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員工」來了 企業開足馬力保生產

2020-12-22 天眼新聞

組裝、檢測、包裝……3月19日,在烏當區一家藥品包裝公司生產車間內,33歲的伍紹剛組裝醫用護目鏡的動作嫻熟利落。「我負責的是組裝鏡框鏡架以及其他輔助性工作,比較簡單,有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傳幫帶,我們很快就學會並上手了。」伍紹剛說。

而一個月前,伍紹剛萬萬想不到自己的人生經歷會出現一段這樣的插曲。他甚至連醫用護目鏡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聽說過這個東西。那時,他還是貴陽一家酒店的宴會主管,一直從事宴會接待、管理、布置工作。

這一「魔幻」身份的轉變,源於今年疫情突發後,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與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達成的「共享員工」協議。與他同樣經歷了身份轉變的還有另外16名同事。

「共享員工」進行醫用護目鏡組裝工作

春節期間,本該是餐飲飯店最忙碌熱鬧的時刻,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餐飲飯店按下「暫停鍵」,伍紹剛也開始了「宅」生活。在家宅了半個月後,伍紹剛有些坐不住了,「還是挺擔心的,再不工作,家庭生活壓力太大。閒在家裡卻還領著基本工資,也挺不好意思的。」

疫情初期,因為飯店無法正常營業,導致部分員工閒置在家。無法開工,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壓力倍增,如何穩定住員工,幫他們解決生計問題?這成了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著急解決的事情。

與此同時,與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形成鮮明的對比,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卻是另一番緊張繁忙的復工光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警報拉響的第一刻起,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就收到許多疫情藥品重點調度企業發來的「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藥品急需藥包材供應的函」。

2月1日,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提前復工,緊急恢復藥用PVC硬片、藥用PET塑料瓶等產品的生產工作,協助保障醫藥用品的連續生產及供應,同時轉產疫情防控急需醫用護目鏡的研發生產;

2月10日,首套醫用護目鏡模具運至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塑膠,生產設備進入調試生產;

2月13日,醫用護目鏡通過相關部門檢測,完善相關生產手續,正式投入批量生產,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進入全力保障防疫物資的生產模式。

……

一邊是激增的工作量,一邊是藥企部分在外地員工無法立即返崗的現實。如何解決臨時性用工荒問題,成了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的頭等大事。在烏當區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共享員工」的概念在這個時候進入公司領導視線。

如何選用「共享員工」?「共享員工」是否能做好「跨界」工作?「共享員工」的薪酬如何支付?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在做好各方面用工評估後,在烏當區工業園區的協調和幫助下,將目光瞄準了員工擁有健康證、整體業務素質較高、管理規範的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

「共享員工」赴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上崗(烏當區工業園區供圖)

「因為這些『共享員工』都是短期的,且工作內容也是跨界的,所以我們給『共享員工』提供了短期培訓即可上崗、簡單易操作的護目鏡組裝工作。」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2月26日,在家宅了快一個月的伍紹剛終於「上崗」了。經過嚴格的健康檢查後,他和飯店其他16名員工成為了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的「共享員工」。

接下來,每天經過消毒、量體溫、穿戴防護服後,伍紹剛和同事們開始崗前培訓。

通過了嚴格的崗前考核後,伍紹剛正式開始了新的工作。從宴會主管到一線工人,經過短暫的適應後,腦筋靈活的伍紹剛已經能熟練地進行手工包裝類以及其他輔助性工作。「基本工資由原單位發放,在這裡按我們每天完成的工作量進行薪酬結算。」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為抗疫做點貢獻,伍紹剛對他這份「共享員工」的工作很是認可。

正是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緩解了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用工難」問題。同時,隨著企業員工陸續安全有序返崗復工,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開足馬力,全力保障防疫物資生產,投入3條生產線進行普通醫用護目鏡生產,日產量可達6000副。截至2月底,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共生產消殺用品包材1100萬套,防疫用品包材2500萬套,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護目鏡及醫用隔離面罩

目前,隨著貴陽餐飲業恢復堂食,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也已正常營業。該店的「共享員工」也將於4月底結束在貴州千葉藥品包裝有限公司的短暫「共享」,回歸熟悉的崗位。

因為疫情原因,「共享員工」這種行業跨界互助的創新用工新模式,成了一個新鮮的熱門詞彙。貴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管理學博士、教授曾宇航說,特殊情況下,在不同行業間,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可謂雙贏。「共享員工」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在於一個「活」字。這種靈活就業的用工形式,在疫情當下,復工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支持企業分階段復工復產。

