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是小編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從《挪威森林》到《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小編經歷了從學生時代的青澀到步入社會後的成熟,村上春樹先生的跑步哲學,也一直激勵著像我這樣的大眾跑者。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寫於2005年夏天至2006年秋天之間,是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隨筆集之一,也是他為總結自己的跑步心路歷程而專門書寫的,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第一次正面書寫自己,真實地記錄了他跑馬拉松的一些歷程和關於跑步的感悟。今天小編從此書中挑選出十句,一起解讀村上春樹關於跑步的哲學。
1、希望一人獨處的念頭始終不變地存於心中,所以一天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於自己的沉默時間,對我的精神健康來說成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功課。至少在跑步時不需要交談,說話,只需眺望風光,凝視自己便可。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
2、我在自製的小巧玲瓏的空白之中、在令人懷念的沉默之中,一味地跑個不休。這是相當快意的事情,哪還能管別人如何言說?
解讀:村上春樹說他自己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我們又何嘗不是,能喜歡上跑步這項運動的人,大部分是不會以獨處為苦的。一天之中我們都在與別人對話,在意他人言論,很少人能夠片刻沉默對話自己。
3、正因為痛苦,正因為可以經歷這痛苦,我們才能從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活著的感覺,至少是發現一部分,才能最終認識到(如果順利的話):生存的質量並非成績、數字和名次之類固定的東西,而是包含於行為中的流動性的東西。
解讀:村上春樹說&34;。關於跑步想必大多數人是這樣的,肉體上是痛苦的,精神上可能是愉悅的,這正如我們生活中常說的&34;吧!
4、唯其如此,我才必須不斷地物理性地運動身體,有時甚至窮盡體力,來排除身體內部負荷的孤絕感。
解讀:&34;,跑者的孤獨感只有自己能體會,但是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用孤獨面對孤獨甚至享受孤獨!
5、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這是原則。違背了自己的定下的原則,哪怕只有一次,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
解讀: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原則,跑者也不例外,他們敬畏馬拉松,他們尊崇內心,他們有自己的目標,更有自己跑馬的原則。
6、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麼,我壓根兒想不起來。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樂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
7、我跑步,只是跑著。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解說:生活中我們常常殫精竭慮,生怕考慮的不夠周全,然而跑步時我們卻很少思考正兒八經的事情,只是空白的跑著。
8、跑長於平日的距離,讓肉體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認識自己是個能力有限的軟弱人類——從最深處物理性地認識這一點。
解說:人類的肉體終究是軟弱的,苦行僧常常通過肉體的&34;來得到精神上的升華,或許我們只有&34;自己,才能從更深層次的認識自己。
9、只要有一雙適合跑步的鞋,有一條馬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興之所至時,愛跑多久就跑多久。
解讀:正如村上春樹認為,跑步這東西和意志沒多大關聯。如果需要靠意志去努力維持,那長久不了。人生本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10、我盡力將自己感知的世界定得更為狹隘。我的目力所及,充其量是前方三米左右的地面,再前面的世界便一無所知。
解說:這是村上春樹在跑呂間湖一百公裡超級馬拉松時的感受。我們的理想有時遙不可及,當下的目標即是最好的目標,正如馬拉松跑者一樣,他們常常想的無外乎就是將雙腿奮力挪向前方三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