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庚子之春,「新冠」突襲,荊楚兒女,同心戰「疫」。在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鬥爭中,女性也成為抗疫戰線當之無愧的主力軍、生力軍。
為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彰顯巾幗力量,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湧現出來的優秀女性典型的學習宣傳力度,7月6日,湖北省婦聯發布了「荊楚時代女性榜——戰疫玫瑰」100人名單。
7月21日
湖北e家庭推出
「戰疫玫瑰故事展播」欄目
講述巾幗戰疫故事
致敬最美巾幗英雄
今天
小e妹給大家介紹的「戰疫玫瑰」是
——王繼鋒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急診ICU副主任
襄陽市三八紅旗手標兵
王繼鋒
王繼鋒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在重症醫學科崗位上一幹就是20年。疫情期間,從住院醫師到西區急診ICU負責人,她不斷進取學習新知識,精進技術,極盡所能挽救了許多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急危重患者,多次被患者家屬稱讚:「人美心更美!」
2020年春節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許多人面臨生命危險。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區急診ICU病房負責集中收治確診的危重症患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有著20年急危重症搶救工作經驗的醫生,她下定決心,無論冒多大風險都盡力救死扶傷,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放棄!
(工作中的王繼鋒醫生)
抗疫期間,王繼鋒負責發熱門診的會診,普通、重症隔離病區危重患者的查房搶救工作。在臨時擴建的隔離重症區裡,收治著確診的新冠危重患者,這些患者病情變化迅速、診治操作風險大,搶救起來經常是不分晝夜,勞動強度很高。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抗疫一線職工)
在搶救危重患者的這個重要陣地,王繼鋒每天需要協調處理大量工作:制定危重症患者搶救流程和制度,安排值班人員協調危重患者的攜機轉運、ECMO患者的管理、俯臥位通氣技術的安置及血液淨化治療、向醫院匯報重症病人情況……
期間,一位女士感染新冠肺炎後傳染給家人,自責和擔心讓她經常以淚洗面,病情迅速惡化,需馬上插管使用呼吸機。王繼鋒主動給她講解親人病情及治療情況,邀請其家中妹妹視頻連線鼓勵她,充分尊重患者意見,指導患者配合無創呼吸機治療,最終幫她度過危險期,父女二人治療2個月後均好轉出院。出院時,該女士主動要求和隔離病房醫護合影,感謝王繼鋒團隊的仁心仁術。出院後,該患者及妹妹仍把王繼鋒當做可以信任的人,經常電話諮詢肺部康復訓練及營養方面問題,王繼鋒總是抽時間耐心回復。
(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抗疫一線縮影)
王繼鋒醫生始終堅守在最危險的紅區,每天吃住在科室,緊急搶救時總是衝在最前面,近距離進行高風險穿刺置管以及血液淨化、ECMO等,完成工作常常已近凌晨1點。她和同事們一道,共同築起了抗疫的最後防線,讓危重症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個別患者需要ECMO支持治療,西區沒有此方面的治療經驗,王繼鋒發揮自己對醫療新技術的鑽研進取精神,從書本理論到臨床操作,刻苦鑽研,並積極向同行請教,密切關注患者各項指標及機器運行情況,保證了ECMO安全運行近20天。
因愛人也在抗疫一線,為克服困難,王繼鋒把馬上高考的女兒交給近80歲的公婆照顧,她忘了自己曾是心房纖顫的患者,忘了家中有臨近高考還在上網課的女兒,投身隔離重症區抗疫戰鬥一去就是79天。在老家的媽媽看著電視上醫護抗疫的畫面,擔心流淚,弟弟只好通過微信要求她出病房後電話向家人報平安。因聲帶疾病發音困難的婆婆手寫一封家書,交待她一定做好防護注意休息。
她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白衣天使,是重症一線的無畏戰士,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作為共產黨員,王繼鋒始終堅持戰鬥在一線,秉承救死扶傷的使命,以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及不斷進取拼搏的精神,讓更多的患者重獲了新生。
THE END
本文來源:湖北省婦聯宣傳部、襄陽市婦聯宣傳部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戰疫玫瑰丨人美心美的女醫生:王繼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