但是,在疫情過後,這種模式是否也仍具有生命力?曾宇航認為:「如果只是企業與企業之間自行調配人力資源,解決特殊時期用工方式,『共享員工』只會是一種應急措施。從長期來看,只有建立了「共享員工」平臺,把社會資源、企業資源和員工個體資源進行整合統籌,『共享員工』模式才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曾宇航建議,「共享員工」模式可以分為「通用技能」和「專業能力」兩種形式,按照需求通過「共享員工」平臺進行靈活用工合理分布,對現有用工模式進行補充,從而優化人力資源,實現社會生產效能最大化。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肖知潞

編輯 王飛

統籌 孫蕙

編審 駱明

相關焦點

  • 黑龍江衛生防疫用品企業全掃描之三,多家酒精廠家開足馬力保生產
    為堅決打好疫情防控狙擊戰,我省多家酒精生產企業正在加班加點進行生產。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個春節沒休息。工作人員李新介紹,企業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將所有生產線全部調整成醫用酒精生產,24小時運轉,目前每天生產1500噸醫用酒精。李新說,目前鴻展生物銷售主要面向下遊企業,為企業提供醫用酒精,公司目前1000名員工,都在加班加點保證酒精產量。
  • 大連普蘭店區多家服裝企業轉型生產口罩助戰「疫」
    為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資供應,日前,大連普蘭店區多家服裝企業緊急轉型生產民用防護口罩,並迅速開足馬力保生產、助戰「疫」。2月28日,位於太平街道柳家社區的大連世揚衣秀服裝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包裝民用防護口罩。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應對疫情,企業在2月11日完成增項審批後,第一時間召回全體員工,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 權威發布|口罩隔離衣等開始本地化生產 11家防疫用品企業開足馬力~
    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 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據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副組長,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興華介紹,我市督促相關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據張興華介紹,我市將儘快出臺獎補政策,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同時組織、鼓勵、引導醫院、藥店、醫藥公司、超市進一步加大物資採購力度,嚴格價格和質量監管,力保重點物資供應。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雲海餚員工,盒馬歡迎你!」2月3日,盒馬鮮生超市發布公告,宣布接納雲海餚、青年餐廳的部分員工入駐盒馬門店工作,相關合作涉及上海、北京、南京等多地,共計近500人。隨後陸續有餐飲、文娛、百貨、商場、汽車租賃等行業的32家企業的1800多名「共享員工」加入盒馬,經過培訓合格後上崗。
  • 劉永好:外向型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產品訂到明年
    他表示,前段時間外向型的企業壓力好大,出口受挫。但是,今天的格局大不一樣。我國外向型企業都在開足馬力生產很多產品都訂到了明年,甚至後年。中國疫情之後的出口之所以大幅度提升,在劉永好看來,因為基本生活、基本需求是必需的,而國外都停產了,只有我們在生產,所以壞事變成了好事。
  • 泗陽:企業開足馬力全面掀起生產熱潮
    工業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連日來,泗陽各工業企業都在搶抓時間,加大馬力生產,多方面提質增效,全力衝刺年度目標任務。江蘇金迪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泗陽生產基地生產經理 胡文林:2020年我們的產值相對比去年年產值增加40%-50%。現在我們的訂單量非常飽和,訂單排到12月份,員工現在還在加班加點生產。江蘇金迪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泗陽生產基地主要從事免漆門、油漆門、鋁塑門及木塑製品生產與銷售。
  • 開足馬力 緊盯生產一線
    ■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抓緊生產紫外線消毒燈。■考邁託(佛山)擠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車間內安裝生產設備。 員工自覺戴口罩上崗、進廠前有序排隊測體溫,企業定時消毒、安排專人配餐、宣傳防疫知識、制定防疫預案……儘管疫情的陰霾尚未散去,但南海區已吹響了企業復工復產的「集結號」,在復工復產的這些天,多家生產企業開足馬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
  • 浙江企業「抱團取暖」:從共享員工到共享訂單
