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在採油三廠採油管理二區博塔項目化驗室,22歲的維族姑娘熱依漢古麗,身穿紅工裝,一雙忽閃著睫毛的大眼睛,認真端詳著量杯裡的油樣。然後把密度、粘度、含水量等參數記在報表上。
今年5月,熱依漢古麗從克拉瑪依技術職業學校畢業,在採油三廠採油管理二區找到了對口工作。管理區距她家、克裡也特村只有2公裡。別人回家坐火車要走兩三天,她騎上電動車10分鐘就到家。她的優越感不光是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她從小想穿「紅工裝」的願望,這也讓村裡人羨慕不已。
記得小時候,在離村不遠的採油三隊(現在的採油管理二區),有很多穿「紅衣服」的石油人,那裡的小商店還有「很好吃的」雪糕。 她拿著一毛一毛湊起來的3塊錢,隔著籬笆牆用簡單的漢語喊「叔叔阿姨」。穿紅衣服的叔叔阿姨遞給她買雪糕,還摸摸她的小臉兒!小古麗感到特別溫暖並心生敬意,夢想長大後要像他們一樣穿上紅工衣,當一名石油工人。
於是,她不像同伴早早輟學,不學姐姐早早嫁人,要刻苦學習,走出村莊。她先到沙雅縣城去,讀初中、讀高中,後來順利考上克拉瑪依技術職業學校,學油田化學專業。離穿上紅工裝,又近了一步。
當她來到採油管理二區,第一次穿上紅工裝時,簡直欣喜若狂: 「我當個石油工作多榮耀……」,她嘴裡哼著熟悉的旋律、手裡拿著手機「啪啪」自拍著,遂把照片發朋友圈、發微信群。終於穿上紅工裝!對她和她的家人來說,是一種擋不住的自豪和榮幸。
為幹好這份工作,雖然離家近,但古麗遵紀守規、堅守崗位,請教師傅,鑽研業務,也只有倒休才回家。化驗室工作雖沒有井上作業那麼苦,但需要細心,嚴謹。她和同伴每班要化驗測量100多個油樣,還要把樣桶一個個清洗乾淨,擺放整齊第二天再用。
一次,因沒有理解師傅的話,加入的溶劑油不夠,使測量的數據有誤差,導致通過公式算出來的粘度,密度不準確。師傅的嚴厲表情,就讓古麗慚愧地悄悄流淚,她把師傅的話在白紙寫8遍貼在床頭,告誡自己下不為例。為了把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她看書、上網,學習充電是常態,不僅化驗崗,還有更多的崗位流程要熟悉。她要了解更多與石油相關的知識。
「古麗是個熱情上進的好姑娘,她不僅工作上對自己嚴格要求,生活上和同事們和諧相處。聽說她今年準備「專升本」,實現2021年的個人目標。」採油管理二區博塔項目書記王梓丞滿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