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福清】佾舞在福清:再續歷史使命,彰顯禮儀之邦

2021-02-07 知福清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由福清市立達孔學會申報的佾舞榜上有名。

佾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會地位的樂舞等級、規格。佾舞,指樂舞,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舞是周禮的重要形式,是中國古代呈獻給尊貴國賓的最高禮節。清乾隆《福清縣誌》對佾舞(即大晟樂舞)也有詳細的記述。

據記載,佾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時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一節樂曲一組動作。武舞又稱幹舞。

佾舞承於周公作樂制禮,大成於後世祭孔樂舞。漢明帝年間開放地方祭孔,佾舞開始向全國州縣推廣普及,是由國家專屬傳承的官方行為。

唐朝貞觀年間的祭孔佾舞為文舞、武舞並用,唐玄宗開元年間曾用八佾。宋朝僅用文舞,表示謙遜禮讓之義。明朝文舞武舞並用,採六佾,文舞佾生右手執三羽。

釋奠佾舞時,詩、樂、舞同時並起,各3個樂章,每個樂章由4言8句32字歌詞組成,配合96個儀姿,以臻天人合一、中正平和的禮儀典範。

南朝梁何遜《九日侍宴樂遊宴》詩曰:「羽觴懽湛露,佾舞奏承雲。」《文獻通考·樂考》載曰:「(代宗)又令女伎為佾舞,雄健壯妙,號《孫武順聖樂》。」

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對於釋奠有這樣的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

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6行6列,共36人。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開元二十八年(740)的祭孔大祀,採用了64人的八佾舞。

福清禮樂人才輩出,宋大觀三年(1109),大晟府樂師、福清人劉詵負責編撰《大晟樂章》,被宋徽宗定為國家正樂,頒行天下。次年八月,由劉詵主持編撰的《大晟樂書》,對唐宋以來國家樂理與樂制進行了全面總結,成為中華民族禮樂史上一項重大成果和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載入《宋史》、明《泮宮禮樂疏》、清《四庫全書》而流傳至今,成為當今各地孔學禮樂研究不可或缺的教科書。

《大晟樂書》也是當前發現最早的有關佾舞動作和程式的歷史文獻,奠定了元、明、清初、民國各時期的曲阜孔廟祭祀樂舞的歷史地位,同時也為福清「海濱鄒魯、文獻名邦」,提供了有力的歷史依據。

佾舞是中華禮儀之邦的重要佐證,也是民族智慧的瑰寶、優秀文化的衣缽。佾舞在福清薪火相傳,百年不斷。特別是2012年,為了更好地傳承佾舞文化,福清市立達孔學會成立。該會立足福清,整合海峽兩岸優勢資源,攜手兩岸孔學同仁,以傳承「周禮佾舞」為抓手,致力於兩岸孔學文化的薪火相傳,得到臺灣奉祀官府管理處原主任、孔學嫡傳江逸子的大力支持。目前,該會正積極搶救八音雅樂,準備出版聖像畫冊及有關佾舞書籍。

2013年,福清市啟動「周禮佾舞」的保護計劃,為傳承「周禮佾舞」再續歷史使命。近年來,福清市先後撥出巨資用於恢復和傳承周禮佾舞,以及融入「海絲」文化對外交流,支持成立了福清市佾舞團,有力促進了佾舞傳承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大陸地區唯一依據明代《泮宮禮樂疏》恢復和傳承「周禮佾舞」的城市。

2015年,福清佾舞團應福建省外事辦的邀請,赴泰國、柬埔寨參加「中國福建周」和澳門「福建文化節」,率全國之先河赴境外表演「周禮佾舞」。2016年,該團再次應福建省港澳辦和省非遺保護中心的邀請,赴香港參加「福建非遺特色文化展演」,充分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同年7月,首屆佾舞傳承研討會在福清舉行,大陸及臺灣專家、學者就「福清佾舞傳承的歷史淵源和傳承脈絡」「明代《頖宮禮樂疏》舞譜、圖譜及相關歷史文獻考據」「佾舞文化在『一帶一路』文化對外交流中的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影響深遠。

2017年,福清佾舞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目前,福清全市20多所中小學校開辦了佾舞表演或培訓機構。福清城關小學於2014年開設佾舞特訓班,並成立了全國第一支佾舞表演隊。2015年,福清龍華職專佾舞隊也隨之成立,該校以引導學生「學孔子、做仁人、通六藝、行天下」為己任,每學期都組織開展紅紅火火的佾舞表演活動。目前,兩所學校已被福清市政府授予「佾舞傳承基地」。佾舞傳統技藝已在玉融大地發枝散葉。

 