    新華社杭州4月8日電(記者 嶽德亮)由於訂單較多,位於浙江省安吉縣的東方基因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短期內急需大量短期員工,當地「共享員工」精準服務協作機制在一周內為該企業解決了620名新增員工,促進每日新增產能2000萬多元。
  • 除了「共享員工」之外,企業還能共享什麼?
    作者莫開偉 李慶植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外企資深員工前幾年,一些行業大咖認為,下一個共享經濟獨角獸極有可能出現在企業級服務領域內。這幾年也確實有不少創業者嘗試企業級共享經濟。遺憾的是,這些共享跟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有著極大的差別。
  • 共享員工為復工復產加油
    共享員工正在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利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在當前防疫復工的特殊時期、市場主導情況下,汽車行業共享員工,是企業之間自發形成的新事物、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企業人力資源不足的燃眉之急,有一定合理性。如果相關部門能對此進行支持、規範,用制度避免一些潛在的糾紛隱患,就會對企業和員工都有利。」
  • 長沙不少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呈現產銷兩旺好勢頭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李廣軍 通訊員 黃姿 胡清陸續發運交付4臺盾構機;招聘新員工1000人,產能恢復到80%;疫情期間,日產能已超過去年峰值……記者連日來走訪園區企業,記錄下一串好消息:不少企業海外市場持續飄紅,國內市場需求旺盛。
  • 口罩來了!西安11家防疫用品生產企業正開足馬力 累計投放口罩10萬...
    口罩、隔離衣等防護物資已開始本地化生產在物資生產方面,西安市工信系統全面摸排有關生產企業底數,安排處級幹部蹲點駐守,在督促現有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基礎上,著力幫助解決資金資質、員工返崗、原材料採購、上下遊配套等問題,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加快生產緊缺物資
  • 疫情時期「共享員工」 蜀大俠等30多家餐飲企業與盒馬合作 封面...
    封面新聞記者蔡世奇2月4日,在盒馬宣布了與餐飲企業雲海餚達成用人合作之後,幾百名受停業影響的雲海餚餐廳員工已經加入各地盒馬門店,為消費者服務,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表示,「盒馬對接人馬先生電話被打爆了,有很多餐飲企業表達了合作意願,感謝大家相信盒馬,共同面對疫情挑戰!」
  • 共享員工潮:頭部企業嘗鮮「自救」
    原標題:共享員工潮:頭部企業嘗鮮「自救」聯想工廠員工回崗率僅為五成,與歇業企業共享員工;復工後多地現「搶人」,但新模式尚需探索不過,共享員工潮背後仍有諸多問題待解,包括接收方能支付多高的成本,共享員工審批流程快慢以及這一形式對於企業存在哪些法務上的風險?●減負壽司師傅變身分揀員,日料店向京東自薦促成楊濤此次參與共享的,是叄鯨日式料理的市場部負責人王子迪。
  • 天津長榮科技集團:開足馬力幹起來!
    現在各部門卯足勁兒,開足馬力幹起來!作為天津大型印刷裝備的生產企業,進入12月,長榮科技的裝配、物流、倉儲等六個部門,近500多名工人,24小時連軸轉,全力衝刺800臺的年產目標。趙春鵬,裝配中心負責人,手裡管著200多名工人,是生產線上的主力部隊。每天一早,任務分解,人員對接,他把時間精確到了每分每秒,為的就是讓生產快一點,再快一點。
  • 東莞黃江:「共享員工」上線,緩解企業用工「冷熱」不均
    疫情期間,東莞人社部門創新員工互助調劑模式,為解決特殊時期企業用工「冷熱」不均問題,幫助企業儘快實現復工達產,打造了幫員工實現充分就業的公益性「共享員工」信息平臺。黃江鎮政企兩方積極藉助這一平臺,用「共享員工」等方式破解用工難題,共克時艱。
  • 共享員工、免收加盟費、關店,疫情之下,企業的自救之路
    而為了生存,各行業企業主們也積極自救,有的通過關店裁員等方式節省開支,有的從線下轉線上以尋找新的機會,也有全聚德、旺順閣等餐飲企業將「自救」重心轉向外賣,還有盒馬等企業通過「共享員工」方式實現合作共贏。那麼,投中網也特別盤點了各個公司自救的方法,希望給其他中小企業主們借鑑,也希望各企業早日度過難關。
  • 天士力集團嚴防死守戰疫情 開足馬力保經濟
    2020年1月以來,天士力集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確保國家下達生產防疫藥品的任務全面完成,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開展。
  • 「共享員工」概念火爆 企業和個人如何保障權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期,「共享員工」概念火了。疫情之下,用工市場出現兩極分化,一部分企業出現用工短缺的情況,另一部分企業卻出現大批員工「待崗」的情況,這種人力資源的錯配在零售業和餐飲業中表現尤甚。為了緩解用工緊張,不少零售企業開始向餐飲業等人力過剩行業「借調」員工,以解燃眉之急。
  • 遂昌這家企業開足馬力
    近日,一走進遂昌縣石練鎮高盛木業廠房,小編就感受到了熱火朝天的生產氣氛:百米長的車間內,工人們或走或停,有人忙於搬運材料,有人忙於編織、釘布……看著車間內繁忙的生產景象,企業管理人員林巧萍稍稍松下了一口氣,對於她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也是春天的希望。