點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