圖/文:林秋明,福清市非遺研究會。

相關焦點

  • 【林秋明作品】佾舞,中國古代最高禮節在福清發枝散葉
    《大晟樂書》也是當前發現最早的有關佾舞動作和程式的歷史文獻,奠定了元、明、清初、民國各時期的曲阜孔廟祭祀樂舞的歷史地位,同時也為福清「海濱鄒魯、文獻名邦」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佾舞是中華禮儀之邦的重要佐證,是民族智慧的瑰寶、優秀文化的衣缽。為了傳承佾舞文化,2012年,福清市立達孔學會成立。
  • 【林秋明作品】佾舞!福清這幫人大搞穿越,回到了周朝
    《大晟樂書》也是當前發現最早的有關佾舞動作和程式的歷史文獻,奠定了元、明、清初、民國各時期的曲阜孔廟祭祀樂舞的歷史地位,同時也為福清「海濱鄒魯、文獻名邦」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三  佾舞是中華禮儀之邦的重要佐證,是民族智慧的瑰寶、優秀文化的衣缽。為了傳承佾舞文化,2012年,福清市立達孔學會成立。
  • 省級非遺《佾舞》項目將在福州文廟常態化展陳
    佾舞的每個獻禮有32個動作,舉手投足以圓弧為動線基準,鼓勵學子處事圓融,立志高遠;其左右對稱的方陣隊形,象徵為人中正平和、胸襟廣闊。佾舞承周公作樂制禮,大成於後世祭孔樂舞。漢明帝年間,開放地方祭孔,佾舞向全國州縣推廣普及。佾舞發展於北宋徽宗時期,大晟樂府典樂師劉詵製作的《大晟樂章》。明代,沿承《大晟樂章》加配圖譜編入《頖宮禮樂疏》。
  • 福建福清文化建設掠影
    當新時代的長風大潮湧過歷史峰巒的時候,奔放與崇高共存,博大與壯美同在;在這裡,歷史與現實平靜對話,文化與經濟碰撞交匯;在這裡,你也許會忘了距離感,甚至時空感,但你卻無法拒絕激蕩而來的改革開發巨浪推著搏擊向前的感覺。如果說迅猛發展的福清經濟是恢弘的交響樂曲,那麼,福清的文化建設發展便是其中昂揚精彩的篇章。
  • 福清這些老賴,被抓了!
    執行局局長薛葉興向媒體通報了今年以來福清法院涉民生案件的執行情況以及司法救助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在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工作中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隨後,福清法院舉行了司法救助款發放儀式。經辦法官向符合條件的特困申請執行人發放了總計33萬元的司法救助款。拿到司法救助款的申請執行人均向執行法官連聲表示感謝。
  • 福清申遺成功!福建再添一世界遺產!
    福建再添一世界遺產! 福建水利又喜添一世界級「金名片」!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從2014年開始評選的世界遺產項目,旨在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 為您科普福清話(內附福清話等級測試及大量福清話表情包!)
    福清話相關的書籍:· 馮愛珍:《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 林秋明、郭成敏:《福清俗語》,香港,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 陳則東:《福清方言詞典》香港,中華金孔雀出版集團,2007年(原《福清話八音字典》[5],此詞典實為「漢字福清音字典」,詞典僅收錄少量福清話詞彙。)
  • 【民風民俗】逢年過節在福清(一):福清的米時粿
    編者按:農曆鼠年即將來臨,「知福清」民風民俗特開闢「逢年過節在福清」專欄,介紹福清年節習俗傳統文化,歡迎大家圍觀並踴躍賜稿。福清人對粿情有獨鍾。逢年過節,福清人都要搓做粿。粿成了福清獨特的風味小吃。福清盛產大米,缺乏麵粉,他便就地取材,以大米磨成的澱粉代替麵粉為原材料,加入「肥母」(發酵粉)製作饅頭。福清氣溫比北方高,「肥母」發得快,原材料過於柔軟,還略有酸味,不能蒸饅頭。他捨不得浪費糧食,還是蒸了。沒想到蒸出來的食品酸甜可口,很受福清人的喜歡,銷路不錯。他不斷改進工藝,生意越做越紅火,後以此起家,發家致富。於是,他把這種食品叫做「起家粿」。
  • 【福清雜談】福清驛道探源一一99%福清人不知道!!!
    福清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開發時間較晚。唐末五代王審知主閩時期,福清在太城設太平驛,官吏主驛事,設驛長或驛吏。30裡設一驛,驛站設驛夫或驛丁,由附近民眾輪流服役。>福清東、南沿海與縣治、南驛道連接起來,從縣前鋪向西接宏路鋪,向南經南門鋪、錦屏鋪,折向東至海口鋪,向南至三山鋪、萬安衛(具體見圖)
  • 福清,一個很幸福的地方
    福清滑粉福清滑粉是一種肉湯。滑粉的特殊在於放酸筍和香芹。酸筍在福清叫筍蜜,放在湯裡面滋味特別。福清人幾乎什麼都能用來滑粉,各種海鮮、肉類,比如馬鮫魚滑粉、帶魚滑粉,五花肉滑粉等等。高山羊湯油鍋家薑末炒香,再放入海蠣、蠣幹和肉絲,稍炒去除腥,加清水大火燒開。再加金針菜和用手捏碎的老豆腐,磹紫菜及香芹末,再次燒開。最後加調料,再調入較為濃稠的水澱粉,濃稠起泡後即可出鍋。
