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風逐雨叫板「老天」
「人工影響天氣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實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雲層能否達標。」楊凡說,他們要從雷達上雲層移動的軌跡判斷能否在青島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但云層的變化莫測也會導致白忙一場的情況。
增雨防雹趨利避害
「我市採用的人工影響天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地面作業,另一種是飛機空中作業。」楊凡介紹說,從地面上發射裝有碘化銀的火箭彈、炮彈,在飛行到一定高度後,把碘化銀等催化劑燃成煙劑播撒在雲中,增強雲中的凝結核,使得空氣中的水汽更多地凝結,同時也會對雲中的溫度產生擾動,形成對流,有利於水汽的增多和下降。飛機則是直接飛到降雨雲層中,燃燒焰條或是發射焰彈到積雨雲中,實現增雨作業。
「通過這兩種方式可以實現增雨雪、防雹。」楊凡告訴記者,如果想增加降雨雪的量,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向雲層的適當地方釋放碘化銀,加大降雨雪量;如果是防雹、消雨雪,就要搶在雲層形成強降水前加快降水,使雲中冰雹胚胎不能發展成冰雹,或者使小冰粒在變成大的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地面。「這就是人工影響天氣的兩大絕招,通過人工影響天氣,讓市民生活,農業生產、森林防火、水資源利用趨利避害。」
兩年作業近700門次
「2012年到2013年年底,我市共開展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業近700門次,發射炮彈、火箭彈近5000發。這些都是靠我市分布在各區市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實現的。」楊凡介紹說,目前我市在各區市都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這些作業點都是精挑細選的。楊凡告訴記者,人工增雨作業地點的選擇通常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要選擇天氣系統的上遊地區實施作業,也就是降水雲系最先來的地方,而且需要雲朵面積相對較大。打個比方說,如果雲是從西南方向飄來的,就會首先考慮在黃島、膠州的作業點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這樣隨著積雨雲的移動,降水可能覆蓋我市的範圍才會更廣,才能更大範圍地增加降雨和減少雹災損失。二是要選擇場地開闊、無遮擋物,並且要遠離民房、工廠等地方(即人少或沒有人)才能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火箭彈主要由焰劑和碘化銀催化劑構成,它比乾冰製造冰晶的效能高出上百倍,通常對一塊積雨雲只要播撒幾克至十幾克就能奏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播撒的碘化銀含量很低,而且會被雲中水汽吸收,不會對環境和水質等造成汙染。」楊凡告訴記者。
增雨飛機空中「揚威」
今年,經市政府同意,我市租用山西三晉「運12」增雨飛機1架來青島開展增雨作業。「運12抵青可謂是幾經周折,最終於3月5日成功降落青島。」楊凡告訴記者,由於本次租用飛機需長期駐守,經過流亭機場協調,在東方航空支持下,我市增雨飛機停放在流亭機場東方航空機庫停機坪。
「我們原定19日的飛機增雨計劃被迫取消了。」楊凡18日下午告訴記者,預計18日夜間至19日上午我市南部地區有一次降雨過程,市人影辦決定於19日早晨6點,在我市南部地區開展飛機增雨作業。19日早晨5點30分,技術人員與機組成員抵達流亭機場,增雨飛機電源車、加油車等飛機所需準備就緒,只待空中雲層合適,即可起飛。但到了7點30分,從雷達實況看,我市上空的降雨雲系稀少,不滿足增雨作業條件。工作人員又等待了3個小時後,最終不得不取消本次增雨作業。
「我市利用飛機實施人工增雨從2011年開始,每當出現旱情的時候,市政府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都會進行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和地面作業相比,飛機增雨作業的持續時間更長、影響範圍更廣。」楊凡介紹說。
【效果】
36個村莊10年未受冰雹災害
「人工影響天氣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平度舊店鎮及周邊的36個村莊已經10年沒有遭受冰雹災害了。」楊凡告訴記者,2005年,平度市大田鎮(目前已合併為舊店鎮)因多年遭受雹災,每次冰雹來襲,菜農、果農損失巨大,平度市氣象局根據政府和村民的要求在該地設定了高炮作業點,隨即開展了防雹作業,之後該地已經10年沒有出現過冰雹災害。
「我們聊起人工增雨常常會開一個玩笑,說人工增雨下的不是雨水,而是元寶。」楊凡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增雨帶來的水資源可以流入水庫,淨化後成為市民的飲用水;可以讓田間作物得到充足雨水,農業生產風調雨順;可以為乾旱的森林澆上防雨層,減少防火成本等等。
「目前人工增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計算效果。」楊凡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市計劃在黃島區農業地區開展人工影響天氣試驗,檢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果,為後期我市的人工影響天氣探測設備的設置、作業點的布置、作業時機的把握、作業用彈量等提供科學依據。
【提醒】
世界氣象日邀你現場體驗
3月23日(本周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鼓勵青年人更多地了解天氣和氣候系統,並參與針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青島市氣象局定於當天上午9點至11點、下午1點至3點舉行對外開放活動。開放地點為青島市氣象臺(市南區伏龍路33號)。
記者 原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