  • 融創·福清壹號怎麼樣 融創·福清壹號在哪
    福州融創·福清壹號售樓諮詢電話:未知福州融創·福清壹號是福州福清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融創·福清壹號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住宅底商產權為4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該項目預計交房時間待定該樓盤位於音西街道林中村清展路和福業路交匯處, 附近有公交:福清531路、福清801路、福清806路、福清809路、福清815路等,下車站:住建局站,步行約600米至融創·福清壹號。, 交通十分便利。
  • 【福清民俗】餘韻悠悠的玉融古塔一一福清古塔探訪(附多圖)
    )轉發傳播福清文化,轉載請註明出處《玉融逸聞》。據《福清縣誌》記載,清代以前,福清共有古塔6座,為水南塔、瑞雲塔、瑞峰塔、天峰塔、迎潮塔、鯉尾塔。《福清縣誌》沒有記載的還有近10座。其數量位居八閩之冠……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古塔有的破壞嚴重,有的不復存世。
  • 僑鄉福清志願者公益社團攜日中福清工商會捐資助學
    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向日中福清工商會致贈錦旗和獎牌。 何美香 攝中國僑網福建福清12月7日電 (鄭訓焓 鄭訓恆)「為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略表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之心。」人在日本的日中福清工商會會長渡邊龍治、執行會長相馬惠子等僑胞,通過該會駐福清聯絡處代表在福清舉行的助學金發放儀式活動上轉達心聲。12月5日正值國際志願者日,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在福清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陸續分批發放由日中福清工商會等旅日僑胞鄉親捐助的善款。
  • 福清松濤園偶遇耄耋老人林文鏡
    「當年,有那個每年500萬噸的訂單,那個廠可能已經發展成世界上頭號水泥廠,二十年、三十年都不可能有人再建比這個更大的廠。」後來,成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朱鎔基,一直沒有忘記林文鏡那句「到上海是錦上添花,去福清是雪中送炭」的話。
  • 福清這個片區,即將迎來大爆發!
    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今年9月份剛剛開學的一中新校區;去年福清一中新校區的選址落位音埔片區,作為福清目前頗受市民關注的幾大名校的分校區,可以說是關注度極高。
  • 【釋奠佾舞】
    李之藻此言,述及釋奠禮歷史大概。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之始,由是而降,泮宮禮樂漸臻於大成。 隋開皇九年,文帝平定南朝陳國,獲得了南朝宋國及齊國所保存的華夏傳統古樂。
  • 福清光餅製作過程(圖文)
    福清光餅也叫繼光餅,擁有近500年的歷史~    相傳明嘉靖年間,戚繼光率軍進駐福清平定倭患。   據說只有在福清才能烤制出酥脆噴香的福清餅,一旦離開福清,餅就不那麼香,那麼酥了~也有人說這跟福清的水質有關,但我覺得這跟鄉情有關----福清餅自然是在福清吃才夠味~同個東西,在不同的地方,嘗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不是嗎?
  • 【美食福清】最思念的福清味道——芋頭大米粉
    福清酸筍酸筍在福清應該叫筍蜜,只有福清人才吃。放在湯裡面酸酸的。可以在做肉粉啊,蟶粉時候用。很多外地人說可以接受榴槤可以接受臭豆腐但就是無法領教酸筍,我們只能哈哈哈。醃酸筍的季節在春秋兩季,當竹子出筍後,長出約30公分高時,便可連根砍下,剝去筍殼,切成筍絲或筍片,放於陶罐中,撒上鹽巴,置於火塘邊,烘烤數日,酸味即出,便可。
  • ​【玉融文化】福清:「福」文化無處不在
    福建、福州、福清,福清是全國縣域唯一的「三福」齊聚之地。都說福清有福氣。在福清,「福」文化無處不在、特徵突顯,可以說「福」文化已滲透到城鄉的各個角落和市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折射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福清城區舊貌福唐縣,唐朝天寶元年(742),由萬安縣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